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剥脱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历史背景多年来关于剥脱综合征(Exfoliation Syndrome)有许多描述和命名,Vogt(1925)首次提出老年性晶体囊膜剥脱和晶体囊膜性青光眼(Senile exfoliation of the lens capsule and glaucoma capsular),以后又有老年性炎性青光眼(Glaucoma senilis),晶体囊膜假性剥脱(Pseudoexfoliation of the lens capsule)等名称。电子显微镜研究证实除晶体囊膜外,眼的其他结构如房角小梁、睫状体、虹膜、结膜等都存在着剥脱物质。晶体摘出后,剥脱物质仍存在于玻璃体前表面,说明晶体囊膜并不是剥脱物质的唯一来源。鉴于眼的多种结构被累及,所以Sunde(1956)称之为剥脱综合征,这个名称是迄今为止最能为大家所接受的。Eagle等(1979)发现睫状体后短动脉被累及,提示剥脱综合征是一种基底膜疾病,因而命名为基底膜剥脱综合征(Basement Membrane Exfoliation Syndrome)。  相似文献   

2.
剥脱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剥脱综合征(ExfoliationSyndromeES)是以眼前节组织表面出现灰白色头皮屑样物质为特征的原因不明的疾病。因对其临床特征缺乏认识和重视,故此病在我国报道较少。此病于1917年Lindberg即已提及,他首先注意到在单纯性青光眼患者中,约有半数的虹膜瞳孔缘有灰白色碎屑状沉积物。此后,1925年Vogt称本病为囊膜性青光眼(CapsularGlaucoma),他认为这是由于晶体囊膜的脱屑堵塞房角所致。1954年Theobald认为此剥脱物并非来自晶体囊本身,称之为晶体囊膜假性剥脱(Pseudoexfoliationofthelenscapsule)。1956年和1974年Sunde和William先后发现剥脱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兔眼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表面细胞学病变特征及规律,探讨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发生机理。方法9只青紫兰兔分为3组。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7、14天摘除人工晶体,作扫描电镜检查。结果发现术后人工晶体表面有明显的纤维蛋白膜和炎性细胞和色素沉着。描述了巨噬细胞演变为上皮样细胞、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过程。结论推测纤维母细胞样细胞、上皮样细胞与巨噬细胞在人工晶体表面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可能PMMA人工晶体有免疫原性,因而发生了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和分析剥脱综合征性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眼压变化。方法 对7例伴有高眼压、明显影响视力的白内障但尚无严重的视神经、视野损害的剥脱综合征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手术前后的眼压变化。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31.57mmHg,术后1周时平均眼压18.19mmHg,降幅为13.38mmHg,术前术后眼压差异极显著。结论 伴有明显影响视力白内障的剥脱综合征性青光眼病人在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压会显著下降,对那些尚未发生明显视神经视野损害的剥脱综合征性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5.
作者描述3例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数年,见到剥脱物在植入人工晶体的后面,而在术前未见到这些剥脱物质。所有3例在见到剥脱物前均有后囊膜破裂。此现象以往文献均未见报道。最近超微结构研究显示,脱落物至少部分  相似文献   

6.
张洁  易玉珍 《眼科研究》1993,11(3):175-177
对5例剥脱综合征眼组织标本进行光镜、透射电镜及组织化学检查。发现剥脱物质呈短刷状、羽毛状、均质状,分布在晶体前囊、赤道部、虹膜色素上皮细胞、睫状突无色素上皮细胞、晶体悬韧带、玻璃体前界膜表面及小梁网间隙中。透射电镜下,该物质由均质无形物及粗细两种纤维组成。该物质对甲醇刚果红、地衣红及胶性铁呈明显的阳性反应。就此结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动态观察兔眼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纤维膜形成的病变特征及规律。方法青紫兰兔18只分为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组及晶体囊外摘除组。术后1、3、7、14天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前房水纤维蛋白反应。术后1、7、14天切取每个眼球的虹膜和睫状体,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虹膜和睫状体及人工晶体表面的纤维蛋白反应。结果发现前房纤维蛋白反应在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天最重,至第14天减轻。光镜和电镜观察发现,术后第1天虹膜和睫状体表面被渗出的纤维蛋白覆盖,术后第7~14天,虹膜前、后表面、睫状体表面和人工晶体表面及瞳孔区均可见连续的纤维膜形成,纤维膜内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及上皮样细胞。结论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房纤维蛋白反应和术后7天眼内纤维膜形成高于单纯晶体囊外摘除组(P<0.05)。推测眼内纤维膜的形成可能与血-房水屏障破坏和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人工晶体表面细胞学反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兔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术后人工晶体表面细胞学反应的病变特征及规律,探讨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发生机理。方法9只青紫蓝兔分为3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术后1、7、14天摘除人工晶体,行光镜和扫描电镜检查,计数炎性细胞数,采用SAS软件包,对统计资料做方差分析。结果术后人工晶休表面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描述了巨噬细胞演变为上皮样细胞、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过程;首先发现纤维母细胞佯细胞、上皮样细胞与巨噬细胞胞浆内均含有吞噬颗粒,结论推测人工晶体表面的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和上皮详细胞具有效强的吞噬能力,人工晶体表面存在的淋巴细胞群、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提示对人工晶体所在抗原的兔疫反应。  相似文献   

9.
剥脱综合征(exfoliation syndrome)常伴有房水动力学方面的异常。某些伴有青光眼的人,对药物的治疗反应极差。白色的剥脱物出现在睫状突、晶体韧带、晶体表面和虹膜瞳孔缘,偶而可在角膜后及小梁上见到。多见于老年人,但年青人中也有报导,双眼者较多见,但临床上表现为不对称者也不少见。电镜研究证明剥脱物质具有一  相似文献   

10.
有关假性囊膜剥脱的来源问题,历来有许多说法。早年,Vogt(1926)认为是晶体周边部囊膜的分离和剥落。Gifford(1957)和Sugar(1976)提出与小带层有关。但是Busacca从组织学上不能证明有囊膜分裂,认为这是一种来源不明的不能确定的物质。为了有别于热性晶体囊膜剥脱有人建议使用假性剥脱(Pseudoexfoliation)一词(以下简称“剥脱”)。近年来,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的研究证明,真正的晶体表面囊膜剥脱是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一般认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只适应于白内障囊外摘除后后囊完整者。作者经过动物实验,1986年开始,采用巩膜缝线固定法对包括外伤性白内障后囊膜破裂,后发性白内障,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白内障囊内摘除后无晶体囊患者二期植入等病例,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26例30眼,均获得成功。术后随访没有发现与巩膜缝线固定法有关的并发症。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剥脱综合征是一种不明原因的灰白色物质沉积于晶体、虹膜、睫状小带和睫状突等部位的疾病,亦可沉积于角膜内皮和前房角。这种脱落物可为多源性,可能是老化细胞合成的异常基底膜所导致的结果。在房角下部Schwalbe线以前的角膜内皮有一波浪形色素线被作为剥落综合征的一个特点。青光眼伴有剥脱综合征已被明确地证实。作者从1982年1月到1983年5月共研究88例剥脱综合征患者,有12例由于外伤、葡萄膜炎、激光小梁成形术和内眼手术等外来因素影响房角所见而被除外。所有患者均作了视盘照相、眼压测量、视野检查和房角检查。并随机选择80例原发性青光眼作对比观察。房角检查内容包括:(1)房角结构,周围虹膜曲度和虹膜附着位  相似文献   

13.
剥脱综合征     
剥脱综合征的特点是临床上见淡灰色或白色碎片位于瞳孔缘和晶体前囊,也出现于虹膜的两面、小带、睫状体、玻璃体、小梁和角膜内面。常合并青光眼。作者注意到单眼剥脱病人中93%需要在双眼进行抗青光眼治疗。这表明在未发生剥脱症的另一眼多有异常高眼压,并由此推测囊性青光眼可能经常与原发性开角青光眼并存。作者复查了1977年74例患单眼或双眼剥脱综合征的病人及其资料。都曾经过散瞳裂隙灯下检查、房角检查、视盘的描绘或照像和视力、视野的测量。剥脱综合征的诊断是通过对晶体、小带等处典型碎片的观察而做出的。眼压数次测量为  相似文献   

14.
对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看法是有争论的,这部分是由于对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优点及危险缺乏足够的资料报导,现将近来有关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的有关报导归纳摘译如下: 一、资料 Jaffe总结了十年来2,000多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经验,分析了1968—1971年所作的Copeland虹膜面人工晶体植入术162例及1974年后所作的Binkhorst人工晶体植入术650例的资料,后者86%为囊内摘除,14%为囊外摘除,起初囊外摘除者用虹膜囊膜人工晶体,以后囊内摘除及囊外摘除均用虹膜夹(iris clip)人工晶体。Jaffe等又选择了术者、术式、手术时间,患者年龄及眼部  相似文献   

15.
Fuchs睫状体炎综合征临床并不少见.一般认为:其合并的白内障手术并发症较多,预后尚有争论.不少学者主张首选囊内摘除术,近年显微手术的进展大大提高了囊外摘除术的效果,国外已有该综合征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报道.我院对Fuchs睫状体炎综合征合并白内障病例施行现代囊外摘除,其中部分病例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现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最近20年内,许多学者应用电子显微镜检查拟确定有争议的所谓“晶体囊膜假性剥脱”的性质及其起源。“假性剥脱”是1954年Dvorak-Theobald提出,旨在把这种假想的晶体囊膜沉着物区别于晶体囊膜内的真正的分离即“真性”晶体囊膜剥脱。Bertelsen等(1964)和Ashton等(1965)分别发表其电子显微镜检查所见,明确指出产生此种脱落物质的是晶体上皮,这种脱屑能穿过邻近赤道部的晶体前囊。其后许多人对老年人晶体或病眼的检查都同意这种说法。目前有证据(包括临床观察所见)说明虹膜和睫状上皮也能产生脱落物质。此外,不论临床有无病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动物实验对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后人工晶体表面的纤维蛋白膜和炎性细胞进行了动态定量观察,发现术后人工晶体表面明显的纤维蛋白膜,炎性细胞和色素沉着,巨噬细胞是最活跃的参加者,本文发现纤维母细胞样细胞,上皮样细胞与巨噬细胞胞浆内均含有吞噬颗普,从而推测上述细胞在人工晶体表面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提示上皮样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内巨噬细胞转化而来,同时描述了巨噬细胞演变为上皮样细胞,纤维母细胞  相似文献   

18.
表面麻醉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在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无虹膜粘连者。于术前5′开始结膜囊内滴入0 .4 % 盐酸丁氧普鲁卡因眼液( 表麻滴瞳液) 。每2′滴1 次,每次2 滴,共3 次后开始手术。结果 54 例57 眼全部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手术,其中6 眼或因术前点眼过早,或因手术操作时间较长而术中加点1 —2 次表麻滴瞳液后完成手术。结论 在表面麻醉下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值入术效果满意,值得推广使用。但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是保证表面麻醉下顺利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色素播散综合征之特点是虹膜色素上皮色素脱失,虹膜透光,特征性的晶体表面、角膜内皮及房角组织的色素沉着。有些病例伴有眼压升高。Sugar等首次称为色素性青光眼。播散之色素引起青光眼的原因尚不清楚。本文报告在一例色素播散综合征,其眼压升高与体育运动,暗室激发有关联。作者报告一例男性,32岁,剧烈运动后,视力模糊伴有虹视。情绪激动及数次坐于暗室内也曾有相似症状。患者叔父有青光眼。眼部检查见  相似文献   

20.
1917年,Lindberg首次描述了位于瞳孔缘的灰蓝色片状物。1925年,Vogt认为此征系老年人囊膜分层所致,称之为“老年性剥脱”。1954年,Dvorak—Theobald提示该征不是晶体囊膜的正常脱落,确切的说是眼前段不明原因的沉积物,命名为晶体囊膜的假性剥脱,以区别于正常的囊膜分层及生理性脱落。而最近的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证明,剥脱物至少部分是来自晶体囊膜,因而根据其性质命名为“剥脱综合征”。该征常见,约占正常成人的3~8%,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发病率更高,主要发生在75~85岁年龄组,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