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1月-2006年1月采用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45例胫骨平台骨折。其中男34例,女11例;年龄17岁~66岁,平均34岁。闭合性骨折38例,开放性骨折7例(刀砍伤、重物砸伤)。按Schatzker分型:Ⅰ型8例,Ⅱ型22例,Ⅲ型15例。结果 45例患者随访12~72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参照Rasmussen评分标准:优29例,良13例,中3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SehatzkerⅠ型、Ⅱ型、Ⅲ型),具有创伤小、复位准确、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Ⅰ~Ⅲ型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8月江油市903医院骨科收治90例Schatzker分型Ⅰ~Ⅲ型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50例采用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钢板固定组),40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位固定组)。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引流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伤口软组织感染、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骨折畸形愈合)以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钢板固定组的手术时间、留置引流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82.56±12.54)min、(18.23±5.67)min、(3.35±1.24)d、(83.56±10.37)d]短于复位固定组[(112.38±15.82)min、(36.61±6.15)min、(5.52±1.45)d、(95.15±9.64)d],术中出血量(115.22±11.25)m L少于复位固定组(160.54±21.51)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固定组发生术后并发症3例,少于复位固定组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固定组术后6个月时的膝关节活动度为(117.2±7.5)°,大于复位固定组(110.2±8.7)°;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为25.52±3.21,高于复位固定组20.54±2.68;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0.0%)高于复位固定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分型Ⅰ~Ⅲ型的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好,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采用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随访资料,根据Schatzker骨折分型分为:SchatzkerⅢ+Ⅳ组28例,SchatzkerⅤ+Ⅵ组32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效果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chatzkerⅢ+Ⅳ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SchatzkerⅤ+Ⅵ组( P<0.05),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指标差异不显著( P>0.05);两组术后3d复位分布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复位优良率SchatzkerⅢ+Ⅳ组96.43%高于SchatzkerⅤ+Ⅵ组的90.62%但差异不显著(P<0.05)。 SchatzkerⅢ+Ⅳ组与SchatzkerⅤ+Ⅵ组在术后3、6个月的Rasmussen、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SchatzkerⅢ+Ⅳ组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的Rasmussen、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SchatzkerⅤ+Ⅵ组( P<0.05)。末次随访SchatzkerⅢ+Ⅳ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5.71%,高于SchatzkerⅤ+Ⅵ组的75%,但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患者采用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术后复位及功能恢复效果,同时SchatzkerⅢ+Ⅳ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SchatzkerⅤ+Ⅵ组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撬拨复位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09年4月对19例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行关节镜下撬拨复位经皮螺钉固定术,同时予以充分打压植骨,处理合并损伤。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分级:优13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9.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撬拨复位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Ⅲ型骨折具有微创、复位精确、早期康复快等优点,可同时处理合并损伤,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武汉总医院骨科2013年12月—2016年9月治疗51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chatzker V型骨折33例,Ⅵ型18例。根据术前是否行3D打印骨折模型分为3D打印辅助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3D打印辅助手术组19例,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21~65岁,平均44.7岁。传统手术组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19~62岁,平均47.1岁。记录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6个月膝关节Rasmussen评分和HSS膝关节功能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结果术后5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3D打印辅助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97.7±13.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07.4±41.7)m L,术中透视次数(4.6±1.5)次;术后6个月影像学Rasmussen评分(16.8±1.8)分,HSS评分(90.1±5.9)分。传统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110.5±17.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91.1±5.2)m L,术中透视次数(6.4±1.7)次;术后6个月Rasmussen评分(16.5±2.6)分,HSS评分(88.3±6.3)分。3D打印辅助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Rasmussen及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以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但对术后6个月时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未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Ⅰ~Ⅴ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应用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6例SchatzkerⅠ~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性9例,女性7例;右膝10例,左膝6例;平均年龄43.44岁(21~65岁),其中60岁以下非老年组13例,60岁(含60岁)以上老年组3例;术后1、3、6个月及1年门诊摄患膝正侧位X线片复查进行骨折愈合情况影像学评估并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记录患膝功能;采用Fisher率比较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单因素对手术预后的影响及其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1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4.31±2.36)个月门诊随访,术后平均(3.94±1.12)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发生创伤性关节炎2例。末次随访时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共14例,可2例,优良率87.5%。单因素Fisher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单因素中非老年组优良率高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5);而不同骨折类型(P=1.000>0.05)、关节内合并伤(P=0.083>0.05)等各因素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影响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固定胫骨平台预后的主要因素(P=0.03<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SchatzkerⅠ~Ⅴ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可行有效的微创方法,而年龄是影响预后的危险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2011年1月采用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56例胫骨平台骨折。其中男性39例,女性17例;年龄16~67岁,平均35岁;闭合性骨折46例,开放性骨折10例;按Schazker分型:Ⅰ型13例,Ⅱ型24例,Ⅲ型19例。结果 56例患者随访6~54个月,平均34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参照Rasmussen评分标准,疗效优35例,良18例,中3例;总优良率94.6%。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SchazkerⅠ型、Ⅱ型、Ⅲ型),具有创伤小、复位准确、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V、V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中心手术治疗的Schatzker V、V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49例,男性35例,女性14例;年龄26~67岁,平均43.2岁。所有患者采用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伤肢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49例患者,手术平均时间(95.7±15.5)min,手术平均出血(262.9±33.2)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5±1.6)个月。膝关节不稳2例,无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病例。术后均门诊随访1年,术后1年伤肢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21例,良19例,中7例,差2例,术后膝关节优良率81.63%,术后膝关节功能较术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V、VI型胫骨平台骨折,固定稳定性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9年12月~2011年7月收治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例,其中道路交通伤10例,高处坠落伤2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施行关节镜辅助下双侧锁定钢板有限切开整复内固定治疗术。术后进行随访,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手术时间90~160min(平均120min),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1例发生骨性关节炎,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3.3%。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获得良好复位、创伤小、容易处理关节内合并伤、术后功能锻炼早、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膝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膝关节后内侧及前内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同时累及内侧柱和后内侧柱复杂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6月,采用手术治疗因创伤致胫骨内侧平台内侧柱及后内侧柱骨折的患者14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30~61岁,平均43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手术采用联合前内及后内侧入路,分别对内侧柱和后内侧劈裂或塌陷骨折块进行复位及钢板内固定。术后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并发症。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无皮肤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4例术后获得12~18个月(平均14.2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X线片示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4.52±2.07)周(12~18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7.32±2.41)周(13~20周)。术后即刻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平均(16.12±1.04)分,术后12个月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功能评分平均(87.25±6.39)分,优良率92.9%。所有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和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等。结论对同时累及内侧柱及后内侧柱的胫骨平台骨折,应用联合膝关节前内及后内侧入路双钢板固定可获得满意的复位效果,暴露充分,固定可靠,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究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 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10 月正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116 例 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 (58 例) 和对照组 (58 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以及膝关节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 t =25.756, P<0.001),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 t = 2.924、8.643、4.802, P =0.004、P<0.001、P<0.001); 术后随访1年, 观察组患者术后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Z= -1.721, P= 0.085); 术后 6 个月及术后 1 年, 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最大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 t = 12.547、16.387, P 均<0.001),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 (HSS) 评分与 Rasmussen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术后6个月: t =8.444、8.783, P 均<0.001; 术后 1 年: t = 9.002、9.358, P 均<0.001); 术后随访1年,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2.07%,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59% ( χ2 = 4.393, P = 0.036)。 结论 与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 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 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创伤更小, 骨折愈合时间更短, 更有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及解剖结构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Carlson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柱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医院关节骨科收治的累及后外侧柱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7例,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33~77岁,平均50.2岁。道路交通伤19例,骑车摔伤11例,高处坠落伤7例。Schatzker分型:Ⅱ型19例,Ⅲ型7例,Ⅴ型11例。根据罗从风三柱分型:单纯后外侧柱骨折16例,后外侧柱合并外侧柱骨折10例,后外侧柱合并后内侧柱骨折3例,累及后外侧的三柱骨折8例。均采用改良Carlson入路结合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后外侧柱。术后定期随访,根据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及Rasmussen放射评分评价复位质量;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Lachmann试验及轴移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3.2个月。术后即刻、3、6和12个月的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Rasmussen放射评分优7例,良26例,可4例,优良率89%。HSS评分优27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髁间棘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髁间棘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职业、骨折Schatzker分型、受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方式、髁间棘骨折块是否游离、康复起始时间、是否使用支具、付费方式、末次随访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等资料,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40例患者术后随访6~7个月[(6.40±0.24)个月],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为75~100分[(88.55±6.54)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业、骨折Schatzker分型、受伤原因以及髁间棘骨折块游离情况患者HS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F=9.741、3.436、4.763、4.482、4.879,P<0.001、P=0.043、P=0.001、P=0.009、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Schatzker分型、髁间棘骨折块是否游离是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髁间棘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胫骨平台SchatzkerⅤ型骨折术后不同时间开始功能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8年1月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平台(SchatzkerⅤ型)骨折患者68例,根据术后开始康复时间不同分成三组,A组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4. 7±5. 6)岁; B组22例,男性15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4. 0±5. 2)岁; C组28例,男性19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4. 7±4. 9)岁。A、B、C组分别于术后2周、1周和当天开始患肢膝关节屈伸锻炼。比较三组膝关节功能、VAS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12个月后,A、B、C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三组患者VAS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两组间比较,随访12个月后,B、C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 0. 05); C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 0. 05);三组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且满意度C组 B组 A组;三组患者无手术伤口感染、无复位丢失及内固定松动情况发生,也未发生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胫骨平台SchatzkerⅤ型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尽早行患肢功能康复锻炼,并不会对患肢膝关节功能恢复造成不利影响,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固定术,观察组43例采用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手术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Rasmussen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虽增加了手术时间及费用,但能减少住院时间,加快骨折愈合,恢复原有解剖结构,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膝关节功能,值得参考。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柱理论指导下锁定钢板三柱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40例,均为三柱骨折,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9~64岁,平均(36.6±3.1)岁。均采用漂浮体位下三柱侧柱锁定钢板固定,平台塌陷处以同种异体骨植入,术后随访2年,X线片观察骨折复位及愈合程度,比较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Rasmussen评分,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得到良好固定,膝关节内翻角和后倾角均得到很好纠正,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满意,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术后2年HSS评分优良率达到90%。除2例出现轻度创伤性关节炎外,其他患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三柱固定理论有利于更好地指导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主要体现在中期随访中,锁定钢板三柱固定可使骨折获得更好的复位和牢固的固定,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前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80例,分为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前外侧组)和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后外侧组)。前外侧组40例,Schatzker分型:Ⅳ型9例,Ⅴ型22例,Ⅵ型9例;后外侧组40例,Schatzker分型:Ⅳ型10例,Ⅴ型20例,Ⅵ型1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后倾角(PA)、膝关节活动度和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TPA、内侧PA和外侧PA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前外侧组术后的TPA、内侧PA和外侧PA均显著低于后外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伸直度和HS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前外侧组术后的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伸直度和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后外侧组(P0.05)。前外侧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后外侧组,χ2=4.0897,P=0.04310.05。结论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可以保护后外侧骨折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后内侧联合外侧髌旁入路治疗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创伤骨科采用手术治疗因创伤致胫骨平台SchatzkerⅣ型骨折患者22例,其中女性8例,男性14例;年龄29~48岁,平均37.6岁;均为新发闭合骨折。手术采用后内侧联合外侧髌旁入路,分别对胫骨平台SchatzkerⅣ型骨折进行复位及钢板内固定。术后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并发症。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无皮肤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22例术后获得12~18个月随访,平均14.4个月,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1~16周,平均14.1周。术后1年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为120°~135°,平均122.0°。术后1年疗效按HSS膝关节功能评分77~91分,平均88.2分。优良率为90.1%。所有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内、外侧平台后倾角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内固定失败、骨不连、关节僵硬和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后内侧联合外侧髌旁入路治疗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显露充分,安全方便,复位切实,固定牢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前外侧切口竹筏螺钉技术治疗Schatzker Ⅱ、II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5月采用前外侧切口竹筏螺钉技术治疗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5例.术后随访观察切口及骨折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HSS评分标准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8~19个月,平均13.5个月.参照Merchanf评分,优17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88.0%.结论 前外侧切口竹筏螺钉技术治疗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可兼顾外侧平台骨折的外侧柱及后外侧柱骨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用吻合血管的髂骨瓣植骨及锁定加压板固定治疗严重粉碎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8年8月~2011年7月,对17例Ⅲ型(Schatzker分型)以上严重粉碎的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吻合血管的髂骨瓣植骨及锁定加压板固定治疗。结果随访7~18个月(平均12.8个月),骨折均获愈合(平均7.5个月),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或骨折复位丢失现象。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90°;根据膝关节HSS评分评定疗效:优7例,良6例,中4例,优良率为76.5%。结论吻合血管的髂骨瓣植骨不仅有效改善骨折端血运,还能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术后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骨质愈合;相比传统的单纯游离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效果更加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