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常因正常组织耐受剂量的限制而不能给予肿瘤足够的照射剂量,而造成治疗失败,因此,如何提高肿瘤对射线的敏感性是临床肿瘤放疗面临的突出问题。放射增敏剂作为一种增强肿瘤放疗敏感性、提高放疗疗效的药物,通过增加辐射诱导的氧自由基及DNA损伤、调控放疗关键分子靶点以达到放射增敏目的。本文结合放射增敏剂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概述了放射增敏剂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多种放射增敏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放射增敏调控的分子机制、促进放射增敏剂的研发,以及设计新的策略改善放射治疗结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莪术油对肺腺癌(LA-795)的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克服肿瘤组织中乏氧细胞的放射抗拒性,改善放射治疗效果,国内外进行了太最的放射增敏剂研究,但均未能找到真正能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放射增敏剂。  相似文献   

3.
刘华文  吴敬波 《西南军医》2009,11(2):250-252
目前约有70%的肿瘤需要进行放射治疗,但大多数肿瘤都存在一定的放射抗拒性,即便在精确放疗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临床上放疗野内复发的情况依旧存在。因此放射增敏剂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放射增敏机制的研究因其能为增敏剂的临床应用和新药的研制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而备受关注。现将放射增敏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疗效是临床医生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肿瘤放射生物学面临的重大课题。多年来,放射生物学家在物理方面(高LET、射线、分次照射、加温治疗)和化学方面(氧效应、化疗药物合用、放射增敏剂)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至今已初见成效。而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放射增敏剂的研究,也较有更大的实用价值。目前,放射增敏剂已发展到第二代药物,其研究成果不仅颇受放疗医生的欢迎,还引起不少基础学科(药理、生化、细胞生物)工作者的注意。以下从本次会次第二组论文内容看到的研究动向做一简要摘述。  相似文献   

5.
放射治疗是临床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是影响肿瘤放疗疗效的关键因素.放射增敏药物能够增强机体的放射敏感性,通过提高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达到降低照射剂量、提高放疗疗效、降低正常组织损伤的目的.现有的放射增敏药物主要分为细胞毒类药物、靶向药物以及中药制剂3大类.该文将对肿瘤放射增敏药物的作用机制、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放射增敏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放射增敏剂在肿瘤放疗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因而对它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已先后合成并筛选出MISO等乏氧细胞放射增敏剂,对这些化合物的药效、毒性及临床都做了大量工作,同时还对具有放射增敏活性的生物还原剂及合并用药等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烟酰胺对离体肿瘤细胞和整体动物肿瘤均有放射增敏作用。由于烟酵胺副作用小、增敏作用明显,并且避免了硝基咪唑类增敏剂的神经毒性,使烟酰胺有希望成为能应用于临床的放射增敏剂。  相似文献   

8.
放射增敏剂AK和MISO的临床药物动力学和疗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放射增敏剂AK和MISO的临床药物动力学和疗效比较研究骆传环,鲍云华,王作华,王友茹,俞受程肿瘤组织中的乏氧细胞对射线敏感性低,限制了放疗效果。因此,人们研制了放射增敏剂,以提高肿瘤的放疗效果,并打破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循环。目前研究最多的是硝基咪唑类化...  相似文献   

9.
辐射增敏不仅是放射生物学研究内容之一,而且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辐射增敏剂能增加射线对肿瘤组织,特别是占10%左右的乏氧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因此这项研究在世界各国尤其是英、美等国十分活跃。本文主要介绍开展辐射增敏工作较早的英国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0.
放射增敏剂研究的先驱者Adamst[1]对放射增敏剂按照作用机制进行了分类.其中亲电子放射增敏剂由于对多种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敏作用较强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效果较好的药物是眯嗦硝唑(misonidazo,MISO)但临床试验表明,该药物合并常规放疗无明显增敏效果,主要原因是肿瘤组织药物浓度低,不能产生明显的增敏效果,又因其不良反应较大,影响患者接受更大剂量来提高增敏效果[2].  相似文献   

11.
放射增敏剂研究的先驱者Adamst[1]对放射增敏剂按照作用机制进行了分类.其中亲电子放射增敏剂由于对多种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敏作用较强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效果较好的药物是眯嗦硝唑(misonidazo,MISO)但临床试验表明,该药物合并常规放疗无明显增敏效果,主要原因是肿瘤组织药物浓度低,不能产生明显的增敏效果,又因其不良反应较大,影响患者接受更大剂量来提高增敏效果[2].  相似文献   

12.
广西产何首乌GXHSWAQⅠ对鼻咽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鼻咽癌主要采用放射治疗,但是在临床实际中,却很难控制,主要原因是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对放射线的低耐受性限制了肿瘤部位的放射剂量。此外,实体瘤内多为乏氧细胞,肿瘤细胞乏氧对射线的敏感性不高,从而使得鼻咽癌照射后仍然得不到满意的效果。例如单纯放疗鼻咽癌5年生存率约为50%,放射抗拒是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研究鼻咽癌放射抗拒机制、寻找放射增敏剂是提高治愈率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放射增敏剂的临床试验一般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药物的最大耐受量,也可以同时研究药物的分布。第二阶段是研究不同部位,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所采用的特定的放射治疗及增敏剂给药方案,这阶段主要确定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须要的病例数不多。第三阶段则是大数目病例的随机分组研究,来确定增敏效果。  相似文献   

14.
放射增敏剂已经使用很多年了,目前主要用于增敏乏氧细胞。肿瘤组织中有乏氧细胞存在,过去曾用高压氧使乏氧细胞增敏,但不同的试验结果不尽一致。因为动物全身长时间高压氧处理产生的生理反应使血管闭合,从而影响氧的增敏效果。后来有人试图用负π介子和中子来解决乏氧细胞的问题,虽有一定作用但未能完全使乏氧细胞增敏,而且设备非常昂贵。因此,Gray实验室开始着手化学放射增敏剂的研究。Adams研究了许多带有机环结构的化合物,目前已有甲硝哒唑(metronidazole)、misonidazole和9963等放射增敏剂。一种化合物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主要看其治疗增益,即对肿瘤组织的增敏是否比正常组织增敏大,否则就起不到放射增敏的作用。肿瘤组织中存有许多乏氧细胞,而正常组织中都没有。因此,增敏剂能提高肿瘤组织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苯并杂环化合物的放射增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增敏指的是通过一些化学物质(化学合成药物、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生物制品等)的作用,能提高射线对肿瘤细胞,尤其是肿瘤组织中乏氧细胞的杀伤力,但对受照射的正常细胞影响不大。随着世界各国对放射增敏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增敏剂。它们都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分别起到了增敏的效果。其中最新和最有代表性的是苯并六元杂环的增敏剂。笔者主要介绍以苯并杂环为母体的衍生物的放射增敏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研究发现有些中草药具有肿瘤放射增敏效应及对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保护效应。1993年,Abraham等[1]通过小鼠骨髓微核实验首次报道姜黄素具有辐射损伤保护作用,而直到2004年,Chendil等[2]的体外研究发现姜黄素在低浓度条件下,可以提高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放射敏感性。随后,不少实验研究证实和延伸了姜黄素可能作为辐射保护剂和肿瘤放射增敏剂的研究。为此,本文就有关姜黄素的肿瘤放射增敏及对正常组织和器官的辐射损伤保护作用和相关机制予以简要的总结,以期为姜黄素在临床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和进一步临床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放射增敏剂沙纳唑的肿瘤内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纳唑(Sanazole)是一个新型放射增敏剂(Radiosensitizer),对很多肿瘤有明显的放射增敏效果,具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本文作者报道了大鼠在沙纳唑静注给药后实体瘤和腹水瘤组织内的浓度分布,并和血清中的浓度作比较,观察适宜照射时间。  相似文献   

18.
自从在Key Biscayne 召开第三届国际肿瘤治疗中化学增敏防护药物研究会议以来,两年间在增敏剂的研究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主要是:1.涌现出一些新的更有效的放射增敏剂和化学增敏剂。2.对放射效应的生化机理等增敏和防护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3.特别是提出了增敏药物如何更合理地  相似文献   

19.
药物应用到肿瘤放疗临床时,需要了解对恶性肿瘤及正常组织的放射反应。本文介绍了放射防护剂、放射增敏剂及肿瘤化疗药物对以上两种组织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提高肿瘤放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烟酰胺和Carboegn气体用于肿瘤放射治疗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酰胺是烟酸(维生素B2)的酰胺衍生物,是低毒的放射增敏剂,与Carbogen气体(95%O2+5%CO2)合并应用对实验动物的不同肿瘤都有很好的放射增敏作用。进行了药代动力学研究,观察了健康自愿服用烟酰胺后的血药浓度,认为合并用药方案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