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和处理(附1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 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11例(8个髋,3个膝)。结合临床、影像学及细菌培养等作出早期诊断,其中10例(7个髋,3个膝)行清创翻修术,1例髋关节置换术行保守抗感染治疗,结果 随访3个月至5年,未出现感染复发,根据北戴河髋关节功能评分方法进行评分,处理后优6例(≥80分),良2例(≥60分);膝关节置换中除1例手术时机及合理手术方案,是解决关节置的术后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防治术后感染问题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领域面临的难题,感染的发生率在1%左右[1]。关节感染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影响关节置换效果,是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仍处于困境,早期诊断和科学防治是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将我院2006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9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和8例人工全髋关节感染单侧翻修病例进行回顾性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后外侧小切口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0例髋关节疾病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后外侧小切口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对照组(常规后外侧切口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Harris评分、 术后6周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后外侧小切口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中使用气囊止血带,术中的失血量较少[1-2],术后出血量较大,放置引流管已成为常规,减少术后引流血量的关键在于术后早期[3]。本研究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因骨性关节炎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实验组采取暂时夹闭引流管联合持续性冷敷压迫法,能明显减少TKA术后切口引流量、输血量和膝关节肿胀,对切口的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无不良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颜玲  刘士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4,(27):3641-3642
目的:探讨腹带加压包扎24 h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4月期间进行初次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切口腹带加压包扎组(观察组)和切口常规包扎组(对照组)各56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量及48 h拔除引流管时的总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量以及48 h拔除引流管时的术后总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腹带加压包扎24 h能显著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闭合引流的效果。方法16例病人(32个膝关节)同时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随机一侧放置闭合负压引流,另一侧不放置引流作对照,比较术后引流对伤口愈合和伤口感染的影响。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人员操作,采用同一种技术。结果未放置引流的膝关节发生伤口渗血及敷料浸透需行敷料更换的几率高,伤口周围瘀斑和红斑的面积大。但非引流组与引流组在股四头肌肌力的恢复、关节运动范围、伤口并发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感染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非引流组发生的膝关节感染提示引流可能会减少深部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引流管夹闭与否对引流量及引流管放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对85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2例)予以间断伤口引流,对照组(43例)予以自然引流。当伤口引流量≤50ml/24h,拔除引流管。分别记录两组术后8h、24h、拔除引流管时的伤口引流量及引流管引流的时间。结果:实验组8h、24h、拔除引流管时平均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引流管放置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引流可以减少伤口引流量,缩短引流管放置的时间,是一种较为理想值得推广的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放置引流管与不放置引流管对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单侧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按入院时间分为术后不引流A组50例和术后引流B组52例。两组均为初次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术后退热时间、输血人数、术后下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P=0.541;P=0.143);A组出现术后并发症3例,B组出现术后并发症7例;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护理工作量比较有明显差异(P=0.021;P=0.035);两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0,P=0.027)。结论与传统切口引流相比,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放置引流管可减少术后卧床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护理工作量,加速髋关节功能活动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引流管夹闭时间对引流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18例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正常负压保持引流通畅;实验1组手术完毕缝皮后即夹闭引流管,至术后4h后持续开放;实验2组手术完毕缝皮后即关闭引流管,至术后6h后持续开放;观察各组术后8、12、24h的切口引流量,引流管关节腔内末端细菌培养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出院时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8、12、24h的切口引流量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引流量明显多于实验1组和实验2组,实验2组最少,切口愈合时间、出院时关节功能评分及引流管顶端细菌培养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6h内暂时夹闭引流管能减少切口引流量,且对切口的愈合情况及关节功能的恢复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6(5):45-46
目的:应用髋关节镜技术诊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内疑似感染的病例。方法:股骨侧假体周围感染灶清除处理后,重新消毒铺巾,再应用髋关节镜探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关节腔,并放置引流管。结果:经髋关节镜观察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内大量疤痕增生,无明显感染迹象。结论:髋关节镜技术对于早期诊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内是否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髋部骨折常见的治疗手段,假体感染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非常棘手的并发症,不但延长患者住院周期、增加临床治疗费用,还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对患者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消除感染、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假体感染的最终目的.本研究拟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假体感染的致病...  相似文献   

12.
徐昭乐 《中外医疗》2012,31(2):71-71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t2011年2月收治的120例行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治疗蛆,采用针对性预防感染治疗。选取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80例行髋关节置换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记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及关节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低,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严格无茵操作,术后伤口充分引流能明显降低感染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监测方法.方法 对96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术后的伤口引流管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连续监测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 96例细菌培养阴性;CRP浓度在术后迅速增高,在术后2 d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术后患者均无感染.结论 常规监测引流管引流液细菌培养及CRP的水平是早期发现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引流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手术的疗效.方法 76例半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成负压引流组和间断夹管组,每组38例,观察两组术后12和24 h的引流量、切口愈合情况,并于出院时行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负压引流组术后12和24h引流量均显著高于间断夹管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院时两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血肿形成、裂开或感染发生,两组切口引流管顶端细菌培养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间断夹管法引流可有效减少切口引流量,且对切口的愈合无不良影响,是一种较为理想、值得推广的伤口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全髋置换术中运用外侧小切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1年3月间我院实施全髋置换术的70例髋关节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外侧微创小切口进行手术,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80例常规外侧全髋关节置管术的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输血量。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对比以及术后引流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及关节松动等现象,对照组有2例出现关节松动,4例下肢静脉有血栓形成。结论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置换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对患者的损伤小以及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势,在适当选择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306例患者开胸术后,应用闭式引流管引流,促进了肺复张,预防胸腔内积液、积气、余肺扩张不良等并发症,监测术后胸腔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方法 采用置下胸壁前后闭式引流管各1根做引流,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体位引流.结果 306例术后患者引流彻底,无一例发生胸内积液、积气、余肺扩张不良等并发症.其中2例胸内出血,2例肺瘘气.结论 对术后应用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使术侧胸腔得到充分引流,肺复张快,防止了胸腔内积液、积气、余肺扩张不良等并发症.引流通畅能准确监测引流液在单位时间内的量、颜色、性质、瘘气程度,能及时诊断术后是否发生胸内活动性出血、是否有支气管胸膜瘘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全髋置换术中运用外侧小切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1年3月间我院实施全髋置换术的70例髋关节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外侧微创小切口进行手术,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80例常规外侧全髋关节置管术的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输血量。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对比以及术后引流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及关节松动等现象,对照组有2例出现关节松动,4例下肢静脉有血栓形成。结论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置换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对患者的损伤小以及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势,在适当选择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李玥娟 《海南医学》2010,21(23):144-145
目的探讨低浓度酒精冰袋冷敷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引流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5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术后均常规使用脱水及止血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浓度为10%的酒精冰袋冷敷患髋局部,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段关节引流量。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段累积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低浓度酒精冰袋对患者进行术区冷敷,能达到有效的止血作用,减少关节引流量,可广泛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6例全髋关节翻修术患者术后观察及疗效。方法对患者术前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感染及假体关节脱住,指导功能锻炼,出院指导及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翻修手术伤口均愈合,随访半年-3年,惠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患者的护理,对患者伤口愈合、惠肢功能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髋关节脱位、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前术后患者Harris评分、ADL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