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院前创伤救治体系发展与"移动急诊科"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泽源  谢芬  许硕贵  郁毅刚 《创伤外科杂志》2021,23(4):318-320,封3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能创伤发病率呈日益增长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大约有580万人死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创伤.创伤属于"时间敏感性"疾病,研究表明院前早期标准化救治可降低创伤相关病死率.本研究回顾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院前创伤救治体系,分别论述德国、美国及我国现行创伤救治优势和不足,结合美军战伤救治理念,笔者建议将创伤中心前置至事故现场构建院前移动创伤中心——"移动急诊科",形成我国标准化院前创伤救治体系,最大限度提高生命救护的成功率,促进我国院前创伤救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网络版创伤数据库系统V3.0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适用于医院创伤救治信息积累和分析的创伤数据库及其网络软件系统.方法 针对创伤救治过程与创伤救治基本信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和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平台,采用vb.net和asp.net软件编程语言,以B/S访问模式进行开发.结果 建立了适应于医院管理和创伤救治流程的创伤数据库结构与内容,形成了规范的数据库字段313个;编制出网络版创伤数据库系统V3.0软件.建立了创伤救治信息流,实现了创伤ICD诊断与简明损伤定级(AIS)的关联选择、创伤评分与救治质量的评估、对数据库任意字段内容进行查询并形成包括三重交叉表在内的高级报表等功能.该系统在多家医院和"5·12"地震伤员资料调查中得到很好应用.结论 研制出适用于医院创伤救治信息登记的创伤数据库内容和网络版软件系统,使医师能规范地录入收集创伤发生、救治、结局与质量评估等的信息,并能很方便地进行资料的查询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肖仁举  张连阳 《创伤外科杂志》2019,21(4):319-320,F0003
创伤登记及创伤数据库的建立和运用是质量改进过程的基石。高质量的数据始于创伤登记员高质量的数据录入,创伤登记员的资质、全职、工作量、参与创伤小组工作等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基础。中国创伤数据库建设才刚起步,应坚持在广大创伤工作者中推广普及创伤登记及创伤数据库建设,并用于创伤预防、创伤救治、创伤康复和创伤预后等研究,以促进中国创伤中心建设及创伤救治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4.
创伤登记是收集并记录创伤患者救治过程及时间节点的重要工具,创伤数据库的运行对降低患者病死率、促进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有重要意义。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已建立创伤登记系统并成熟运行。国内创伤登记系统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数据缺失、数据不连贯、并发症不填写、忽视出院后治疗数据、人力财力限制等问题。在人员...  相似文献   

5.
创伤复苏单元(TRU)是创伤中心内部专门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评估和救治的场所,是创伤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多学科创伤团队在最短时间内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的重要场所,具备保障获得最佳救治效果的必要设施.在TRU就地能完成创伤诊治的多数操作,主要包括快速气管插管、环甲膜切开和外科气道建立、深静脉导管插置、胸腔闭式引流、安置导尿...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参加"中国创伤救治培训--主任版(China Trauma Care Training-Leader,CTCT~?-L)"课程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与课前、课后测试,对学员所在医院创伤救治现状与条件进行分析。方法 2019年4月18-19日参加CTCT~?-L首期培训学员40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来自不同地区学员的一般信息(性别、职称、职务、科室),所在医院的创伤救治情况(创伤中心建设及影响因素、创伤救治模式、严重创伤患者收治学科、创伤复苏室的条件及CT室/DSA室空间布局、创伤小组的启动与协调、院前院内联络方式、创伤数据库的设置与质控)。采用电子问卷测试的方式、相同的内容对学员进行课前、课后测试(测试内容主要围绕严重创伤救治的流程设置),通过学员反馈以评价课程的培训效果。结果 (1)14人(35.0%)院前、院内联系的方式主要为120平台发布信息;(2)31人(77.5%)所在医院目前的创伤模式主要为"急诊+会诊+分诊";34人(85.0%)院内有创伤小组;(3)27人(67.5%)推荐严重创伤组织协调学科主要为急诊科;(4)33人(82.5%)具备创伤复苏单元;37人(92.5%)具备24h增强CT条件;34人(85.0%)具备24h DSA检查与止血条件;(5)18人(45.0%)在复苏单元内可开展床旁手术;(6)18人(45.0%)有创伤数据库;(7)34人(85.0%)目前已经启动创伤中心建设;(8)二级甲等医院的课前、课后成绩均较高;床位数为1 000~2 000张的医院课前测试成绩最高,床位数为2 000~3 000张的医院课后测试成绩最高;急诊/急诊外科课前测试成绩最高,急诊/急诊外科和创伤外科的课后测试成绩最高;教学医院学员的课前、课后成绩均较高。结论本次调查范围所涉及医院的创伤救治主要采取"急诊+会诊+分诊"的模式;学员所在医院的教学医院属性、医院等级以及床位数影响创伤救治的基础水平;医院对于创伤救治流程管理影响创伤救治的整体水平。CTCT~?-L作为创伤救治培训的高级课程,致力于统一创伤救治的理念,并有助于因地制宜地推动不同模式的创伤中心建设,最终不断提高创伤救治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李晓雪  姚远 《创伤外科杂志》2021,23(12):881-885
外军在批量伤员救治的军事实践中建立了创伤系统,用于伤亡态势实时感知、医疗决策和战救质量改进等,并尝试在军民融合工作机制下实现创伤的预防,院前、院内救治,康复及教育等功能.我国在严重创伤批量伤员救治具有举国体制优势,而民用创伤系统还处于发展阶段,建立一个可用于军事行动的创伤系统并实现军民融合式应用还任重道远.本文结合笔者研究和救援实践体会,借鉴外军创伤系统的经验,总结了外军创伤救治系统的经验和不足,提出相关启示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代创伤以其高能量损伤多见,使严重多发伤在创伤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也使创伤导致的死亡率升高。所以基层医院应组建跨专业新型的创伤科或创伤救治中心,形成院前急救、院内救治、重症监护、康复治疗为一体的救治体系,以提高基层医院创伤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潘险峰  ;唐斌  ;王玲  ;丁亚琴 《人民军医》2014,(12):1278-1279
目的:探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创伤急救与现代战创伤救治的相关性。方法:对2006年1月—2012年9月我院救治的高速公路事故严重创伤8669例伤情特点、救治方法和效果进行汇总分析,重点对创伤评分、受伤部位、损伤类型、严重并发症、主要死亡原因等数据与以往战创伤资料进行比较,探讨现场救治的通用技术和方法。结果:两组数据在损伤部位、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主要死亡原因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且现场急救方案及技术基本相似。结论:部分高速公路严重创伤院前急救方案及技术适用于现代战创伤救治。  相似文献   

10.
院前急救是严重创伤救治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创伤救治体系"三环理论"中的一个基本环节,是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根本保证。目前国内院前急救的模式还不统一,存在较多争议,但创伤院前急救的"快、准、稳"是院前急救工作者永远追求的目标。通过回顾文献、结合临床工作经历,就创伤院前急救中涉及的几个问题做一初步探讨,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层医疗机构具有数量多、覆盖范围广、距人民群众近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创伤救治体系的现状,对比国内外基层医疗机构在创伤救治体系中的定位,得出基层医疗机构在创伤科普和预防、严重创伤院前急救与转运、轻度创伤的救治、创伤康复指导中的独特优势,并从健全制度规范、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院前救治流程提出对策措施,旨在优化我国创伤救治体系,提高我国创伤救治的能力,实现医疗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惠及更多创伤患者。  相似文献   

12.
建设高效的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是降低创伤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我国目前创伤救治工作中存在专科救治能力欠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导致院前救治能力不足。为此,笔者以郑州中心医院创伤中心为核心救治单位,从空间上构建“1小时创伤急救圈”,并结合所取得的初步成就,以此为模式开展创伤救治工作。笔者从建立郑州市“1小时创伤...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创伤救治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服务质量,选择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方法,设计开发创伤救治安全身份认证系统,并说明其主要功能和操作方法。创伤救治安全身份认证系统的功能先进,使用方便,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急诊创伤患者具有病情复杂、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创伤患者在急诊救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价值的动态数据,随着医疗单位信息化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批新技术的出现,为基于创伤数据的临床基础与应用研究提供技术支撑[1].本文回顾性分析2019 年1月—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门诊诊断包含"伤"或"骨折"等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性别、年龄、分诊科室分布、就诊人数季节性变化以及抢救间的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创伤患者的救治路径分析创伤数据临床特点及数据分析的可行性,为致伤机制研究及伤情快速诊断、个性化治疗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重视热带地区战创伤救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热带地区战创伤救治研究是当前我军军事医学领域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热带医学是军事环境医学一个重要的分支,在目前积极开展热带地区军队卫生学、流行病学研究的同时,重视并加强热带地区战创伤的救治研究以形成热带军事环境医学的基础与临床体系,对适应新时期我军军事战略重点的转移、提高我军热带地区卫勤保障能力、保证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胜利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强调了加强热带地区战创伤救治研究的重要性,概述了其战创伤救治的特点,系统论述了热带地区战创伤救治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构建以分级救治为主体的创伤中心,并制定了相应的能力建设标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美国创伤中心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创伤救治的核心理念、多学科创伤团队建设、灾难医学救援队(DMAT)建设及创伤学术与科研组织。我国创伤中心及创伤救治体系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笔者对美国创伤中心建设的核心要素进行介绍,为我国创伤中心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创伤救治损害控制中应避免的错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由于我国多数医院创伤伤员分散于各个专科,在多发伤等需要跨学科理论和技术救治时常常出现错误而导致救治效果较差,因此,在创伤救治中应遵循损害控制原则,避免出现人为的、医源性的二次打击.本文系统论述了在院外救治及转运、院内伤情评估、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救治中常见的错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过去两年对广东省惠州市不同对象创伤急救培训的实践,包括公众培训、惠州市初级创伤生命支持培训班、惠州市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培训班,提高了公众的创伤自救能力、乡镇基层医院的初级创伤救治能力以及县市级医院的严重创伤生命支持能力,初步建成"公众-基层-精英"三级创伤培训体系,该体系有助于提高城市综合创伤救治能力,为构建惠州市"镇-县-市"三级创伤中心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吸收中国创伤救治培训(CTCT?)和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培训课程的精髓及优点,设计出适合地市级创伤培训体系发展的课程,在培训推广和区域广覆盖方面具有与CTCT?及ATLS不一样的地方性优势.  相似文献   

19.
创伤后凝血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后凝血病是严重创伤诱发的机体凝血功能障碍,是多因素、多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创伤救治中的棘手难题。认识创伤后凝血病的高危因素及凝血功能检查能及时诊断创伤后凝血病,有效止血、损害控制性复苏和纠正"致死三联征"是处理创伤后凝血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战伤创伤救治新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战伤和创伤救治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其发展趋势,提出未来战创伤救治的研究方向、目标和重点.方法 采用情报调研方法,检索近5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战创伤方面的论著、文献综述、研究报告等.结果 欧美军事强国提出了"医疗与士兵"同在的理念,尤为重视战场前沿大批量伤员快速救治新技术与急救器材的研究,将医疗救援尽量前伸,加强建立无缝隙的医疗救援体系.重视严重战伤院内并发症发生机制与防治、高新武器致伤特点与机制、颅脑伤、损伤组织修复与再生等研究.我军分别在战创伤急救、损伤控制外科、休克复苏、并发症防治以及组织再生修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提升我军现代战争条件下卫勤保障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结论 我军未来在战创伤领域应以适应现代战争和执行多种非军事行动条件下卫勤保障需求为立足点,以显著降低战创伤死亡率和伤残率、全面提升军人健康为目标,大力加强战场前沿大批量伤员的快速救治能力,以及三军联合作战条件下战伤救治组织、救治技术和战创伤救治的转化医学研究,不断提升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