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痛风的患病率随增龄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尤其以中老年人为最高 ,发病的高峰年龄为 4 0岁左右。临床上痛风以男性患者多见 ,女性多为绝经后的妇女。 1996~ 1997年在我国上海黄埔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该地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 10 1% ,其中男性为 14 2 % ;痛风的患病率为 0 34% ,男性为 0 77% ,与 1980年的调查结果比较有较大幅度的升高。我们近年对在我院体检的 6 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分析显示 ,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 11 2 5 %~16 9% ;4 2 2例痛风患者中 ,6 0岁以上患者占 32 7%。由此可见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1990~2019年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T2DM)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采用患病人数、新发病例数、死亡人数和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及年龄标化率等分析1990~2019年我国T2DM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9年我国T2DM患病人数、新发病例数、死亡人数为9001.8、373.9、16.8万例,较1990年增长159.7%、96.5%和162.8%;年龄标化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为4496.4/10万、201.1/10万和9.2/10万,较1990年增长22.5%、15.4%和6.3%。另外,2019年数据显示男性年龄标化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年龄标化患病率:男性4902.4/10万,女性4089.4/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男性212.7/10万,女性189.2/10万;年龄标化死亡率:男性10.5/10万,女性8.5/10万)。1990~2019年,与T2DM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中排名前5位的由高血糖(8.63/10万)、室内空气污染(1.52/10万)、高体质指数(BMI)为(1.25/10万)、二...  相似文献   

3.
1995至2002年上海宝钢职工队列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范建高  李锋  蔡晓波  沃千红  高燕 《肝脏》2006,11(3):154-157
目的探讨近10年上海宝钢职工脂肪肝患病率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2年间宝钢职工隔年健康体检资料,根据B超检查结果诊断脂肪肝,规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大于40 U/L为转氨酶升高.结果研究期间59 131人次参加体检,其中参加4次者27.1%,3次者26.6%,2次者24.0%.肥胖和代谢紊乱患病率在基线水平时已较高,随时间进展更加明显.随访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脂肪肝患病率均不断增高,总体脂肪肝患病率从1995-1996年的3.87%上升至2001-2002年的14.04%,血清ALT升高者脂肪肝检出率从25.88%上升至51.39%.各个时点总体脂肪肝患病率均以50~60岁组最高,同一时点男性脂肪肝患病率高于女性.结论上海宝钢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增长迅速,并已成为血清转氨酶异常的主要原因,肥胖和代谢紊乱可能与其高发有关.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杨浦区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调查上海市杨浦区原发性痛风的流行情况。方法 按照统一制定的表格 ,对上海市杨浦区 65 84名自然人群 (≥ 16岁 )进行问卷调查 ,对回答阳性者进行体检、X线检查和血尿酸检验。结果 共发现原发性痛风患者 2 2例 (男性 2 0例、女性 2例 ) ,患病粗率为 0 .3 3 % (男性0 .63 %、女性 0 .0 6% ) ,标化患病率为 0 .2 2 % (男性 0 .44 %、女性 0 .0 3 % )。男女性标化患病率之比约为 15∶1。结论 痛风在上海地区的患病率为 0 .2 2 % ,且主要发生于男性  相似文献   

5.
山东沿海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2,自引:13,他引:32  
目的明确山东沿海20岁以上居民高尿酸血症(HUA)与痛风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长住居民5003人HUA与痛风的患病情况。结果(1)HUA患病率13.19%,标化率为13.27%;其中男性为18.32%,女性为8.56%。痛风患病率为1.14%,标化率为1.10%;其中男性为1.94%,女性为0.42%。(2)血尿酸水平:整体人群男性(343.4±84.5)μmol/L,女性(258.9±70.9)μmol/L;HUA男性患者(469.4±48.1)μmol/L,女性(399.7±104.9)μmol/L;痛风男性患者(502.4±106.8)μmol/L,女性(403.5±52.7)μmol/L。(3)HUA患者中痛风患病率为8.64%。(4)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饮酒量及频率为男性HUA独立的危险因素,而HDL-C和务农为保护因素;年龄、高血压等为女性HUA独立的危险因素,HDL-C为保护因素。(5)HUA组合并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超重、肥胖分别为65%、53%、30%、48%和10%;痛风组分别为57%、61%、20%、56%和7%。结论山东沿海居民HUA和痛风的患病率近年来明显增加,HUA和痛风患者均易合并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减少贝类等富含嘌呤海产品及酒精的摄人量及频率,控制腹型肥胖,纠正脂代谢紊乱和控制高血压等是防治HUA和痛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超  祝群 《实用老年医学》2005,19(6):284-287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的进展,有关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亦不断深入,本文简要介绍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特征1.1发病率和患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估计,痛风的发病率在男性中为600/10万,女性约为100/10万,高尿酸血症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5%~30%[1]。美国的一项交叉组合研究显示,1990~1999年,≥75岁人群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从2·1%增至4·1%,65…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2年国际Chapel Hill共识会(CHCC)对血管炎的最新分类,大血管炎(LVV)主要包括巨细胞动脉炎(GCA)和高安动脉炎(TA),两者均为主要累及大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也可累及中小血管[1].GCA因常累及颞动脉,又称为颞动脉炎,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欧洲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20/10万,日本5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仅为1.47/10万.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加,女性患者约为男性的2~3倍.TA好发于4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女性患者超过80%),西方的患病率为0.5 ~ 0.8/10万,而日本的患病率最高,为4/10万[2],我国目前尚未见有关LVV的流行病学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蚌埠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及相关疾病患病率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方法 采用3级分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25~74岁人群进行MS(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中国人群标准)及相关疾病指标的检测和统计,被调查3246例(男1459例、女1787例). 结果 (1)MS患病率为20.5%,标化率为16.0%,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2.9%、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患病高峰均在老年前期;(2)除超重/肥胖、MS,其他代谢性疾病男、女性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1);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各疾病患病率均为青年人群的1倍以上,其中MS的患病率在男性增加至2.8倍、女性为2.7倍,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最高,男性为7.9倍、女性为12.8倍;(3)多项代谢疾病簇集率较高,无任何一项异常者仅占33.8%. 结论 蚌埠市具有较高的MS及相关代谢疾病患病率,应及早开展社区综合防治,尤其应加强对老年前期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见代谢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蚌埠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及相关疾病患病率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方法 采用3级分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25~74岁人群进行MS(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中国人群标准)及相关疾病指标的检测和统计,被调查3246例(男1459例、女1787例). 结果 (1)MS患病率为20.5%,标化率为16.0%,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2.9%、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患病高峰均在老年前期;(2)除超重/肥胖、MS,其他代谢性疾病男、女性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1);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各疾病患病率均为青年人群的1倍以上,其中MS的患病率在男性增加至2.8倍、女性为2.7倍,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最高,男性为7.9倍、女性为12.8倍;(3)多项代谢疾病簇集率较高,无任何一项异常者仅占33.8%. 结论 蚌埠市具有较高的MS及相关代谢疾病患病率,应及早开展社区综合防治,尤其应加强对老年前期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见代谢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蚌埠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及相关疾病患病率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方法 采用3级分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25~74岁人群进行MS(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中国人群标准)及相关疾病指标的检测和统计,被调查3246例(男1459例、女1787例). 结果 (1)MS患病率为20.5%,标化率为16.0%,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2.9%、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患病高峰均在老年前期;(2)除超重/肥胖、MS,其他代谢性疾病男、女性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1);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各疾病患病率均为青年人群的1倍以上,其中MS的患病率在男性增加至2.8倍、女性为2.7倍,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最高,男性为7.9倍、女性为12.8倍;(3)多项代谢疾病簇集率较高,无任何一项异常者仅占33.8%. 结论 蚌埠市具有较高的MS及相关代谢疾病患病率,应及早开展社区综合防治,尤其应加强对老年前期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见代谢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蚌埠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及相关疾病患病率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方法 采用3级分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25~74岁人群进行MS(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中国人群标准)及相关疾病指标的检测和统计,被调查3246例(男1459例、女1787例). 结果 (1)MS患病率为20.5%,标化率为16.0%,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2.9%、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患病高峰均在老年前期;(2)除超重/肥胖、MS,其他代谢性疾病男、女性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1);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各疾病患病率均为青年人群的1倍以上,其中MS的患病率在男性增加至2.8倍、女性为2.7倍,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最高,男性为7.9倍、女性为12.8倍;(3)多项代谢疾病簇集率较高,无任何一项异常者仅占33.8%. 结论 蚌埠市具有较高的MS及相关代谢疾病患病率,应及早开展社区综合防治,尤其应加强对老年前期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见代谢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蚌埠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及相关疾病患病率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方法 采用3级分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25~74岁人群进行MS(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中国人群标准)及相关疾病指标的检测和统计,被调查3246例(男1459例、女1787例). 结果 (1)MS患病率为20.5%,标化率为16.0%,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2.9%、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患病高峰均在老年前期;(2)除超重/肥胖、MS,其他代谢性疾病男、女性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1);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各疾病患病率均为青年人群的1倍以上,其中MS的患病率在男性增加至2.8倍、女性为2.7倍,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最高,男性为7.9倍、女性为12.8倍;(3)多项代谢疾病簇集率较高,无任何一项异常者仅占33.8%. 结论 蚌埠市具有较高的MS及相关代谢疾病患病率,应及早开展社区综合防治,尤其应加强对老年前期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见代谢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蚌埠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及相关疾病患病率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方法 采用3级分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25~74岁人群进行MS(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中国人群标准)及相关疾病指标的检测和统计,被调查3246例(男1459例、女1787例). 结果 (1)MS患病率为20.5%,标化率为16.0%,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2.9%、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患病高峰均在老年前期;(2)除超重/肥胖、MS,其他代谢性疾病男、女性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1);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各疾病患病率均为青年人群的1倍以上,其中MS的患病率在男性增加至2.8倍、女性为2.7倍,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最高,男性为7.9倍、女性为12.8倍;(3)多项代谢疾病簇集率较高,无任何一项异常者仅占33.8%. 结论 蚌埠市具有较高的MS及相关代谢疾病患病率,应及早开展社区综合防治,尤其应加强对老年前期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见代谢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蚌埠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及相关疾病患病率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方法 采用3级分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25~74岁人群进行MS(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中国人群标准)及相关疾病指标的检测和统计,被调查3246例(男1459例、女1787例). 结果 (1)MS患病率为20.5%,标化率为16.0%,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2.9%、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患病高峰均在老年前期;(2)除超重/肥胖、MS,其他代谢性疾病男、女性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1);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各疾病患病率均为青年人群的1倍以上,其中MS的患病率在男性增加至2.8倍、女性为2.7倍,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最高,男性为7.9倍、女性为12.8倍;(3)多项代谢疾病簇集率较高,无任何一项异常者仅占33.8%. 结论 蚌埠市具有较高的MS及相关代谢疾病患病率,应及早开展社区综合防治,尤其应加强对老年前期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见代谢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蚌埠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及相关疾病患病率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方法 采用3级分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25~74岁人群进行MS(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中国人群标准)及相关疾病指标的检测和统计,被调查3246例(男1459例、女1787例). 结果 (1)MS患病率为20.5%,标化率为16.0%,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2.9%、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患病高峰均在老年前期;(2)除超重/肥胖、MS,其他代谢性疾病男、女性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1);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各疾病患病率均为青年人群的1倍以上,其中MS的患病率在男性增加至2.8倍、女性为2.7倍,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最高,男性为7.9倍、女性为12.8倍;(3)多项代谢疾病簇集率较高,无任何一项异常者仅占33.8%. 结论 蚌埠市具有较高的MS及相关代谢疾病患病率,应及早开展社区综合防治,尤其应加强对老年前期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见代谢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蚌埠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及相关疾病患病率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方法 采用3级分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25~74岁人群进行MS(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中国人群标准)及相关疾病指标的检测和统计,被调查3246例(男1459例、女1787例). 结果 (1)MS患病率为20.5%,标化率为16.0%,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2.9%、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患病高峰均在老年前期;(2)除超重/肥胖、MS,其他代谢性疾病男、女性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1);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各疾病患病率均为青年人群的1倍以上,其中MS的患病率在男性增加至2.8倍、女性为2.7倍,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最高,男性为7.9倍、女性为12.8倍;(3)多项代谢疾病簇集率较高,无任何一项异常者仅占33.8%. 结论 蚌埠市具有较高的MS及相关代谢疾病患病率,应及早开展社区综合防治,尤其应加强对老年前期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见代谢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市金州区二十里堡乡脑血管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子1987年4-8月对该区1986年度3.1万余人口进行了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发病率为246/10万,男性发病率为234/10万,女性发病率为255/10万,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患病率为527/10万该区脑血管病患病率显著地随龄的增长而增高。以70-79岁组最高,其次80-89岁组,再其次为60-69岁组。男性患病率为376/10万,女性为684/10万,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该区脑出血患病率为79/10万, 男性患病率为92/10万,女性64/10万,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脑血栓形成患病率为319/10万,男性患病率为240/10万,女性400/10万,有显著差异(P<0.05),女性多于男性。各种职业,各民族患病率无显著差异。死亡率为149/10万, 男性死亡率为177/10万, 女性122/10万,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用队列分析法分析出生于1901-1910年死亡率4146/10万,出生1911-1920年死亡率1474/10万,1921-1930年死亡率447/10万,可看出出生较早的队列死亡率高于出生较迟的队列。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与高龄,遗传,高血压有关。不肯定因素如吸烟,喝茶,喜咸食,喜肥肉,喝酒,喜刺激性食物等。全部病例中43%病例能参加一般家务劳动,22%病例生活自理,35%病例生活需家人协助或卧床不起。这不仅影响劳动力而且对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必能找到具有特异性的人群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蚌埠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及相关疾病患病率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方法 采用3级分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25~74岁人群进行MS(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中国人群标准)及相关疾病指标的检测和统计,被调查3246例(男1459例、女1787例). 结果 (1)MS患病率为20.5%,标化率为16.0%,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2.9%、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患病高峰均在老年前期;(2)除超重/肥胖、MS,其他代谢性疾病男、女性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1);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各疾病患病率均为青年人群的1倍以上,其中MS的患病率在男性增加至2.8倍、女性为2.7倍,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最高,男性为7.9倍、女性为12.8倍;(3)多项代谢疾病簇集率较高,无任何一项异常者仅占33.8%. 结论 蚌埠市具有较高的MS及相关代谢疾病患病率,应及早开展社区综合防治,尤其应加强对老年前期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见代谢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蚌埠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及相关疾病患病率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方法 采用3级分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25~74岁人群进行MS(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中国人群标准)及相关疾病指标的检测和统计,被调查3246例(男1459例、女1787例). 结果 (1)MS患病率为20.5%,标化率为16.0%,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2.9%、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患病高峰均在老年前期;(2)除超重/肥胖、MS,其他代谢性疾病男、女性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1);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各疾病患病率均为青年人群的1倍以上,其中MS的患病率在男性增加至2.8倍、女性为2.7倍,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最高,男性为7.9倍、女性为12.8倍;(3)多项代谢疾病簇集率较高,无任何一项异常者仅占33.8%. 结论 蚌埠市具有较高的MS及相关代谢疾病患病率,应及早开展社区综合防治,尤其应加强对老年前期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见代谢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山东沿海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五年随访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与2004年结果相比较,明确目前山东沿海地区20岁以上居民高尿酸血症(HUA)与痛风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入户调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5 191名长住居民HUA与痛风的患病情况.结果 (1)与2004年相比,2009年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人群整体血尿酸水平均有增高趋势.(2)按照统一人口标化后,2009年HUA患病标化率为16.99%,比2004年增加3.72%;其中男性增加4.57%、女性增加3.33%.(3)痛风患病标化率为1.36%,比2004年增加0.26%;其中男性降低0.45%,女性增加0.85%.(4)与2004年比较,目前30岁以下男性人群的HUA患病率最高,50~岁年龄组为最低.同样30岁以下女性人群中HUA患病率也较2004年明显增高,70~岁患病率最高.(5)与2004年相比,男性痛风患病率40~岁年龄组为最高.女性30岁以下年龄组较2004年明显增加,70~岁患病率最高.(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日海产品摄入量、肉类产品摄入量、啤酒和烈酒摄入量均为HUA和痛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与2004年相比,人群整体血尿酸水平、HUA和痛风患病率均有增高趋势,且呈明显年轻化,以女性增加显著;膳食因素对HUA和痛风发病有明显影响,海产品、肉类产品、啤酒和白酒每日摄入量为HUA独立危险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hyperuricemia (HUA) and gout among residents aged≥20 years in Shandong coastal areas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2004. Methods A randomized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was conducted, and 5 191 inhabitants were investigated for prevalences of HUA and gout in Qingdao, Yantai, Weihai, Rizhao, and Dongying. Results (1)The level of serum uric acid had the tendency to increase in both males and females in 2009 compared with that in 2004. (2)According to the uniform population standardization, the standardized prevalence of HUA was 16.99%in 2009. The standardized rate increased by 3.72%compared to 2004, being 4.57%in males and 3.33%in females. (3) The standardized prevalence of gout was 1.36%. Compared with that in 2004, the standardized rate increased by 0.26%, decreased by 0.45%in males while increased by 0.85%in females. (4) Compared to 2004, the prevalence of HUA among males aged≤30 years was the highest, whereas aged between 50 years and 60 years was the lowest at present. (5) Currently, the prevalence of HUA among females aged≤30 yea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2004, and aged≥70 years was the highest. (6)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daily intake of seafood, meat, beer, and liquor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HUA and gout. Conclusions Compared to 2004, the level of serum uric acid and the prevalence of HUA and gout show a tendency to increase among younger in the population surveyed in 2009, significant in female. Dietary factors exert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A and gout. The amount of daily intake of seafood, meat, beer, and liquor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HUA and go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