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CD80/CD86和CTLA-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2例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CD80、CD86、CTLA-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CD86的阳性表达率为90.63%,正常人对照组为60%,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CD86的mRNA表达的平均水平(0.6410±0.0174)亦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4510±0.040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CTLA-4的阳性表达率为81.25%,其mRNA表达的平均水平为1.0020±0.0624,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CD80的阳性表达率和CD80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CD86和CTLA-4的异常表达可能在SLE疾病活动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方法 应用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了33例SLE患者和16例正常人对照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表面ICOS的自然表达水平,同时收集SLE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并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来判定SLE患者疾病活动程度,比较分析不同组别SLE患者ICOS表达水平与SLEDAI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期SLE组T淋巴细胞IC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和非活动期SLE组(P<0.01),非活动期SLE组与正常人对照组T淋巴细胞ICOS表达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SLE患者T淋巴细胞ICOS表达水平均与SLEDAI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01、r=0.56,P=0.03)。结论 活动期SLE患者T淋巴细胞ICOS表达增高,ICOS可能与SLE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转录因子T-bet和GATA3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的关系,探讨T细胞在SLE中的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半定量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活动期SLE患者、稳定期SLE患者、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T-bet和GATA3mRNA表达状况.结果 GATA3实时荧光定量PCR△Ct值:活动期(8.92±1.29)明显低于稳定期(12.20±1.18)和正常人(11.80±0.80),所以活动期患者GATA3mRNA表达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和正常人,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半定量PCR显示活动期(0.15±0.15)也明显高于稳定期(0.04±0.05)和正常人(0.03±0.0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种方法均显示稳定期患者与正常人GATA3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T-bet实时荧光定量PCR△Ct值:活动期为10.52±0.82,稳定期为9.93±1.13,正常人为10.23±1.32;半定量PCR:活动期为0.30±0.23,稳定期为0.28±0.14,正常人为0.22±0.11,两种方法均显示活动期患者、稳定期患者、正常人T-bet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调控Th2细胞的转录因子GATA3的升高可能与SLE活动有关,而调控Th1细胞的转录因子T-bet可能与SLE活动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mRNA、TLR2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 运用Taqman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活动期SLE患者28例、稳定期SLE患者13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TLR4、TLR2的mRNA表达水平,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TLR4mRNA较正常人和稳定期SLE患者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其中复发的、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活动期SLE患者较未经治疗的初发患者TLR4mRNA升高更明显(P<0.05)。SLE活动期和稳定期患者TLR2mRNA较正常人对照显著降低(P<0.01)。结论 活动期SLE患者TLR4mRNA表达水平升高,尤其是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的患者TLR4升高更为显著,其原因可能与感染作为诱发SLE活动因素之一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介素6(IL-6)及其受体(IL-6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9例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IL-6RmRNA的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水平。结果 ①活动期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及正常人IL-6R阳性表达率为100%。②PBMC中,IL-6RmRNA表达水平:活动期SLE患者为0.902±0.273,非活动期SLE患者为0.519±0.11,正常人为0.573±0.24。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非活动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③血清中IL-6水平:活动期组为71.89±20.02pg/mL,非活动期组为17.96±6.93pg/mL,对照组为0.035±0.035pg/mL。活动组显著高于非活动组和对照组(P=0.00),非活动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活动期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IL-6水平与PBMC上的IL-6R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87和r=0.615,P<0.05)。结论 IL-6及其受体的异常表达可能在SLE疾病活动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LE患者PBMC中IL-6受体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估疾病活动性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IFI 16及其信号转导途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IFI 16及其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5例SLE患者和16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IFI 16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PBMC,用JAK2抑制剂AG490抑制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再用RT-PCR检测PBMC中IFI 16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活动期、非活动期组IFI 16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AG490抑制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后,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组PBMC中IFI 16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正常组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I 16在SLE患者的异常高表达提示IFI 16基因可能为SLE的致病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DNA甲基转移酶与CD11a基因在SLE患者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表达异常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以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SLE缓解期、活动期及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DNMT及CD11a基因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LE缓解期患者PBMC中DNMT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组(t=5.90,P<0.0001);活动期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t=2.26,P=0.0001);缓解期与活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P=0.089).SLE缓解期、活动期及对照组PBMC中DNMT3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NMT3B的表达水平极低.SLE缓解期PBMC中CD11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5.35,P<0.0001);活动期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t=2.99,P=0.006)和正常人对照组(t=6.57,P<0.0001).DNMT1的降低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间无显著相关性(r=-0.34,P>0.05),CD11a的升高与SLEDAI间呈显著正相关(r=0.48,P<0.05),DNMT1与CD11a间无显著相关性(r=-0.18,P>0.05).结论 DNMT1表达水平降低在SLE的发病中可能起作用.但不是决定DNA甲基化状态的惟一因素.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早期凋亡率测定,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最新的Annexin Ⅴ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对SLE患者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PBL进行早期凋亡细胞的检测;并运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LE患者组自身抗体谱及应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补体C3含量。结果 SLE活动期患者PBL早期凋亡率(13.46±4.13)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5.29±2.74)及正常人对照(5.14±2.33);稳定期患者与正常人对照差异无显著性(P>0.05);活动期患者中初发病组与已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SLE患者中,能测定出两种以上自身抗体阳性者凋亡率(13.44±4.40)明显高于至多有一种自身抗体阳性者凋亡率(6.72±3.86);且活动期患者PBL凋亡率与补体C3含量呈高度负相关(r=-0.86,P<0.01)。结论 SLE患者PBL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可能通过释放过量自身抗原的方式诱导一系列自身抗体的产生,从而参与SLE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催乳素受体(PRLR)的表达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免疫发光试验(TrFIA)测定血清PRL,用SLEDAI指数评估了113例SLE患者的病情活动性,并用Logistic多元回归研究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与高PRL血症的关系;采用放射性受体配基结合试验(RLBA)及RT-PCR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PRLR变化。结果 ①63例SLE活动期患者血清PRL水平(14.45±7.25μg/L)显著高于50例静止期患者(11.79±8.08μg/L)和28例正常人对照组(7.08±6.26μg/L);②79.37%的活动期患者血清PRL水平在9~51.2μg/L;③113例SLE患者血清PRL水平与dsDNA抗体、SLEDAI活动指数呈线性正相关;④Logistic多元回归研究发现蛋白尿、低C3和高dsDNA抗体滴度与高PRL血症相关;⑤24例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的PRLR的特异性结合率(SB,5.03%±2.51%)、总结合率(TB,15.34%±6.98%)和mRNA的表达水平(0.85±0.45)均显著高于22例静止期患者(SB4.18±2.26,TB14.03±6.54%,mRNA0.58±0.43)和15例正常人对照组(SB1.62%±1.05%,TB8.19%±1.47%,mRNA0.20±0.13)。结论 SLE患者血清PRL轻度升高,PBMC的PRLRmRNA高表达以及相应特异性结合率的增加与SLE的病情活动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维A酸受体mRNA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维A酸受体(RARγ/RXRα)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部位和10例正常人表皮中RARγ/RXRαmRNA的表达。结果 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RXRαmRNA的表达水平为0.1976±0.0933,较正常对照组低(正常对照组为0.5867±0.0132),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着性(P<0.01);RARγmRNA在银屑病患者和正常人表皮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5037±0.0883和0.5624±0.0767,两者差异无显着性。结论 RXRαmRNA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和银屑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雷公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检测SLE患者雷公藤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NF-κB活性,同时对活动期SLE患者PBMC用雷公藤处理,比较其NF-κB活性变化。结果SLE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均有一定量的NF-κB活化,但SLE患者NF-κ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活动期又明显高于非活动期(P<0.05)。经雷公藤处理后,活动期SLE患者NF-κB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非活动期SLE患者相当(P>0.05),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SLE的发病机制复杂,雷公藤可能仅在某些环节抑制了NF-κB的表达,在SLE治疗中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雌激素受体(ER)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分离58例SLE患者和28例正常人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逆转录并扩增ER和HSP90,通过凝胶图像扫描系统对PCR产物的电泳条带进行扫描分析。结果 SLE患者组PBMC中ER和HSP90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且活动期患者的表达高于稳定期患者(P均<0.05)。结论 SLE患者中存在ER和HSP90基因的过度表达,并与疾病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探讨原生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34例活动期SLE患者和30名正常人PBMC中cNOS和iNO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活动期SLE患者iNOS和cNOS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iNOS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0.7710±0.1050)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5249±0.0770),差异非常显著(P<0.01);活动期SLE组cNOS的平均表达水平与正常人对照组处于同一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NOSmRNA的表达增加,可能通过诱导一氧化氮(NO)及其代谢产物的产生参与SLE的发病过程。特异性iNOS抑制剂的开发与研制可能是治疗SLE新药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一核细胞Fas和FasL mRNA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as及其相应配体FasL的表达水平及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4例活动期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Fas和FasL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FasL的阳性检出率为91.1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3.30%),差异非常显著(P<0.01);Fas的阳性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Fas和FasL 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Fas和FasL的高水平表达可能与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凋亡增加有关,Fas介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平表达可能与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凋亡增加有关,Fas介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探讨bcl-2基因在系统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1例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bcl-2mRNA表达水平和流式细胞仪双标记法分析其T、B细胞bcl-2蛋白表达。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PBMCbcl-2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占55.6%,且活动期SLE患者CD3^+、CD4^+和CD8^+T细胞亚群P  相似文献   

16.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3mRNA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探讨IL-1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意义,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GR)检测了34例活动期SLE患者和3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1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活动期SLE患者IL-13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IL-13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0.8983±0.1153)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6085±0.0903),差异非常显著(P<0.001).提示高水平的IL-13表达可能与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高度活化、功能异常有关,其通过刺激B细胞活化、分化与增殖或激活B细胞旁路,参与SL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抗凋亡基因HAX-1的表达水平,并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方法 分别采用半定量PCR以及Western印迹试验从mRNA和蛋白水平上检测活动期SLE患者及正常人对照组PBMC中HAX-1的表达,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AX-1在SLE患者PBMC中的亚细胞定位。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HAX-1在mRNA水平以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正常人(P值分别 = 0.000、0.007),且其相对表达水平与SLEDAI之间呈线性正相关;HAX-1在SLE患者PBMC中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内及内质网。结论 HAX-1可能通过抗凋亡机制抑制SLE患者体内淋巴细胞凋亡而导致其过度活化,从而参与SLE疾病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