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补体在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补体C9在大鼠实验性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补体C9在ICH后脑水肿中的作用以及应用眼镜蛇毒因子(CVF)干预后对血肿周围组织C9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ICH模型,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出血组和CVF干预组,分别在不同时间断头取脑,连续切片分别作补体C9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并进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干湿重法)。结果ICH后2h血肿周围脑组织开始表达C9,24h达高峰。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在ICH后2h开始增加(P<0.05),6h明显增加,24~72h达高峰(P<0.01),此后逐渐回落,1周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脑组织含水量与C9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938,P<0.01);对侧半球相应部位及假手术对照组脑组织含水量没有明显变化;经CVF干预后,血肿周围组织C9表达明显下降,干预组与出血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CVF干预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常规ICH组(P<0.01)。结论脑出血后补体级联激活C9表达明显增加,并证明通过CVF干预后,C9表达下降,脑水肿减轻,能达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NR2A亚单位在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脑出血后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凝血酶组、凝血酶+阿加曲班组,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造模后48h,采用伊文思蓝法检测血脑屏障(BBB)的通透性,干-湿重法测脑组织的含水量。采用Western-blot方法观察出血后各时间点(0h、0.5h、6h、24h、72h、120h)血肿周围脑组织NR2A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1)阿加曲班可以明显改善大鼠脑出血BBB通透性(P<0.05),血肿周围脑水肿明显减轻(P<0.05)。(2)Western-blot结果显示,NR2A在6h时开始增加,72h达到高峰,在120h时基本恢复。阿加曲班可以明显减少NR2A在72h时的表达(P<0.05)。结论 (1)NR2A参与了凝血酶诱导的脑出血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2)凝血酶可能通过上调NR2A表达引起脑出血后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脑出血后灶周脑组织不同时间点HIF-1α蛋白的表达规律,在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以不同时间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中取的脑出血灶周组织为病例组标本,按发病时间分为<6 h、6~24 h、24 h~3 d、>3 d组。以手术入颅路径上远离血肿处少许破坏的的脑组织做为对照组标本,通过干湿称重法测脑含水量,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RT-PCR方法观察各组各时间点病灶周围脑组织HIF-1α的表达变化。结果 (1)脑组织水含量的变化,脑出血后脑水肿程度随出血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在出血6 h内含水量即开始增高,24 h后较明显增高,3 d左右达到峰值,之后减轻(P<0.05)。(2)脑出血血肿灶周组织中HIF-1α圴有表达,对照组与出血组相比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出血组各时间点间比较均有差异(P<0.05)。出血6 h后免疫阳性细胞数开始增加,24 h~3 d组阳性细胞数最多,之后逐渐下降。HIF-1α与脑水肿成正相关。结论 (1)脑出血灶周HIF-1α的表达明显升高,与脑水肿密切相关。(2)HIF-1α的异常表达在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中起重要作用,促进脑水肿的发生,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脑出血后灶周脑组织不同时间点MMP-9蛋白的表达规律,在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作用,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以不同时间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中取的脑出血灶周组织为实验组标本,按脑出血发病时间分为6 h、6~24 h、24 h~3 d、3 d组。以手术入路时少量破坏的脑组织做为对照组标本,通过干湿比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同时应用HE染色,RT-PCR方法观察各时间点各组脑出血灶周脑组织MMP-9的表达变化。结果 (1)脑出血灶周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脑出血后灶周脑水肿程度随出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在出血6 h内含水量即开始增加,24 h后较6 h明显增高,3 d左右达到峰值,之后减轻(P0.05);(2)在人脑出血血肿灶周中MMP-9圴有表达,出血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出血各组之间比较均有差异(P0.05)。出血6 h后免疫阳性细胞数开始增加,3 d组阳性细胞数最多,之后逐渐下降。MMP-9与脑水肿成正相关。结论 (1)脑出血灶周MMP-9的表达与脑水肿密切相关;(2)在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中MMP-9的异常表达起重要作用,促进脑水肿的发生,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血肿和局部应用重组水蛭素对大鼠出血性脑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脑出血组、微创组、水蛭素组、微创 水蛭素组,治疗时间点统一为出血后3h,以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方法建立脑出血模型,应用干-湿重法观察脑水肿变化,HE染色观察水肿细胞形态。每组每时相点(12h、24h、48h、72h、7d)6只大鼠。结果脑出血组和各治疗组脑含水量与生理盐水组在12h、24h、48h比,P<0.05;7d时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微创组与脑出血组组间比较,P>0.05;微创 水蛭素组与脑出血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脑出血后早期(<3h)分别予以微创清除血肿、局部应用水蛭素及二者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脑水肿,尤其微创与凝血酶抑制剂联合应用为脑出血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的变化及其与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10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脑出血组、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再随机均分为7个时相,分别为6 h、12 h、24 h、48 h、3 d、5 d、7 d;用立体定向脑内注射法制备脑出血模型;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细胞的凋亡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的含水量;用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制备动物模型后,脑出血组各时相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含量、脑细胞凋亡率、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含量与脑细胞凋亡率和脑组织含水量之间均呈正相关;电镜下,在脑出血组各时相脑组织切片中均可见大量的脑细胞凋亡和毛细血管周围大片组织间隙水肿,以及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含量明显升高,可导致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凝血酶的含量与脑细胞凋亡率和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尽早清除血肿有望改善凝血酶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炎性损伤的病理发展过程。方法健康Wister大鼠72只随机分成脑出血模型组、假手术组、麝香组,分别于3h、24h、72h、7d取血肿周围脑组织检测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的表达及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组ICAM-1从3h起即有表达,72h达高峰,持续7d仍有表达(P<0.05)。脑含水量在24h后明显增加(P<0.01),7d时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CAM-1在血肿周围的高表达推测是脑出血后水肿形成和缺血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减少ICAM-1的表达和脑含水量推测是复方麝香注射液的药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后脑组织内凝血酶受体1(PAR1)的表达及其病理意义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脑组织内凝血酶受体 1(PAR1)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成年大鼠分为 3组 ,分别向大脑基底节区注入全血、全血加水蛭素、或生理盐水。于注射后 6 h、2 4 h、72 h和 7d,取脑组织 ,检测脑内PAR1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法 )。同时 ,观察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 (Tunel法 )和脑组织水含量 (干燥法 )。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内 PAR1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 (P<0 .0 5 )。同时 ,脑组织内凋亡细胞数和脑组织水含量也明显增加。时效学研究显示 ,PAR1表达上调开始于脑出血后 6 h,72 h达高峰 ,7d后下降。加用凝血酶抑制剂 -水蛭素者 ,出血周围组织内 PAR1表达明显抑制 ,同时脑组织水肿和神经凋亡显著减轻。结论 脑出血后脑组织 PAR1表达增加。 PAR1高表达可能介导了脑出血后神经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的变化及其与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10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脑出血组、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再随机均分为7个时相,分别为6 h、12 h、24 h、48 h、3 d、5 d、7 d;用立体定向脑内注射法制备脑出血模型;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细胞的凋亡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的含水量;用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制备动物模型后,脑出血组各时相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含量、脑细胞凋亡率、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含量与脑细胞凋亡率和脑组织含水量之间均呈正相关;电镜下,在脑出血组各时相脑组织切片中均可见大量的脑细胞凋亡和毛细血管周围大片组织间隙水肿,以及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含量明显升高,可导致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凝血酶的含量与脑细胞凋亡率和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尽早清除血肿有望改善凝血酶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补体成分C9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探讨补体C9在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以及应用眼镜蛇毒因子(CVF)干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出血模型,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出血组和CVF干预组,分别在不同时间断头取脑,连续切片作补体C9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结果 脑出血后2 h血肿周围脑组织开始表达C9,24 h达高峰;各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比较有差异(P<0.01);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在ICH后6 h开始增加(P<0.05),12 h明显增加,24~72 h达高峰(P<0.01),此后逐渐回落,2 w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对侧半球相应部位及假手术对照组脑组织含水量没有明显变化;C9的表达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关系(r=0.833,P<0.05);经CVF干预后,血肿周围组织C9表达量及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下降,干预组与出血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脑出血后补体级联激活,C9表达明显增加,脑组织含水量增加,经CVF干预后,C9表达下降,脑水肿减轻,能达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的变化及其与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10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脑出血组、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再随机均分为7个时相,分别为6 h、12 h、24 h、48 h、3 d、5 d、7 d;用立体定向脑内注射法制备脑出血模型;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细胞的凋亡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的含水量;用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制备动物模型后,脑出血组各时相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含量、脑细胞凋亡率、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含量与脑细胞凋亡率和脑组织含水量之间均呈正相关;电镜下,在脑出血组各时相脑组织切片中均可见大量的脑细胞凋亡和毛细血管周围大片组织间隙水肿,以及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凝血酶含量明显升高,可导致脑细胞凋亡和脑水肿,凝血酶的含量与脑细胞凋亡率和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尽早清除血肿有望改善凝血酶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2.
实验性脑出血急性期灶周组织水肿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探索其动态变化规律及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脑内缓慢注入自体血的方法建立实验性脑出血动物模型;随机分为6组,测定实验性脑出血6h、12h、24h、3d、5d、7d时间点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含水量;应用免疫组化法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中细胞因子IL-6、TNFα的表达.结果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含水量逐渐增加,于3d达高峰;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血肿周围组织中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均有IL-6及TNFa的阳性表达.免疫印迹半定量分析显示脑出血后6h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即可见IL-6、TNFα较高水平的表达,24h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结论脑出血急性期(6h)II-6及TNFα参与了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损伤过程.IL-6变化曲线与脑水肿曲线呈现出一致性,推测其参与了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COX-2在大鼠脑出血损伤机制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环氧合酶2(COX-2)蛋白动态表达情况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的相互关系,及COX-2抑制剂对ICH大鼠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COX-2在ICH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血注入大鼠壳尾核制备脑出血模型,160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尼美舒利治疗组。后3组每组50只,分6h、12h、24h、72h、7d五个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测定血肿周边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OX-2蛋白动态表达。结果脑出血组COX-2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COX-2表达明显低于ICH组(P<0.05)。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ICH组(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ICH组(P<0.05)。ICH组COX-2蛋白表达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相关(r=0.911,P<0.001)。结论ICH后COX-2蛋白表达升高促进脑水肿形成,加重神经功能缺失。尼美舒利能抑制COX-2蛋白表达,减轻脑水肿,改善ICH后大鼠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水蛭素对抗脑出血后脑水肿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凝血酶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和水蛭素抗水肿的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A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B组生理盐水+水蛭素;C组血+生理盐水;D组血+水蛭素.采用立体定向注射方法,用微量注射器在右侧尾状核部位注入自体未凝血(C、D组)或等量生理盐水(A、B组)50μl,留置20min后同部位2次注射10μl生理盐水(A、C组)或等量水蛭素溶液(B、D组,浓度2u/μl).术后第3d断头取脑,测定脑水含量.结果 A、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可以引起脑出血后脑组织水肿,水蛭素可以抑制凝血酶所引起的脑水肿,且水蛭素本身不对脑组织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含铁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表达及含水量、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13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与黄芪多糖治疗组.采用Ⅶ型胶原酶诱导法制作SD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Ⅶ型胶原酶;黄芪多糖治疗组给予黄芪多糖25 m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直至处死.分别于脑出血后12 h、24 h、2 d、4 d、7 d 5个时间点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测量脑组织含水量和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O-1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脑出血后4 d 血肿周围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果 脑出血组与黄芪多糖治疗组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 HO-1 表达以及脑组织含水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均P<0. 01);脑出血后12 h HO-1蛋白即有表达, 2 d 达高峰, 尔后逐渐下降. 黄芪多糖治疗组与脑出血组比较, HO-1表达的变化相同,但各时间点表达均高于脑出血组(P<0.05~0.01);脑组织含水量各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0.05~0.01);4 d、7 d时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减少(均P<0.01),神经元超微结构病理改变轻.结论 黄芪多糖可促进脑出血后脑组织HO-1的表达, 这可能是其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和脑组织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水蛭素和重组链激酶联合应用于脑内出血(ICH)血肿腔中对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影响.方法 72只SD雄性大鼠制成ICH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重组链激酶组、水蛭素 重组链激酶组(联合组),各组分别在ICH后8 h、16 h、24 h、48 h向血肿腔中注入生理盐水、重组链激酶、或重组链激酶加水蛭素.ICH后72 h处死大鼠,观察脑组织中的含水量、Na 、K 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在ICH后8 h、16 h、24 h、48 h应用重组链激酶,可引起脑组织含水量增加以及Na 、K 的变化(P<0.05),在ICH后8 h重组链激酶组,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含量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与重组链激酶组比较脑组织的含水量在8 h、16 h、24 h、48 h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中EB含量在8 h、16 h、24 h、48 h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ICH血肿腔内单独应用重组链激酶可加重ICH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损伤,联合应用水蛭素不但可防治重组链激酶溶化血块时对脑组织的损伤,而且还可降低血肿本身所释放的毒性物质所引起的脑水肿及血脑屏障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凝血酶对脑组织损害的机制,及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和尼莫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剂量的凝血酶或/和水蛭素注入SD大鼠尾状核,尼莫地平腹腔注射。采用干湿重法、免疫组化法、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及镜下观察在不同时点大鼠脑含水量、细胞骨架蛋白、神经元凋亡数及组织学改变。结果 (1)大剂量凝血酶组出现以下改变:早期(4h)明显味水肿,其高峰时间为24~48h,3d后水肿逐渐消退,7d趋于正常;细胞骨架蛋门出现不同程度变形甚至崩解,24h损伤进一步加重,导致不可逆损伤,3~7d神经细胞坏死;神经细胞凋亡,其高峰时间为24~48h,持续到7d;小剂量凝血酶组及生理盐水组无以上作用。(2)水蛭素能特异性抑制凝血酶的作用,而钙离子拈抗剂可减轻或延迟细胞的损伤。结论 大剂量凝血酶可导致脑水肿、脑细胞不同逆损伤及脑细胞凋亡,其高峰时间均在24~48h。早期干预可改善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和继发性神经几损伤,改善ICH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血肿腔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AP)对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影响。方法72只SD雄性大鼠制成ICH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r-TPA组、水蛭素组,各组分别在ICH后4 h、8 h、12 h、16 h于血肿腔中注入生理盐水、r-TPA、或r-TPA加水蛭素。ICH后24 h处死大鼠,观察脑组织中的含水量、Na~ 、K~ 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在ICH后4 h、8 h、12 h、16 h应用r-TPA,可引起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增加(P<0.05),Na 、K~ 的明显变化(P<0.05)以及脑组织中伊文氏蓝含量明显升高(P<0.05)。如同时加用水蛭素则可明显减少上述变化(P<0.05)。结论ICH后血肿腔中应用纤溶酶原激活剂可加重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损伤,联合应用水蛭素不但可防治纤溶酶原激活剂溶化血块时对脑组织的损伤,而且还可降低血肿本身所释放的毒性物质所引起的脑水肿及血脑屏障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凝血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凝血酶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及使用凝血酶抑制剂(如水蛭素)及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能否减轻凝血酶对脑细胞的毒性损伤、存在治疗的有效时间。方法 分别以不同剂量的凝血酶注入SD大鼠尾状核,建立SD大鼠模型,在普通光镜(采用HE染色,TUNEL法)及电镜下观察脑细胞凋亡。SD大鼠随机分为6组。1组:生理盐水组;2组:小剂量凝血酶组;3组:大剂量凝血酶组;4组:小剂量凝血酶与小剂量水蛭素同时注入组;5组:大剂量凝血酶与大剂量水蛭素同时注入组;6组:尼莫地平组。每组每时相(4h、24h、48h、3d、7d)各5只SD大鼠)。结果 建立动物模型后各时相点大剂量凝血酶组凋亡细胞数与其余各组比PO.05。结论 大剂量凝血酶可导致神经细胞凋亡.早期(4h)即出现,其高峰时间在24~48h,可持续1周以上,水蛭素能特异性抑制凝血酶的作用,而钙离子拮抗剂可减少或延迟凋亡细胞的出现。脑出血后血肿释放的凝血酶是早期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如能尽早抗凝血酶治疗或抗凋亡治疗(本实验提示最好在48h内),将为脑出血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实验性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的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体不凝血注人大鼠尾状核制备ICH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NF-κB表达;用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CH 6h组血肿周围脑组织NF-κB表达开始明显增加,ICH 48h组达高峰,并持续到ICH 1周(P<0.01~0.05);脑组织含水量ICH 12h组开始增多,24h组显著增高,72h组达高峰;NF-κB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ICH 24h~1周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CH后NF-κB阳性细胞数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644,P<0.01),NF-κB表达从开始到高峰均早于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结论 ICH后脑组织NF-κB表达增加,NF-κB可能通过炎性机制参与了ICH后继发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