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CGRP)的相关性,以及氯沙坦干预治疗对早期DN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30名正常对照患者和60名DN患者服用氯沙坦前后血浆ET和CGRP水平。结果 DN患者MA组和ODN组ET和UAE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病情加重有进一步升高,而CGRP则相反;与治疗前比较,常规剂量氯沙坦治疗后血浆ET和UAER水平均下降,CGRP升高;大剂量氯沙坦治疗后效果更显著;ET、CGRP与UAER均呈强相关(r=0.548、r=-0.631,P均<0.01),CGRP与ET呈显著负相关(r=-0.679,P<0.01)。结论血浆ET、CGRP与DN关系密切,并参与了DN的发生和发展,早期大剂量氯沙坦能更有效地改善肾脏功能,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慢性左心衰竭者左室射血分数 (LVEF)与血浆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比值的关系。方法 :选取慢性左心衰竭患者 35例 ,采用心脏超心动图测定其LVEF ,根据LVEF大小将患者分成两组 :LVEF大组 (LVEF >0 .45 )和LVEF小组 (LVEF≤ 0 .45 )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5例心衰患者及 2 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ET及CGRP含量 ,并计算ET/CGRP比值。结果 :两组慢性左心衰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血浆ET水平升高 ,CGRP水平下降 ,ET/CGRP比值升高 (P <0 .0 1) ;LVEF小组血浆ET水平及ET/CGRP比值较LVEF大组升高明显 (P <0 .0 5 ) ;心衰患者的LVEF与ET/CGRP比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r =- 0 .5 41,P <0 .0 1)。结论 :慢性左心衰患者ET/CGRP比值升高 ,其升高幅度与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慢性肺心病患者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l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慢性肺心病患者72例,其中男42例、女30例.功能代偿期48例、功能失代偿期24例,年龄(55.6±8.9)岁.另选献血者32例作为正常对照.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ET,TXB2和6-K-PGF1α.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肺功能异常.与正常对照比较,无论慢性肺心病是功能代偿期还是功能失代偿期患者,血浆ET和TXB2均明显升高(P<0.01),而6-K-PGF1α则明显下降(P<0.01),但功能代偿期和功能失代偿期之间血浆ET,TXB2和6-K-PGF1α变化无差异(P<0.05);血浆ET和TXB2升高与6-K-PGF1α降低呈负相关(r=0.4571,P<0.05).结论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ET,TXB2和6-K.PGF1α可发生明显改变,这一变化对研究慢性肺心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外源性前列腺素E1(PGE1)对慢性肾衰(CRF)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 方法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9 0例CRF患者经PGE1治疗后的血浆ET及CGRP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结果 CRF患者血浆ET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 ,血浆CGRP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 ET与肾功能参数 (BUN,Cr)呈明显的正相关(r=0.58 ,P<0.01;r=0.62,P<0.01),与尿量呈明显的负相关(r=-0.60,P< 0.01). PGE1治疗后,ET和CGRP水平均有所好转(P<0.05),同时肾功能参数(BUN, Cr) 和尿量亦有改善(P<0.05). 结论 CRF多伴有血浆ET及CGRP 水平的变化,应用PGE1治疗有益于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5.
肺心病患者血浆心钠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44例肺心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浆心钠素(ANP)的含量,分别为663.75±75.63pg/ml,382.91±197.74pg/ml)。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而且血浆ANP的变化与肺心病心衰的严重程度有关,心衷越重,血浆ANP含量越高;随病情好转血浆ANP含量逐渐下降。因此,从血浆的ANP变化,可以判定肺心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121例CHF患者测定了血浆ET和CGR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同时选择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CGRP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浆E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心功能恶化,CGRP水平逐渐降低,而血浆ET水平逐渐升高;相关分析表明;CHF患者血浆ET与CGRP水平和LVEF呈负相关,而血浆CGRP与LVEF呈正相关(P<0.01)。结论CHF患者血浆ET和CGRP参与了CHF的发生发展,其水平高低可反映CHF心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7.
汤大鸣  洪秀芳 《新疆医学》1997,27(4):193-194
75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53例服用依那普利行降压治疗并观察其血浆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含量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H患者血浆ET和ANP含量均明显升高且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Ⅰ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ET和ANP含量较正常人轻度升高(P>0.05),Ⅰ、Ⅲ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ET和ANP含量均显著高于Ⅰ期(P<0.001)。服用依那普利后EH患者血浆ET和AN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0.01)。说明依那普利可有效降低血压,并影响血浆ET及ANP含量,是较好的一线降压药。  相似文献   

8.
肺心病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研究肺心病患者血液中内皮素 - 1(Endothelin - 1,ET - 1)和白介素 - 8(Interleukin - 8,IL - 8)的演变 ,进一步阐明肺心病发病机制 ,为临床观察病情、评估预后及探讨新治疗手段提供依据。方法 :该文采用放射免疫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 4 5例 ,缓解期 2 0例 ,正常对照者 18例血液中ET - 1及IL - 8。结果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ET - 1、IL - 8较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高 ,差异显著 ,肺心病缓解期ET -1、IL - 8较正常对照组高 ,差异显著 (均P <0 .0 5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血浆ET - 1与PO2 呈负相关(r =- 0 .72 ,r=- 0 .5 3,均P <0 .0 5 ) ,与PCO2 呈正相关 (r=0 .5 5 ,r =0 .5 3,均P <0 .0 5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经治疗后 ,随着病情好转 ,ET - 1降低 ,IL - 8降低 (均P <0 .0 5 ) ,病情无好转及死亡者 ,ET - 1、IL - 8水平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清IL - 8水平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 (r =0 .5 0 ,P <0 .0 5 ) ;肺心病缓解期血浆ET - 1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呈正相关 (r =0 .5 7,P <0 .0 5 )。结论 :表明肺心病患者存在有炎性因子与炎性细胞变化 ,ET - 1、IL - 8可作为肺心病病情观察、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关系及其对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和平均室壁应力(mean wall stress, MWS)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121例CHF患者测定Hb浓度、血浆ET、CGRP和TNF-α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计算LVMI和MWS;按Hb水平分为CHF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同时选择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Hb和CGRP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浆ET、TNF-α水平以及MWS和LVMI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心功能恶化,Hb和CGRP水平逐渐降低,而血浆ET、TNF-α水平以及MWS和LVMI逐渐升高;CHF贫血组患者血浆ET、TNF-α水平以及MWS和LVMI明显高于非贫血组患者(P<0.01),而CGRP低于非贫血组患者;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CHF患者血浆ET、TNF-α水平以及MWS和LVMI进一步升高(P<0.01);CHF患者MWS和LVMI与Hb和CGRP水平呈负相关,而与血浆ET、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CHF患者Hb、ET、CGRP和TNF-α水平参与了CHF心室重构的发生发展,而贫血的出现使CHF心室重构程度显著.  相似文献   

10.
气虚血瘀证血浆NPY、ET、CGRP的改变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同步观察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检测了 5 8例气虚血瘀证患者、2 3例青年健康者、15例老年健康者的血浆NPY、ET、CGRP水平。结果 :气虚血瘀组血浆NPY、ET水平明显高于青年健康组和老年健康组 (P <0 .0 1) ,同时 ,其血浆CGRP水平显著低于青年健康组和老年健康组 (P <0 .0 1)。老年健康组与青年健康组间血浆NPY、ET、CGRP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1)。气虚血瘀组、青年健康组和老年健康组血浆NPY与ET、CGRP水平均无相关性 (P >0 .0 1)。老年健康组和青年健康组血浆ET、CG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气虚血瘀组血浆ET、CG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结论 :血浆NPY、ET水平上升、CGRP水平下降可作为气虚血瘀证的微观诊断指标之一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气虚血瘀证患者病情的轻重。同步观察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浆NPY、ET、CGRP水平的动态变化 ,可作为判断病情进展和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不同时期的血浆水平及其相关的病理生理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30例健康对照者3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发作期18例,缓解期14例)的血浆水平,并以动脉血气分析作相关分析。结果 肺心病患者血浆ET-1水平比健康呈显著升高(P〈0.05);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浆ET-1水平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9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性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对23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及15例健康老人分别进行了血浆ET-1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血浆ET-1测定采用放免法,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采用梁子钧法。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浆ET-1含量和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ET-1含量与全血比粘度(高切r=0.513,P<0.01,低切r=0.708,P<0.001)、红细胞压积(r=0.545,P<0.01)及红细胞电泳时间(r=0.599,P<0.005)均呈正相关,而与血浆比粘度及纤维蛋自原无相关性。结论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ET-1含量与某些血液流变学指标呈明显正相关,这可能在慢性肺心病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血浆脑钠素(BNP)和肾上腺髓质素(ADM)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1例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A组)和缓解期(B组)血浆BNP和ADM水平,并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相关分析。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C组)。结果:A组血浆BNP和ADM高于B组和C组;B组血浆BNP和ADM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血浆BNP和ADM与Pao2负相关(r=-O.67,P<0.01;r=-0.74,P<0.01),B组血浆ADM与Pao2负相关(r=-0.54,P<0.01),BNP与Pao2无显著相关性(P>0.05)。A组和B组血浆BNP和ADM水平呈正相关(r=0.70,P<0.01;r=0.59,P<0.01)。结论:血浆BNP和ADM水平升高共同参与了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2者可能有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心络胶囊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联用治疗组各5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联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抽血检测NO、CGRP及ET水平,并与同期纳入的健康体检者5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组患者血浆NO和CGRP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ET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后NO、CGRP和ET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联用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抑制ET的分泌,升高NO和CGRP,可用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浆醛固酮浓度对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分为肺心病组与慢阻肺组,比较两组之间及与对照组间的血浆醛固酮浓度;分析血浆醛固酮浓度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结果:肺心病组血浆醛固酮浓度为(101.53±117.44)ng/L,显著高于慢阻肺组的(54.14±36.90)ng/L及健康组的(60.38±43.13)ng/L;血浆醛固酮浓度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醛固酮浓度与肺动脉高压的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0.0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醛固酮浓度与肺动脉高压正相关(r=1.355,P<0.05).结论:醛固酮增多是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肺心病血浆环核苷酸及内皮素-1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血浆环核苷酸和内皮素-1的含量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35例正常对照和4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及合并多脏器损害病人血浆的cAMP、cGMP含量及其比值的改变和24h血浆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急性发作期血浆cAMP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缓解期(P<0.05),但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血浆cGMP在急性期和缓解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之间则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急性期、缓解期cAMP/cGMP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合并多脏器损害病人的血浆cAMP下降(P<0.05),cGMP上升(P<0.05),cAMP/cGMP比值下降(P<0.05)。而病人24h中各时段的血浆内皮素-1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分别<0.01和0.05),经治疗后血浆ET-1含量下降(P<0.05)。结论检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环核苷酸的变化有助于合并多脏器损害的诊断,而血浆内皮素-1的24h改变有助于对病情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及治疗意义。方法12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CGRP的含量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ET增多,CGRP略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ET回降、CGRP上升,但治疗组ET下降幅度及CGRP上升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促进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浆ET回降、促进CGRP产生,有助减轻肺动脉高压,改善肺心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慢性肺心病(CCP)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我科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60例分为单纯COPD组、CCP急性加重期及其缓解期组。CCP患者分别于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测定血浆BNP水平,与单纯COPD组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动脉血氧分压(PO2)、肺动脉收缩压(PAP)和收缩末期右室内径大小及右室/左室内径的相关性。结果:CCP急性加重期血浆BNP水平为262.84±47.59pg/ml,高于缓解期水平[128.52±24.82pg/ml,P<0.01],且两者均高于单纯COPD组[64.76±12.03pg/ml,P?0.01],急性加重期BNP水平与PO2呈负相关(r=-0.654,P?0.01),与PAP呈正相关(r=0.763,P<0.01),而缓解期BNP水平与PO2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在COPD伴CCP患者中,血浆BNP水平上升,可能与缺氧、肺动脉高压(PAH)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9.
血浆脑钠素、内皮素测定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内皮素(endothelin,ET)的测定及其意义。方法 对80例肺心病患者及30例正常受试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BNP、ET,同时应用超声检测收缩期三尖瓣返流压力阶差(the tricuspid valve regurgitation pressure gradientbiggest,TRPG)估测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PAP)。结果 肺心病患者血浆BNP、ET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动脉压力重度升高时,BNP水平高于轻、中度升高组,组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且肺心病患者BNP和ET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浆BNP和ET共同参与了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它们用于肺心病患者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制剂肺心汤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对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肾上腺髓质素(ADM)的影响。方法:将46例肺心病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肺心汤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各23例,分别给予肺心汤和常规西药(抗炎、解痉、扩血管等)治疗14天,以硝酸还原酶法测血清NO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浆ET-1和ADM水平,结果:肺心汤与西药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PaO2均升高,PaCO2降低(P均<0.01),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肺心汤治疗组血清NO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血浆ET-1、ADM则明显降低(P<0.01),而西药治疗组治疗后NO、ET-1、ADM无明显变化,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肺心汤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可能部分通过调节患者NO、ET-1、ADM平衡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