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传染源在山区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当前血吸虫病疫区正在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 本文通过对血吸虫病的传染源及其控制措施作一浅析, 认为应加强血吸虫病的传染源调查, 强化感染性钉螺作为传染源控制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血吸虫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在宣城市宣州区选择1个较重流行村实施"以机代牛"、"家畜圈养"、"改厕"或"建沼气池"等控制传染源措施。要求淘汰所有耕牛和菜牛,其它家畜圈养,所有住户建造粪便无害化处理厕所或沼气池,家庭普及自来水。结果项目实施1年后,全部耕牛被淘汰,所有住户建立了无害化厕所或沼汽池,安全用水率38.1%,生猪全部实行了圈养;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下降了61.7%,感染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均下降了100.0%。结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预防血吸虫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在南陵县选择1个较重流行村实施"以机代牛"、"家畜圈养"、"改厕"或"建沼气池"等控制传染源措施.要求淘汰所有耕牛和菜牛,其它家畜圈养,所有住户建造粪便无害化处理厕所或沼气池,家庭普及自来水.结果 项目实施1年后.59.0%的耕牛被淘汰,57.6%的住户建立了无害化厕所,安全用水率29.1%,生猪全部实行了圈养;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下降了63.9%.耕牛感染率下降100.0%,感染螺密度下降100.0%.结论 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预防血吸虫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在安徽省7个县选择8个较严重的血吸虫病流行村实施传染源控制、综合治理和卫生血防项目等综合防治措施4年,观察血吸虫病预防效果。结果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实施4年,8个试点村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平均下降94.2%,有螺环境感染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分别平均下降91.9%和81.0%。结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预防血吸虫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湖沼地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的效果。方法收集整理并分析2004-2008年公安县、江陵县开展人畜查治病、健康教育、无害化厕所建设、以机代牛、洲滩禁牧和安全用水等策略的年报资料。结果与2004年策略实施初期相比,2008年公安县人群和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了74.43%和74.18%,感染性钉螺密度下降了99.42%;江陵县人群和耕牛感染率分别下降了73.29%和63.60%,感染性钉螺密度下降了75.78%。2县连续3年均未发生突发疫情,散发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均降为0。结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可有效控制湖沼地区血吸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在东至县选择1个重流行村实施"以机代牛"、"家畜圈养"、"改厕"或"建沼气池"等控制传染源措施。要求淘汰所有耕牛和菜牛,其它家畜圈养,所有住户建造粪便无害化处理厕所或沼气池,安装家庭自来水。结果项目实施1年后,全部耕牛被淘汰,所有住户建立了无害化厕所或沼汽池,家庭(户)自来水安装率74.6%,生猪全部实行了圈养。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下降了81.8%,感染螺密度下降了71.4%,钉螺感染率下降了和87.0%。结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预防血吸虫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江洲滩地区血吸虫病传染源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了解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区传染源的种类和感染状况,分析各宿主在传播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报道1992 ̄1995年安徽省5个江洲滩型及虫病流行区进行的传染源种类、分布、感染和污染状况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本省江洲滩地区除人外共发现牛、猪、兔、羊、鼠和狗6种动物传染源。感染率分别为43.08%、21.31%、18.18%、13.04%、8.33%和0.69%,除狗外其它动物感染率均高于人群(7.5  相似文献   

9.
了解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区传染源的种类和感染状况,分析各宿主在传播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报道1992~1995年安徽省5个江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进行的传染源种类、分布、感染和污染状况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本省江洲滩地区除人外共发现牛、猪、兔、羊、鼠和狗6种动物传染源。感染率分别为43.08%、21.31%、18.18%、13.04%、8.33%和0.69%,除狗外其它动物感染率均高于人群(7.53%)。从各宿主EPD和相对传播指数来看,人群所占的比例最高达91.3%,耕牛占8.48%,其它动物累计仅0.2%。然而,滩地实际污染调查则仅发现牛、猪和羊,污染指数牛占99.83%,猪占0.17%,由此可见牛是湖沼地区最重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0.
了解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区传染源的种类和感染状况,分析各宿主在传播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92~1995年在安徽省5个江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进行的传染源种类、分布、感染和污染状况的调查显示,在我省江洲滩地区除人外共发现牛、猪、兔、羊、鼠和狗等6种动物传染源。感染率分别为48.69%、21.31%、18.18%、13.04%、8.33%和0.69%,除狗外其它动物感染率均高于人群(7.53%)。从各宿主EPD和相对传播指数来看,人群所占的比例最高达91.3%,耕牛占8.48%,其它动物累计仅0.2%。然而,滩地实际污染调查则仅发现牛、猪和羊,污染指数牛占99.83%,猪占0.17%,由此可见牛是湖沼地区最重要的传染源。同时文中指出确切判断某一宿主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不仅要分析传染源的数量、感染率、排卵量,而且还要考虑到虫卵实际污染有螺水体的机率、孵出率和对钉螺的攻击力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宜昌市在所辖疫区县(市、区)逐步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后,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血防机构缺乏活力,大部分机构的生存与发展陷入困境,在血防工作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实施血防机构改革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我们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血防机构体制改革,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新型抗血吸虫杂环化合物噁二唑?2?氧化物杂环类似物F?2015?14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方法。方法 小鼠血浆及组织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以C18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再经流动相为10%乙腈?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梯度洗脱分离,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F?2015?14。 结果 小鼠血浆中F?2015?14在12.5 ~ 25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0,检出限为8.8 mg /mL;小鼠肝匀浆中F?2015?14在12.5 ~ 25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2,检出限为5.6 mg/mL。在加样量为12.5 mg/mL的小鼠血浆和肝匀浆样品中,UPLC?QTOF?MS的准确度和基质效应均在80% ~ 120%,日间、日内精密度均< 20%;在加样量为100、200 mg/mL的小鼠血浆和肝匀浆样品中,UPLC?QTOF?MS的准确度和基质效应均在85% ~ 115%,日间、日内精密度均< 15%。 结论 UPLC?QTOF?MS检测新型抗血吸虫杂环化合物噁二唑?2?氧化物(F?2015?14)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及重复性,为抗血吸虫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安徽省水利血吸虫病防治工程控制钉螺的效果.方法 选择不同类型水利血防工程,收集工程实施后的螺情资料,并于2007~2011年对工程及对照区进行钉螺调查,用GPS测定工程和有螺框位置,用GIS绘制电子地图.按照项目的效果指标评价标准,对工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4个工程完工后,钉螺密度和活螺框出现率均降为0.降滩护坡工程实施后至今未发现钉螺,其对照环境则保持有螺状态.沉螺池工程尽管外围江滩每年螺情严重,而与工程相连下游河道连续20年未发现钉螺;2009年的一次不当操作导致了钉螺通过沉螺池,但及时的处理后迅速地防止了钉螺的扩散,2010起下游河道又处于无螺状态.沟渠硬化环境工程完工后2年内未发现钉螺,第3年出现钉螺,且钉螺密度和钉螺框出现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硬化环境的有螺框出现率低于邻近未硬化对照环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水利血防工程有较好的防螺控螺效果,但后期管理和维护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和评估江西省县级血防机构卫生人力变化情况,为县级血防机构卫生人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调查表,普查2010年全省县级血防机构卫生人力状况,与2007年基线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10年全省县级血防机构职工总数为1384人,比2007年减少71人;平均每个机构人数为40.71人,比2007年减少0.86人。与2007年相比,本科学历上升6.17%,大专学历上升6.8%;培训和进修参加率有所上升。结论江西省县级血防机构在卫生人力方面有所改善,应采取措施稳定血防队伍,并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血防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在职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6.
17.
安徽省人畜血吸虫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安徽省人畜血吸虫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全省19个血吸虫病疫情未控制县的每个县随机抽取3个未控制村(少于或等于3个的每个村必查)开展人畜感染情况调查。人群查病采用IHA法对6~65岁常住居民进行筛查,受检率不低于90%,阳性者全部以Kato-Katz法(一粪三检)进行病原学检查。对所有敞放的牛和羊的检查采用粪便直接毛蚴孵化法。结果疫情未控制村人群血吸虫平均感染率为0.52%,最高为3.96%。耕牛感染率平均为1.86%,最高为4.92%;共检查羊394头,均为阴性。结论安徽省人畜血吸虫感染率的下降达到了疫情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8.
荆州区和江陵县2008年在感染季节实施2次人畜药物化疗及查灭钉螺措施后,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降至1.45%和2.73%,耕牛感染率分别降至3.30%和3.01%;钉螺感染率分别比2007年下降了28.96%和16.62%。2008年考核评估与2007年预评估比较,现场查病抽查人群血吸虫平均感染率由2007年的2.87%降至1.26%,耕牛感染率由2007年的4.42%降至1.80%。血吸虫感染季节2次化疗可显著降低人畜血吸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