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晚期子宫内膜癌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按治疗方式分4组:①单纯放疗组5例;②单纯手术组4例;③手术联合化疗和放疗组29例;④放疗加化疗组9例,另3例为化疗加激素治疗未列入分组.结果 50例总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1.5%(31/50)和29.0%(18/50);子宫内膜腺癌为65.2%(33/50)和34.0%(17/50),子宫内膜腺鳞癌为3/8和0,两者3年生存率P>0.25,子宫内膜腺鳞癌无一例生存5年.3、5年生存率:单纯放疗组为3/5、2/5;手术联合化疗和放疗组为71.7%(21/29)、34.3%(12/35);放疗加化疗组为50.0%(7/14)、21.4%(3/14),P>0.05.3年生存率:单纯手术组为0/7;化疗加激素治疗的为0/3.11Ⅰ期为75.0%(42/56)、Ⅳ期为27.3%(6/22),P<0.001.5年生存率Ⅲ期为40、5%(17/42);Ⅳ期为5.0%(1/2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腺癌组织学分级Ⅰ、Ⅱ、Ⅲ级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应选择以手术联合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FIGO期别、组织学类型和组织学分级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TC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术后高危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09年2月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术后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术后行放射治疗,治疗组术后行TC化疗方案联合放疗。计算两组患者肿瘤的复发率、生存率以及药物的毒性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阴道、盆腔复发率,腹膜后淋巴结、肺的远处转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可发生皮肤反应、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神经毒性、泌尿系统毒性反应等,其中,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 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术后高危子宫内膜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5年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单纯放疗方案,但联合治疗的骨髓抑制作用明显,需密切关注患者血细胞水平,必要时辅以造血因子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危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术后接受化疗后其生存率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94例患有高危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选取47例为研究组,对其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其余47例为对照组,不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并对比两组患者CA125水平,经随访后对比3年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3年无瘤生存率为91.49%(43/47),3年内总生存率为87.23%(41/47),对照组3年无瘤生存率为63.83%(30/47),3年内总生存率为74.47%(35/47),两组生存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复发例数为2例,对照组为6例,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后辅助化疗对于高危I期子宫内膜癌治疗有着积极作用,可以提升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后的放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4年1月我院60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分为放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术后治疗,放疗组术后放疗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复发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结果放疗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73.33%)高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的局部复发率(16.67%)低于对照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的远处复发率(10.00%)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6.6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术后的放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复发率,毒副反应较小,可考虑加大推广治疗应用。  相似文献   

5.
田芬  张莉华  卢静 《河北医药》2009,31(3):279-280
目的探讨晚期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确诊为Ⅲ、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按照术后辅助治疗方法分为3组,分别为化疗组,放疗组,激素治疗组,每组20例。统计分析3组的1、3、5年生存率及局部或远处复发情况。结果化疗组的1、3、5年生存率较其他组高,分别为85%、70%及35%,而激素治疗组的生存率最低,分别为55%、20%、0。1年生存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5年生存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的局部或远处复发率较其他组低,分别为5%、15%、25%,而放疗组最高,分别为15%、35%、45%。3组间第1、3年局部或远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5年局部或远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辅助化疗对晚期子宫内膜癌有确切的疗效,能更有效的延长生存周期及降低复发率,而且其治疗方法简单,容易推广,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已成为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据统计,2007年美国有4万例新发子宫内膜癌患者(Jemal A,Siegal R,Ward E,et al.2007).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放疗为辅,化疗在子宫内膜痛治疗中的作用一直备受争议,以往仅用于晚期及复发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近年来,国外开展了多项针对早期高危予宫内膜癌术后辅助化疗预防复发的随机对照研究,从而使化疗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应用也得以开展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低分化腺癌40例,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0例,透明细胞癌3例,腺鳞癌19例;分为2组,观察组34例,行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38例,行单纯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措施、CA125水平及5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5年存活31例,5年存活率为91.18%,对照组5年存活18例,5年存活率为47.3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系统性化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NP)方案化疗同步调强放疗(IMRT)对子宫内膜癌单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NP方案化疗的同时,行局部复发灶的放疗;对照组只给予NP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RR)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结果两组RR分别为100%和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mPFS为13.2个月,对照组为8.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方案化疗联合放疗,能提高子宫内膜癌单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具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化疗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芬 《河北医药》2009,31(15):1930-1931
目的探讨化疗对高危因素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5例早期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行术后化疗,同期有40例相同期别及相同高危因素者未行化疗,比较2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措施及预后。Kaplan-Meier法计算2组5年生存率,具高危因素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采用PAC方案。结果研究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病理类型中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低分化腺癌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分别为72.5%和42.9%;细胞分化程度G1病例数多于G2病例数,其中研究组细胞分化G1存活率显著高于细胞分化G2;肌层浸润深度〈1/2病例数少于肌层浸润深度≥1/2病例数,其中研究组肌层浸润深度〈1/2存活率显著高于肌层浸润深度≥1/2。研究组患者CA125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结论对具高危因素子宫内膜癌患者选择性进行系统化化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同步化疗与诱导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6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诱导化疗联合调强放疗组30例(诱放组)与同步化疗联合调强放疗组30例(同放组).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均采用调强放疗.鼻咽癌原发病灶(GTV1)给予70Gy,2.10~2.25Gy/次;达诊断标准的颈部淋巴结(GTⅣ2)给予65~68Gy,2.0~2.18Gy/次;高危预防区(CTV1)给予60~62Gy,1.8~2.0Gy/次;低危预防区(CTV2)给予50.4Gy,1.8Gy/次.化疗方法为紫杉醇150mg/m2d1,顺铂90mg/m2(每日30mg/m2)d2~4.诱放组为先诱导化疗两周期+放疗+辅助化疗两周期.诱导化疗为每21天1周期.同放组为先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两周期.同步化疗为每28天1周期.两组辅助化疗均为每28天1周期.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诱放组与同放组5年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59.1%和74.5%(X2.24,P=0.624),40.4%和74.5%(X2=1.959,P=0.162),35.6%和74.5%(X2=2.491,P=0.114).毒性反应观察:同放组发生3~4级口腔黏膜反应为53.3%,诱放组为36.7%(P=0.032),同放组发生骨髓抑制率为50.0%,诱放组为20.0%(P=0.024),同放组的副作用明显要高于诱放组.结论 同步放化疗和诱导化疗+放疗这两种治疗方法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特别是T3~4N0~3的患者在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上无统计学差异.同放组较诱放组治疗毒性反应大,但能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替吉奥单药口服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替吉奥联合放疗组40例和单放组40例。2组均采用调强放疗,总剂量DT 60 Gy/30次/6周完成。联合组在放疗同期行替吉奥单药口服,60 mg.m-2.d-1,同时给一定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行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腹部B超等检查,以评价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CR+PR)为90%,单放组总有效率为7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2,P=0.026);2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0.7)个月和(11±0.4)个月;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8.7±3.4)%和(51.1±2.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59.1±8.4)%和(47.3±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联合组骨髓抑制不良反应较单放组增加,但经处理后均能顺利完成治疗。结论:替吉奥单药口服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术后辅助放疗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具有高危因素的I期及II-Ⅳ期患者共56例,对不同期别患者进行手术以及术后放疗,观察统计两组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和生存率。结果在56例患者接受治疗后进行随访调查发现90%患者恢复良好,具有高危因素的I期及II期子宫内膜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手术后复发率为6.7%,并发症发生率6.7%;III、IV期子宫内膜癌的5年生存率为35.6%,手术后复发率76.9%,并发症发生率23.1%。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术后接受有效的放疗具有重要意义,术后辅助盆腔放疗可以提高具有高危因素的I、II期子宫内膜癌的5年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对于III、IV期子宫内癌,术后放疗不能改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赵营  黄守松  孔嘉欣 《贵州医药》2004,28(6):506-50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因素。方法分析 1 3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病理诊断等因素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总 5年生存率为71 .2 1 % ,Ⅰ、Ⅱ、Ⅲ Ⅳ期患者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3.87%、6 1 .70 %和 2 0 .0 0 % ,Ⅰ、Ⅱ期的 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Ⅲ Ⅳ期 (P <0 .0 5 ,P <0 .0 5 )。单纯手术组、手术 +放疗组、单纯放疗组、化疗组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0 .83%、77.78%、5 0 %和 34.6 2 % ,手术组和手术组 +放疗组的 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其它治疗方法组 (P <0 .0 5 ,P <0 .0 5 )。腺癌的 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癌 (P <0 .0 5 )。子宫肌层浸润深度 <1 / 2者可获得较高的生存率 (P <0 .0 5 )。结论临床分期、治疗方式、病理类型等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年轻患者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Ⅰb期宫颈癌年轻患者根治术后加用放疗或化疗辅助治疗48例,其中术后放疗30例,术后化疗18例。结果放疗组与化疗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3.3%和88.9%,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化疗组,各项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Ⅰb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加用化疗在不影响生存率的前提下,生存质量得以提高,是比较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NP)方案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子宫内膜癌单发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子宫内膜癌单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NP方案化疗同步行局部复发灶放疗,对照组给予NP方案化疗,比较两组的有效率(RR)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RR分别为100.0%和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mPFS为13.2个月,对照组的mPFS为8.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NP方案化疗同步放疗能提高子宫内膜癌单发转移患者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6.
杨丹 《淮海医药》2022,(3):258-261
目的:探究盆腔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TC方案(紫杉醇+卡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盆腔调强放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人附睾蛋白(HE4)、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75.56%(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HE4、CA125、VEGF、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周围环境、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盆腔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方案较单纯化疗的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侯玉梅 《河北医药》2008,30(7):973-974
目的 分析不同治疗方法 对子宫内膜癌不同的,临床分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1991年3月至2003年1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30例(经组织细胞学证实)进行回顾性分析,据临床分期及不同的治疗方法 将130例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手术加放疗组、综合治疗组(手术 放化疗 激素),对其治疗后的疗效、复发、转移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全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77.7%,单纯手术组、手术加放疗组及综合治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2.4%、78.1%、82.5%.手术加放疗组及综合治疗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放疗后的并发症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分的发生率别为3.1%、2.7%.结论采用手术、放化疗及激素等综合治疗方法 ,可以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术后复发及转移,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胡嵩 《中国医药指南》2012,(24):178-179
目的对比介入治疗与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介入组(30例)仅予以肝动脉栓塞介入化疗,放疗组(30例)仅予以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介入组及放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6.7%、6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介入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有不良反应出现,但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影响治疗计划。结论介入治疗与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均具有一定疗效,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患者病情及经济、体质耐受状况。  相似文献   

19.
范秀华  李向英  李晓  邢小芬 《河北医药》2010,32(22):3211-3214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近年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激素治疗、化疗、放疗等.早期子宫内膜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治愈率达70%,晚期复发或伴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以激素及化疗等姑息治疗为主.近年来,由于40岁以下患者逐年增加,其中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要求保留子宫.因此,激素治疗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临床应用也取得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186例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资料,96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同时Ⅰ期行肝切除术,同时行FOLFOX方案化疗或TPVCE介入治疗;90例未切肝组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行FOLFOX方案化疗或TPVCE介入治疗,联合放疗12例,20例联合术中瘤体注射无水酒精,分析手术效果及术后生存率.结果 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手术为主的联合术后化疗综合治疗是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