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术前观察卵巢肿瘤的血流特点与术后病理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术前应用3D-CPA观察76例卵巢肿瘤的血流信号,判断血管分级并计算肿瘤内血管指数(VI),术后病理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肿瘤内的MVD及VEGF染色强度,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三维能量多普勒成像的病理基础。结果卵巢癌的VEGF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P〈0.05),Ⅲ级血管分型的VEGF染色强度高于Ⅰ、Ⅱ级;卵巢癌的血管分级及VI与MVD有相关性(r=0.84,P〈0.005)。结论血管分型、VI可用于术前间接评价肿瘤的血管生成,为卵巢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癌三维彩色血管定量指标血管指数(vascularityindex,VI)与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级、微血管密度(microsvessel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colorpowerangiography,3D-CPA)术前检查50例肾癌患者,计测VI值;术后对肿瘤组织标本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分级,用抗CD105单克隆抗体及抗CD34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测MVD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肾癌患者VI与MVD呈正相关(r=0.554,P<0.05),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级~级,各病理组织学分级之间VI与M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箱式图显示肾癌病理组织学分级与VI、MVD呈相关趋势,随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增高,VI、MVD亦增高。结论肾癌3D-CPA定量指标VI与肿瘤病理MVD相关密切,VI能在术前客观显示肾癌不同病理组织学分级的血管分布情况,可作为判断肾癌预后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肿瘤三维血管定量与病理微血管定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的三维血管定量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技术(3D-CPA),术前检测38例甲状腺肿瘤血流信号(恶性22例,良性16例)计算3D-CPA血管指数(VI),术后对手术标本行抗CD34因子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22例甲状腺癌3D-CPA VI和MVD分别为(9.69±4.37)条/cm3和(51.33±12.86)/400倍视野,二者呈线性正相关(r=0.796,P<0.01),16例良性甲状腺肿瘤3D-CPA VI和MVD分别为(4.96±1.19)条/cm3和(20.11±8.05)/400倍视野,二者呈线性正相关(r=0.814,P<0.01),良、恶性两组3D-CPA VI、MVD分别对比差异有显著性(t=2.020,P<0.001;t=2.016,P<0.001).以VI大于6条/cm3诊断甲状腺癌,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1.82%、87.50%.结论 3D-CPA能立体、直观显示甲状腺肿瘤血供,血管三维定量测值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相关性较好,血管三维能为良、恶性甲状腺肿瘤鉴别提供有效血流信息.  相似文献   

4.
三维多普勒能量成像在卵巢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三维多普勒能量成像在诊断卵巢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5例患者76个卵巢占位性病变,进行三维能量多普勒重建,观察肿瘤形态、肿瘤内的细微结构及血管形态,且计算肿瘤内血管指数(VI),对比其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结果三维多普勒能量图所观测卵巢癌的血管形态及血管分级与卵巢良性肿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以Ⅱ级血管分型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为65%,特异性为100%;卵巢肿瘤内VI在良恶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以VI≥0.02条/cm^3诊断卵巢癌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80.9%。结论三维能量成像在术前能客观地反映卵巢肿瘤的血流情况,可为临床鉴别良恶性提供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血管定量指标与卵巢癌的血管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探讨经阴道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TR3D-CPA)对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应用TR3D-CPA检测48例卵巢癌患者,测定肿瘤血管指数(VI)。术后应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对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根据FIGO 2000年标准确定临床分期;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划分不同病理类型。统计分析上述超声指标在卵巢癌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病理类型中的差异。结果:48例卵巢癌VI值(0.087±0.045)条/cm3,MVD值(38.6±17.15)个/400×。VI与MVD呈正相关(rs=0.701,P<0.01)。VI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临床Ⅲ、Ⅳ期VI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在不同病理类型之间VI,MV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随临床分期增高而升高,可于术前评价卵巢癌血管生成,为术前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乳腺肿瘤三维超声血管容积指数(VI)与病理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Tomtec 3D Sono ScanPro1.2对42例乳腺肿瘤进行三维重建,计算肿瘤的三维血管容积指数,对手术后的标本进行抗CD34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乳腺肿瘤的三维超声成像图立体感明显,其三维血管容积指数与病理微血管密度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VI=0.90,P<0.001。结论VI能够较准确地反映乳腺肿瘤血管生成,对于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乳腺癌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三维彩色能量血管成像(transvaginal three-dimensional color power angiography,TV3D-CPA)检测卵巢肿瘤的血管病理学基础,评价TV3D-CPA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术前应用TV3D-CPA技术检测61例卵巢肿瘤患者(38例卵巢恶性肿瘤,5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8例卵巢良性肿瘤),观测肿瘤内血管分布类型,计算肿瘤内血管指数(vasculary index,Ⅵ).术后应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对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确定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分析Ⅵ与MVD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卵巢恶性肿瘤血管分布Ⅲ型30例(78.9%),明显高于良性肿瘤(1例,5.6%),以3D-CPAⅢ型诊断卵巢恶性肿瘤敏感性78.9%,特异性86.9%.卵巢恶性肿瘤Ⅵ与MVD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P<0.05),以Ⅵ≥0.035条/cm^3诊断卵巢恶性肿瘤敏感性84.2%,特异性70.0%.卵巢恶性肿瘤Ⅲ、Ⅳ期Ⅵ及MVD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38例卵巢恶性肿瘤Ⅵ与MVD呈正相关(r=0.684,P <0.01).结论TV3D-CPA可术前评价卵巢肿瘤血管的生成,为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肿瘤恶性程度的术前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进展期胃癌三维超声血管指数(vascularity index,VI)与病理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转移淋巴结个数的相关性.方法 对5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三维彩色能量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lor power angiography,3D-CPA),计算肿瘤的VI,对术后标本进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MVD,根据术后病理统计转移淋巴结个数.结果 55例胃癌的三维超声VI为7.635±5.116,病理MVD为(31.375±7.767)条/200倍视野.进展期胃癌VI与MVD呈线性正相关(r=0.767,P<0.001),VI与转移淋巴结个数呈线性正相关(r=0.538,P<0.001).结论 三维超声测量胃癌VI可以作为一种术前无创评估进展期胃癌血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新方法,从而为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血管病理学特征,评价经阴道超声定量指标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术前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color Dopplerultrasonography,TVCDU)与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lorpower angiography,TR3D-CPA)检测38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肿瘤血流阻力指数(RI)与血管指数(VI)。术后对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确定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统计分析RI、VI与MVD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38例卵巢恶性肿瘤RI值0.44±0.13,VI值(0.08±0.052)条/cm3,MVD值(37.5±18.22)个/400倍视野。RI与MVD呈负相关(rs=-0.412,P<0.01)。VI与MVD呈正相关(rs=0.684,P<0.01)。RI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降低,VI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临床、期VI、MVD明显高于、期,RI反之(P<0.05)。结论RI与VI可于术前评价卵巢恶性肿瘤血管生成,为术前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兔VX2肿瘤的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兔VX2肿瘤血管及其灌注的价值。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10只,用VX2瘤株种植于兔大腿股外侧浅肌层,2~3周后应用TomTec三维超声工作站采集肿瘤灰阶及彩色多普勒三维数据,计算肿瘤血管的容积指数(VI)。处死荷瘤兔,取出肿瘤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分析VI与MVD、VEG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兔VX2肿瘤血管的三维彩色多普勒参数VI与免疫组化参数MVD及VEGF之间均呈线性正相关(r=0.9199,P〈0.001;r=0.6871,P〈0.05)。结论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敏感客观地反映肿瘤的血供,为在体无创性评价肿瘤血管及其灌注提供了一条新的功能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