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998年1月~2000年3月在本院施行腹式子宫全切术的64例病人为研究组,年龄38~64岁,平均51岁。包括患子宫肌瘤40例,更年期出血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子宫肌腺症合并肌腺瘤10例,良性卵巢肿瘤4例,葡萄胎2例,子宫大小为正常至13w妊娠大小。同时选择1977年以前传统式子宫全切术80例病人作对照组,病种及子宫大小与研究组相近。两组麻醉方法均为硬膜外麻醉。1 简易子宫全切术及关键点1.1 切口选择为下腹部皮皱处横切口,切口长8~10cm,仅切开皮肤。切口中心处切开皮下长约 2~3 cm直至…  相似文献   

2.
陈希宏 《职业与健康》2000,16(6):108-109
我院自1985年1月~1995年1月在我院因良性疾患行子宫切除,选择其中120例进行分析、对比子宫次全切与全切两组病人术后性功能、膀胱功能、更年期症状,并观察残留宫颈情况,旨在为需行子宫切除时权衡利弊、选择术式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95年1月~1995年1月在我院因良性疾患行子宫切除后依约返院复查120例,次全切除60例,全切除60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3年5月~1997年10月,在上尿路手术中采用国产双J管内引流42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2例中男性15例,女性27例,年龄16~72岁,平均37岁。病种包括: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4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5例,输...  相似文献   

4.
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子宫肌瘤患者全切或次全切除子宫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2组,Ⅰ组22例(34~40岁);Ⅱ组38例(40~50岁),均行次全子宫或全子宫切除。另同时选择行子宫肌瘤剥出术37~48岁的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术后6~24月测血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并记录有无更年期症状出现。对照组同期随访。结果:按要求完成6~24个月随访的共74例,术后6~12个月Ⅰ组E2与FSH水平与术前相比无差异。Ⅱ组E2与FSH水平与术前相比有差异。术后12~24个月时Ⅰ组Ⅱ组E2、FSH水平与术前及术后6~12个月相比均有差异(P0.05),Ⅱ组术后24个月时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患者发病率(P0.01)。对照组完成2年随访,与Ⅰ组血E2、FSH水平及更年期症状的发病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40岁以前子宫肌瘤患者无论是次全或全切子宫后1年内卵巢功能无改变,一年后卵巢功能就有改变;40岁者术后6个月卵巢功能就有改变,且可提前出现更年期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与次全切两种手术方式对女性术后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问卷调查绵阳市人民医院2007~2008年收治的245例因非子宫脱垂的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术及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实际随访200例:子宫全切组125例(62.5%)、子宫次全切除组75例(37.5%)。从阴道顶端脱垂、膀胱直肠膨出、压力性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比较两种术式术后对盆底及性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及性生活质量子宫次全切除组优于子宫全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来看,在可以保留宫颈的情况下子宫次全切除手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1997年1~12月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或全切术的患者278例,其中子宫次全切术46例,子宫全切术232例,都是择期手术。年龄最小30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43.6岁。按我们设计的患者心理调查表分别于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入院时存在焦虑心理253例,占91%;术前存在紧张恐惧心理218例,占78.4%;怕手术后影响性生活82例,占29.5%;存在角色紊乱问题42例,占15%。调查还发现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对子宫切除术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7.
我们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对 14 5 1例妇科手术中发生输尿管损伤的 13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年龄 35~ 6 4岁 ,平均年龄 4 2 .5岁。其中恶性肿瘤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 7例 (子宫颈癌 3例、子宫内膜癌 3例、卵巢癌 1例 ) ,子宫肌瘤子宫全切术后 5例 ,卵巢囊肿切除术 1例。左侧 5例 ,右侧 7例 ,双侧 1例。输尿管下段损伤 11例 ,近膀胱入口处 2例。术中发现 4例 ,术后发现 9例 ,形成输尿管阴道瘘 2例 ,发现时间为手术后 3~6 8d ,平均 18d。1.2 诊断和治疗 本组 13例 ,术中发现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新方法,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联合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年龄39~58岁、无生育要求、经反复清宫效果差而又不愿行子宫切除的5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给予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后联合米非司酮12.5mg/d,持续3个月,术后3、6、12、24个月电话随访或门诊复查,随访内容包括月经量、月经周期、有无痛经,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中,术后6个月闭经30例,点滴样出血18例,2例经量较术前少;术后12个月闭经20例,点滴样出血26例,2例少于月经量,1例因合并黏膜下肌瘤月经量较多,1例因合并子宫腺肌病痛经严重而行子宫切除;术后24个月闭经18例,平均年龄48.5岁,点滴样出血27例,2例少于月经量,2例月经量多,其中1例合并黏膜下肌瘤、1例年龄小于40岁,另1例因合并子宫腺肌病痛经严重行子宫切除。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1年有效率98%,2年有效率90%,其中闭经6个月占60%,2年占36%,表明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联合米非司酮在罔绝经期功血中治疗效果很好,在年龄选择上大于45岁又无合并症者更适合。  相似文献   

9.
腹式子宫切除是妇科的常见手术 ,有普通的子宫全切和子宫次全切之分 ,但对宫颈的处理均不十分满意 ,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取二者之优点 ,达到了防止宫颈残端癌 ,保持盆底及阴道完整性和部分宫颈的目的 ,并提高了术后性生活的质量。我们对96例患者采用了改良的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 对 1998年 7月~ 2 0 0 2年 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96例病人施行腹式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研究组 ) ,选各种良性病变有子宫切除指征 ,宫颈无恶性倾向者 ,年龄 3 6~ 64岁 ,包括多发性子宫肌癌 46例 ,子宫壁间肌瘤 2 1例 ,粘膜下…  相似文献   

10.
子宫全切术对妇女生理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子宫全切术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本文对196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和回顾性调查 ,旨在探讨子宫全切术对患者术后生理和心理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95~ 2 0 0 0年在我院行子宫肌瘤手术和每年来我院健康查体的子宫肌瘤手术后妇女 ,术前未绝经 ,术后保留正常的卵巢共 196例。其中子宫全切者 10 8例 ,平均年龄 4 1± 0 .6 (32~ 4 8)岁 ,子宫次全切者 2 3例 ,平均年龄 4 0± 0 .7(2 8~ 4 5 )岁 ,子宫肌瘤挖除者 6 5例 ,平均年龄 38± 0 .7(2 8~ 4 5 )岁。 3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1.2 方法通过术后跟踪随访和回顾性调查…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1995年始应用内腔镜经尿道切除膀胱段输尿管,再经腰部切口切除肾及全输尿管共7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42~67岁。左侧2例,右侧5例。肾盂移行细胞乳头状癌5例,肾盂下组织不典型增生1例,输尿管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缝扎法处理子宫血管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3月~2012年8月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采用缝扎法和双极电凝法处理血管,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并发症发生及中转开腹情况。结果:缝扎组与电凝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患者腹胀发生率及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缝扎组中1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患者因子宫与肠管致密粘连中转开腹,其余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无泌尿系统损伤,电凝组1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全切患者术中因处理子宫血管时大量出血转开腹手术,其余均在腹腔镜下完成。1例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次切患者术后5天阴道流液,经输尿管插管失败行开腹输尿管部分切除膀胱种植后痊愈。结论:缝扎法处理子宫血管减少双极电凝时间,明显减少了热损伤致输尿管损伤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使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且不受器械条件限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 我院1989年1月~1999年9月施中期引产术645例,本文对因引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的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 一、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 4例引产后出血致子宫全切者占中期引产总数6.2‰。患者平均年龄34.75(26~41)岁,平均孕周25.5周,平均孕次3.3次,平均产次2.0次。 2.引产方法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原因见附表。  相似文献   

14.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肥大症及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多选择经腹全子宫切除或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我院至1998年10月~1999年2月开始经腹三角形子宫全切除手术32例,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导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年龄最小25岁,最大46岁,子宫肌瘤23例,子宫腺肌病3例,功血3例,子宫内股息肉2例,子宫肥大症1例。其中29例有月经改变,以经量增多为主,19例伴痛经明显,16例继发贫血,子宫最小正常大小,最大12孕周。1.2方法。在耻骨联合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临床应用价值及优、缺点。方法:2005年6月~2009年6月腹腔镜辅助下子宫全切术30例,年龄40~58岁,平均49岁。结果: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4~7)天,术后第1天可下床活动,第2天排气后进食。全部患者无膀胱、直肠、输尿管、神经损伤,无腹腔内出血。结论:LAVH兼具开腹手术和阴式手术各自的优点,在镜下分离粘连、处理附件圆韧带、切除卵巢肿瘤同开腹手术一样视野清晰,避免了单纯阴式手术不能进行上述操作的弊端,从而扩大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正> 近代研究认为子宫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参与调节局部及全身的生理、病理过程,特别是绝经前它与卵巢间的内分泌保持着精确而细微的动态平衡。笔者选择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保留双侧卵巢患者100例(其中5例为子宫次全切)作为研究组,平均年龄45.85±2.91岁。100例有子宫的绝经  相似文献   

17.
孙敬珍  董云 《现代保健》2011,(4):141-142
输尿管损伤是妇科手术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生殖器官的发育畸形及周围组织严重粘连,肿瘤不同类型,以及输尿管位置变异,输尿管损伤偶有发生,现对笔者所在医院近10年来在特殊情况下,单纯子宫全切术导致输尿管损伤四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口环切在肾输尿管全切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7 F输尿管导管插入患侧输尿管至肾盂.经尿道用电切镜钩形电极环切输尿管口,再做腰部斜切口行肾输尿管全切治疗肾孟移行细胞癌13例.结果13例术后无1例出现出血、感染、尿漏等并发症,手术耗时2.0~2.5 h.术后随访8~20 个月,膀胱镜和CT检查未发现肿瘤复发,与经典术式相比有极显著差异性.结论本术式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较经典的双切口肾输尿管全切术有明显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阴式子宫全切的手术配合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式子宫全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和经济等优点 ,而且符合现代手术微创的观念 ,近年来手术指征范围已进一步扩大。因此越来越多的子宫全切病员选择阴式子宫全切[1] 。为了病员的安全和手术医师能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中的配合应随着手术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在此 ,对本医院近 3年来的阴式子宫全切的手术护理体会进行总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 1999年~ 2 0 0 2年 12月 ,共完成阴式子宫全切术 75例。平均年龄 48 5 ( 3 9~ 60 )岁。术前诊断 :子宫肌瘤 5 0例 ,子宫腺肌症 15例 ,子宫脱垂 10例。术前存在合并症的有 :高…  相似文献   

20.
刘颖 《中国保健》2010,(7):89-90
子宫全切术是妇产科手术中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子宫全切术适用于子宫本身及附件病变、宫颈重度病变、或因附件病变而不能或不必保留子宫者、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等。但因子宫本身的重要功能即子宫是孕育生命所必需的器官,在实施子宫全切术前病人往往会产生一些犹豫。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因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全切术的病人共163例。我们突出重点地进行了心理护理,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心理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