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广东从化猴耳环栽培基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对基地4个坡向0~20cm和20~40cm的土壤样品进行理化性状测定和分析,并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对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台评价。结果:土壤pH偏低,有机质含量贫乏,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低。有效氮和有效钾含量丰富,有效磷含量较低,矿质元素含量偏低。东坡和西坡的有效氮,有效钾与有机质含量比南坡和北坡高。结论:所有样品的土壤综合肥力系数均低于0.9,土壤肥力处于贫瘠水平。  相似文献   

2.
猴耳环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ie CY  Lin LW 《中药材》2011,34(7):1060-1062
目的:研究猴耳环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对猴耳环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与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正三十三烷(2)、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3)、齐墩果酸(4)、5,4'-二羟基-3,7,3'-三甲氧基黄酮(5)、α-香树脂醇(6)、木犀草素(7)、熊果酸(8)、木犀草苷(9)。结论:其中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猴耳环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猴耳环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性质、色谱和光谱分析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猴耳环的叶和嫩枝中分离鉴定出一对黄烷异构体7,3′-二-O-没食子酰基特利色黄烷(Ⅰ)和7,4′-二-O-没食子酰基特利色黄烷(Ⅱ),及一个儿茶酚类化合物7-O-没食子酰基表没食子儿茶素(Ⅲ).结论:化合物Ⅰ为新结构,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Ⅲ的碳谱数据由本文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猴耳环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猴耳环(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Benth.)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次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猴耳环中分离得到两个成分,鉴定为连苯三酚(pyrogallol)和槲皮苷(quercitrin).  相似文献   

5.
邓海英  康四和 《中药材》2005,28(7):547-549
对猴耳环Pithecollobium clypearia Benth.进行了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可作为猴耳环药材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猴耳环叶HPLC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猴耳环叶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条件为Odyssl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5%磷酸水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273 nm,进样量10μL。结果:采用UPLC/DAD/Q-TOFMS xevo G2 Q-Tof LC-MS对15个共有峰中的6个色谱峰进行初步归属,确定为没食子酸、木犀草苷、没食子酸乙酯、(-)-(2S)-5,3',4',5'-四羟基黄烷-7-没食子酸酯和7,4'-二-O-没食子酰基特利色黄烷、槲皮苷,10批猴耳环叶的相似度均在0.97以上。结论:该方法符合方法学要求,可用于猴耳环叶的全面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猴耳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元凤  刘芳  李思佳  潘卫松  张婷 《中草药》2018,49(5):1174-1183
猴耳环作为传统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其单方制剂猴耳环消炎胶囊、猴耳环消炎片、猴耳环消炎颗粒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等症。现代研究表明猴耳环主要含有黄酮类、苯丙素类、有机酚酸类、三萜和甾体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抗炎、抗过敏等药理作用。通过对猴耳环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对其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总结,以期对猴耳环的深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猴耳环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猴耳环的最佳采收时期.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猴耳环中没食子酸的含量,以Hypersil C18为色谱柱,以水-甲醇-乙腈(450∶50∶1)用冰醋酸调至pH 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没食子酸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为1.57%.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猴耳环药材的质量,为选择其最佳采收期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猴耳环药材中的总黄酮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三氯化铝(AlCl3)比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样品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406nm。结果:总黄酮在5.09~50.9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267X+0.0072,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3%,RSD=1.93%(n=6)。结论:AlCl3,比色法准确、简便,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猴耳环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不同产地猴耳环中总黄酮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HPLC法测定猴耳环消炎片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安凤  周浪 《中药材》2000,23(11):708-708
猴耳环消炎片是我厂独家产品,它由猴耳环单味药材组成,其主要成分为没食子酸,以前只以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猴耳环消炎片中没食子酸的含量,可对猴耳环消炎片的质量进行准确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洛阳丹参生产基地的土壤肥力状况及培肥措施。方法:2010年经实地调查,在洛阳两个主要基地选取了16个有代表性的土样,测定分析了丹参田土壤肥力状况。结果:洛阳丹参田pH中性偏碱,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物理性状较好;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含量偏低。结论:土壤适宜种植丹参且增产潜力较大。培肥改土的主要措施为:推广秸秆覆盖,实施平衡施肥,以肥调水,合理轮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猴耳环种子萌发进行人工水分胁迫处理,探讨其对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5%、10%、15%、20%聚乙二醇6000(PEG)处理猴耳环种子,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平均发芽速度、发芽指数及萌发过程中细胞膜透性、脯氨酸量、可溶性蛋白量、丙二醛(MDA)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PEG胁迫强度的增加,种子萌发受到明显抑制,发芽率、发芽指数显著降低,提高了平均发芽速度;萌发期间各生理指标均高于对照,细胞膜透性、脯氨酸、MDA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量呈下降趋势,SOD、POD活性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猴耳环在轻度水分胁迫时,具有一定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13.
药用菊花种植基地土壤肥力变化和菊花专用肥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目的:研究江苏省射阳县菊花种植地30多年来农田土壤肥力变化,为菊花生产的平衡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白菊花种植地土壤肥力调查,土壤和植株的养分含量分析,依据产量目标和氮、鳞、钾肥的利用率制定平衡施肥方案,同时进行大田试验示范。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土壤pH值和土壤含盐量较高,土壤有机碳、氮、和磷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而减少,施用的氮、磷、钾养分不平衡,土壤微量元素锌不足,这是由于中药材种植地轮作单调,施肥不合理所致,配方施肥和菊花专用肥是恢复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贵州头花蓼适生地土壤肥力与没食子酸含量的关系,以期为头花蓼的选地栽培提供参考。方法:测定贵州41个适生地头花蓼药材中没食子酸及其根部土壤中肥力指标的含量,用SPSS 16.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近70%头花蓼居群中没食子酸的含量集中在0.15%~0.25%,药材质量差异水平不大;头花蓼根部土壤中可利用的铵态氮和有机质水平偏低,植物对钾与磷元素的需求相对偏高,酸碱度为5.65~7.73,适生地土样呈微酸至中性土壤;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土壤质地以及不同居群土壤养分条件对头花蓼没食子酸的积累影响不明显。结论:建议在头花蓼的栽培中,选择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相对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并在其生长过程中注意维持有效钾与速效磷的水平不低于60.0,100.0 mg.kg-1为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中药安全性、有效性备受质疑的现状,系统阐述了中药毒效的认知过程和基本内涵,提出中药毒效"系统中药、多维评价、整合分析"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并以附子为例,系统研究评价附子毒效在系统中药中"品种、品质、制药、药性、功效、应用"的表现形式,整合分析附子"毒效"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增效解毒原理。  相似文献   

16.
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为兰科(Orchidaceae)重要药用和观赏植物,目前其规模化栽培技术并不成熟,且存在连作障碍、病虫害高发、高农药残留等问题,开展无公害栽植技术研究能够保证高品质规范化生产。依据云南省文山市大里普基地和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县老河坝乡大河坝多年杜鹃兰无公害生产数据,结合杜鹃兰的研究现状,针对杜鹃兰无公害栽培基地选址、土壤改良、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来建立杜鹃兰无公害精细栽植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开展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评价中医药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临床试验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自然形成单纯西医治疗组(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西医组)。西医组采用阿奇霉素基础治疗,中西医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结合中医内服外治方案。结果:临床疗效西医组的痊愈率为18.9%,显效率为78.9%,有效率为100%(n=90),中西医组痊愈率31.9%,显效率76.8%,有效率为100%(n=310);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