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评估不同方法液体复苏和护理干预对非控制性失血休克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1年6月—2016年6月手术治疗的855例非控制性失血休克胸腹多发伤患者。纳入对象分为两组:低压复苏组573例,术前限制性液体复苏,收缩压控制在80~85mm Hg,输液总量1 000m L;传统复苏组282例,术前强制性输液,输液总量2 000m L,收缩压维持在85mm Hg以上。比较分析两组血液和输液需要量、病死率、术后早期并发症和凝血象。结果总病死率9.2%(79/855),53.2%死于失血性休克并凝血病。存活病例治愈的主要并发症:凝血病131例、腹腔间隙综合征11例、过负荷补液71例、急性肺损伤70例、轻度心脏衰竭46例。低压复苏组与传统复苏组输血输液需要量、病死例数、术后早期异常指标并需要处理的例数、凝血象检查、ICU时间≥7d例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控制性失血休克采用"损害控制性复苏"即低压复苏和止血性复苏,可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干预重点是掌握复苏压力、时间、方法和凝血因子全面及时补充;并发症护理重点为"致死三联征"即凝血病、低体温和酸中毒。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了5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监护治疗经验及其结局。该类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失血性休克、脓毒症、腹腔间隙综合征(AC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等。本组病例共死亡6例(8.82%),死亡原因为脑疝形成、重度失血性休克和MODS。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救治多发伤伴严重骨盆骨折及其并发症的方法。方法笔者对1998~2011年救治的299例多发伤伴严重骨盆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男性172例,女性127例;年龄19~83岁,平均(47.3±8.2)岁。将其中1998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116例未采用损害控制外科(DCS)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04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183例采用DCS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对照组均行一期手术治疗。治疗组一期急诊先行髂内动脉断血术以控制出血(其中89例加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伴脏器损伤者同时行胃肠破裂、膀胱破裂修补以阻断污染,行脾切除、肝修补控制出血,然后转往ICU行复苏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行确定性手术,包括骨盆、后尿道和直肠修复重建等。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生存率分别为75.86%(88/116)和87.98%(161/183)。术后并发症包括失血性休克74例、盆腹腔感染27例、腹腔间隙综合征22例、脂肪栓塞综合征12例和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主要死因为失血性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感染性休克。结论 DCS救治多发伤伴严重骨盆骨折明显提高生存率。主要方法为初期简化手术控制出血、污染(包括粪尿改道和有效引流),结合骨盆外固定支架使用;ICU复苏期遵循损害控制性复苏,观察处理各种并发症;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行确定性手术行骨盆、后尿道和直肠修复重建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一期手术治疗重度胸外伤合并多发伤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对 5 1例多发伤患者创伤程度、一期手术治疗的抢救方法、术后并发症以及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SS≥2 5者 3 9例 ,1 6相似文献   

5.
骨折急诊手术对多发伤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探讨骨折治疗方法对多发伤治疗的影响。 方法 通过比较多发伤早期并发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脂肪栓塞综合征 (FES) ]发生率、死亡率和平均ICU时间与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骨折急诊手术、择 (限 )期手术、保守治疗三种不同治疗方法对多发伤的疗效。 结果  91例ISS≥ 30中 ,急诊手术患者ARDS、FES发生率和ICU时间 [(9.3± 1.2 )d],优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 (P <0 .0 5 )。 87例随访患者中 ,急诊手术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 7.8% (4 5 1) ,优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 (P <0 .0 5 )。 结论 骨折急诊手术在降低多发伤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外固定器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等优点 ,在多发伤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严重多发伤的ICU监护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ICU监护及治疗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1990年1月~2004年3月接受ICU监护和治疗的2236例严重多发伤临床资料,分析严重多发伤ICU监护及治疗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并提出处理要点。结果 本组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42例(10.8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53例(11.31%),应激性溃疡伴出血114例(5.09%);其治愈率分别为69.01%(167/242)、51.78%(131/253)、73.68%(84/114)。全组总治愈率89.04%(1991/2236),死亡率10.96%(245/2236)。结论 加强ICU与创伤外科医生的协作;及时解决ICU治疗中发生的外科问题;维护重要脏器功能,减少内脏并发症发生;发挥ICU人员对基层医院的指导作用等措施对提高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度颅脑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效果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8例经抢救后转入ICU的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液体复苏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50例行常规充分液体复苏,研究组58例行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效果、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与病死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输液量、血清乳酸低于常规组(P<0.05);血小板、红细胞压积、凝血酶原时间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常规组(P<0.05);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与总病死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改善重度颅脑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效果与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8.
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5例早期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沈开金  尚继越 《人民军医》1998,41(8):443-444
我院1993年5月~1996年5月抢救严重多发伤698例,其中并发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5例,占2.1%。现介绍其早期诊治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1例,女4例;年龄8~82岁,平均37.8岁。创伤评分(ISS)均在20分以上,其中车祸11例,坠落伤2例。合并休克12例(80%)。创伤部位及发生ARDS例数见附表。发生ARDS时间为伤后8~96h,平均44.7h。附表 15例创伤性ARDS与创伤部位及休克的关系严重多发伤例%胸 外 伤例%四肢毁损伤例%ARDS960320320休 克96016.7213.31.2 诊断标准 均符合1988年全国第2届ARDS专题讨论会修订的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大出血伴凝血病的救治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995年1月~2003年2月及2007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科室收治的严重骨盆骨折大出血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995~2003年未采用损害控制外科(DCS)及损害控制复苏(DCR)治疗的198例作为对照组;2007~2015年按照DCS及DCR技术治疗的423例作为治疗组。对照组均行Ⅰ期手术治疗;治疗组Ⅰ期急诊先行髂内动脉断血术以控制出血,伴脏器损伤者同时行相应手术控制出血并阻断污染,然后转往ICU按DCR原则行复苏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行确定性手术。结果对照组发生创伤性凝血病52例,其中死亡23例,死亡率44.23%(23/52)。治疗组中382例有进行性出血,86例出现凝血障碍。382例进行性出血急诊行髂内动脉断血术,其中206例加用骨盆外固定支架。对合并脏器伤按DCS原则行剖腹手术,同时按DCR原则作止血性复苏,及时输入血液制品及凝血因子。ICU复苏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行骨盆骨折固定等确定性手术。主要并发症包括盆腹腔感染17例、腹腔间隙综合征22例、脂肪栓塞综合征1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治疗组中发生凝血病者死亡率为22.09%(19/86),主要死因为失血性休克。结论严重骨盆骨折易并发创伤性凝血病。按照DCR原则行低压复苏和止血性复苏,同时行髂内动脉断血术加骨盆外固定支架控制出血,将明显提高救治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52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34例,女性118例;平均(35.45±8.65)岁。总结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如性别、高血压、使用甘露醇、手术史、年龄、损伤程度、糖尿病、大量输量、失血性休克,进一步探讨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56例(56/352,15.91%)多发伤患者出现AKI,其中男性40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2.21±11.89)岁。并发和未并发AKI的多发伤患者1个月和1年内死亡率均显著升高(32.14%vs.11.74%,44.64%vs.21.48%)。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 1.209,95%CI 1.102~2.980)、糖尿病(OR 5.899,95%CI 2.578~9.328)、严重损伤(OR 3.056,95%CI 1.786~6.435)、失血性休克(OR 1.690,95%CI 1.279~4.865)与AKI密切相关。随访1年,非死亡患者无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结论 AKI是多发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导致死亡率增加,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年龄、糖尿病、严重损伤、失血性休克是多发伤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西藏高原地区创伤病人临床诊治特点,为提高救治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0年7月在西藏山南地区某部中心医院的门急诊创伤病人临床资料。主要统计指标包括门急诊创伤患者人数、伤后入院时间、伤情伤类分布、主要救治效果及转归,并对死亡患者构成及相关原因进行分类和汇总。结果该院2008年8月~2010年7月期间门急诊创伤病人总数共计1 453人,收住院人数612人,占总住院人数比例20.3%;其中轻伤占39.78%,中度伤占29.57%,重度伤占18.72%,危重伤占11.93%。创伤患者受伤后到院就诊时间相差极大,但大多超过1h;共死亡135人(占9.29%),其具体原因除严重原发伤外,主要包括创伤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创伤是高原地区高发病,具有较高死亡率。需要加强创伤急救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低氧血症对高原地区创伤患者救治结局及机制的影响,注重创伤急救的时效性和整体性,防治创伤性休克及各种严重并发症,以提高高原地区创伤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281例腹部火器伤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战时腹部火器伤的诊治。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79~1989年收治的281例腹部火器伤。结果 早期诊断符合率96.8%(272/281),一线医院误诊率3.2%(9/281)。严重并发症有:胃肠瘘23例(8.2%),腹腔脓肿34例(12.1%),切口感染32例(11.4%),感染性休克26例(9.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14例(5.0%),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8例(2.  相似文献   

13.
腹部创伤救治进展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腹部创伤伤情日益复杂且常为多发伤,对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钝性伤、穿透性伤为目前认可的更合理的分类。创伤评分和器官损伤分级直接关系治疗的选择、预后的评估和评价救治水平。现代影像学技术显著提高了早期诊断的水平;动脉造影栓塞是主要非手术治疗方法;严重肝伤和胰十二指肠联合伤仍是手术治疗的难题;损伤控制外科渐受更多关注。腹腔间隙综合征、致死三联征(凝血障碍、低温、酸中毒)和严重感染等是术后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损害控制性剖腹术的伤口处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创伤尤其是严重创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公共的健康问题。随着损害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的广泛应用,严重创伤患者院内存活时间延长,但仍面临腹腔间隙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等并发症的威胁,损害控制性剖腹术(damage control laparotomy,DCL)后遗留的开放性急、慢性腹部伤口已经成为创伤外科面临的新的挑战。作为DCL的一部分,标准三阶段治疗技术是治疗腹部伤口的主要方法,包括第一阶段:植入假体;第二阶段:计划性腹疝;第三阶段:腹壁的确定性重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严重肝脏损伤诊治经验,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2005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8例严重肝脏损伤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72例,女性36例;年龄15-75岁,平均(37.0±0.7)岁。道路交通伤55例,坠落伤28例,锐器伤15例,塌压伤5例,摔伤3例,击打伤2例。结果早期诊断正确率94.4%(102/108),救治成功率89.8%(97/108),肝脏损伤非手术治疗AE止血有效率为88.9%(8/9);并发术后出血5例、膈下感染4例、胆瘘11例、胆汁瘤6例,腹腔间隙综合征(ACS)5例,存在并发症的患者2例死亡,余经手术治愈或自愈。总死亡率10.2%(11/108),死因为失血性休克4例,脑伤3例,胸伤2例,腹腔间隙综合征2例。结论及时正确的伤情评估、合理掌握非手术和手术的指征、正确的选择手术方式、合理运用损害控制策略和肝周填塞对提高救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发病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01-2008-10收治14例外科危重患者合并腹腔内高压症,其中重症胰腺炎7例;复合伤,肝、脾破裂失血性休克4例;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腹腔肿瘤、急性肠梗阻1例。8例因治疗原发病剖腹探查减压,手术治疗中行剖腹探查、腹腔及腹膜后引流、切口减张缝合5例;6例进行非手术治疗,其中1例肿瘤晚期不适宜外科治疗。结果:死亡6例,病死率42.9%。其中非手术治疗组死亡4例,外科手术组死亡2例。结论: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早期诊断、及时剖腹减压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60例腹膜后血肿患者临床资料,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11~68岁,平均42岁。穿透性腹部损伤9例,钝性腹部损伤51例。单部位损伤12例,多发伤48例。合并颅脑损伤9例,胸部外伤15例,四肢骨折16例,共损伤腹盆腔脏器125例次。受伤就诊时间为20min~3d,平均2.2h。所有患者行剖腹探查手术45例(打开后腹膜血肿探查19例),非手术治疗15例。结果本组患者中治愈56例,死亡4例(死亡率6.7%),死亡原因分别为大血管损伤及严重骨盆骨折致失血性休克。术后并发症包括胃瘘1例,胆瘘2例,十二指肠瘘1例,经充分引流后痊愈。结论 CT检查和剖腹探查是确诊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有效手段,是否打开腹膜后血肿探查依据血肿的动态情况及位置,并结合相关实验室检验结果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18.
交通事故致肢体严重挤压伤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交通事故所致肢体挤压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创伤数据库采集分析我院自2003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交通伤病人诊治信息,统计分析其中挤压伤的发生特点、临床特点、救治方法与结果等.结果 5年共收治交通伤2845例,肢体挤压伤82例,其中青壮年77例,占93.90%;发生部位分别为:小腿39例(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