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PTMC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光镜观察18例PTMC冷冻切片,并对其中16例石蜡切片进行免疫标记。结果18例PTMC的主要组织学特征为毛玻璃样核、核沟、核内假包涵体、玻璃样变的纤维间质和砂砾体。免疫组化标记:TG(+)、CK19(+)、14例EMA(+)、8例CEA(+)。结论PTMC为乳头状癌特殊亚型,PTMC的冷冻切片诊断主要依赖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PTM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胰腺囊实性假乳头状肿瘤(CSTP)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6例CSTP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结果:6例术后无复发,肿瘤较大,大部有包膜,由实性与囊性坏死组织组成。镜下见肿瘤细胞形态大小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可见肿瘤细胞绕血管成乳头状排列。免疫组化:6例AACT(+)、Vimentin(+),4例NSE(+),SMA、S-100,均阴性。结论:胰腺囊实性假乳头状肿瘤(CSTP)是好发生于年轻女性的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有较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是甲状腺乳头状腺癌(PTC)的一个特殊亚型,根据1988年WHO严格界定瘤体最大直径≤1.0 cm的甲状腺癌为微小癌[1]。此病临床症状不显著,病灶小,发病隐匿,常与甲状腺其他疾病并存。虽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的生物学行为相对较好,但此病发生率高,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临床上对PTMC的诊治处理意见并未统一,主要分歧在于是否需要积极治疗及如何选择手术治疗方案。本文对收治的96例经病理证实的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诊断和治疗PTMC的效果,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分析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检出率和影响因素,并探讨提高检出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1 年 1 月至 2020 年 11 月期间罗定市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 65 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 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在术后行石蜡切片检查,冰冻切片检查疑难患者加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65 例患者的石蜡切片结果均诊断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其中 3 例需参考免疫组化结果),60 例伴发甲状腺其他病变;术 中冰冻切片 4 例漏诊,3 例需延期报告,检出率为 89.23 %。结论:术中冰冻切片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有较高的检出率; 病灶微小及组织形态欠典型是影响该方法检出率的主要原因,通过细致巨检、联合术前超声检查、免疫组化检测可以有效 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已知病理诊断的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例经病理诊断为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组织化学及光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研究.结果:患者大多以颈部肿块就诊,可伴腹泻症状.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11例,家族型甲状腺髓样癌1例,淋巴结转移4例;免疫组化:癌组织中降钙素(CT)阳性 12例、铬粒素A(CgA)阳性8例、突触素(Syn)阳性12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11例,1例见甲状腺球蛋白阳性细胞(Tg).结论:MTC具有多分化肿瘤的特点,可产生多种神经内分泌物质;其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和组织化学,电镜在MTC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降钙素(CT)是其特异性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06-2011年间我院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27例,对其切片标本进行病理和免疫组化检验,观察病理改变情况,分析病理特征。结果:27例患者的病理组织均具有典型的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病理特征。肿瘤细胞排列成的癌团为微乳头状、小腺样,且大小不等,肿瘤细胞呈中空簇状生长,乳头中心纤维血管轴心较少。其中20例有局部淋巴结转移,送检淋巴结转移率为74.1%,转移癌的形态仍保持乳头状或腺管状结构。ER阳性率为59.3%,PR阳性率为48.1%,Her-2阳性率为59.3%,CD31阳性率为59.3%,CK7与EMA阳性率均为100%。结论:通过检测分析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特点对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进行诊断,能够提高诊疗及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龙岩人民医院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及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以术后石蜡标本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方式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并采用Kappa值对其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显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35例,其余17例为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阳性35例为阳性,其中33例真阳性,2例为假阳性,17例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经均为阴性;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诊断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814。结论:临床上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准确率较高,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准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鹤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选患者均实施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同时在术后实施石蜡切片病理检查,以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对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的结果及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0例确诊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5例为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显示,21例阳性,14例阴性。参照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21例阳性患者中真阳性20例,其中假阳性1例,经术后免疫组化分析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14例阴性患者中均为真阴性。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的灵敏度为100.00 %,特异度为93.33 %,准确度为97.17 %;两种方法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05)。结论: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具备较高的准确性,且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具备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高频彩超图像特征,探讨高频彩超在PTM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结节最大直径≤1.0 cm的甲状腺病变患者98例(共104个结节),采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分析其超声图像特点,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计算高频彩超诊断PTMC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采用半定量评分法评价超声诊断PTMC的价值。结果本研究中104个结节病理诊断为PTMC 37个,良性病变67个,超声诊断为PTMC 34个,良性病变63个,超声声像图诊断PTM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89%,94.03%,93.27%;超声半定量分析诊断PTMC的ROC曲下面积为0.958(P0.01),以≥3.5分为界点,超声半定量分析法诊断PTMC的敏感性为92.83%,特异性为95.64%,准确性为94.36%。结论超声在PTMC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采用超声半定量分析法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正>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肿瘤最大直径不超过10mm的甲状腺癌定义为甲状腺微小癌,而其中又以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最为常见,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殊亚型[1]。对于PTMC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  相似文献   

11.
763例甲状腺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地区甲状腺肿瘤的发病情况及其各组织类型的分布现状;并探讨各型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标准。方法:收集本院1973 ̄1999年763例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重新复习切片,统一诊断标准再次确认诊断。结果:甲状腺肿瘤以良性多见,良恶性之比为6.2:1。各类型肿瘤发生高低顺序为:滤泡性腺瘤(占85.19%),乳头状腺癌,滤泡性腺癌,乳头状腺癌,髓样癌,未分化癌,不典型腺癌,儿童甲状腺癌。各类型肿瘤均以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好发年龄20 ̄59岁。肿瘤发生于甲状腺右侧多见。结论:本组甲状腺肿瘤的发生率,好发年龄、性别、良恶性之比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对于甲状腺肿瘤的病理诊断应注意:大体标本应常规行“书页状切开”对光透视;对可疑恶性病变,应连续切片观察包膜、血管、周围组织浸润情况,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E-cad蛋白表达及DNA含量在乳腺浸润性癌侵袭、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3例乳腺浸润性癌石蜡切片中肿瘤细胞E-cad的表达及DNA含量。结果:E-cad主要定位于细胞膜/浆,E-cad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5.0%(36/103),与乳腺浸润性癌组织学的类型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的浸润程度有关(P〈0.05)。E-cad蛋白在组织学分级I级阳性表达率为65.8%,Ⅱ级为21.7%,Ⅲ级14.3%(P0.01)。乳腺浸润性癌DNA异倍体情况:采用Feulgen染色示细胞核呈紫红色,胞浆不着色。DNA图像分析结果显示E-cad蛋白表达阳性者肿瘤细胞异倍体率为36.1%(13/36),表达阴性者肿瘤异倍体为91.0jl(61/67),经X’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织学类型之间异倍体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cad蛋白表达与DNA异倍体水平呈平行关系。E-cad蛋白表达、DNA倍体的联合检测对于指导临床医生的诊断、高危病人的筛选、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结合DNA含量和E-cad蛋白表达的联合检测对乳腺浸润性癌的诊断、判断预后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采用HE染色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31例及良性甲状腺乳头状增生42例的临床特点,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K19、HEMB-1及PCNA的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K19、HBME-1及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3.55%、100%,阳性强度均在2+~3+。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中CK19、HBME-1及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2%、9.52%、26.19%,阳性强度均为+,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19、HBME-1及PCNA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最有用的标记物,阳性率分别为100%、93.55%、100%,阳性强度均在2+~3+,而良性乳头状病变阳性率低,分别为9.52%、9.52%、26.19%,阳性强度均为+。CK19、HBME-1及PCNA联合标记对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病变的鉴别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尿道阴道膈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一例尿道阴道膈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典型的病理组织学特征表现为温和的肿瘤细胞均为长梭形,与正平滑肌细胞相似,肌纤维束纵横交错排列,胞浆红染,界限不清,部分核呈梭形或杆状,未见病理性核分裂像,无坏死。V—G染色肿瘤细胞呈黄色(+)。免疫组化:Desmin(+)SMA(+)Vimenfin(-)actin(-)NSE(-)。结论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良性,无需放化疗。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对细胞学涂片联合冷冻切片在卵巢肿瘤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南华大学附属 第二医院 2020 年 10 月 10 日至 2022 年 5 月 1 日接收的卵巢肿瘤手术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细 胞学涂片、冷冻切片检查,以石蜡切片为标准,对细胞学涂片、冷冻切片及两者联合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细胞学涂片、冷冻切片单一诊断及联合诊断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细胞学 涂片联合冷冻切片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两者单一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细胞学涂片 联合冷冻切片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应用价值、可行性均较高,且高于单一诊断的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乳头状肿瘤的类型及病理特征,分析肿瘤的主要类型以加强乳腺乳头状肿瘤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34例乳腺乳头状肿瘤患者,对患者肿瘤的临床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134例乳腺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得知,乳头状肿瘤分为5类:腺乳头状癌68例(50.75%)、中小导管乳头状瘤24例(17.91%)、大导管乳头状瘤18例(13.43%)、乳腺乳头状腺瘤14例(10.45%),小导管上皮乳头状增生10例(7.46%)。结论:有针对性地展开以乳腺乳头状癌和中小导管乳头状肿瘤为重点的临床研究,深入研究乳腺乳头状肿瘤的治疗方法,对提高医院乳腺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PTE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60例甲状腺腺瘤手术切除标本中的VEGF—C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P〈0.01);而PTE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甲状腺腺瘤的阳性表达率(P〈0.001)。不同临床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VEGF—C和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P〈0.05);而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癌组织中二者的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EGF—C与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65,P〈0.05)。结论VEGF—C和PTEN蛋白的表达改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形成有一定关系;二者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8岁,主因"胃癌术后第1次化疗"于2010年8月19日由门诊入笔者所在医院肿瘤外科。患者于21d前行贲门胃底癌根治术加脾切除术。病理诊断:部分食管及上半切胃,食管长0.5cm,大弯长19cm,小弯长7cm,于贲门见一5cm×5cm×1.5cm溃疡型乳头状腺癌,大部分为黏液腺癌,侵及深肌层,送检胃端及食管端吻合口均未见侵犯,贲门淋巴结癌转移(1/3);送检脾8.5cm×5.5cm×2cm,镜检脾轻度瘀血。免疫组化结果ToPoⅡ(Ⅱ级),PgP(+++),GST-π(+++),VEGF(+++),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甲状腺癌患者的彩超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声像图特征。结果 17例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10例,髓样癌4例,滤泡状癌1例,未分化癌1例,淋巴瘤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髓样癌表现为边界不清,欠清,无包膜回声或无完整包膜回声,内部为极低回声或不均匀分布的低回声,边缘呈蟹足样或毛刺状,内部可见钙化;未分化癌表现为体积较大,侵犯周围组织的低回声;而甲状腺滤泡癌表现为边界尚清的等、低回声。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有重叠,但也各有特点,诊断时要结合临床特点和超声特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组织起源、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l例原发性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I临床资料。结果该患表现为下腹胀痛伴阴道流血,扪及腹部包块,术前分段诊刮示子宫子宫内膜恶性肿瘤,行全子宫切除+双附件+盆腔淋巴结取样术,FIGO分期为双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IIb期,免疫免疫组化:CD99(+)、inhebin(-)、CD10(-)、Desmin(-)、SMA(-)、CK(+)、EMA(-)、Syn(+)、NSE(+),Ki-67阳性细胞率约为40%。结论原发性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极为少见,具有早期转移、术后极易复发,预后极差,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