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散加减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83例小儿腹泻,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用恩密达粉剂治疗,治疗组根据小儿酌情加减藿香正气散治疗。均每日3次,用药2个疗程(连服1周为1疗程),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治疗组总有效率93%,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且与恩密达粉剂治疗相比,藿香正气散治疗疗效明显;观察发现藿香正气散药效安全,治疗过程没发现副作用。结论:藿香正气散功专宣化湿浊,调和胃肠,对小儿腹泻临床症状的改善和腹泻病程的缩短,均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液联合拔罐治疗胃肠型感冒的疗效。方法:将80例胃肠型感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藿香正气液早晚口服,治疗组予以藿香正气液口服联合背部拔罐(留罐10~15 min起罐)治疗。两组均以2天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胃肠道症状及感冒症状的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用药,罐药联合应用见效快,症状缓解迅速,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针药合治中风后肝郁脾虚型抑郁症3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电针智三针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中风后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电针智三针(神庭、本神双)等穴位,隔日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配合小柴胡汤加减,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晨服百优解10mg,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2组治疗1个疗程后应用HAMD抑郁量表(17项)观察治疗前后积分变化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6.7%,2组间统计学差别显著(P<0.05);随诊追踪6个月,治疗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0.0%、33.3%,2组间统计学差别显著(P<0.05)。结论:电针智三针为主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疗效巩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苏饮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体虚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患者给予参苏饮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日1剂,5剂为1疗程,连服2~4疗程.结果:65例患者中,痊愈60例,无效5例,治愈率为92.3%.结论:参苏饮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体虚感冒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探讨藿香正气汤剂治疗暑湿性胃肠型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藿香正气散汤剂为主治疗暑湿性胃肠型感冒45例。结果:45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结论:藿香正气汤剂治疗暑湿性胃肠型感冒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利群  于海峰 《河北中医》2005,27(9):674-675
目的观察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痰瘀互阻型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予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60例口服潘特生0.2g,每日3次,维生素C片0.1g,每日3次,维生素E胶丸100mg,每日1次.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75%,对照组为43.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陈汤血府逐瘀汤加减对肝郁脾虚、痰瘀互阻型脂肪肝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崔杰 《河南中医》2012,32(1):47-48
目的:观察参苏饮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体虚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患者给予参苏饮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日1剂,5剂为1疗程,连服2~4疗程。结果:65例患者中,痊愈60例,无效5例,治愈率为92.3%。结论:参苏饮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体虚感冒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顾蘅  张毅 《河南中医》2011,31(7):814-815
门诊处方中常风的感冒证型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寒热夹杂型感冒,虚证感冒.风寒感冒用麻黄桂枝汤加减,麻黄附子汤加减,桂枝汤加减治之;风热感冒用荆防败毒散、银翘散治之;暑湿感冒用藿香正气散治之;寒热夹杂型感冒用小柴胡汤、小青龙加石膏汤、麻杏石甘汤、柴葛解肌汤治之;虚证感冒用玉屏风散治之.通过对这些处方用药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胃肠型感冒暑湿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将全国20个中心确诊为胃肠型感冒暑湿证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安慰剂组,每组80例。高剂量组口服藿香正气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2次;低剂量组口服藿香正口服气液10ml/次+藿香正气口服液模拟剂10ml/次,每日2次;安慰剂组口服藿香正气口服液模拟剂,每次20ml,每日2次。各组疗程均为5天。观察主要疗效指标(第3天痊愈率及疾病痊愈时间)、次要疗效指标(胃肠型感冒症状总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及证候有效率、中医单项症状消失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高、低剂量组与安慰剂组第3天痊愈率分别为72.00%、37.33%、14.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效检验比较,组间痊愈率率差的95%CI下限均大于0,优效成立。各组中位疾病痊愈时间分别为2.0天、4.0天、5.0天;治疗3天后胃肠型感冒症状总积分分别为(1.04±1.70)分、(2.70±2.50)分、(3.69±2.65)分;治疗5天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分别为(0.45±0.96)分、(0.69±1.46)分、(1.39±2.15)分;治疗5天后中医证候有效率分别为100.00%、100.00%、90.91%,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中医单项症状恶心或/和呕吐、肢体困重消失率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各组均未出现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藿香正气口服液可改善胃肠型感冒暑湿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总结以藿香正气汤剂为主治疗暑湿型胃肠感冒的疗效。方法:采用门诊治疗的60例患者。结果:治愈42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0%。经过对不同临床症状的暑湿型胃肠感冒治疗,服用藿香正气汤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藿香正气汤剂对暑湿型胃肠感冒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董明霞  葛楠  李颖 《河南中医》2013,33(6):969-970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腹泻病例6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口服:对照组采用思密达3 g,日3次口服.28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藿香正气制剂治疗冬季胃肠型感冒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录增 《河南中医》2008,28(5):64-65
目的:探求中药内服治疗冬季胃肠型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藿香正气制剂(汤剂,水剂,软胶囊)为主治疗冬季胃肠型感冒100例。结果:治愈8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结论:藿香正气制剂治疗冬季胃肠型感冒,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高磊 《河南中医》2013,33(1):24-25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合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患者给予小柴胡汤治疗,并辨证加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观察1~3个疗程.结果:治愈65例(59.1%),显效36例(32.7%),有效7例(6.4%),无效2例(1.8%),有效率为98.2%.结论: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合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藿香正气胶囊治疗胃肠型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胃肠型感冒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藿香正气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胃肠型感冒临床治疗中,采用藿香正气胶囊,既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又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型的慢性胆囊炎26例,随机分为2组各13例,治疗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减内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三嗪、甲硝唑注射液静滴治疗,1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2组有效率分别为92.3%、76.9%,治疗组好于对照组,但2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有与头孢三嗪、甲硝唑注射液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76例.两组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加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用量:<1岁5 mL,每3日2次;1~3岁10 mL,每3日2次;>3岁10 mL,每3日2次;口服,疗程5 d.结果:治疗组手足口病患儿的痊愈率为7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7%(P<0.01),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金铃子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加用金铃子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7天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铃子散合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胆囊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莫静 《中医研究》2012,25(8):24-26
目的:观察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3例本院门诊就诊的感冒后咳嗽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给予止嗽散加减(桔梗、前胡、紫菀、陈皮、百部、牛蒡子、荆芥、僵蚕、甘草),每日1剂,永煎,分2次温服.对照组65例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每次1.0g,每日3次;急支糖浆每次10 mL,每日3次.两组均以3d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治疗期间嘱患者避风寒、禁食辛辣油腻之品.结果:治疗组治愈43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有效率占91.18%;对照组治愈26例,好转21例,无效18例,有效率占72.31%.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多白汤治疗黄褐斑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多白汤加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以多白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4例以维生素E50mg、维生素C 0.2mg,每日3次口服,30d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78.6%,对照组45.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多白汤加减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笔者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胃肠型感冒5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5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94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