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MRI对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63例原发性椎管内肿瘤进行MRI扫描,并与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检出神经纤维瘤及神经鞘瘤27例,脊膜瘤11例,髓内胶质瘤14例,蛛网膜囊肿6例,皮样囊肿2例,淋巴瘤2例,脂肪瘤1例。与CT和脊髓造影等检查相比,MRI对本病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明显提高。结论:MRI是发现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首选方法,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MRI对椎管内原发性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椎管内原发性淋巴瘤19例,行全身骨显像检查均未见确切骨转移征象,行骨髓穿刺检查均呈阴性,结合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19例MRI表现为椎管内硬膜外软组织肿块,矢状面呈长条形,横断面呈半月形,14例向椎管外呈钻孔样生长。12例合并相邻椎骨骨质破坏,多位于椎弓附件区,其中8例软组织肿块范围大于骨质破坏范围,5例伴有压缩性骨折。软组织肿块信号均匀,边界清楚,以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为主,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增强后呈轻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骨质破坏为斑片状T1WI低信号,T2WI低或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结论椎管内原发性淋巴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把握这些特征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椎管内肿瘤MRI诊断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根据椎管内肿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基础,对肿瘤定位、定性和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选择8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观察肿瘤形态、边界、MRI信号特征、强化程度及与周围脊髓、硬膜囊、椎体附件的关系。结果:髓内肿瘤脊髓径线增大为主,其中室管膜瘤以瘤体内空洞和周边含铁血黄素沉着所致低信号线为其特征,髓外硬膜下肿瘤有硬膜下征改变,神经鞘瘤较易形成囊变和椎管外侵犯。硬膜外肿瘤多有硬膜外征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总结椎管内原发性黑色素细胞肿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椎管内原发性黑色素细胞肿瘤患者MRI资料,重点分析其部位、生长范围、MRI信号特点.结果 5例椎管内黑色素细胞肿瘤患者单个病灶4例,2个病灶1例,共6个病灶.病灶位于颈段、胸段、胸腰段各2个.病灶位于脊髓圆锥部髓内1个,髓外硬膜下5个,未向椎管外生长.肿瘤呈团块状或长梭形.髓内病灶为短T1、长T2信号,5个硬膜下病灶为不同程度短T1、短T2及等T2信号,其中3个病灶为显著的T1聊高信号、T2WI低信号,信号基本均匀,增强扫描见强化.结论 椎管内原发性黑色素细胞肿瘤具有典型MRI信号特点,术前有可能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椎管内畸胎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椎管内畸胎瘤的MRI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2例椎管内畸胎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畸胎瘤占同期椎管内肿瘤的 1.2 % ,位于颈段者 1例 ,胸腰段 10例 ,腰骶段 1例 ;髓外硬膜下 10例 ,髓内 2例。肿瘤多局限于 2~ 3个椎体平面之间。MRI多表现为混杂信号 ,无明显强化。病理诊断 :9例为成熟型 ,1例为未成熟型 ,2例为畸胎瘤恶变。光镜下可见 3个胚层的组织结构。 6例合并有其它病变。结论 椎管内畸胎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 ,其病理学基础在于畸胎瘤是由 3个胚层衍化的器官样组织结构构成 ;MRI检查对其定位、定性都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椎管内少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椎管内少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18例中,胚胎性肿瘤3例,1例包绕脊髓生长,1例横断位呈夹心样生长,另外1例位于腰骶段椎管内,肿瘤充满整个椎管;副神经节瘤1例,内可见迂曲状血管流空信号...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MRI对后纵隔肿瘤向椎管内蔓延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男5例,女1例,年龄3~52岁)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后纵隔肿瘤向椎管内蔓延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MRI显示肿瘤呈哑铃形5例,卵圆形1例;单个椎间孔开大5例,3个椎间孔开大1例;硬膜囊和脊髓受压移位5例,无受压移位1例;在T1WI和T2WI图像上,椎管内外肿瘤的信号强度一致。结论:不使用造影剂,MRI可以准确的确定后纵隔肿瘤向椎管内蔓延的平面,清楚的显示椎管内病变是否压迫脊髓,了解其压迫程度和范围。结论认为,在确定后纵隔肿瘤向椎管内蔓延中,MRI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诊断朱文珍王承缘周义成漆剑频胡军武冯定义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最常见为神经鞘膜肿瘤,约占20%~35%[1]。笔者报告43例经病理证实的神经源性肿瘤,探讨其MR成像技术及诊断。材料与方法43例中男18例,女25例。平均年龄37岁...  相似文献   

10.
椎管内硬膜外肿瘤MRI征象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根据椎管内硬脊膜外肿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基础,对病变的性质和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方法:选择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硬脊膜外病变,观察病变形态、MRI影像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髓外硬膜外病变都有硬膜外征表现,多数病变可沿椎间孔生长,转移瘤、淋巴瘤均有椎体附件骨质破坏,但破坏的表现不同;血管畸形、血管脂肪瘤可见到流空信号、神经鞘瘤、硬膜外脊膜瘤在发病部位、病变形态、与周围组织关系及MRI信号均有各自特点。结论:椎管内硬膜外肿瘤均有特征性MRI表现,并可在病理学上找到依据,病变征象对比分析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对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以及与髓硬膜外肿瘤的鉴别。资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髓硬膜下肿瘤的MRI表现。结果:MRI定位正确率100%。5例神经鞘瘤T1WI呈略高于脊髓信号,增强扫描后肿瘤信号呈中高程度强化,3例见有神经孔扩大,其中1例位于腰骶部椎管内,呈串珠状,2例神经纤维瘤与神经鞘瘤信号相仿,2例脊膜瘤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或等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的异常强化,1例脂肪瘤T1WI及T2WI均呈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后无明显强化。结论:根据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原发肿瘤的MR表现,可准确定位并可推测其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2.
椎管内胚胎性肿瘤的MRI诊断及其信号的病理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椎管内胚胎性肿瘤的MRI表现特点,评价其诊断价值。材料及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胚胎性肿瘤8例,分析其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表皮样囊肿(5例)有4例表现为T1WI略低、T2WI高信号,1例为T1WI略高、T2WI等信号;皮样囊肿(1例)T1WI表现为略高及极高信号;畸胎瘤(2例)T1WI为等、高、低混杂信号。病变均具有等信号的包膜,均未见增强,表皮样囊肿及皮样囊肿均合并有多种脊柱及脊髓的先天畸形,畸胎瘤未见先天畸形。结论:椎管内胚胎性肿瘤MRIT1WI图像的MR信号具有特殊性,MR信号反映了瘤内组织成分,结合肿瘤多不增强及多伴有先天畸形特点,MRI对胚胎性肿瘤具有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椎管硬膜外原发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MRI对椎管硬膜外原发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硬膜外原发肿瘤的MRI表现,结果:MR定位正确率为100%,5例血管脂肪瘤中4例以脂肪信号为主,瘤体内血管成分表现为条带状T2WI低信号,T2WI高信号,3例海绵状血管瘤呈椭圆形,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注射对比剂后可明显均匀强化,1例血管瘤MR表现与海绵状血管瘤相似。4例恶性淋巴瘤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可中度或显著强化,有2例通过椎间孔向椎旁生长,1例破坏邻近椎体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3例脊膜瘤呈宽基底附着于硬膜,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瘤体明显的均匀强化,邻近硬膜增厚,结论:根据椎管硬膜外原发肿瘤的MR表现,可准确定位并可推测其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管内少见髓外肿瘤的MRI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搜集2011年~2012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椎管内少见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肿瘤中硬膜外肿瘤15例(57.7%),髓外硬膜下肿瘤11例(42.3%)。其中血管瘤7例,脂肪瘤5例,粒细胞肉瘤4例,淋巴瘤2例,错构瘤2例,血管脂肪瘤2例,表皮样囊肿2例,黑色素瘤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1例。解剖定位正确诊断24例(92.3%),定性诊断正确17例(73.1%)。结论椎管内髓外肿瘤影像学表现有交叉之处,鉴别诊断困难,掌握各种疾病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可以提高椎管内占位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不同类型椎管内血管性病变的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断水平. 资料与方法 对33例经手术病理或DSA证实的椎管内血管性病变的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海绵状血管瘤11例(髓内8例,髓外硬脊膜外3例),血管母细胞瘤4例(单发2例,多发2例),动静脉病变18例(动静脉瘘12 例,动静脉畸形6例).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 结果 椎管内血管性病变好发年龄在40岁左右,临床多表现为渐进性的神经系统受损症状.海绵状血管瘤髓内较髓外相对多见,髓内病变颈段好发,病变多局限,病灶周围T2低信号环较具特征性,强化多不明显;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少见,多发生在胸段,常为边界清楚梭型肿物,均匀明显强化.血管母细胞瘤较少见,可单发亦可多发,多发生在颈、胸段,当伴有较大范围脊髓空洞或囊变,并有明显强化结节时,诊断不难;动静脉病变最多见, MRI多能发现蜿蜒血管流空信号,较易诊断,但具体分型有赖于DSA或手术. 结论 椎管内不同类型的血管性病变具有相对特异的影像表现,MRI可较好地显示病变,并能准确定位,同时可以显示脊髓变性的程度和范围,有利于病变的诊治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椎管内肿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RI诊断椎管内肿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手术嵛 证帝的椎管内肿瘤的MRI表现。结果:髓内肿瘤20例。室管膜瘤两端有性改变,瘤体边界清楚,囊壁转移及瘤体增强明显。胶质瘤边界不清,脊髓水肿明显,有点状及絮状增强。髓外肿瘤55便。神经源性肿瘤及脊膜瘤均有清楚界有者可呈哑铃状生长,中央部分不增强,可呈多房性。后者增强较均匀,靠近脊膜侧呈宽基底,脂肪瘤呈特殊的T1WI高信号,T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MRI与临床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患者的MRI及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均发生于髓外硬膜下,4例位于脊髓腹侧,3例位于背侧。脊髓受压变窄。平扫T1WI上类似或稍高于脑脊液信号,T2WI上为脑脊液样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临床表现以脊髓压迫症状为主,均有短期内症状进行性加重的病程特点。结论 MRI对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椎管内血管畸形的MRI诊断已有不少报道 ,本文旨在论述椎管内动静脉血管畸形 (AVM )、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 ,不包括椎体血管瘤、其他椎管内血管性肿瘤的MRI诊断。1 材料与方法搜集 8例椎管内AVM ,3例髓内海绵状血管瘤 ,1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其中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14~ 5 8岁 ,平均 2 8.8岁。临床表现为以下 3种情况 :( 1)缓慢起病 :开始时病变相应部位的背部或颈部疼痛、不适 ,逐渐出现肢体麻木、无力 ,部分运动障碍和括约肌功能障碍以及感觉平面以下的痛、温觉障碍。本组有 7例。( 2 )急性脊髓卒中性发病 :病变平…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管内硬膜外淋巴瘤MRI表现。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椎管内硬膜外淋巴瘤患者6例,对病例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发生于胸椎5例、腰椎1例。MRI扫描显示肿瘤位于椎管内硬膜外,肿瘤呈纵向梭形生长,脊髓受压变形,形状不规则。T1WI呈等信号(4例)或稍低信号(2例),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时病灶均匀强化。5例为非霍奇金B细胞型淋巴瘤,另1例为非霍奇金T细胞型淋巴瘤。结论:原发性椎管内淋巴瘤在发病部位,病变形态和强化信号上具有一定特征,正确认识有利于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