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从自我谈起自我一词,一般并不用于口语,而是代词"我"名词化的书面形式,当然同时也适应着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趋势。英语self是个名词,故用作术语无需加工。这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说的。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术语中,有必要将self区别于Ego(因二者都译成自我)。前者是描述性的术语,后者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术语。"Ego"是个拉丁词,相当于英语的"I"。弗洛伊德在构建他的理论时把一般人所说的自我分成三部分,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这是弗洛伊德研究神经症所得出的观点。其实,本  相似文献   

2.
综合医院内科门诊神经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神经症约占内科普通门诊的12%,其中神经衰弱比例在我国仍是显著的,他们多以躯体不适就诊。通过对神经症病人自身认识,求治过程及转诊问题和劳动能力损伤等问题评定的调查提示在综合医院设立精神科,对医务人员普及加强精神病学训练,在神经症病人中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神经症患者的性别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症患者的临床变量、个性特征与性别的关系。方法 用龚氏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并对 72例男性和 89例女性神经症患者的临床变量进行回顾性调查及对照比较。结果 不同性别的神经症患者在病程、个性特征及生活事件的内容方面存在较明显差异。结论 应给予中年女性神经症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 ,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尤其内科医师识别、诊断神经症的能力 ,开展联络精神病学工作 ,将对节约医疗资源 ,减少患者的身心痛苦 ,降低神经症的发病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神经症患者在心理防御机制的使用上与正常人的差别。为临床提供辅助诊断。方法:采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对48例精神分裂症、64例神经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129例健康人对照。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神经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多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较少使用成熟防御机制;精神分裂症组与神经症组相比,更多使用分裂,而在其它防御机制的使用上无明显差异;神经症患者较少掩饰性。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和神经症病人在心理防御机制的使用上与正常人不同,神经症病人与精神分裂症病人使用大致相同的心理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与其他类别精神障碍患者(除神经症外的精神障碍患者)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以及不同性别的神经症患者在主要幸福感上的差异。方法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30名神经症患者和30名其他类别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主观幸福感的测定,采用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其他类别精神障碍被试与神经症被试在总体幸福感及各分量表分数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别(t=2.42,P0.05);不同性别的神经症患者在正性情绪、负性情绪、总体幸福感的差别具有显著性(t=-2.970,-3.171,2.900;P0.05);女性在幸福感体验和情感体验上都比男性高。结论神经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相对其他类别精神障碍患者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神经症患者的睡眠状况,探索影响神经症患者睡眠状况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探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SRSS和PSQI对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104名神经症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进而分析神经症患者的睡眠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神经症患者的得分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7.
神经症患者述情障碍及其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了解神经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状况;了解不同类型的神经症患者述情障碍的差异及其主要的特点,为神经症的病因学研究及治疗和预防提供一些信息和证据。方法:神经症组:符合CCMD—Ⅲ神经症诊断标准的病人258人;符合DSM—Ⅳ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抑郁障碍的患者73人,焦虑障碍54人,抑郁与焦虑同时存在的(共病)65人,其它类型的神经症患者66人。对照组:无神经症及其它精神疾病健康人,共150人。使用本课题组修订的20个条目的多仑多述情量表(TAS-20)中文版作为评定工具,对所有样本进行述情障碍评定。结果:两组在总分及各因子分上的差异显著,神经症患者的述情障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抑郁性障碍、焦虑性障碍、抑郁与焦虑共存(共病)三组在外向性思维因子分和量表总分上有明显的组间差异,抑郁性障碍组和共病组在外向思维因子分及量表总分上均显著高于焦虑性障碍组;不同性别的述情障碍比较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内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而在神经症组内男性患者的述情量表总分和外向思维因子分明显低于女性病人。结论:神经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且女性更严重;不同类型的神经症患者述情障碍的严重程度存在差异,抑郁性障碍和共病患者的述情障碍比焦虑性障碍严重,主要表现在外向思维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第十七届世界精神病学大会(WCP 2017)将于2017年10月8-12日在德国柏林举行,本次会议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PA)和德国精神病学、心理疗法和心身医学协会(DGPPN)联合主办,会议主题为"21世纪的精神病学:背景、争议和承诺"。  相似文献   

9.
综合医院内科医师对神经症诊断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神经症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精神疾患 ,患者常以头痛、头晕、失眠、乏力等多种躯体不适到综合医院就诊[1] 。文献报道 ,精神科医师在综合医院门诊神经症的检出率达 12 .2 8%~ 12 .5 3% [2 ] 。为研究基层综合医院门诊神经症的分布情况及经过精神病学培训的内科医师能否提高识别神经症和更好地作出处理。在我院内科门诊 ,抽查 4位内科医师 ,就所作出的诊断及处理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对象 样本取自昭通地区人民医院1998年 10月 1日至 11月 1日的连续内科门诊病人 ,入组病人年龄在 15~ 6 5岁之间 ,排除非医疗目的就诊、复诊病人。办法 由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ental Health对应五个汉译术语的使用现状。方法: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4.0,分别以mental health、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精神卫生、精神健康和身心健康为主题词检索CNKI数据库收录的1992年以来核心期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结果:Mental health相关的3287篇引文以基础研究为主,应用研究较少;数量逐年波动增长。五个对应汉译词"心理健康、精神卫生、心理卫生、身心健康和精神健康"使用频率依次递减,研究者、研究机构侧重不同,并衍生出不同的研究领域。心理健康频度最高,使用者主要是心理学科研院所人员;后四种译法使用者主要为精神科从业人员;心理卫生中心性最高。这表明mental health是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交叉点,但对应汉译词使用者和机构学科间或学科内合作广度及深度有待加强。结论:译法取决于概念界定,使用者则属于不同学科。Mental health五种汉译使用频率不同,在心理学、精神病学二十五年发展中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