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目的观察微创术不翻瓣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的临床效果,为患者提供简便、舒适和经济的修复方式。方法选择82例牙槽脊骨量充足的患者应用不翻瓣口腔种植技术,另82例患者采用常规翻瓣技术作为对照组。同期植入种植体,观察手术时间、患者术后疼痛反应情况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微创不翻瓣种植技术修复效果与传统方式无差别,但在手术时间、术后患者痛苦程度、软组织肿胀程度及术后用药时间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微创不翻瓣技术较常规翻瓣种植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小,可大大节省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反应,获得更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创术不翻瓣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的临床效果,为患者提供简便、舒适和经济的修复方式。方法选择82例牙槽脊骨量充足的患者应用不翻瓣口腔种植技术,另82例患者采用常规翻瓣技术作为对照组。同期植入种植体,观察手术时间、患者术后疼痛反应情况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微创不翻瓣种植技术修复效果与传统方式无差别,但在手术时间、术后患者痛苦程度、软组织肿胀程度及术后用药时间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微创不翻瓣技术较常规翻瓣种植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小,可大大节省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反应,获得更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自行研制骨内型牙槽骨牵张器,并在动物实验中检验其效果.[方法]实验动物为中山大学动物中心提供的健康成年杂种犬6只.实验材料为自行设计,纯钛制成的骨内型垂直向牙槽骨牵张器,体部直径3.75 mm,长5 mm.螺纹状钛种植体,直径3.75mm,长度10mm.先拔除犬的双侧下颌前磨牙,形成萎缩牙槽嵴的模型.3月后双侧行骨切开术,植入四枚牵张器.1周后开始牵张,每天1次,每次1 mm,共5 d;2月后拆除牵张器,植入螺纹状钛种植体.种植体植入3月后处死动物进行检查.[结果]骨内型垂直牙槽骨牵张器愈合良好,未发现有免疫排斥反应.牙槽骨高度平均增加(4.80±0.50)mm.植入的种植体在术后1月、3月检查发现和周围组织愈合良好,并与周围骨组织形成骨结合.[结论]自行研制的牙槽骨牵张器组织学相容性良好,增高犬牙槽嵴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在牵张成骨增高的犬牙槽骨上进行牙种植可取得良好的骨结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评价超声洁治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与翻瓣刮治联合引导骨再生术(GBR)两种方法对于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9例种植体周围炎病例,分为超声洁治联合药物治疗组、翻瓣刮治联合GBR手术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X线片等临床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SBI、PLI、PD指数均明显下降,术后6个月,翻瓣刮治联合GBR手术组种植体周牙槽嵴高度明显高于术前。结论超声洁治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药物治疗和翻瓣刮治联合GBR手术对治疗种植体周围炎均可达到很好的治疗目的,但GBR手术更好的促进种植体-骨结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牙槽骨水平宽度不足的种植牙患者应用牙槽嵴骨劈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要求种植固定修复的上颌牙列缺失患者48例,所选患者有充足的牙槽嵴高度(> 10 mm),但牙槽嵴骨宽度仅3~4 mm,牙槽骨骨量不足且基牙分布不均,采用牙槽嵴骨劈开术形成唇颊侧骨瓣,在腭侧骨板与唇颊侧骨瓣之间共植入75枚种植体.术后6个月种植修复,定期随诊.结果 种植区软组织愈合好,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牙槽嵴宽度增加达4~5mm,平均增宽4.4 mm,2枚种植体术后6个月失败,失败率为2.67%,剩余种植体均稳固性好,完成烤瓷修复后美学效果好,追踪24个月以上,无种植体失败.结论 牙槽嵴骨劈开术保证了牙槽骨厚度不足患者的种植修复难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在前牙缺失的种植修复中腭通路翻瓣技术与传统翻瓣技术的临床疗效,以期为前牙区的种植切口设计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将临床40例前牙区早期种植患者随机分为腭通路翻瓣组(20例)和传统翻瓣组(20例),记录种植术后1、3、6个月的牙槽骨高度和术后5d的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术后1、3、6个月的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的平均差异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量化表对术后5d疼痛评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腭通路翻瓣组患者舒适度较好。结论:腭通路翻瓣技术可以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减少牙槽骨吸收,同时减轻患者疼痛,但在临床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患者和技术是种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非翻瓣法与常规翻瓣法,对种植手术中种植体生存率、术后疼痛与肿胀以及手术时长的影响。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及中文口腔医学杂志。偏倚风险评价完成后,进行数据提取。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研究,其中8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前瞻性队列研究,涉及患者366名,种植体1 152颗,偏倚风险评价显示8个研究为中度偏倚风险,2个研究为低度偏倚风险。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非翻瓣法在种植手术过程中,虽然种植体生存率与常规翻瓣法未见明显差别[RR=0.99,95%CI(0.97,1.02),P=0.64],但对于术后疼痛与肿胀发生率,非翻瓣法明显降低了48%和53%(P<0.01,P<0.01),对于手术时长,则缩短了约16min(P<0.01)。结论:在种植手术过程中,非翻瓣法相对于常规翻瓣法,明显降低术后疼痛与肿胀的发生率,缩短了手术时长,提高了手术效率。但还需要更多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上颌前牙区不翻瓣即刻牙种植术对患者口腔内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前牙或者前磨牙修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翻瓣的即刻牙种植手术,观察组则实施不翻瓣的即刻牙种植手术,统计并对比两组术后整体情况、术后软硬组织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PES评分与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d的肿胀和疼痛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术后12个月的牙龈乳头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骨愈合及牙龈沟出血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嵴顶吸收值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的牙槽嵴顶和植体距离及术后12个月的牙龈沟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ES评分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上升,但观察组的上升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颌前牙区实施不翻瓣的即刻牙种植手术,疗效更佳,更具美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成年杂种犬建立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复合脱细胞真皮基质增高犬牙槽嵴动物模型,为下一步利用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行下颌后牙牙槽嵴增高术奠定基础。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4只。全麻下拔除双侧下颌4个前磨牙和第一磨牙,1个月后拍摄双侧后牙区X线光片,观察拔牙窝愈合情况。采用4种类型的牵张器随机在4只犬的下颌两侧行牵张手术并观察牵张后1周和1月牙槽嵴增高的情况。结果拔牙后1个月,牙槽嵴黏膜愈合良好。X线片示下颌神经管清晰可见,其上方牙槽窝内有较低密度骨质存在。放置4种牵张器牵张术后1周、1月后牙槽嵴增高的高度分别为3.24 mm、3.76 mm、4.58 mm、5.09 mm;3.15 mm、3.67 mm、4.64 mm、5.01mm,术后一周X线可见后有明显的牵张间隙,1月时牵张区有新骨形成,骨密度增高。结论犬耐受力强,后牙区下颌骨体积大,手术易操作,是理想的牙槽嵴萎缩动物模型。拔牙后1个月,拔牙创愈合良好,可以进行牵张手术。D组"S"形牵张器牵张后的高度比较理想,能满足后期种植体的植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纳米晶胶原基骨用于牙种植术中牙槽嵴骨量不足时骨增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3例行一期牙种植术但存在牙槽嵴骨量不足需要同时进行骨增量手术的患者,采用纳米晶胶原基骨进行骨增量,植入16颗种植体.结果 所有对象愈合期感染率为0%,伤口均一期愈合;6~8个月后X线检查提示种植体周围的骨结合好,16颗种植体均稳固,修复效果良好;骨增量后牙槽嵴平均宽度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晶胶原基骨对牙种植术中牙槽嵴骨量不足的患者是一种理想的骨增量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植体周炎相关骨缺损进行再生性手术的短期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植体周炎患者9例,受累植体共计10枚,所有纳入植体经影像学检查均有3 mm以上垂直骨缺损,存留2个或以上骨壁,其中3枚植体因修复体存在缺陷,治疗前拆除修复体,更换为愈合基台。常规牙周及植体周非手术治疗后,进行植体周引导性骨再生手术,植体周翻瓣后进行机械清创,彻底清除炎症肉芽组织,用3%过氧化氢溶液充分擦洗植体表面,生理盐水冲洗后,骨缺损内植入骨替代材料,覆盖胶原屏障膜,采用非埋入愈合方式,术后追踪观察6个月,分别比较治疗前和术后6个月的植体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植体周袋底与黏膜边缘之间的距离)和骨水平(bone level, BL,植体周骨缺损最根方与植体颈部平台之间的距离)。结果:所有受累植体基线时最深PD范围6~10 mm,最大BL范围3.2~8.3 mm。相比基线水平, 术后6个月植体周平均PD从(6.2±1.4) mm降低为(3.1±0.6) mm, BL平均改善为(3.0±1.5) mm,治疗前后PD和BL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果将术后6个月无PD≥6 mm位点及探诊出血,且实现1 mm以上骨高度增加作为再生治疗成功的标准,8例患者的9枚植体治疗成功,另有一枚植体因术后6个月PD仍达6 mm,且有明显探诊出血,未达到治疗成功标准。结论:引导性骨再生技术应用于植体周炎骨缺损的再生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短期疗效,长期疗效有待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由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制备的钛种植体的粗糙表面对种植体周围早期骨矿化沉积率的影响。方法:在两只成年雄性比格犬下颌骨愈合拔牙窝分别植入SLM种植体和大颗粒喷砂酸蚀(sandblasted, large grit, acid etched, SLA)种植体共16颗,分为埋入愈合和穿龈愈合即刻负重,在植入后2、4、8周分别注射3种四环素类荧光标记物,用以标记和观察新骨。植入12周时处死两只比格犬,制作硬组织切片共16张,经甲苯胺蓝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标本,对比各组种植体周围的新骨形成情况并计算平均骨矿化沉积率。结果:SLM种植体在植入术后12周与骨组织之间形成了良好的骨结合,新生骨在其粗糙表面爬行生长并渗透于孔隙之间,SLM种植体的平均骨矿化沉积率明显高于SLA种植体(P<0.01)。结论:SLM法制备的钛种植体可以促进种植体周围早期骨整合,提高早期骨矿化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及评估微创牙种植手术技巧应用在伴系统性疾病老年种植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岁以上伴系统性疾病老年种植患者共分为4组,组1(高血压组)12例、组2(心脏病组)6例、组3(糖尿病组)6例和组4(合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6例,随机将每组患者分别分为实验组(非翻瓣式环切法种植术修复)和对照组(传统翻瓣式种植术修复)。采用全景X线曲面断层和缺牙区根尖X光片进行术前检查,共植入种植体40枚,术后12-16周行永久性修复。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长短;观察、检测术后1d、3d、1周,种植区软组织状况和患者疼痛阈值;测定术前、术后1月、3月、半年和1年的X线牙槽骨改变,作出临床评价。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术后疼痛轻,组织无明显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软组织愈合时间短,龈乳头退缩不明显。平均随访时间约为13个月,40枚种植体周围骨质无明显透射阴影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平均牙槽嵴骨吸收量分为0.14mm和0.16mm。实验组单颗牙种植的平均时间14.5min,对照组29min,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伴有系统性疾病的老年种植患者可采用非翻瓣式环切法微创种植术,手术简单,术中时间短,术后反应轻,种植成功率高,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Crestal bone loss along the dental implant surface deranges its prognosis and is known to occur with implants having 02 mm smooth crest module/collar design. Implants with rough coated crest module/collar design are said to reduce crestal bone loss. Comparison of crestal bone loss with both crest module/collar designs of implants needs to be done.

Methods

Twenty cases were selected. Each case received one implant with smooth collar design (Group-A) and one implant with coated rough collar design (Group-B). All the 40 implants were prosthetically loaded after a healing period of six months. Crestal bone loss was measured on mesial, distal, buccal and lingual side of each implant using maxillofacial computed tomography at six, twelve and eighteen months time interval after placing the implants. Soft tissue evaluation was carried out around each implant using Gingival, Plaque and Calculus Indices, six and twelve months after loading the implants.

Result

After 18 months i.e. one year after loading the implants, Group-A implants showed an overall average crestal bone loss of 1.53 mm and Group-B implants showed average bone loss of 1.42 mm, the difference be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For both types of implants, average crestal bone loss was maximum on the buccal side, followed by mesial, lingual and distal sides. Soft tissue evaluation revealed that the tissues remained healthy till the end of study for both types of implants.

Conclusion

Crestal bone loss was less among implants with rough collar design as compared to smooth collar design.Key Words: Crest module design, Implant, Crestal bone loss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型种植体与骨的结合情况。方法:选取成年狼狗6只,拔除其双侧下颌全部前磨牙3个月后每侧拔牙窝内种植新型种植体,对照组种植体各2枚,共48枚。术后1,2,3月分别处死2只犬。通过大体观察,X线片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种植体与颌骨结合情况。结果:2种种植体和骨界面X线表现相似,均无骨质破坏;3个月时,扫描电镜观察到二种种植体与新骨组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种植体表面骨沉积成板层状,骨和种植体直接接触。结论:新型种植体能与骨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  相似文献   

16.
评估牙列缺失患者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 4 例牙列缺失患者,共植入种植体35颗,部分种植体于植入当天行复合树脂临时固定修复,术后3个月,种植体完成骨结合后均行永久修复. 1 年后随访,所有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存留率为100%. 12个月后种植体周围平均边缘骨吸收值为( 0. 637 ± 0. 42 ) mm. 其中,前 6 个月平均骨吸收值为(0. 625 ± 0. 38)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即刻负载种植固定义齿是临床上解决牙列缺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后牙区奥齿泰(OSSTEM)种植体植入后采用埋入式愈合和非埋入式愈合两种方式的短期 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62例患者(80颗种 植体)分为两组:A组(埋入式愈合)和B 组(非埋入式愈合),对所有患者的缺牙区域进行OSSTEM人工牙常规 种植,并对其负载1年后种植体周骨组织水平变化、牙龈出血指数、种植体存留率进行比较分析.用SPSS17.0 软件包对骨组织水平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牙龈出血指数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 .结果 A组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B组存留率100%.种植体周近中种植体边缘骨吸收(MBL)变化A组为(0.59 ±0.19)mm,B组为(0.58±0.21)mm,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周远中MBL变化 A 组 为(0.55±0.19)mm,B 组为(0.56±0.20)mm,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A组与B组的牙 龈出血指数进行数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STEM 种植系统埋入式愈合及非埋入式愈合 均可取得良好的种植体周软、硬组织效果及骨整合,疗效良好,均可作为OSSTEM种植体植入的常规愈合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在Beagle犬下颌前磨牙区行自体骨环植骨同期种植,评价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及延期加载对骨环植骨技术的影响。方法 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对6只Beagle犬下颌双侧第二前磨牙位(P2)和第四前磨牙位(P4)进行术前牙槽骨量测量后,制造双侧下颌P2、P4缺失模型,在每只动物的4个缺牙位点中随机选3个作为实验组并制造颊侧骨壁缺损,剩余1个缺牙位点作为对照组不做骨壁缺损处理。愈合3个月后,从每只动物的3个实验组位点随机选取2个作为GBR组,行GBR结合骨环植骨同期种植,另外一个作为不做GBR(nGBR)组,行骨环植骨同期种植,对照组仅做常规种植体植入。术后3个月记录临床观察结果,并对种植体周围垂直骨吸收量进行测量。术后3个月利用基台进行咬合加载,加载3个月后对种植体周围垂直骨吸收量和种植体周龈沟深度进行测量。结果 术后3个月,骨环植骨成功率为 83.3%,种植体成活率为 100%。GBR组延迟愈合的例数多于未行GBR组,延迟愈合可导致垂直骨吸收量增加。术后3个月安放基台,与对照组相比,延期加载对骨环植骨垂直骨吸收和牙龈组织的健康均无影响。结论 GBR并非骨环植骨的必要操作,且其可能会增加延期愈合的机率和感染的风险,导致骨环植骨失败。骨环植骨愈合后可有与正常骨相同的抵抗载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两种不同方式之间种植体-骨界面组织学反应的异同。方法:选用成年杂种犬8只,在其下颌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种植术一1、2、4和12周分别处死动物,采用HE染色对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愈合过程进行动态观察,比较两者骨界面改建的异同。结果:不同实验时间的结果均显示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其新骨形成的速度与骨性结合的程度基本一致。结论:非埋植型种植体尽管植入后基桩在整个愈合过程中承受了一定的咬合力,但它能与埋植型种植体一样获得良好的骨结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两种不同方式之间种植体-骨界面组织学反应的异同。方法选用成年杂种犬8只,在其下颌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种植术后1、2、4和12周分别处死动物,采用HE染色对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愈合过程进行动态观察,比较两者骨界面改建的异同。结果不同实验时间的结果均显示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其新骨形成的速度与骨性结合的程度基本一致。结论非埋植型种植体尽管植入后基桩在整个愈合过程中承受了一定的咬合力,但它能与埋植型种植体一样获得良好的骨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