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产白细胞滤器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是抢救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手段,不同程度的失血或贫血对输血量和次数的要求都不一样,反复多次输血,易产生由同种免疫反应引起的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且大多与输入的白细胞有关。本采用滤除白细胞输血器(简称白细胞滤器)过滤后输血与单用一次性输血器输血比较的方法,观察患输血过程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情况,并对用白细胞滤器过滤前后供血液的有关参数变化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输血是抢救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手段,不同程度的失血或贫血对输血数量和次数的要求都不一样。反复多次输血,易产生由同种免疫反应引起的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并大多与输入的白细胞有关。本文采用滤除白细胞输血器(简称白细胞滤器)过滤后输血与单用一次性管道输血器输血来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滤器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临床输血的发热不良反应中,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高达15%-37%,这主要是由于多次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产生HLA同种免疫反应及粒细胞同种免疫反应所致。因此,减少白细胞的输入,是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的关键。本文将国产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输血器(简称白细胞滤器)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白细胞过滤器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效果及其护理要点.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输血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输血器输血,观察组则采用一次性去白细胞过滤器.比较两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P<0.05.结论: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输血可有效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且操作简单,护理人员易于掌握,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5.
去白细胞滤器对血脂滤过效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近年来,去白细胞滤器在输血领域已经被广泛使用.滤除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可以有效减少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预防HLA同种免疫反应、减少术后感染、病毒传播等.国内对使用去白细胞滤器滤除血脂的情况未见报道.笔者主要考察去白细胞滤器对血脂的滤除效果.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滤除输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使用白细胞过滤前后血液质量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0份库存红细胞进行过滤前后血液学指标监测及3672单位血液过滤后临床应用观察。结果白细胞滤除率为99.7%,红细胞回收率为92.1%,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0.18%。结论白细胞过滤输血能显著降低非溶血性发生率,达到提高输血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血浆经白细胞过滤后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白细胞滤器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以其能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和输血相关性传染病而倍受临床关注。白细胞滤器在滤除白细胞方面的功效已众所周知,但对凝血因子的影响却少有报道,笔者为此进行相关测定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应用国产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输血器4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高达15%~37%L1。],主要是由于多次输注含有白细胞、血小板的血液成分,产生HLA及粒细胞、血小板特异性同种免疫反应所致。故减少白细胞、血小板的输入,是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关键。本观察了使用国产FIS-N-J型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输血器(简称白细胞滤器)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去除血液及其制剂中白细胞可有效地减低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效应及传播输血相关病毒的危险。采用白细胞专用滤器 ,可去除血液中 99 9%的白细胞 ,可明显减少白细胞介导的输血反应 ,如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病毒及HLA同种异体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过滤器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库存全血或红细胞前后血液质量变化,及其防止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全血或红细胞用白细胞过滤器滤除白细胞,取过滤前后的血液标本进行质量检测,过滤后的去白细胞血液,应用于以往有输血反应的28例患者,并观察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情况.结果用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后,白细胞滤除率99.6%,血小板滤除率77.0%,红细胞回收率96.3%,凝血因子、红细胞脆性无显著变化(P>0.05),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7%,较应用前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41%明显降低,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55.38,P<0.01).结论说明白细胞过滤器前后血液质量没有明显变化,能显著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去除血液及其制剂中白细胞可有效地减低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效应及传播输血相关病毒的危险,采用白细胞专用滤器,可去除血液中99.9%的白细胞,可明显减少白细胞介导的输血反应,如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病毒及HLA同种异体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2.
去白细胞滤器在悬浮红细胞过滤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成分中的WBC可以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如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FNHTR)、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同种免疫等,通过各种方法减除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来预防这些输血不良反应.目前最有效、最常用的清除WBC方法是过滤法,其特点是清除率高,残留WBC少,有效成分回收率高等.现对我中心在2004-06以来将去白细胞滤器应用于悬浮红细胞过滤中的效果评价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去白细胞输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输血中,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相关疾病较常见,其中非溶血性反应的发生率高达37%。这种以发热反应为主要特征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由于受血者多次输入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使机体产生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antigen,HLA)同种免疫所致。因此,只要有效地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白细胞的输入,就能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疗效。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机理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在临床输血中十分常见,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发生机理有多种可能,但主要是由于输入的血液或者血液成分中含有白细胞,…  相似文献   

14.
用白细胞滤器制备少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旭  张晋琳 《华西医学》1997,12(3):281-283
目的:探讨由白细胞滤器制备的少白细胞的红地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临床选择38例有多次输血史、近期连续发生两次及以上的非溶生发热性输血反应的血液患者,再次输血时,使用经白细胞器制备的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观察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尿色等,并分别测定输血前后24小时的血红蛋白含量,每次输血前抽血测定白细胞抗体、淋巴细胞毒试验及配合试验。结果:输注过法制备  相似文献   

15.
对输血患者使用TA-CRF1型去白细胞输血过滤器,可有效清除所输血液的白细胞,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HFR)。认为NHFR和其他输血反应常与供血者的白细胞不相容性有关,使用上述过滤器是预防反应的较好方法。并安全、简便,适于临床推广应用。去白细胞输血器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应用观察$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350003@蚁少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350003@魏开建$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350003@何东娟$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福州350003@张贞铿  相似文献   

16.
推广成分输血,提高输血疗效,减少输血反应,是当今输血技术的一大进步。浓缩红细胞(Red Blood Cell Concentrate,RCC)和少白细胞红细胞(Leukocyte-Poor Red Blood Cell,LP-RBC)是目前血站供给临床使用较多的血液成分制剂。随着血液质量的提高,临床上细菌性发热反应和ABO血型不合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已很少发生,约90%的输血反应系非溶血性、非细菌性输血反应,这些反应大多与输入的白细胞有关,因白细胞抗体的产生而造成输血失败。为此笔者对RCC和LPRBC制剂在临床使用时发生输血反应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两种血液成分与输血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美国每年输注的红细胞超过1千万单位,其中1%~6%的输血存在不良反应(Brittingham&.Chaplin,1957;Heddle等,1993;美国国家血液数据中心,1997)。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一种最常见的输血反应(Dzik等,2000),主要由残留白细胞引起。过滤去除血液制品中的残留白细胞不仅能降低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而且也有助于预防某些经细胞内传播的病原体传播,  相似文献   

18.
去除白细胞血液临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治疗中常伴有不良反应,尤其是输入含白细胞的血液常引发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性传染病等,其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直接影响着患者的输血疗效,主要原因是由于反复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产生同种免疫反应,或输注含有白细胞及白细胞分解的细胞因子的库存血液所致.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和普及去除白细胞血液产品,旨在减少和降低含有白细胞血液引发同种免疫和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疗效.为较客观地评估去除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我们对1999年以来石家庄地区部分医院使用去除白细胞血液产品前后一段时期,引发的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情况作了回顾性调查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白细胞去除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输血可因输入同种异体血液及其制剂而导致白细胞介导的输血反应及输血相关病毒的传播。去除血液及其制剂中白细胞则可有效地减低免疫抑制效应及传播病毒的危险。成分血液因制备时采用白膜法,通常可去除全血中2/3的白细胞。采用白细胞专用滤器,则可去除血液中99.9%的白细胞,可以明显减少白细胞介导的输血反应,如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白细胞去除可减少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另外,白细胞去除对治疗心外科病人因白细胞介导的炎症和器官再灌注损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和神经性疾病等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多次输血的病人中常由于白细胞凝集素而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有人提出每次输血的白细胞数少于0.5×10~9时可防止或减弱此反应。为了得到少白细胞的血液,现已发展了许多方法。本文作者对两种特异吸附滤器,1种白细胞附着滤器和3种微聚体滤器减少保存血中白细胞数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滤器的效果由测定过滤前后该单位血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的绝对数决定。把收集于Fenwal CPD单袋中的全血滤前置4℃,5-13天。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