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0.2%罗哌卡因小儿骶管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患儿进入手术室基础麻醉后,R组注入0.2%罗哌卡因1ml/kg,B组注入0.2%布比卡因1ml/kg,术中泵注丙泊酚3mg/(kg.h),再依据需要,间断静脉推注氯胺酮维持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辅助氯胺酮用量、术毕清醒时间及围麻醉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相似,氯胺酮用量、术毕清醒时间及围麻醉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2%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麻醉安全有效,与布比卡因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2.
胡伟  刘学胜 《安徽医药》2003,7(6):430-430
罗哌卡因(repivacaine,RP)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低浓度时产生高度的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临床现已广泛应用于硬膜外阻滞和周围神经阻滞.与布比卡因(bupivacaine,BP)相比其心脏毒性与神经均低于BP.并且RP在小剂量具有直接缩血管作用[1],因此RP用于小儿骶管阻滞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本研究选用3种不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观察镇痛效果、安全性以及术后运动恢复情况,以期为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麻醉提供一种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姚向国  贾俊香 《海峡药学》2010,22(6):109-111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经骶管阻滞用于小儿中腹以下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个月-5岁择期实施中腹部以下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实验组,采用静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骶管用药标准:0.1%罗哌卡因复合0.8%利多卡因与生理盐水1mL.kg-1,Ⅱ组为对照组,采用单纯静脉麻醉。两组均不插管,保留自主呼吸,术中监测Bp、HR、R、ECG、SpO2、记录术中体动次数、术中静脉用药量、苏醒时间、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及术后出现疼痛时间。结果Ⅰ组麻醉效果优于Ⅱ组,术中血压心率波动小于Ⅱ组;术中静脉用药及体动次数Ⅰ组明显少于Ⅱ组;术后患儿出现疼痛时间Ⅰ组迟于Ⅱ组。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行骶管阻滞用于小儿中腹部以下手术可减少静脉麻醉用药量,麻醉效果安全可靠,而且适用于中等长度手术。  相似文献   

4.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具有毒性低、时效长的特点,已证实可安全用于小儿骶管阻滞[1].我院自2004年开始用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并同以往利多卡因加布比卡因小儿骶管阻滞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林  杜建丽 《中国药师》2007,10(2):191-192
骶管阻滞麻醉是经骶裂孔穿刺,注射局麻药于骶管腔以阻滞骶脊神经,是硬膜外阻滞的一种方法。该法属于低位硬脊膜外神经阻滞,且阻滞范围广、镇痛效果满意,适用于直肠、肛门、会阴部等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中运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9例接受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硫酸镁罗哌卡因组(RM组),R组患儿于全麻成功后用0.15%罗哌卡因1 m L/kg行骶管阻滞,RM组患儿在全麻后以0.15%罗哌卡因1 m L/kg联合硫酸镁50 mg行骶管阻滞。比较两组患者FLACC评分、MBS评分、AS评分及术后1周的FAS评分,同时比较患儿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不同时间点FLACC评分、AS评分比较,RM组均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M B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儿术后镇痛药物芬太尼及对乙酰氨基酚的用量均大于R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FAS评分均为0。结论 50 mg硫酸镁联合罗哌卡因小儿骶管阻滞较单纯罗哌卡因能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应用于新生儿骶管阻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下腹部和会阴部手术新生儿40例,应用0.25%罗哌卡因行骶管阻滞,观察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结果:麻醉效果满意,生命体征平稳。结论:0.25%罗哌卡因应用于新生儿骶管阻滞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申富生 《河北医药》2010,32(8):966-967
甲磺酸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用于小儿骶管阻滞报道较少。笔者观察了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的麻醉效果,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Ⅰ级、年龄1~4岁、无心肺疾患、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骶管单次注入0.2%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对照组骶管单次注入0.2%罗哌卡因,术中用异丙酚和氯胺酮维持镇静。测定骶管阻滞起效的时间和术后镇痛情况,监测并记录两组患儿围术期的呼吸、循环功能状况,评估麻醉效能,观察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较短,镇痛时间明显延长,围术期循环功能稳定,阻滞效果可靠,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下腹部手术经骶管单次注入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应用罗哌卡因,术后镇痛时间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沈上荣  曹伟 《海峡药学》2011,23(2):112-114
目的探讨0.5%盐酸罗哌卡因比较等摩尔甲磺酸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用于肛肠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择期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甲磺酸罗哌卡因组)、B组(盐酸罗哌卡因组),两组患者均以1%盐酸利多卡因5mL作为试验剂量,5min后无不良反应则分别给予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0.5%盐酸罗哌卡因各20mL。记录麻醉效果。结果甲磺酸罗哌卡因比盐酸罗哌卡因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前者吸收快,易出现轻度局麻药毒性反应。两者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程度无明显差异,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满意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骶管阻滞下实施肛肠手术起效快,感觉阻滞完善。  相似文献   

11.
陆正荷 《中国药业》2012,21(5):78-79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6岁以内患儿骶管阻滞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下腹部以下手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级、6岁以内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倒.骶管阻滞用药浓度为R1组0.1%罗哌卡因1 mL/kg,R2组O.2%罗哌卡因1 mL/kg,R3组O.3%罗哌卡因1 mL/kg,术中有体动的患儿每次追加氯胺酮2 mg/kg.观察各组惠儿术后修改的客观疼痛评分法(OPS)镇痛评分及肌力恢复时间(Bromge评分)、运动阻滞程度评分.结果 镇痛效果及维持时间方面,R3>R2>R1;Bromge评分随着时间推移.R3>R2>R1.结论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可提供不同程度的镇痛效果和恢复效果,不同手术术后对惠儿有不同的要求,应使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患儿骶管阻滞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咪唑安定在小儿骶管阻滞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1~6岁行下腹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患儿,随机双盲分成布比卡因(2.5mg/kg)对照组,罗哌卡因低、中、高(2.5、3.5、5.0mg/kg)剂量组。采用七氟醚诱导吸入麻醉加骶管阻滞罗哌卡因,复合咪唑安定(0.2mg/kg)。结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罗哌卡因复合咪唑安定对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影响小;术中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有轻度下降,但均在生理范围内;高、中剂量组术后镇痛持续时间类似布比卡因,低剂量短于布比卡因。除个别患儿在术中有牵拉反应和术后呕吐外,其余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复合咪唑安定在小儿麻醉中对患儿血液动力学影响小、可延长镇痛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在肛肠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和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方法肛肠手术患者1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Ⅰ、Ⅱ、Ⅲ3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左侧卧位,暴露骶部,自尾骨尖端向头端方向4cm处骶裂孔中心行骶管阻滞。穿刺成功后,Ⅰ、Ⅱ、Ⅲ组分别注入0.1%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0.1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0.2%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每组均注入20ml。结果Ⅰ、Ⅱ、Ⅲ组镇痛优良率分别为82%、75%、93%,Ⅲ组明显高于Ⅰ、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骶管阻滞适用于肛肠手术,镇痛效果满意,运动神经阻滞少,安全范围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单纯罗哌卡因和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骶管阻滞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男性尿道下裂患儿50例,随机分成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组(RM组),每组25例。R组全麻诱导后用0.25%罗哌卡因0.5mL/kg进行骶管阻滞,RM组用0.25%罗哌卡因0.5mL/kg复合吗啡7.5μg/kg进行骶管阻滞。记录两组患儿手术、麻醉以及镇痛时间。术后24h内记录不良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R组平均镇痛时间为(9.8±2.6)h,RM组镇痛时间为(16.2±3.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76,P〈0.05)。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相似(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9,P〉0.05)。结论0.25%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7.5μg/kg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骶管阻滞镇痛,镇痛时间长,效果确切,没有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骶管阻滞的最低有效浓度(MLAC)。方法2-96h新生儿27例,静脉注射氯胺酮后行骶管阻滞。观察患儿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来确定镇痛是否有效,采用序贯法测定最低有效浓度。结果罗哌卡因在新生儿骶管阻滞镇痛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079%(95%CI,0.065%-0.093%)。结论罗哌卡因在新生儿骶管阻滞镇痛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079%。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0.25%左旋布比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0.25%罗哌卡因比较。方法选择60例(2~8岁)择期行泌尿外科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L组(0.25%左旋布比卡因)和R组(0.25%罗哌卡因),每组30例。患儿麻醉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01 mg/kg。两组经骶裂孔给予局麻药1 mL/kg。两组麻醉诱导和术中维持用七氟烷且均不行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测定骶管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术后镇痛情况,记录HR、MAP、SpO2,观察两组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结果L组与R组的起效时间[(7.4±2.1)min vs(8.1±2.4)min]和镇痛时间[(423±37)min vs(388±45)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局麻药的毒性反应。结论0.25%左旋布比卡因(1 mL/kg)用于小儿骶管阻滞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同浓度、同剂量的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具有相似的药效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罗哌卡因用于儿童骶管阻滞的最低有效镇痛浓度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哌卡因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长效局部麻醉药,在息儿骶管阻滞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选择合适的罗哌卡因浓度是患儿骶管阻滞成功和安全使用的前提。目前,患儿骶管阻滞使用的罗哌卡因的浓度报道不一,波动范围较大,从0.1%至0.5%均有使用。因此,寻找可靠的临床定量指标来确定罗哌卡因的使用浓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不同年龄段儿童骶管阻滞时能否使用不同浓度的局部麻醉药,尚未得到临床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应用于儿童尿道下裂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110例行尿道下裂成型术的男性患儿(0~4岁)随机分为R组(骶管阻滞:0.20%罗哌卡因1 mL/kg)以及HR组(骶管阻滞:氢吗啡酮10μg/kg+0.20%罗哌卡因1 mL/kg),每组55例。比较2组患儿术后镇痛时间,术后1、6、12、18、24 h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CHEOPS),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 与R组相比,HR组患儿术后镇痛时间更长(P<0.01),术后12 h和18 h CHEOPS评分更低(P<0.05),2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能够安全地应用于小儿骶管麻醉,并有效延长术后镇痛时间,改善患儿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9.
张芙娟  赵华  刘汉斌  王建军 《中国药房》2010,(22):2061-2062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骶管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用序贯试验法测定罗哌卡因骶管运动阻滞的EC50。结果:罗哌卡因骶管运动阻滞的EC50值为0.22%(95%可信区间为0.216%~0.235%)。结论:骶管注射浓度0.20%~0.22%的罗哌卡因适合门诊膀胱镜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在在小儿骶管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在骶管麻醉中,观察组患儿给予左旋布比卡因,对照组患儿给予罗哌卡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使用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1 h CHIPP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和术后1 h CHIPP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围手术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止痛效果好,肌松良好,手术中患儿无痛苦,且术后患儿苏醒较快,在行骶管麻醉的同时也可以将药物加入到局麻药中进行术后的镇痛,极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也成为小儿骶管麻醉中的良好选择,而且经本次研究观察,作者认为: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均能有效、安全的用于骶管麻醉,但左旋布比卡因具有更为显著的镇痛效果,有助于促进患儿术后更好更快恢复,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