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医的经典著作一般指的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著作,简称"四大经典".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认识人与自然的瑰宝.四大经典在中医学起源与传承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结晶,同时也是现代中医教学不可缺如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专业经典与临床方向班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中医本科开设经典与临床方向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从对该专业的教学实践及学生主观问卷调查中总结探讨关于中医经典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教学方法:立足于经典,把握教学方向;增加师生交流,共同明确培养目标;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将经典理论讲"活";注重临床带教,培养动手能力;适当结合实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注意中医的文化性。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继续改进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谢忠礼 《中医杂志》2011,52(15):1348-1349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中医学新设置并命名的一门二级学科,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三门课程。对中医经典课程在培养中医临床人才中的作用与地位作了评价,分析了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整合前后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课程内容主要是讨论临床疾病的辨病、辨证论治.教学过程中理论必须联系临床实际,授课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临床能力,既是教师,又是良医,才能教好《金匮要略》中医经典课程,也才有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中医人才.管理层应对上述课程准确定位,重视对讲授《金匮要略》课程教师的临床素质培养与管理,注意提高其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中医临床经典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现状,论述了中医经典课程《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教学中青年教师的教学临床能力培养和临床实践问题。提出要解决中医经典教学中青年教师存在的临床教学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应建设集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中医经典医教团队以及相应的实践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6.
1 中医膏方治疗的历史渊源 中医膏方治疗,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和〈五十二病方〉[1].〈五十二病方〉有"肪膏""脂膏" "彘膏"等.〈黄帝内经〉有"豕膏""马膏"的记载.〈神农本草经〉首次记载了熬煎制胶的方法.〈金匮要略〉将内服膏剂称为"煎".至六朝隋唐时期的文献中出现补益类膏方.明清时期医家又将在剂型方面适宜滋养的膏状内服剂型应用于冬令进补,膏方逐渐成熟,膏方命名更明确.  相似文献   

7.
中医经典课作为中医院校医学专业教学的主要课程,历来就是中医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教研室负责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均属中医经典课,其中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均为东汉时期张仲景所作,距今上千年,其文辞古奥,  相似文献   

8.
中医临床学科包含《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这三门经典课对提高中医临床水平有重要作用,为提高其教学效果,文章认为教师临床能力是教授经典的基础;临床病案是理解经典的推手;互相联系是学习经典的关键;规范教材是掌握经典的保证;政策导向是弘扬经典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中医经典课程又称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涵盖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3门课程,其理论丰富,临床实用价值高。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近年启动的"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即是以经典著作学习为依托而制订的,经典学习之重要性可见一斑。因而培养当代名中医必先从中医经典学习入手,本研究以温病学教学为例,探索中医经典案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焦虑症是以持久的广泛焦虑不安为临床主要特征,经常无明确对象或无固定内容的精神紧张,惊恐、惧怕甚至坐立不安,或无明显原因突然发生强烈惊恐,并濒死感,或失控感.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就业、经济压力增加,人际关系复杂等诸多因素的变化,焦虑是最常见的情感反应,使得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沈家骥主任医师是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首批及全国第四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五十年.精于歧黄,擅于〈伤寒论〉、〈金匮要略〉、〈脾胃论〉等著名经典方剂之应用和创新,临床学验俱丰.对焦虑症的治疗经验,颇具特色,疗效显著,现将导师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学科历经30年的建设,在学术带头人陈纪藩教授的引领下,从"经典回归临床,科研医疗促教学"的课程建设模式,逐渐发展为"金匮要略学科建设与风湿免疫病专科建设紧密结合,以临床丰富教学内容,以教学带动临床发展,以科研促进学术水平提高,医教研紧密互动,不断深化金匮学科内涵建设"的适合时代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建设模式,在全国独树一帜,创新了中医经典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经典著作,以其年代久远而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尝试改革教学模式,结合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及中医经典课程特点,在“厚基础、诵经典、重临床”的理念下,采取问题式、案例式教学,强调背诵原文,激发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等多元教学模式,使教学体现“在思考中学习、在背诵中强化、在点拨中理解、在应用(案例分析)中提高”,为学生掌握经典基本知识、形成中医辨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医经典导读课程作为中医学必修课于2008年在本校正式开课,时属国内首创。该课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经典中的内容重新整合,分为总论、辨证、病证、症状、治法、方证六大部分,教学中注意寒温的对立和并立及统一、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的关系、中医外感热病与西医感染病等问题。这门课程承上启下,既巩固了中医基础、中医诊断、方剂、中药知识,又为中医临床经典原著和中医临床各门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构建的彩色病理图片库在〈中医外科学〉教学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将图片库制作成电子版及图片册两种形式,图片册分发各班级,电子版上传至学生手机;教学中以图片为先导,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分析,读取图片信息,进行推理教学;期末进行分组考核,加强过程的监督作用;期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表发出171份,回收125份,结果显示学生对〈中医外科学〉教学改革给予认同,各项良好评价平均达96.92%.结论 彩色病理图片能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2011年5月,整理版《明洪武抄本〈金匮要略方〉》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此书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段逸山教授及其博士后邹西礼先生共同整理完成。《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四大经典,由于其版本流传情况甚为复杂,对条文的解读长期受到版本和文字的影响,此次出版之《明洪武抄本〈金匮要略方〉》为《金匮要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善本。其所据的底本为北宋绍圣三年(1096)刊本,比通行六百余年的邓珍本还要早二百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的方法论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的,而最能体现中医学经典论特质的,应该说还是中医经典,学好经典是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如何客观地认识金匮要略中的疾病;如何正确地理解金匮要略中的治疗;如何灵活地运用金匮要略中的方药,从这3个方面展开讨论,进一步阐述了学好金匮要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达到金匮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医心脾相关的理论是在中医经典理论五行学说以及藏象学说的基础上,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挥发展而形成的学说性理论,其对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以及脏腑辨证理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对心系、脾系疾病防治的理论体系.早在〈内经〉〈难经〉就详细论述心脾两脏互相关系的重要性.〈素问·阴阳藏象大论〉"心生血,血生脾".〈灵枢·决气篇〉:"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心主血,脾统血,血成为心脾相关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18.
江月斐 《光明中医》2010,25(4):732-733
<正>《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它既具有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又具有临床学科的性质,被列为中医的四大经典之一,是全国各中医院校中医本科必修的一门临床基础课程。但由于该书的成书年代久远,有些原文文义  相似文献   

19.
贾煜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6):981-983
戴裕光教授对中医有独到的感悟,在中医内科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厚的临证经验。他认为《黄帝内经》是中医入门和提高必读的经典,这部经典阐述了中医的核心思想,阐述了中医临床思维中应该坚持的方式和方法。同时他认为《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是中医临床的有效模版,方剂汤头是中医最基本的基本功,学习医案是提高中医临床技能的捷径。他对于中医临证中如何处理天地人的关系、如何兼顾主证和兼证、如何从细微点滴处发现辨证的关键等方面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宋建平 《中医杂志》2007,48(5):462-463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7年修订学科目录时为中医学新设置的一门二级学科和硕士学位授予专业,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原三门二级学科。1998年广州全国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建设研讨会认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论》、《温病条辨》等经典原著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历代医家和现代的研究成果,研究和阐发具有普遍意义的辨证论治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