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母乳性黄疸的护理干预,以提高对新生儿早期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1月~12月我科住院母乳性黄疸的早期新生儿随机抽样足月儿5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哺乳及排便次数和治疗后黄疸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哺乳及排便次数和治疗后黄疸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早期母乳性黄疸消退具有重要作用,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加喂10%葡萄糖预防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伟  邓文红 《现代护理》2002,8(2):85-86
本文通过给新生儿加喂 1 0 %葡萄糖预防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发生。将足月正常新生儿2 4 0例随机分成两组 ,出生后即行早吸吮 ,母婴同室 ,按需母乳喂养。实验组在两次母乳之间加喂 1 0 %的葡萄糖。结果表明 ,新生儿第一次排黄色粪便的时间 ;5日龄血清胆红素的测定 ,目测两组新生儿黄疸情况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提示加喂 1 0 %葡萄糖能有效预防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给新生儿加喂10%葡萄糖预防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发生.将足月正常新生儿240例随机分成两组,出生后即行早吸吮,母婴同室,按需母乳喂养.实验组在两次母乳之间加喂10%的葡萄糖.结果表明,新生儿第一次排黄色粪便的时间;5日龄血清胆红素的测定,目测两组新生儿黄疸情况,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加喂10%葡萄糖能有效预防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早发性母乳性黄疸是母乳喂养儿生后3~4d即发生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临床呈现黄疸过早过重。运用干预的手段:如增加新生儿(生后24h内)母乳摄入量,以减轻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情况,现实验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程度母乳性黄疸患儿血清胱抑素C(Cys C)的变化,评价胆红素对肾功能的影响以及早期干预治疗的价值.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8月53例母乳性黄疸患儿为观察组,分为早发型25例,晚发型28例,再根据胆红素水平分为轻、中度两组.选取同期自然分娩、健康无黄疸的足月儿3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入院当日黄疸高峰期、黄疸消退期及对照组取静脉血2~3 ml,检测并比较血清Cys C、总胆红素、肌酐(Cr)及尿素(BUN)水平.结果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高峰期轻、中度组血清Cys C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组在黄疸消退期血清CysC水平仍较对照组高(P<0.05);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高峰期中度组血清Cys 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O.01);中度组黄疸高峰期血清Cys C,早发型比晚发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Cr、BUN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早发、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均可引起肾功能的异常,早发型比晚发型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王志峥 《临床荟萃》2002,17(5):254-255
目的 探讨如何早期干预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方法 对符合母乳喂养的正常足月儿 5 6 0例 ,随机分为 2组 :干预组予口服妈咪爱及增加哺乳次数 ,对照组按需哺乳 ,观察黄疸发生、发展情况。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5 .9%、12 .5 % ,黄疸达高峰时血清胆红素浓度分别为 (173.39± 1.96 ) μmol/ L,(189.30± 2 .2 0 ) μmol/ L,对照组均显著高于干预组。结论 予新生儿早期口服妈咪爱及增加哺乳次数 ,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干预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特点,总结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早发型和晚发型母乳性黄疸64例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为2—4周消退者18例。1-2个月26例,2~3个月12例,3—4个月5例,3~4个月3例。本组所有患儿均治愈,无核黄疸发生。结论母乳喂养率明显增高,但母乳性黄疸(BMJ)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对母乳性黄疸(尤其是早发型)应积极预防及治疗,以避免对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状况及气质类型,为新生儿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对150名新生儿是否罹患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状况进行统计,并于出生后4d-7d进行气质测定、20项新生儿行为评价、胆红素水平测定,于出生40 d-42 d后再次进行气质测定.结果 本组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率为40.0%,出生4d-7d和40 d-42 d气质类型均以中间型为主,分别占79.3%、70.0%.不同性别新生儿出生4d-7d气质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是否罹患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新生儿出生4d-7d气质类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气质类型均以温和型和兴奋型居多.结论 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率较高,气质类型以中间型为主,应根据其气质类型予以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降低黄疸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奇观察蒙脱石散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50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患儿,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结果:冶疗7大,蒙脱石散的治愈率为100%。结论: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显著,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关琼婵 《当代护士》2007,(9):111-112
总结了121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母乳饮食指导、哺乳指导;新生儿喂养和日常护理指导,提出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促进黄疸的消退,有利于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顺产产妇产后48h出院对产后母婴恢复的影响。方法对顺产后48h母婴无特殊的产妇,根据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可自愿出院,出院后由院方派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上门为产妇和婴儿延续医院各项护理服务2~3d至会阴拆线。收集我院2004年3~2004年10月,开始实行家庭保健产妇为随访组,以2003年10--2003年12月产后4~5d出院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产妇子宫复旧及泌乳量和会阴伤口恢复情况,以及新生儿黄疸减轻和新生儿皮肤及脐部感染情况。结果从产后第3d开始随访组产妇子宫复旧及乳量分泌和新生儿黄疸的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产妇会阴伤口感染和新生儿皮肤及脐部感染2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顺产产妇提早出院,在熟悉、舒适的休养环境下,直接得到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对产妇子宫复旧及乳量的分泌和新生儿黄疸减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游泳对新生儿健康发育的影响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游泳对新生儿健康发育的影响。方法:将足月分娩正常新生儿169例,分为观察组(游泳组)86例,对照组(单纯沐浴组)83例,记录比较两组新生儿体重、胎便初排及胎便转黄时间、经皮黄疸指数、睡眠时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胎便初排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皮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游泳是一项有利于新生儿健康发育的运动。  相似文献   

13.
对母婴分离的产妇实施乳房护理干预促进泌乳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母婴分离的产妇行乳房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新生儿转至NICU的剖宫产产妇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产后第1d通过热敷、按摩和挤奶进行乳房干预;对照组仅行健康教育,待乳房肿胀再给予乳房护理。观察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泌乳及泌乳量的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d的泌乳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也说明了泌乳时间提前了。实验组产妇产后4d内乳房肿胀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产妇产后第1d泌乳量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第2、3、4d的泌乳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对母婴分离的产妇进行乳房干预可促进乳腺管通畅,减少乳房肿胀,使泌乳时间提前及泌乳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混合喂养对剖宫产术后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20例剖宫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观察组早期混合喂养,对照组母乳喂养。观察两组产妇泌乳时间、新生儿排便时间、生后4~5d血清胆红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乳汁分泌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新生儿排便时间、出生后4~5d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剖宫产新生儿早期混合喂养可以预防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早期干预对超声波髋关节筛查异常新生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试验组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出生、出生后3~7d超声波髋关节筛查异常新生儿93例,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每天2次做髋关节外展操同时播放音乐,并使用宽尿布包扎),出生30d复查髋关节超声波.对照组选择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出生,出生后3~7d超声波髋关节筛查异常新生儿90例,告知家属不能采用"蜡烛包"式包裹新生儿,但未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出生30d时复查髋关节超声波.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30d时髋关节超声波复查情况.结果 出生30d时复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出生3~7d超声波髋关节筛查异常新生儿采取早期干预措施能促进其髋关节的自然复位和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保乳手术的120例按随机及患者意愿原则分为保乳手术组及改良根治手术组,手术后两组患者均实施术后辅助化疗及放疗,对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者行内分泌治疗.术后随访24~84个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乳房外形及患者满意度;比较术后两年间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 ①保乳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均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②两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后遗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及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5年总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保乳组的乳房外形美容明显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保乳组对其乳房外形满意度明显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保乳组患者在焦虑或抑郁等负性情感方面明显弱于改良根治手术组(P<0.05).结论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效果好,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乳房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皮瓣不同处理的疗效。方法:将63例乳房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患者术后皮瓣予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一次性负压器双管吸引,对照组患者术后皮瓣予以普通绑带加压包扎,一次性负压器双管吸引。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情况以及负压器的拔管时间。结果:治疗组的负压器引流量较对照组的明显减少,拔管时间提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房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合理的加压包扎可以明显提前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游泳对新生儿部分健康指标(体重、睡眠时间、血清总胆红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正常新生儿128例,将其分为实验组63例(常规护理后游泳)和对照组65例(常规护理),记录并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在睡眠时间、体重、血清总胆红素方面的差别。结果出生后第5天,实验组新生儿体重明显重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泳可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诊疗与护理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诊疗护理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干预方法,提高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水平。方法将109例乳腺癌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在诊疗护理全过程给予心理干预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乳腺癌患者在初诊时、手术后10d及化疗后4个月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各阶段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结果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在诊疗护理各个阶段合并多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经过心理干预,术后10d实验组患者抑郁、躯体症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化疗后4个月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外形变化关注和自卑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障碍是一个较为突出的护理问题,心理干预可以降低各种心理障碍发生率及反应程度,对缓解患者紧张状态,减少生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恢复良好的心理及社会功能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求预防或降低乳腺癌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患肢功能障碍、上肢淋巴水肿的方法,评价切口不加压包扎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措施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甲乳外科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相关措施进行干预,并随访至术后1年,对2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伤口愈合、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患肢肩关节活动度、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及程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并不高于对照组。上肢运功功能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拔管时间、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切口不加压包扎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应用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