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我院2004年~2005年上报的198例ADR分别从患者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用药次数与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51.5%(103例),中药制剂占总例数的21.2%(42例):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8%(95例)。其次是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损害;而较严重的ADR有5例(2.5%):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84.8%(168例)。  相似文献   

2.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5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58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158例ADR报告中,大于60岁的患者ADR发生率最高,占总例数的35.44%(56例);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总例数的84.81%(134例);最易引起ADR的药品为抗感染药,占总例数的47.47%(75例);引起ADR的抗感染药物中,以头孢菌素类最高,占抗感染药物例数的49.33%(37例);ADR致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且比例最高,占总例数的42.41%(67例)。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报告工作,减少或避免ADR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我院儿科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儿科2006年收集的67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表,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67例ADR中,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4.03%(63例);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43.28%(29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49.25%(33例)。结论应关注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加强儿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我院4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420例ADR报告分别从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ADR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0例ADR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31.91%(134例);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多,占83.10%(349例);导致ADR的药品以抗菌药物最多,占总数的38.33%(161例),其中以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多,占总例数的38.81%(163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5.
75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各种因素对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及其特点,以促进医院的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2007年9月30日的我院门诊、住院患者ADR监测报告75例,对药物种类、抗茵药类别、涉及的系统/器官、给药途径及年龄等各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75例ADR中,老年患者较多,占18.67%(14例);静滴给药引发的ADR居多,占总例数的82.67%(62例);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5.33%(34例);临床表现以皮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9.33%(37例)。结论:医务人员在临床药品使用中结合ADR发生的特点,注重合理用药,把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6.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成功上报省中心的7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8例ADR中,女性的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71.79%(56例);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8.21%(61例);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52.5%(41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35.9%(28例)。结论防止可能或潜在的ADR,关键在于临床用药监测,应加强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宣传,开展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7.
325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以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ADR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收集的2010~2012年的325例ADR进行分类汇总,并加以分析。结果在325例儿童ADR中,男性患儿占230例(70.77%),女性患儿占95例(29.23%)。静脉给药者居多,占296例(91.08%)。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居首位,共40种抗微生物药物,引起156例ADR,占总例数的48.00%。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ADR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占总例次的77.41%。结论ADR的发生与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多种因素相关,应加强ADR的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宋琳  胡建新 《江西医药》2009,44(9):917-919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发生的159例ADR报告,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159例ADR中,以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59.12%(94例);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总例数的84.91%(135例);在临床表现方面以皮肤及附件反应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3.40%(69例)。结论加强ADR监测与宣传,合理使用抗菌药,慎用静脉注射剂,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徐雷  侯勇  王儒强  张士勇 《淮海医药》2009,27(5):450-45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收集并上报的5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509例ADR中,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34.4%(175例);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86.05%(438例);抗菌药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3.65%(324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34.8%(177例)。结论继续做好ADR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0.
2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娟  张少文  宋新文  许琼 《医药导报》2009,28(11):1518-1519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集的253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3例ADR中,<3岁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51.0%(129例);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5.9%(192例);抗生素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6.0%(167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76.7%(194例)。结论医务工作者应展开全方位的ADR监测,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1.
我院2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年1~12月收集的2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2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0.2%(177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1.5%(155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伍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2.3%(132例)。结论:应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某院58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12—2013年上报的581例ADR 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581例 ADR 报告中,男性290例,女性291例,基本持平;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 ADR 最多,占总例数的72.81%,抗感染药物引起的 ADR 最多,占总例数的26.68%,其次为中药制剂,占总例数的17.21%;ADR 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28.92%;ADR 报告分类多为一般,占总数的91.57%。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慎用中药制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 ADR 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番禺地区婴幼儿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番禺地区各医院收集和上报的187例婴幼儿ADR报告,分别从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7例ADR中,176例(94.1%)是以静脉给药的方式引发的;最易引起ADR的药品为抗感染药,占总例数的66.3%(124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总例数的76.5%(143例)。结论应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加强ADR监测报告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5~2007年1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102例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2例ADR中,女性占总例数的65.69%(67例);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90.20%(92例);最易引起ADR的药品为抗感染药,占总例数的84.31%(86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总例数的74.51%(76例)。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报告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我院11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收集的114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4例ADR中,青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60.5%(69例);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2.1%(105例);抗菌药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5.8%(75例);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33.1%(56例)。结论:医务工作者应展开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院14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络中心的报告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寻找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方法和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收集上报的149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及上报科室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9例ADR中,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4.0%(140例);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2.3%(63例);ADR病例多发于住院病房,占总例数的64.4%(96例);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最常见,占总例数的50.3%(75例)。结论:在医院开展ADR监测工作,有利于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我院15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方法,对158例报告就ADR分布与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分类、累及系统或器官、ADR严重程度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58例ADR报告中涉及71个药物品种,由抗菌药物导致的ADR最多,占总数的31.0%;其中65岁以上老年患者最多,占总例数的19.0%;以静脉滴注(72.8%)方式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47.5%。结论: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的100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表,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100例ADR中,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8%;抗菌药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44%;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50%.结论:应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对我院2013年收集的105例 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所用药物、引发 ADR的药品种类及发生率、ADR涉及的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50岁以上患者 ADR 发生率高于其它年龄段(55例,占52%),静脉滴注较其它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93例,占89%),药物分类,营养药物引发 ADR 的比例最高(50例,占47.62%),ADR的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皮肤损害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漯河市中医院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增长趋势,发掘警戒信号,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上报至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91例新的/严重的ADR病例,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科室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60岁患者ADR发生率较高(57例,占62.64%);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66例,占72.53%);中药制剂的ADR报告例数居第1位(29例,31.87%);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5例次,占总计131例次的41.98%);新的ADR为87例(占95.60%),严重的ADR为4例(占4.40%),主要出现在内科。结论:要加强引发新的/严重的ADR药物品种的监测工作,重视其信号作用;在使用相关药品时,做到密切巡视观察,及时处理应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