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黎君翔  刘光洪 《海南医学》2003,14(10):84-85
目的 通过比较螺旋CT二维图像与三维图像诊断颁面骨骨折的准确性,探讨三维重建图像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颌面骨骨折患者行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三维影像在显示颌面骨骨折线的方向、类型、位置、范围、碎骨块移位、塌陷尤其是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等空间信息方面优于二维影像。二维影像在显示深部结构骨折、细小骨折等方面优于三维影像。结论 三维影像能清晰显示颌面部的空间解剖关系,可提供理想的整复模型,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但二维影像是诊断颌面部骨折基础,两者结合是颌面骨骨折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颌面骨病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在颌面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颌面骨病变,其中颌面骨骨折34例,肿瘤和肿瘤样病变10例,颌面骨先天畸形16例,术前均行MSCT扫描和三维重建,扫描层厚2mm,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法(MPR)、表面阴影显示法(SSD)和容积再现法(VR),术后将二维和三维图像与手术所见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和验证。结果34例颌面骨骨折,其中上、下颌骨骨折,颧骨骨折和鼻骨骨折螺旋CT二维和三维图像均能全部显示,但三维图像在显示骨折线行程和骨折块移位上优于二维图像。筛骨、蝶骨和腭骨骨折在二维横断位图像全部显示,而三维图像部分不能显示,效果明显不如二维图像。10例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二维横断位图像能提供病灶详细的病理影像学特征,而在显示病变骨的形态学改变和邻近结构的空间关系上三维图像优于二维图像。16例上、下颌骨先天发育畸形,三维SSD和VR重建图像显示效果明显优于二维图像。结论二维图像仍是诊断颌面骨病变最基本的手段,三维重建图像的优势在于显示颌面骨病变的空间解剖关系,对指导手术设计和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颌面骨64排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面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27例颌面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64排CT扫描检查及普通X线平片摄影检查,对显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X线平片、二维成像的诊断率分别为74.1%、85.2%,均显著低于螺旋CT三维成像的诊断率100.0%(P<0.05),三维成像能够立体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和类型,能清楚显示复杂颌面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64排CT三维重建技术对复杂颌面骨骨折具有较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面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与之2010年6年收治的27例颌面骨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三位重建技术诊断及X线检查,对显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与X线平片、二维成像比较,螺旋CT三维成像能够立体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和类型,能清楚显示复杂颌面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复杂颌面骨骨折具有较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肖宽祥  陈源凯 《右江医学》2012,40(5):631-633,772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面部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治疗的颌面部骨折病人的X线平片、二维CT片及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表面阴影显示法(SSD)、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等显示方法,对三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22例颌面部骨折病人经临床手术证实的42处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可显示41处,但有1处骨折显示不清晰,准确率达到95.24%,显著高于二维CT的76.19%(P<0.05)和X线平片的59.52%(P<0.01)。结论相对于X线平片和二维CT,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多方位、立体、全面、更加清晰的显示患者颌面部骨折部位及走势,对颌面部骨折的准确诊断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案确认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成像检查在鼻骨骨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鼻骨骨折患者150例行三维CT重建,并根据三维CT重建影像选择治疗方法.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复杂鼻骨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与X线片比较在显示鼻骨骨折类型、位置、范围、骨折移位、塌陷深度等方面具有优势.结论 三维CT图像有利于确定复杂鼻骨骨折的程度与骨折的移位情况,有利于手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规X线、螺旋CT二维及三维成像在颌面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颌面骨病变患者,全部行常规X线、薄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并与手术所见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和验证。结果对于上下颌骨骨折、颧骨骨折和鼻骨骨折螺旋CT三维成像能够立体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和类型,优于二维CT;对于筛骨、蝶骨和腭骨骨折效果明显不如二维CT。在显示肿瘤的囊性或实性及周围软组织的改变上,二维CT优于三维CT,而显示病变骨的形态学改变和临近结构的空间关系上三维CT优于二维CT。对于颌面骨发育畸形的显示,三维CT效果明显优于二维CT,常规X线对肿瘤区牙根周围的改变显示得最为清楚。结论在颌面骨病变诊断中,常规X线、螺旋CT二维及三维成像各有其优势与不足,综合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对颌面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采用4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三维重建(3D)。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复杂颌面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尤其髁状突骨折移位的方向和程度。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复杂颌面骨骨折具有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利于确定复杂颌面骨骨折的程度与骨折的移位情况,有利于手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及术后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研究16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34例颌面骨骨折病人均行MSCT颌面部骨折部位薄层连续扫描,图像经处理后进行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最后进行图像分析研究,并与CT横断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全部病例可以通过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明确判断骨折情况.与CT轴位图像相比,多平面重建可多方位地显示所有的颌面部骨折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特别对细微骨折及深部骨折显示优于三维重建成像.而三维重建成像可立体直观展现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骨质的碎裂程度及移位情况. 结论 MS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多方位、立体、全面地显示颌面骨骨折部位、程度,对颌面骨骨折的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面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6例颌面部复杂骨折进行螺旋扫描和三维图像重建.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复杂颌面部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骨折移位的方向和程度.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有利于确定复杂颌面部骨折的程度与骨折的移位情况,有利于手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三维CT影像技术在颅面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CT成像技术在颅面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颅面部骨折患者行三维CT检查;结果:除1例上颌窦内壁和蝶骨翼突骨折,三维CT未显示,二维CT显示,术中证实,3例眼眶内侧壁三维CT显示大小不同的缺损,如同空腔,造成假阳性外,余均清晰显示了骨折的部位、范围、骨块移位方向和距离;结论:三维CT图像清晰,立体直观,为手术入路的设计,接骨板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可正确指导手术.给治疗带来了极大方便。  相似文献   

12.
三维影像重建是一种先进的临床辅助检查手段。二维CT扫描的影像经重建后,所获得的三维图像具有非常清晰的立体感,它可显示面部诸骨及其之间的连接,明确病变边界、大小及病变组织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借助三维影像术前可较准确估计组织缺损及病灶的部位、范围等,有助于临床医师明确诊断及设计最佳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肋骨骨折各种影像学诊断价值及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肋骨骨折各种影像学诊断价值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63例单发或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共196处分别进行如下检查:X线平片29例;CR47例;SCT胸部横断11例并薄层重建,薄层横断、倾斜扫描各12例,共35例薄层行2DMPR、3DSSD及MIP重建;MSCT胸部28例并薄层重建2DMPR、3DVK及MIP重建。结果 X线平片、CR、SCT诊断率分别为76.67%、87.68%和94.44%,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即SCT扫描优于CR图像,CR图像优于X线平片。SCT扫描与薄层重建及横断、倾斜扫描、MSCT扫描与薄层重建诊断率分别为94.44%、100%、100%、100%、95.18%和100%,六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薄层显示效果好,诊断率均达100%,为诊断标准。2D重建起辅助诊断作用。SCT及3DSSD、MIP重建、MSCT及3DVK、MIP重建可立体、形象显示骨折,定位效果好,但对轻微骨折显示欠佳,诊断率分别为94.69%、95.58%、97.59%和96.39%。四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CT、MSCT及其2D、3D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与X线平片或CR的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定性、定量及定位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鼻外伤畸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18例鼻外伤畸形患者中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获得骨三维图像,予以术前评估、分型及设计相应的手术方案,评价疗效改善情况。结果CT三维图像能直观和客观地显示骨锥段畸形程度和状况。18例患者的疗效评价为:治愈7例(38.9%),有效8例(44.4%),无效3例(16.7%)。总有效率为83.3%。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在鼻外伤畸形手术中有助于设计手术方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研究鼻咽3D-CT检查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术前评估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OSAHS患者82例作为OSAHS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非OSAHS患者60例为对照组,两组术前均行鼻咽3D-CT检查,且对OSAHS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PSG)。通过鼻咽3D-CT立体空间测量硬腭后缘与咽后壁距离(L1)、硬腭水平与鼻咽腔横径(L2)、悬雍垂后缘与咽后壁距离(L3)、软腭厚度(L4)、悬雍垂厚度(L5)、会厌尖水平舌根与咽后壁距离(L6)、会厌尖与咽后壁距离(L7)、舌骨水平舌骨正中与咽后壁距离(L8)及硬腭至舌骨水平咽腔最短横径(L9)。比较分析鼻咽3D-CT检查数据,应用相关性检验评估鼻咽3D-CT各测量值与PSG监测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的关系。 结果 OSAHS组术前AHI为(42.75±23.22)次/h,OAI为(20.29±18.60)次/h;术前OSAHS组鼻咽3D-CT测量平均值依次L1为(20.39±4.34)mm,L2为(18.57±2.55)mm,L3为(5.49±2.87)mm,L4为(6.52±2.68)mm,L5为(2.85±1.86)mm,L6为(12.87±6.84)mm,L7为(8.76±5.06)mm,L8为(31.52±7.57)mm,L9为(12.02±6.71)mm,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鼻咽3D-CT及PSG两种检查指标的相关性检验分析显示,L4和L5分别与AHI及OAI呈正相关,L1、L2、L3、L6和L9分别与AHI及OAI呈负相关。 结论  鼻咽3D-CT通过其立体空间测量技术了解OSAHS患者的咽峡结构特点,为不同OSAHS患者术前评估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提供重要的客观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鼻外伤畸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18例鼻外伤畸形患者中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获得骨三维图像,予以术前评估、分型及设计相应的手术方案,评价疗效改善情况.结果 CT三维图像能直观和客观地显示骨锥段畸形程度和状况.18例患者的疗效评价为:治愈7例(38.9%),有效8例(44.4%),无效3例(16.7%).总有效率为83.3%.结论 CT三维重建技术在鼻外伤畸形手术中有助于设计手术方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4D-CT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提供便宜并方便临床应用的提取人体呼吸信号的方法。方法:用激光点打在人体腹部,2个摄像头同时监控这个激光点。求出激光点的三维坐标。以坐标的任意维度描绘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即呼吸曲线。结果:摄像头采集帧率30帧/s,实际可以达到处理15帧/s的速度,因此可以实时获得呼吸曲线。结论:相比其他呼吸信号提取方式,该方法经济且材料易获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CT的四分法分型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对3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43岁(25~61岁)。左23侧,右9侧,3例为双侧胫骨平台骨折,术前均摄正、侧位X线片及三维重建CT。按照胫骨平台骨折三维重建CT的四分法分型设定手术方案。结果:据改良Hohl膝关节功能评价方法 35例患者中仅2例没有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优良率在94.7%,但没有临床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上的失误。结论:三维重建CT扫描的四分法分型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但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术后评价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hu LZ  Liu J  Yang H  Dong MH  Sui JM  Fan GM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3):877-880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以及对动脉瘤夹闭术后评价其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临床怀疑为颅内动脉瘤,并进行了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患者,以DSA和手术作为参考标准,评价3D-CTA诊断价值。对其中的5例动脉瘤夹闭病例进行术后评价,术前术后均进行了CTA检查,通过比较两次CTA结果评价动脉瘤夹闭情况。结果根据DSA资料及手术结果,CTA发现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3.9%。对5例动脉瘤钛夹夹闭术后的患者通过CTA进行了随访,与术前CTA相比,颅内大血管均未见狭窄或闭塞。结论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较好的三维显示能力,是一种可靠、微创的快速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方法,为手术提供了详实的影像学资料,并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3D-CT在颅骨凹陷性骨折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3D-CT)在颅骨凹陷性骨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初诊颅骨凹陷性骨折患者进行病变区域3D-CT扫描,根据检查结果提供治疗方案。结果30例患者均得到确切的诊断并施行了手术治疗。所有病例近期效果满意,其中15例颅骨整复外观恢复良好。结论3D-CT图像可以立体、直观、清晰、多角度地显示颅骨解剖结构以及骨折分型,减少开颅的盲目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