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慢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往往疗效不佳且有副作用,急需寻找新的治疗策略。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神经胶质细胞通过释放多种物质来参与疼痛的产生和维持,而其中趋化因子在疼痛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一些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慢性疼痛中的表达和作用进行综述,旨在寻找治疗慢性疼痛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张蝶 《全科护理》2016,(24):2511-2513
据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统计,我国至少有一亿以上疼痛病人,大约30%成年人患有慢性疼痛[1]。又有数据显示,成人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为40%,仅次于感冒[2]。美国研究估计慢性疼痛已影响美国57%的人口,且3/5的病人疼痛超过1年[3]。慢性疼痛已经估计折磨全球20%~35%的人[45]。而50%~80%的慢性疼痛病人经受着某种睡眠障碍[6],约65%的慢性疼痛病人有睡眠障碍[7]。研究结果暗示,慢性疼痛可以干扰睡眠;睡眠不好也可能降低疼痛阈值,其反过来又加重疼痛,使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89]。鉴于慢性疼痛会引发各种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也会增加疼痛感知度这种双向影响关系,临床上治疗慢性疼痛病人时,应着眼于睡眠质量的改善,以提高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且已有文献指出慢性疼痛病人的治疗需要评估病人的睡眠状况[10]。因此,睡眠障碍的改善可以作为评估慢性疼痛治疗效果的功能性指标。本文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目前常用的睡眠障碍主观评估工具进行介绍,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者管理慢性疼痛病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复习引起胎儿畸形的各种因素及药物的影响。动物实验虽可用于指导用药,但不一定提示人类用药的结果。不同种族对某一药物的致畸易感性不同。同种不同族的易感性也不相同。另外,估价某一药物的致畸作用意义时,必须根据在群体中畸形的发生率来衡量,才能比较容易地确定各种药物引起畸形的多少。  相似文献   

4.
围术期胃内容物误吸是麻醉中最可怕的并发症之一,而胃排空与之紧密相关,故胃排空一直被麻醉医生关注并重视。被视为第5生命体征的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作为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疼痛在提醒身体潜在的组织损伤以及使人们免遭进一步伤害方面起重要作用。而慢性疼痛提供持续的疼痛感和负面体验,不仅无警告和防御作用,且被认为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障碍。慢性疼痛引起机体一系列的变化将影响敏感的胃肠道进而影响胃排空。  相似文献   

5.
背景: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尽管现在治疗慢性疼痛的药物种类较多,但许多患者对疗效仍不满意或诉药物的副作用太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系统参与了伤害性和神经病理性慢性疼痛的病理过程。设计:在英国利物浦的专题会议上,专家们出示了免疫系统参与慢性疼痛的证据。近来的研究表明,静脉(IVIg)或皮下(SCIg)注射免疫调节药物——多价免疫球蛋白(Ig G)可缓解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其他疼痛性疾病。专题会议讨论了IVIg和SCIg治疗的适应证、效价比及其副作用。结果:Ig G可缓解某些伤害性和神经病理性慢性疼痛,如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纤维肌痛症、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小儿麻痹后遗症和继发于病理性自身抗体的疼痛。结论:Ig G对某些慢性疼痛具有一定的治疗前景。Ig G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副作用少而轻,但价格较贵。今后有必要对Ig G治疗顽固性疼痛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和预测性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6.
失眠是最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大多数神经官能症患者几乎都以失眠为主要症状。精神病患者的睡眠障碍往往还可以反映出病情变化,如一些患者可因失眠而加重倦怠和焦虑不安;另一些患者,则可因不眠而增加了胡思乱想或兴奋吵闹的时间,促使其幻觉妄想更为严  相似文献   

7.
曲唑酮(Trazodone HCI)是一种性能独特、治疗范围广泛而又安全的药物,它不仅是有效的抗抑郁药,也是良好的抗焦虑药,还是勃起障碍的治疗药,因此,在临床上有着相当广泛的用途。本品和TCAS(包括四环类马普替林)比较,对心血管系统和抗胆碱的副作用很小,安全性高是其主要优点,而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则为TCA所无。本品和SSRIs比较,  相似文献   

8.
药物是慢性疼痛最基本、最常用的首选治疗方法.其中90%的镇痛药物是非甾体类和阿片类,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副作用有胃肠道不适和恶心呕吐等.草乌甲素片不属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具有无器质性脏器毒性作用,很少有药物依赖和成瘾性的优点.现将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9月疼痛科用草乌甲素片治疗常见慢性疼痛200例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的心血管副作用较多,严重的可因心血管意外死亡,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与TCAs相比,则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的优点。本文对TCAs及SSRIs的心血管副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以介绍。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的心血管副作用 60年代的研究发现:(一)TCAs对健康心脏的抑郁患者的心血管副作用较少。体位  相似文献   

10.
药物基因组学是一门旨在阐明药物疗效个体差异遗传学基础的新学科,根据这些遗传学信息来预测个体对某一药物的用药安全性和疗效,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从遗传学的角度为急性白血病的合理用药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对急性白血病治疗药物代谢、转运及作用靶点相关酶系编码基因的多态性与治疗不良反应及疾病预后之间关系的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慢性疼痛治疗的需求和要求也日益增加.对于大多数慢性疼痛患者,药物等保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而对一些顽固性慢性疼痛患者,尤其是慢性神经源性疼痛患者,药物疗效常常欠佳,这时就应该寻求更有效的有创治疗方法.神经外科治疗慢性疼痛的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疼痛治疗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早期的许多神经损毁方法至今仍是慢性疼痛治疗的有效手段,随着立体定向技术、显微外科和电生理技术的发展,使慢性疼痛的神经外科治疗手段更加微创和安全,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2.
<正>慢性疼痛和抑郁障碍在全球疾病负担排名中均位列前十,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1]。疼痛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患者易产生负性情绪;而在抑郁障碍中,疼痛等躯体症状也较为多见。两者常相伴随行,相互影响,加重症状,增加治疗难度。因此,本文对两种疾病共病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可能的共存机制,有助于提供兼具镇痛和抗抑郁作用的药物干预方法,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3.
抗抑郁药在纤维肌痛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抗抑郁药用于疼痛综合征始于60年代,其镇痛效果依赖于剂型、剂量及用药时间,但其副作用限制了它的应用。抗抑郁药常被推荐用于治疗慢性疼痛疾病如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在这些适应证中,三环类抗抑郁药疗效最好,其治疗剂量低于治疗抑郁症所需量。 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FMS)以慢性疼痛、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与解剖部位相应的再发性触痛  相似文献   

14.
<正>据统计,在美国接近14%的人口患有慢性疼痛[1]。疼痛作为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尽管目前有多种方法治疗疼痛,但疼痛却始终处于一种治疗不佳的状态[1]。虽然目前市场上镇痛药物种类繁多,且多数药物镇痛作用强大,但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大,患者对其治疗效果也不甚满意。随着人们对疼痛带给他们生活质量的影响的不断增进的认识,使得人们对镇痛药物镇痛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阿片类药物被认为是治  相似文献   

15.
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是一种前沿的治疗慢性疼痛的方法,与传统的射频热凝技术相比,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年来脉冲射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疼痛的临床治疗,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本文对脉冲射频治疗慢性疼痛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一、药物相互作用的定义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同时或相隔一定时间先后使用超过一种药物时,由于药物之间或药物一机体一药物之间的反应,改变了药物原来的体内过程、组织对药物的感受性或药物的理化性质,而产生单种药物所没有的有益或不良作用。 临床上常需同时或先后使用多种药物。据统计,现有药用物质已多达35万种,常用者近千种。因此,有预见地而不是盲目地并用药物,则可以同时满足各种治疗要求,提高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甚至创造新的疗法;反之,盲目地杂乱地并用多种  相似文献   

17.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无创安全的治疗方法,逐渐被应用于精神心理领域、神经康复及疼痛康复领域。而慢性疼痛在康复科很常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rTMS对慢性疼痛有效。本文对该技术治疗慢性疼痛的研究现状及治疗参数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阿片受体混合型激动拮抗剂是指某些药物对某型阿片受体起激动作用,而对另一受体起拮抗作用。此类药物的特点是以镇痛作用为主,依赖性较小,呼吸抑制作用较弱,但有拟精神副作用。随着对疼痛以及其对机体的危害机制的进一步认识,现在多数人认为,  相似文献   

19.
帕歌斯治疗骨骼肌肉系统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帕歌斯治疗骨骼肌肉系统慢性疼痛的镇痛效应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骨骼肌肉系统慢性疼痛病人38例.所有病人均有轻至中度疼痛及一定程度的关节活动受限,病程均超过6个月.采用自身对照,分别观察用药后1~4周病人的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结果: 帕歌斯药物治疗后,病人活动性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程度评分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4周治疗病人的有效率为73.7%,有8例病人出现轻度的胃肠道等不适,副作用发生率为13.2%.结论: 帕歌斯用于骨骼肌肉系统慢性疼痛治疗,对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的活动程度有一定疗效,少数病人出现轻度的胃肠道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慢性疼痛是临床治疗上的难题之一,开发新的镇痛药物需要对慢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神经胶质细胞,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占据体积最大的细胞,在结构上与神经元突触紧密接触.而且,外周神经损伤、组织损伤、肿瘤浸润、关节炎等引起的慢性疼痛状态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比小胶质细胞呈现出更持久的活化,该活化与慢性疼痛行为密切相关.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激酶(MAPK)释放炎症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促进慢性疼痛的维持.本文对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参与慢性疼痛调节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