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目的观察同种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移植对人工真皮血管化的促进作用。方法在27只Wistar大鼠背部造成2.5 cm×2.5 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2处/只),将其分为血管内皮细胞组:将血管内皮细胞混入0.5 ml纤维蛋白胶中,按1.0×105/cm2的密度均匀喷洒于移植床;混合组:将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混入等量纤维蛋白胶后,同前密度喷洒于移植床;对照组:按同样方法喷洒等量纤维蛋白胶。随后各组移植人工真皮,每组9只大鼠18处创面。于移植后5、10 d切取移植的真皮及周围组织行H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asson和墨汁灌注染色,观察新生血管生长情况。于移植后5 d行伊文思蓝灌注,以分光光度计定量检测法测定微血管形成情况。结果移植后5 d,HE、VEGF、Masson和墨汁灌注染色均可见各组移植床有新生血管长入。HE染色见血管内皮细胞组、混合组新生血管数量分别为(14.2±3.6)、(12.1±2.5)条,较对照组[(3.9±1.6)条]明显增多(P<0.05)。移植后10 d,人工真皮内及移植床均有微血管形成,且胶原组织的合成增加。移植后5 d,经伊文思蓝灌注,收集并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组、混合组真皮组织溶出的上清液,吸光度值分别为0.167±0.058、0.155±0.046,均高于对照组的0.066±0.024(P<0.05)。结论同种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移植可促进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血管新生,加速人工真皮移植后血管化过程,促进类真皮组织的成熟。  相似文献   

2.
成纤维细胞促进真皮替代物血管化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促进真皮替代物移植后血管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成纤维细胞种植于无细胞真皮表面培养,形成活性真皮替代物,采用置U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白介素—8(IL—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RT—PCR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bFGF)mRNA的表达量。将含成纤维细胞的真皮替代物植入BALB/C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成纤维细胞的转归。结果 成纤维细胞种植于无细胞真皮表面生长良好,可形成单层细脑膜片,并分泌IL—8(192.3土15.9)pg/m1和TGF—β1(1.105土0.051)pg/m1,表达aFGF、bFGF。植入创面后3周,成纤维细胞仍成活并生长、增殖。结论 成纤维细胞分泌多种与血管形成有关的活性肽,移植后继续生长、增殖,可能对真皮替代物的血管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成纤维细胞在创面愈合和疤痕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创伤发生后,伤口底部及边缘大量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或静止的纤维细胞转化为成纤维细胞,聚集在伤处.Bucala等[1]用免疫荧光法和功能分析法证实在创伤修复中进入伤口的一类白细胞亚群(CD34+)具有成纤维细胞的特性,称为fibrocyte,因而可以认为创伤愈合中成纤维细胞的另一来源是血液细胞.正常真皮成纤维细胞单层培养时呈长纺锤体形态,直径小,生长速度快;而创面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呈星形,直径较大,生长速度较慢,并含较多α-肌动蛋白[2].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真皮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真皮提取物在0.25mg/ml以上浓度时即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浓度与抑制作用成正相关。据此结果,讨论了真皮提取物在瘢痕防治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真皮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真皮提取物在0.25mg/ml以上浓度时即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浓度与抑制作用成正相关。据此结果,讨论了真皮提取物在瘢痕防治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局部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促进兔缺血后肢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25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2组,外科结扎切断各兔股动脉及其分支,制作兔后肢缺血模型。试验组各兔在缺血后肢肌肉内多次注射重组人bFGF蛋白(n=15);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n=10)。术后4周,各兔行腹主动脉造影观察侧支血管形成情况,取内收肌和腓肠肌肌肉行病理切片HE染色应用图像分析系统统计血管密度,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内收肌和腓肠肌中VEGF阳性表达的血管数。结果:试验组兔侧支循环血管条数、血管密度及VEGF阳性表达的血管数均大于对照组(P<0.01),缺血状态得到改善。结论:在兔缺血后肢肌肉中注射bFGF蛋白可促进血管新生,增加兔缺血后肢血液灌注,改善肢体缺血状态。  相似文献   

7.
真皮成纤维细胞(dermal fibroblasts, DFs)是真皮的主要细胞类型,负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合成和重构。不同解剖层次、不同发育和演变阶段、不同物理环境的成纤维细胞对创面损伤的反应和功能不同,它们以自己的方式重塑细胞外基质,并在不同的程度上演变为肌成纤维细胞参与创面愈合和皮肤再生。现就成纤维细胞的异质性及不同的成纤维细胞参与创面修复的不同方式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影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因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大白鼠15%Ⅲ度烧伤模型,探讨了影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因素。结果发现,烧伤面早期切痂可保持bFGF的活性。40天创面愈合率达84.0%,而未切痂组愈合率仅9.0%。肝素可增强bFGF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毛细血管增生、纤维母细胞增殖及细胞DNA合成。创面感染的控制有利于保护bFGF的活性。伤后1周开始使用bFGF为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9.
真皮提取物对成纤维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了真皮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皮成纤维细胞生长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真皮提取物在025mg/ml以上浓度时即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浓度与抑制作用成正相关,据此结构,讨论了真皮提取物在瘢痕防治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白鼠15%Ⅲ度烧伤模型,探讨了影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因素。结果发现,烧伤创面早期切痂可保持bFGF的活性。40天创面愈合率达84.0%,而未切痂组愈合率仅9,O%。肝素可增强bFGF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毛细血管增生、纤维母细胞增殖及细胞DNA合成。创面感染的控制有利于保护bFGF的活性。伤后1周开始使用bFGF为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11.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修复创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修复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2 0 0 0年 7月~2 0 0 2年 8月 ,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表皮构成的复合皮对 34例头颈、躯干及四肢等部位的创面进行修复 ,创面最小5 cm× 10 cm,最大 12 cm× 19cm,其中陈旧性肉芽创面 2例 ,巨大色素痣切除创面 4例 ,皮肤广泛毛细血管瘤切除后创面 6例 ,瘢痕切除后创面 2 2例。观察移植皮片的成活率及愈后皮片色泽、功能情况。 结果 临床应用 34例 ,术后移植复合皮全部成活 ,30例获 3个月~ 2年随访 ,移植皮片颜色与周围正常肤色接近 ,皮片柔软 ,瘢痕增生不明显 ,功能改善显著。 结论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较单纯自体表皮移植后 ,皮片质量及关节部位功能上均有明显改善 ,尤其适合于四肢创面修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以研究细菌内毒素与皮肤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取正常皮肤按黄勇等方法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后,分为1个对照组及6个实验组。实验组分别与终浓度为0.005、0.010、0.050、0.100、0.500和1.000μg/ml大肠杆菌LPS(E.coli055:B5)培养,对照组为DMEM培养。分别通过MTT比色法及细胞计数法观察各组1~9d吸光度(A)值和细胞数量的变化;于LPS加入后7d细胞处于融合状态时,通过^3H-脯氨酸掺入、胃蛋白酶消化法检测细胞胶原合成量的变化,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005~0.500μg/ml组A值增加,于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μg/ml组A值降低,于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0.005~0.500μg/ml组促进细胞胶原合成,且0.100μg/ml组作用达高峰(P〈0.05),1.000μg/ml LPS抑制细胞胶原合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0.005~0.500μg/ml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分别于3~6d、1~6d、3~6d、2~6d及3~6d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μg/ml组细胞数量明显降低,于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LPS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但过高浓度LPS则产生抑制效应。提示一定量的细菌内毒素可能有利于皮肤创面愈合,当内毒素过多时将对创面愈合产生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囊化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 th factor,NGF)基因修饰的N IH 3T 3细胞复合组织工程真皮的可行性及其对急性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构建分泌型NGF真核表达质粒pcDNA 3.1+/NGF并导入N IH 3T 3细胞,筛选出稳定表达的细胞株,将此细胞包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中培养。以Ⅰ、Ⅲ型胶原为基质、人成纤维细胞和制备好的微囊为种子细胞,用组织工程皮肤培养系统构建复合微囊的组织工程真皮,体外培养1周后行羟脯氨酸(hydroxypro line,Hyp)测定,EL ISA法测定其分泌功能,组织形态学观察。以猪背部急性全层创面为模型,按移植物不同分为5组:NGF-N IH 3T 3微囊真皮组(A组)、N IH 3T 3微囊真皮组(B组)、空囊真皮组(C组)、NGF(5 ng/m l)+胶原膜组(D组)和空白对照组(E组),观察创面再上皮化及愈合速度和愈合时间。结果转NGF基因微囊复合组织工程真皮后体外培养6周,仍稳定分泌NGF(124.32 pg/m l),体外培养1周后,组织工程真皮中NGF-N IH 3T 3微囊组Hyp含量为69.68±6.20 m g/g,较空白对照组增加约2倍以上。移植治疗急性创面,A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5±2 d,B组为34±3 d,C组为34±2 d,D组为33±2 d,E组为40±3 d,A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至少缩短约10 d,提高了创面愈合的速度。结论将分泌NGF微囊复合组织工程真皮后可提高组织工程真皮的质量,并促进急性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通过转基因成纤维细胞向创面持续投递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促进创面愈合的新方法。方法 构建新型分泌型人EGFcDNA并转染人成纤维细胞株KMST6。将经照射的转基因细胞移植于裸鼠全厚创面。结果 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可分泌有活性的EGF。移植后可在伤口组织中检测到人EGF,其含量缓慢下降,但至少可持续7天。结论 一次性移植少量转基因细胞可在创面愈合早期这一关键阶段持续向创面释放EGF。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研究异体和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 ,应用在烧伤创面的近期效果 ,为全层皮肤缺损的无瘢痕修复寻求理想的皮肤替代物。 方法  2 0 0 1年 9月~ 2 0 0 3年 6月 ,以两种 ADM分别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于 18例 度烧伤患者的切痂创面 ,以单纯自体中厚皮移植作对照 ,通过术后 2周自体皮成活率、术后 8周自体皮收缩率和温哥华瘢痕评分比较移植效果。 结果 三种移植方式术后 2周皮片成活率组间比较无差异 (P>0 .0 5 ) ;其中 14例患者术后第 8周随访 ,未见明显排斥反应 ,三种移植方式术后 8周皮片收缩率和瘢痕评分组间比较无差异 (P>0 .0 5 )。 结论 异体和异种 ADM在临床上具有相近的效果 ,均能用于受皮者的皮肤重建。  相似文献   

16.
可降解复合人工食管重建犬颈段食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与非降解材料复合制成人工食管,诱导自身食管组织爬行再生与生物材料降解相匹配,最终再生食管完全替代人工食管。方法 将长50mm、内径20mm的医用聚氨酯内管表面覆盖海绵状胶原蛋白壳聚糖膜,体外制成人工食管,通过手术替换Ⅰ组(5只犬)和Ⅱ组(10只犬)颈段5cm食管缺损,术后给予营养支持,禁食2周或4周后通过内镜分别取出Ⅰ、Ⅱ组聚氨酯内管,通过组织学及电镜等检测、观察新生食管上皮化过程。结果 禁食2周后取出I组聚氨酯内管的5只实验犬,新生食管上皮再生不完全;术后4周内均出现进行性狭窄无法吞咽,致全身衰竭死亡。Ⅱ组禁食4周后取出聚氨酯内管的10只实验犬,新生食管完全上皮化;12周时黏膜全层结构完整再生;24周时食管肌层部分再生,有3只犬生存8个月以上。结论 由聚氨酯内管提供暂时通道和支撑,海绵状胶原蛋白壳聚糖膜提供适宜细胞爬行再生的三维支架,维持4周的降解时间能够重建犬颈段5cm长食管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