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正常压力脑积水(NPH)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后NPH患者42例,分析患者临床症状、脑脊液释放试验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显效31例(73.8%),有效7例(16.67%),总有效率90.47%;无感染、堵管或死亡等现象。术后各脑室参数:Huckman值、Hensson脑室指数、第三脑室宽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NPH的诊断及分流术的选择需结合综合临床资料;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NPH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接收的70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6个月预后不良的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另选取同期医院70例经脑室-腹腔分流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的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资料,纳入预后良好组.查阅患者...  相似文献   

3.
重型脑外伤术后脑积水疗效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的疗效与术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关系。结果22例患者,分流术后2周内神志转清醒5例,1个月内转清醒3例;按Salmon分级:+3级4例,+2级8例,+1级2例,0级6例,-1级2例;术前GCS3分者疗效优于GCS2分;第三脑室呈球形扩大,直径大于1cm者以及侧脑室额角渗出明显者,分流效果良好。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重型脑外伤开颅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有效方法,但必须严格手术指征,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1年2月-2010年5月期间,本院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病人共284例,其中男性179例,女105例。年龄21月-81岁。脑积水病因:肿瘤108例,外伤115例,感染后遗症48例,其他13例。病程最短2周,最长7年。  相似文献   

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2月~2010年5月期间,本院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病人共284例,其中男性179例,女105例.年龄21月~81岁.脑积水病因:肿瘤108例,外伤115例,感染后遗症48例,其他13例.病程最短2周,最长7年.症状:头痛(伴呕吐或不伴呕吐)60%(170例),意识障碍20%(57例),精神智力障碍18 %(51例),肢体感觉运动障碍32%(90例).头颅CT或MRI示脑室扩大,大多伴有间质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采取减压修复与腹腔分流不同方案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于该院行去骨瓣减压术并于术后并发脑积水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均给予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处理,其中53例行分期手术(分期组),45例行同期手术(同期组),按手术顺序将分期组又分为先分流组(一期分流,二期修补,23例)和后分流组(一期修补,二期分流,30例),比较各组手术前后颅内压变化,术后脑脊液蛋白、白细胞计数及氯化物水平,治疗有效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同期组治疗有效率(93.3%)高于先分流组(78.3%)和后分流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术后颅内压低于先分流组和后分流组,颅内压改善值(术前-术后)高于先分流组和后分流组,术后1周颅内压恢复正常者所占比例高于先分流组和后分流组,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先分流组和后分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各组脑脊液蛋白、白细胞计数、氯化物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并发症发生率(48.9%)低于先分流组(69.6%)和后分流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颅脑损伤后交通性脑积水的效果优于分期处理,主要体现在降颅内压效率高和手术并发症少。分期处理中分流与修补两种手术的操作顺序对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男13例,女9例。年龄6—68岁,平均47.2岁。病程1个月至5个年。症状:昏迷5例,头病14例,呕吐8例,痴呆5例,肢体运动障碍13例,所有病例经药物治疗无效,其中4例病人先期在外院行脑室-腹腔服流术,病情未见好转而来我院治疗。术前头部CT及MRI检查均证实为脑积水,有脑室-腹腔分流指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60例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出现感染5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颅内感染3例,分流管皮下通道感染1例,腹腔感染1例。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准确的手术操作,以及围术期的积极预防性抗感染治疗,能有效降低并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原因及其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原因和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院1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本组1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2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l例。结论 分析脑积水原因,并针对其病因和积水不同时期,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侧脑室外引流,病因治疗或行内分流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损伤伴脑积水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损伤伴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腰大池组与脑室组,各35例.腰大池组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脑室组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比较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脑损伤标志物水平、神经功能、并发症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去骨瓣减压术、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术前GCS评分、患者年龄、性别与发生脑积水是否相关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显示去骨瓣减压术(P=0.004)、术前蛛网膜下腔出血(P=0.011)、年龄(P=0.018)及脑室出血(P=0.003)与发生脑积水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前有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高龄及有脑室内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脑积水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术后治疗对脑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外伤共133例,均采用常规去骨瓣开颅术清除血肿减压,根据术后急性期(3d)内收缩压状况分为A、B、C3组(〈150mmHg,151~180mmHg,〉180mmHg),术后行脱水及扩血管治疗。术后1、3、7d复查CT。结果:本研究病例共出现49例脑梗死,A、B、C3组分别为20、17、12例,其中死亡9例,A、C组分别为7例、2例。结论:收缩压过高或过低是重型路脑外伤患者术后脑梗塞发生及其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急性期内维持收缩压于稍高状态(151~180mmHg)可有效减少患者脑梗死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视神经损伤的病因、损伤机制及其诊治经验。方法:总结2009-02-2011-06我院收治的72例颅脑损伤并发视神经损伤病例,其中手术治疗45例,非手术治疗27例,采用焦氏评价法评价视力。结果:手术治疗病例总有效率84.4%,其中术前视力完全丧失病例有效率为46.2%,术前视力残存病例有效率为100%。非手术治疗病例总有效率63.0%,其中治疗前视力残存病例有效率77.8%,视力完全丧失病例有效率33.3%。结论:视神经损伤总体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视力的关键,有手术指征的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实验对比观察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急行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术后立即应用尼莫地平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 128重型颅脑损伤急性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照组患者进行术后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立即应用尼莫地平。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均有明显效果(P<0.05),但是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急行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术后立即应用尼莫地平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术后疗效,有助于患者的精神状态恢复。建议去大骨瓣减压术后立即应用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15.
14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4):1155-1156,1158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收治的41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的发生与脑伤程度重、伤后发生呕吐误吸、合并多发伤及患者年龄大有关。所有患者中恢复良好14例,中残7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5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气管切开并合理使用呼吸机,及时处理颅脑损伤及合并伤,加强输液管理,旱期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血氧饱和度是成功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婴幼儿颅脑损伤后外部性脑积水(EH)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178例颅脑损伤婴幼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婴幼儿脑损伤后EH的相关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伤后GCS评分、昏迷时间、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继发癫痫均是婴幼儿EH的危险因素(P均<0.05),性别、是否合并创伤性湿肺和甘露醇的使用剂量与EH相关性较小(P均>0.05),婴幼儿颅脑损伤后EH的发生率为14%(25/178),年龄(OR=0.5743)、伤后昏迷时间(OR=3.0628)、伤后GCS评分(OR=1.5628)、蛛网膜下腔出血(OR+3.7093)、脑挫裂伤(OR=4.7892)和外伤后癫痫(OR=2.9976)均是婴幼儿EH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患儿≤2岁、伤后GCS评分低、昏迷时间长、有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合并癫痫发作可以增加婴幼儿颅脑损伤后EH危险性,此研究可为婴幼儿颅脑损伤后EH的预防提供参考.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for the external hydrocephalus (EH)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the infant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78 cases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from March 2004 to April 200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Univariate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clinical risk factors for EH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Results By un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age, GCS score after trauma, coma duration, brain contusion,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epilepsy were risk factors for external hydrocephalus in the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Ps < 0.05). Gender,traumatic wet lung and usage of mannitol were less relevant to EH (Ps >0. 05). The incidence of EH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the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was 14% (25/178 ). Age ( OR = 0.5743 ) , coma duration after trauma (OR =3.0628)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OR =3.7093),brain contusion(OR = 4.7892) and post-trauma epilepsy (OR =2. 9976) were risk factors for EH (Ps < 0. 05). Conclusion Younger than 2 years old, low GCS score, long coma duration, brain contusion,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epilepsy would increase the risk of EH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the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This study provides inform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EH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the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重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伤后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恢复良好30例(15%)、中残30例(15%)、重残38例(19%)、植物生存12例(6%)、死亡90例(45%)。结论 重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致残率高;意识障碍是其典型临床表现。其诊断MRI检壹优于CT;大部分采取保守治疗。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越低,患者昏迷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8.
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护理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试验组50例,给于气管综合护理;对照组50例,给于一般护理。结果试验组拔管时间是(22.88±7.32)d,对照组是(26.65±8.43)d;试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8.0%,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3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患者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