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不同进针角度穿刺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不同进针角度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将240例头皮静脉留置针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中的静脉留置针10~20度进针角度,试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30~40度进针角度。结果两组穿刺一次成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采用30~40度进针角度一次成功率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2种浅静脉留置针保护膜应用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急危重病人和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中应用广泛,留置针的应用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浅静脉留置针保护膜的合理应用可减少使用留置针的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本人将2种保护膜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进浅静脉穿刺留置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0年6月在本院呼吸内科行浅静脉留置输液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及实验组(86例).实验组采用改进的浅静脉穿刺、固定、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浅静脉留置穿刺护理方法.比较2纽患者穿刺疼痛程度、患者对静脉留置接受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实验组穿刺疼痛程度较对照组减轻(p=0.015),且实验组患者对留置针接受程度更高(p=0.03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通过改进浅静脉穿刺置管护理方法,降低了穿刺留置时的疼痛感,降低了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患者对浅静脉留置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种静脉留置针进针送管方法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入住抢救室和ICU的4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学教科书上的常规方法操作;实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进针见回血后即停止进针芯,沿针芯顺血管方向推进外导管约1cm后再将针芯与外导管一起送入血管,比较2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结果穿刺成功率实验组为98.0%,对照组为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p<0.01)。结论在留置针穿刺时见回血后不退针芯直接推进外导管的进针送管方法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由于静脉留置针具有维持静脉通道便于抢救和减少护士穿刺次数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在临床中已被普遍应用,其操作方法在教科书上也有记载,诸多临床护士也多以15°~30°为进针角度[1,2].但在实际操作中,我科护士总结出改变进针点和适当增加进针角度的经验,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效减轻病人疼痛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续维莉  程晓梅 《全科护理》2012,10(24):2219-222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不同进针角度,直接影响留置针粘贴固定的牢固性,从而间接影响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方法]将80例危重病人进行不同角度静脉穿刺置管后固定,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的15°~30°进针角度穿刺置管成功后固定,观察组40例采用5°~15°进针角度穿刺成功后固定,比较两组病人不同进针角度穿刺成功后粘贴固定的牢固性与留置时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后固定牢固性系数为97.5%,平均留置时间为7d~9d,而对照组穿刺成功后固定牢固性系数为77.5%,平均留置时间为3d~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采用减小(5°~15°)进针角度穿刺成功后粘贴牢固,从而延长了留置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静脉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输液是一项新技术,自临床应用后极大地方便了基层医院对缺乏PICC置管条件的重症监护患者实施救治用药的顺利展开。然而受腋窝解剖生理结构上诸多因素的干扰,使留置针在穿刺时经常遭遇传统经验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尤其是穿刺已经见到回血的情况下,针头在向前滑行1-2mm时丢失回血的发生率高,使穿刺术终于送管前的操作中。为解决这一难题,我科根据腋下静脉解剖特点选定了2种留置针穿刺进针的方法,经过1年来的临床实践已经初获成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静脉留置针穿刺时进针点和进针角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铮 《护理研究》2010,(2):523-524
由于静脉留置针具有维持静脉通道便于抢救和减少护士穿刺次数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在临床中已被普遍应用,其操作方法在教科书上也有记载,诸多临床护士也多以15&#176;~30&#176;为进针角度。但在实际操作中,我科护士总结出改变进针点和适当增加进针角度的经验,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效减轻病人疼痛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手术室自1994年10月以来,对大、中型手术病人采用留置针输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进针角度对穿刺置管有一定的影响。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更可靠的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方法]将250例病人按入院日期单双日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穿刺,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方法穿刺,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术中漏血率。[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漏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的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可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术中漏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拇指处静脉行浅静脉留置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拇指处静脉行浅静脉留置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拇指处静脉行浅静脉留置平均可静脉输液6.1 d,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当患者静脉条件差时拇指处静脉行浅静脉留置是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3种部位植入浅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抢救时的效果,探讨新生儿输液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法 将9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头皮静脉组、四肢浅静脉组和腋静脉组,各30例.结果 与头皮静脉组、四肢浅静脉组相比,腋静脉留置组植入时间较短、留置时间较长(P<0.01或P<0.05),四肢浅静脉组优于头皮静脉组(P<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应用荧光静脉留置针进行模拟情景训练,提高护士在野战环境下的静脉穿刺技能。方法模拟3种不同光亮度环境,应用荧光静脉留置针和普通静脉留置针在人体仿真肢具模型上对护士进行静脉穿刺模拟训练,对比训练前、后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时间。结果训练前后晨昏光亮度和低光亮度环境下应用荧光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的成功率和穿刺时间存在差异(P0.01或P0.05);训练后低光亮度和晨昏光亮度环境下用荧光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高于普通留置针(P0.05)。结论荧光静脉留置针适用于低光亮环境和晨昏光亮环境中操作,应用荧光静脉留置针进行情景模拟穿刺训练能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技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方法在门诊输液患儿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根据风险管理方法,找出门诊患儿使用留置针护理中常见的风险问题,制定护理对策,比较实施对策后常见风险问题变化情况。结果实施风险管瑚后留置针脱出、堵塞、静脉炎及护理纠纷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风险管理实施前,留置针使用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风险管理方法,可有效保证门诊使用留置针输液患儿护理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留置针应用在非小细胞癌(NSCLC)化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2组患者均予以化疗辅助治疗且实施留置针,对照组以持续浅静脉留置针处理,研究组以1日静脉留置针处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药物渗漏率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缓解率为7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0%(P0.05);研究组药物渗漏率与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1日静脉留置针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持续浅静脉留置针,可提高疗效并减少药物渗漏与静脉炎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CT增强扫描的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使用20G静脉留置针取代12号一次性静脉输液针进行静脉穿刺,配合良好的护理管理。结果患者满意度提升,工作效率大幅提高。结论通过引进静脉留置针并先期预留,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传达并贯彻现代护理的理念,使得护理工作真正达到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渗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血液科住院治疗并使用静脉留置针的2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影响留置针渗血的相关因素。结果随着血小板计数降低患者留置针渗血比例显著升高,血小板20×10~9/L的患者渗血发生率最高(67.6%),血小板100×10~9/L的患者渗血发生率最低(42.7%);手腕部位渗血的比例最高(81.3%),手背虎口部位渗血比例最低(1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50×10~9/L及留置于手腕部位可显著增加渗血风险,OR值分别为2.255、4.4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50×10~9/L及留置于手腕部位是渗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小板计数降低和留置于手腕部位是留置针渗血的高危因素,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有预见性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渗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3种不同静脉穿刺部位对小儿静脉留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采取头部静脉、手部静脉和足部静脉3种不同的穿刺部位对静脉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行静脉穿刺的患儿,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头部穿刺组、手部穿刺组及足部穿刺组,每组各50例。结果3组行静脉穿刺患儿以头部穿刺组的留置时间最长,为(4.12±1.93)d,其次为手部穿刺组,为(3.43±1.6)d,最短为足部穿刺组,为(2.71±1.59)d,经统计学分析,F=9.7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手部穿刺组(32.0%)、足部穿刺组(26.0%),最低为头部穿刺组(12.0%),经统计学分析,χ2=5.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1-3岁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应首选头皮静脉,其次选手背静脉,尽量避免选用下肢静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小儿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不同静脉采血方法的优劣,寻找最佳采血方式。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1~6月新入院患儿271例,均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将其随机分成三组,A组93例,B组96例,C组82例。A组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通过采血针头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B组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连接注射器采血,C组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自流式采血。比较三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采血合格率、工作人员手污染率等指标。结果:A组一次采血成功率、采血量合格率高于B组和C组(P<0.01),工作人员手污染率低于B组和C组(P<0.01)。结论:小儿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可以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降低采血量不准确、血标本溶血、凝固现象的发生,以及减少医源性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