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干扰素γ穴位注射治疗青少年顽固性多发性跖疣疗效。方法 53例门诊单侧脚掌多发顽固性跖疣病人,分为20岁以下组和20岁以上组,昆仑、太溪二穴注射干扰素γ,每次100万u,每周1次,共3个月。结果 二组治疗效果比较, 20岁以下组明显优于20岁以上组(χ2 =4 02,P<0. 05)。结论 干扰素γ穴位注射治疗青少年顽固性多发性跖疣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采用耳穴压豆疗法治疗早期麦粒肿46例,有良好疗效。现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①46例中男性31例,女性15例,年龄4~50岁,病程1~2天,均有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为单眼发病。②治疗方法:用圆头(火柴头大小)的探棒或耳穴探测仪,于患侧耳穴区域眼、目2、消炎主穴和神门、肝配穴,加以适当压力,找准阳性反应点(即感觉最痛点),以6×6mm方块胶布,中心粘2×2mm表面光滑而坚硬的小豆(1/2或1/4绿豆、王不留子等均可),准确粘贴于所取的穴位上,嘱患者每日早、中、晚各用手指于压豆穴位上轻轻按揉加压一次,每次约一分钟,以加强刺激,增加疗效。③疗效标准及结果:治疗  相似文献   

3.
体针加耳穴贴压法戒烟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采用体针加耳穴贴压法进行戒烟 ,效果明显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6例戒烟者均为男性 ,年龄 2 8~ 45岁。吸烟时间 5~ 2 0年 ,每天抽烟 2包左右。2 治疗方法体针取双侧尺泽、合谷二穴 ,快速进针直刺 0 .5寸 ,行提插捻转手法 ,得气后留针30 min,针感直达拇、食指端为佳 ,每日 1次。耳穴贴压取单侧肺、口、神门、皮质下、肾上腺 ,选择表面光滑的王不留行子为贴压物 ,用0 .6 cm× 0 .6 cm胶布固定 ,嘱稍加压力按压 1~ 2分钟 ,每日按压 3~ 5次 ,第 2天换另一侧相同耳穴贴压。体针加耳穴贴压治疗 6次为 1个疗程。3 治疗结果1 6例经 …  相似文献   

4.
宋美芹 《中原医刊》2003,30(24):32-32
我科近年来采用中药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并超短波治疗麦粒肿患者 42例 ,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2例患者 ,男 2 4例 ,女 18例 ,年龄最小 2岁 ,最大 5 5岁。病程 1~ 2天者 2 5例 ,3~ 5天者 17例。1.2 治疗方法 :①耳穴贴压 :耳穴 :主穴取耳尖 (放血 )、眼(贴 )、目2 (贴 ) ;配穴取肝 (贴 )、脾 (贴 )、神门 (贴 )、三焦 (贴 )。操作 :患者取坐位 ,医生用手将患者的耳部揉至充血 ,用 75 %酒精消毒耳廓 ,用 2 %碘酊重点消毒目尖穴 ,脱碘后 ,以左手固定耳尖穴 ,右手持三棱针迅速垂直点刺深约 0 .1~ 0 .2…  相似文献   

5.
针刺配耳穴贴敷治疗耳聋、耳鸣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 1997年起应用针刺配耳穴贴压治疗耳聋、耳鸣5 8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5 8例耳聋、耳鸣患者来源于门诊病人 ,其中男35例 ,女 2 3例 ,年龄 10~ 5 8岁 ,平均 45 .8岁。病程最短 4天 ,最长 8年。 5 8例患者均经耳鼻喉科检查 ,并经电测听确诊 ,其中神经性耳鸣、耳聋 38例 ,突发性耳聋 12例 ,老年性耳聋 8例。1.2 治疗方法 采用体针的穴位是 :百会、完骨、翳风、听宫。耳穴是内耳、外耳、心、肝、肾及皮质下。所采用的手法是 :1)患者取坐位 ,如单侧聋 ,则取患侧穴 ,双侧聋则用双侧穴 ,同时进行针…  相似文献   

6.
12 0例患者随机分为以下两组 ,激光组和药物组 ,每组 60人。激光组 :男 36例 ,女 2 4例 ,年龄 5~ 50岁 ,病程 1个月到 2 0年。药物组 :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 16~ 4 5岁 ,病程 1个月到 2年。1 治疗方法激光组 :用频率 3kc,脉冲 5ns,光斑直径 5mm的半导体激光探头直接接触耳部穴位 ,如 :耳穴、肺穴、咽喉穴、内分泌穴和肾上腺穴等。每次照射 3~4个穴位 ,每天 1次 ,每穴 5分钟 ,10次为一个疗程 ,疗程间隔 6天。药物组 :把庆大霉素 4万 u加入地塞米松 5mg咽部吸入 ,每天 1次 ,5次 1个疗程 ,疗程间隔 6天 ,咽部涂 2 %碘甘油 ,口含六神丸、…  相似文献   

7.
高锰酸钾粉沫在寻常疣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372 3部队门诊部自 1996年 9月至 2 0 0 1年 11月用高锰酸钾粉沫对 6 8例寻常疣进行治疗 ,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8例中男性 6 5例 ,女性 3例 ,年龄 16~ 38岁。手背 4 2例 ,手指 12例 ,前臂 8例 ,足缘 4例 ,跖疣 2例 ,其中关节处 8例。1.2 方法 皮肤常规消毒 ,用宽胶布贴在寻常疣周围成“#”型 ,只暴露疣体 ,把高出皮肤部分用手术刀片削去 ,并使其出血 ,用适量的高锰酸钾粉沫敷于上面 ,然后包扎 ,根据不同的部位 ,3~ 5 h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掉多余的高锰酸钾粉沫 ,撕去胶布即可。2 结果治疗后随访 ,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作者应用耳穴压籽法配合中药治疗失眠 36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6例患者 ,男 1 2例 ,女 2 4例 ,年龄 2 2~ 76岁 ,病程1 0天~ 5年。主诉失眠 ,2 4小时睡眠多不足 4小时 ,伴有头昏、多梦、乏力健忘 ,注意力不集中 ,食欲减退等。诊断为神经衰弱 9例 ,有其他原发病史者 2 7例。治疗方法 取双侧耳穴神门、交感、枕、额、内分泌、皮质下及原发病所属脏腑对应耳穴 (以上海模具厂的耳穴模具为依据 ) ,用耳穴探针在耳廓相应部位寻找敏感点。每次取 3~ 5对穴位 ,常规消毒后 ,将王不留行籽粘于 0 .6cm× 0 .6cm大小的胶布…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 1996年 3月~ 1997年 10月利用氯丙嗪局部注射加转移因子肌注治疗多发性跖疣 31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1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2 1例 ,女 10例 ,年龄 2 4~ 4 5岁 ,平均 31 3岁。病损部位在足跖前部 19例 ,足跟部 3例 ,散布全足底 9例。跖疣数最少者 6个 ,最多者 6 2个 ,31例共有疣体 786个。病程 4个月~ 3年。本组 19例曾用冷冻、激光、贴鸡眼膏、手术切除等方法治疗 ,疗效不佳 ,其中有 3例经冷冻治愈后复发。另 12例均为初诊患者。1 2 治疗方法 取 5ml注射器 1副 ,6 12 或 7号…  相似文献   

10.
我科从1990年开始,用耳穴压豆方法治疗便秘,取得很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5例中,男29例,女26例,辨证分型:实秘17例,占32%,虚秘38例占68%。2辩证治疗2.l治疗方法用针灸针尾部,在耳部相应穴位上按压找到敏感点,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将王不留籽放在0.5cm2的胶布上,贴压在选好的穴位上,2次周,逐穴揉压,共5~10min,3日为一疗程,3日后仍便秘者,可换贴另一侧耳穴。22辨证取穴实秋一措因胃肠积热,气机郁滞,耗伤津液而致大便秘结者,取大肠、直肠下段、便秘点、交感、肺、肝胆穴。虚秘一指因气虚大肠传送无力,…  相似文献   

11.
3%甲醛外治跖疣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加凌  祝青 《四川医学》2003,24(9):946-946
跖疣是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 ,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很多 ,但缺乏一种非常理想的治疗方法 ,我们通过对跖疣患者 ,用 3%甲醛浸泡足治疗后 ,收到良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诊断明确的跖疣病人 5 8例 ,其中男 36例 ,女 2 2例 ;年龄 17~ 4 5岁 ,病程 1月~ 2年。发病部位 :发生于前掌跖部 5 6例 ,后跟部 1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 2 8例 ,对照组 30例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皮损情况相似 ,差异无显著性 ,两组病例在入选观察前 1周均未接受药物治疗 ,具有可比性。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含甲醛 36 %浓度溶液剂用温开…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65例 ,年龄 3~ 13岁 ,平均年龄 8岁 ;其中男 38例 ,女 2 7例 ;病程 1~ 2周 12例 ,l个月 10例 ,2~ 3个月 2 0例 ,6个月以上 2 3例 ;平均病程 4个月。治疗方法 :取穴瞳子、太阳、承泣、攒竹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每穴挤出 3~ 5滴血液 ;然后用三棱针点刺肝、胆俞穴 ,每穴点刺 3~ 5处 ,让瘀血自然流出 ;而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去血迹 ,取中号玻璃火罐于穴位处拔罐 ,每次拔 2处 ,穴位处可拔出少量血液约为 5~ 10ml,局部留罐 10~ 15分钟 ,隔日拔 1次 ;最后用 30号毫针刺合谷、足三里、光明穴 ,采用平补平泻手法 ,留针 …  相似文献   

13.
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在门诊采用耳穴配合膝胸卧位法矫正 32例胎位不正孕妇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均为片区孕妇系统管理产前检查查出胎位不正者 ,经“B超”确诊 ,其中臀位 2 4例 ,横位 8例 ,年龄 2 4~ 2 8岁 ,胎龄 2 8~ 34周。1 2 治疗方法 :(1)耳压治法 :取穴 :子宫、内分泌、内生殖器、交感、肝、脾、肾及腹。方法 :治疗前先用耳穴探测仪找准穴位敏感点。先取一侧耳廓常规消毒 ,然后将王不留行籽放在胶布上 ,对准穴位贴紧 ,用拇指和示指按压籽粒 ,用力适中 ,频率 4 0~ 5 0次 min ,每穴每次…  相似文献   

14.
氟脲嘧啶外用加左旋咪唑治疗跖疣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 2 0 0 1年 ,我们用氟脲嘧啶 ( 5 - FU)针剂局部外用加口服左旋咪唑治疗跖疣 80例 ,收到良好的疗效 ,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病人 ,临床症状及体征符合跖疣的诊断。男 49例 ,女 31例 ,年龄 1 5~ 5 5岁 ,平均 2 6.5岁 ,病程 2个月~ 6年。疣体直径 0 .5~ 4cm,数目 1~ 1 3颗。2 治疗方法嘱病人将每颗疣体用氟脲嘧啶 ( 5 - FU)针剂以一定压力外涂 ,每次 2~ 4min,每日 2~ 3次。同时口服左旋咪唑 5 0 mg每天 3次 ,服 3日停 1 1日。2 8天为 1个疗程。经第 1个疗程未愈者予第 2个疗程。3 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5.
<正> 跖疣为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目前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甚理想。1994年以来,我院采用止血钳剥离及中药外敷的方法治疗跖疣50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00例中男性298例,女性202例;年龄10至59岁。病程为3个月至10年不等,每例患者有跖疣1至5个不等。跖疣直径在0.3至0.8cm。  相似文献   

16.
董琳 《黑龙江医学》2002,26(10):789-790
原发性痛经 (以下简称痛经 )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 ,多在经前期、经期或经后发生。本文在门诊使用耳针治疗痛经 5 0例 ,疗效较佳。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 5 0例 (无选择性 ) ,其中 ,17~ 2 0岁 4 0例 ,2 1~ 2 5岁 10例。2 操作方法2 1 穴位选择主穴 :子宫 ;配穴 :内分泌、皮质下、交感。2 2 耳穴的探寻应用耳穴探测器。如无耳穴探测器 ,可用火柴棍或大头针。探测时按压手法必须轻缓 ,用力均匀 ,同时让病人自己比较哪一点最痛 ,最痛点即为穴位敏感点的最佳选择。2 3 针刺时注意事项①针刺部位应严密消毒 ,防止耳壳感染 ;…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 1999年 12月至 2 0 0 0年 4月采用斯奇康 (卡介菌多糖核酸 )注射液 (湖南九芝常股份有限公司出品 )局部治疗病毒疣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患者共 5 3例 ,男 3 2例 ,女 2 1例 ,年龄3岁~ 5 3岁 ,病程 ,一年内 2 0例 ,1~ 2年 2 5例 ,2年以上 8例 ,病种 ,寻常疣 3 0例 ,跖疣 8例 ,扁平疣 5例 ,传染性软疣10例 ,共计疣体 2 82个全部患者一个月内均未接受过其他治疗。1 2 治疗方法 取斯奇康注射液 1ml(含 0 .5mg)与 2 %利多卡因注射液 1ml,共 2ml混合后使用 ,每次用量不超过 0 .5mg~…  相似文献   

18.
寻常疣与跖疣是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 ,在大学生中发病率较高。我院采用复方平阳霉素液局部封闭治疗寻常疣与跖疣 ,疗效显著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86例 ,男性 72例 ,女性 14例 ,年龄 12~ 45岁 ,平均2 1.5岁。单发疣 34例 ,多发疣 5 2例 ,共 2 5 3颗疣 ,其中寻常疣 96颗 ,跖疣 15 7颗。病程 1个月~ 4年 ,平均 1.5年。2 治疗方法2 .1 复方平阳霉素液的配制 平阳霉素注射液 8mg(河北制药总厂生产 ) ,2 %利多卡因注射液 5ml,0 .9%氯化钠注射液 5ml,混合备用。2 .2 注射方法 局部经碘酊、酒精消毒后 ,用 5号皮试针头在疣…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89年8月至1994年初运用耳穴贴压配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3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者83岁;13岁1例,20-40岁5例,41-60岁18例,61岁以上6例。病程最长10天,最短2天。大多数病程在一周左右,均伴有神经痛。2治疗方法2.1耳穴贴压取穴:肺、膈、肝、脾、神门、肾上腺、交感、相应部位。操作:耳廊常规消毒,用0.5平方厘米胶布将王不留行籽一粒固定在耳穴上。掌握贴压方向,轻轻朝疼痛方向按压数秒钟,耳穴处有酸麻胀痛等感觉为度。每日按压3-…  相似文献   

20.
自 2 0 0 0 -2 0 0 3年 ,笔者用黄体酮及VitK3混合液经承筋穴注射治疗输尿管结石 3 7例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3 7例患者均为门诊观察病人 ,其中男 3 1例 ,女 6例 ;单侧发作者 3 5例 ,双侧者 2例 ;初发者 2 5例 ,复发者 1 2例 ,年龄 3 0 -55岁。1 .2 治疗方法任选一侧承筋穴 (取穴方法 :窝横纹下约4指 ,或取窝横纹与腓肠肌“人”字沟连线中点 ) ,常规消毒后 ,用盛有黄体酮注射液 2 0mg和VitK3注射液 1 2mg的注射器自穴位垂直刺入 ,当患者有胀感回抽无血即可注入药物。1 .3 治疗效果用药后仅有腹部胀感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