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养支持是危重症患者救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单纯肠内营养(EN)有能量供给不足的可能,单纯肠外营养(PN)并发症高,维持营养状况差,易发生肠道黏膜萎缩,最终可能导致胃肠和免疫功能障碍.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危重症患者康复非常重要.我们对老年危重症患者分别采用EN+PN、EN、PN三种营养方式,观察其不同的营养状况及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联合生长激素(GH)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急性炎症反应的调理作用。[方法]32例高龄PD患者,随机分为EN联合GH(观察)组及EN(对照)组,检测两组术前和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于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并观察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有SIRS的发生,观察组术后第3和第7天的血清TNF-α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IRS持续时间(2.87±1.41)d明显短于对照组(4.53±1.23)d(P<0.05);观察组MODS发病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3.53%)(P<0.01)。[结论]高龄患者PD术后EN联合GH能有效地减轻创伤后的急性炎症反应,降低MODS发病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经空肠肠内营养支持(enteral nutrition,EN)对胰腺刺激作用小,能减少SAP患者肠源性感染和MODS的发生,改善营养状况,降低住院费用和时间[1],目前已成为SAP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并主张尽早行EN支持[2-3].但是EN途径的建立仍是难点.  相似文献   

4.
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道免疫炎症反应异常,影响和调控肠道免疫炎性反应是其治疗方法之一.现已证明青藤碱(SN)可以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影响免疫细胞功能,减少炎症介质生成,平衡细胞因子的分泌等多个环节来抑制机体免疫炎症反应.本文从IBD免疫发病机制入手,总结了目前SN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寻求SN调控肠道免疫炎症来治疗IBD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营养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并发症,尤其对于老年人,可加重免疫功能低下及贫血等,是影响老年维持性透析(MHD)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微炎症状态在MHD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可通过不同机制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营养不良、淀粉样变等.如何改善老年MHD患者的营养状况,减轻微炎症状态,成为血液净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有文献报道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能够减轻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但HFHD对老年MHD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HFHD对老年MHD患者营养状况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48例接受择期胃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N组和EN组,两组患者于手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于术前1d、术后第8天检测体重、血生化、营养状态指标及肠道黏膜通透性,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EN组体重、白蛋白、转铁蛋白下降幅度少于P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组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下降幅度明显少于PN组(P<0.05)。EN组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少于PN组(P<0.05)。EN组患者肠道通透性、平均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P均<0.01)。结论: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肠内免疫营养支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前应用免疫肠内营养对提高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状态的作用,评价其对术后并发症和感染的影响,以及是否可减少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方法 选取 60例行胃肠道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 2组,实验组 (EN组 )术前 7天予含精氨酸、RNA和ω 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照组(CONT组)术前常规饮食准备。观察术前和术后营养和免疫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感染的发生人次和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EN组术前营养状况和免疫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NT组术后第 3天血清前白蛋白(PALB)和转铁蛋白(TRF)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 01),术后第 7天TRF水平仍明显低于术前。而EN组仅术后第 3天PALB明显低于术前,其余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术后第 7天PALB水平明显高于CONT组 (P<0. 05)。CONT组术后补体水平明显低于术前。EN组术后补体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明显高于CONT组 (P<0. 05);术后IgG水平明显高于CONT组 [ ( 13. 35±2. 06 )g/L比 ( 9. 59±2. 23 )g/L,P<0. 05 ],术后CD4 /CD8比值明显高于CONT组(2. 10±0. 51比 1. 62±0. 52)。EN组术后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ONT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下降。结论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使用肠内免疫营养可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补土理论指导下,应用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克罗恩病(CD),旨在探索中医药在提高CD的血红蛋白含量及降低相关炎症指标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6例CD患者,使用自身前后对照的观察方法,以补土理论指导下的加味四君子汤为干预方案,进行为期24个月的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血红蛋白含量及炎症指标情况。[结果]CD患者使用加味四君子汤6、12、24个月后血红蛋白有所提高,6、18、24个月后血沉下降,18、24个月后C反应蛋白(CRP)及血小板计数(PLT)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患者CRP及血沉(ESR)含量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君子汤具有提高CD患者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相关炎症指标及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而且对于活动期患者具有协助诱导缓解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四君子汤协同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中文VIP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关于四君子汤协同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恢复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日期截至2019年4月5日,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提取资料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研究,560例胃癌术后患者,四君子汤协同肠内营养(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82例和27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四君子汤协同肠内营养可显著缩短胃癌术后患者肠道排气时间[SMD=-9.64,95%CI(-10.89,-8.40),P0.000 01]、住院时间[SMD=-5.22,95%CI(-7.46,-2.99),P0.000 01];增加患者免疫球蛋白(Ig)G[SMD=2.87,95%CI(1.73,4.01),P0.000 01]、IgM[SMD=0.35,95%CI(0.20,0.49),P0.000 01];提高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CD3~+[SMD=5.95,95%CI(3.04,8.87),P0.000 01]、CD4~+[SMD=6.57,95%CI(3.77,9.38),P0.000 01]及CD4~+/CD8~+[SMD=0.36,95%CI(0.14,0.59),P0.000 01]。结论四君子汤协同肠内营养能改善胃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对老年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机械通气VA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EN组和PN组,干预2周,于干预前、干预后7日、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营养学参数、炎性指标及VAP的康复情况。结果干预结束后,EN组血红蛋白、总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含量的提升水平、C-反应蛋白含量的下降程度均高于PN组,EN组患者VAP康复有效的比率高于PN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老年VAP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炎症水平、促进康复,其中肠内营养效果更为显著,为临床医师制定老年VAP患者相应的营养治疗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探索早期EN对SAP影响的机制.方法:2009-06/2013-06萍乡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72例S A P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EN组及PN组各36例,检测比较EN组与PN组入院时、营养支持第4天、第7天、第14天的常规指标、T N F-α、I L-6、I L-10、内毒素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死亡率及患者住院天数和费用.结果:治疗第14天时E N组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均较PN组低(P0.05);从开始治疗第4天起,EN组患者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PN组患者内毒素水平(P0.05);在治疗第7天,EN组患者TNF-α和IL-6明显下降,并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患者IL-10水平在治疗4 d后明显高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AP患者早期实施EN可以调节炎症反应,延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EN可以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减少全身感染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回顾性分析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对老年多发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老年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EN组和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免疫指标CD4、CD8、CD4/CD8;应用免疫组化发分析患者血清中的体液免疫指标IgG、IgA和IgM的含量。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早期EN组CD4、CD8、CD4/CD8和gG、IgA和IgM的含量在8 d后明显增加,而对照组的变化不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多发伤的患者,出现免疫功能抑制的情况,早期的EN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同时早期EN有助于减少手术后的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将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营养组(IEN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每组2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 d以及14 d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及酶联免疫吸附(ELASA)法检测血清中前清蛋白(PA)、(RBP)、白细胞介素(IL)-2、IL-4浓度。结果 IEN及EN支持治疗后14 d,患者的NK、CD3、CD4、CD8、CD4/CD8以及血清蛋白ALB、RBP虽较治疗前有极显著增高(P<0.01),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且IEN组与EN组间相比无差异。两组患者的IL-2浓度在治疗后14 d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高(P<0.01),IEN组增高较EN组更显著(P<0.05);在治疗后14 d,IEN组IL-4的浓度下降明显且与EN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C反应蛋白(CRP)明显下降(P<0.05)。IEN组与EN组相比,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均降低,机械通气时间缩短短及28 d生存率增高,但两组相比无显著性。结论在改善患者免疫抑制及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方面,IEN要较EN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背景:内镜手术创伤可抑制红细胞免疫功能,并激活机体炎症反应,但这一影响在不同术式间存在一定差异。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胃肠道息肉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6年12月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15例胃肠道息肉患者随机进入EMR组(n=160)和对照组(n=155),分别接受EMR和常规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息肉切除情况以及术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红细胞膜补体3b受体花环率(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ICR)、CD58、CD59]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IL-12]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胃肠道息肉均完整切除,EMR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 1%对20. 0%,P 0. 05),术后红细胞膜C3bRR、CD58、CD59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ICR和血清IL-1β、IL-6、IL-8、IL-1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EMR治疗胃肠道息肉效果确切,术中并发症少,并可保护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手术相关炎症反应亦较轻。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而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neuroendocrine-immune network,NEI)是机体重要的炎症调节系统,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A)不仅是机体应激反应时的主要整合中枢,也是NEI调节炎症反应的主要途径,其控制着内源性糖皮质激素(GC)的释放,对变应性炎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1].HPAA功能紊乱也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2].现将HPAA的功能、哮喘患者HPAA功能的变化及其机制和影响,并就补肾中药的干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严重感染休克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严重感染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患者行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行普通型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入院当日、入院1周、入院2周的免疫指标以及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入院时间的延长,观察组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 2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随入院时间的延长明显下降;入院第1周、2周时观察组CRP、IL-6、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时能有效减轻严重感染休克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并可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赵滢  王强 《山东医药》2008,48(37):90-92
将6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进行肠外营养支持(PN组)、肠内营养支持(EN组)、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PN-EN组).观察三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各项参数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三组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自在营养支持后均明显升高,EN组、PN-EN组与PN间有显著差异.EN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PN组和PN-EN组.认为三种营养支持方法均能明显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肠内外序贯营养支持符合患者的病理生理需求,具有安全、有效、合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个体化序贯营养支持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病人炎症反应、免疫功能、肺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AECOPD病人112例,根据随机数表分为序贯营养支持组(试验组,n=56)和常规营养支持组(对照组,n=56).检测并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19.
背景:肠内营养(EN)能促进肠黏膜愈合,对克罗恩病(CD)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但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应用和疗效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EN对具有营养风险的中重度活动期UC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0例具有营养风险的中重度UC患者,并分为EN组和无EN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ayo评分、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总蛋白(TP)水平。结果:治疗前,EN组与无EN组Mayo评分、BMI、HGB、ALB和TP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EN组Mayo评分显著降低(P 0. 05),ALB、TP显著升高(P 0. 05);无EN组Mayo评分、BMI均显著降低(P 0. 05)。治疗后,EN组BMI、ALB、TP均显著高于无EN组(P 0. 05)。结论:EN能有效改善UC患者的营养状况,对病情的改善起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营养支持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并对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和10 d后各项营养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 d后,EN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血清总蛋白(PT)、ALB、PA和HB水平明显上升(P〈0.05),TPN组病人也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与TPN组比较上述指标上升更明显(P〈0.05);EN组免疫指标:IgA、IgM较营养支持前明显升高,与TPN组比较P〈0.05;EN组与TPN组比较,机械通气时间缩短,腹泻、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高血糖等并发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