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乳腺癌在中医学属于"乳岩"、"乳石痈"、"乳石"、"石奶"等范畴,其病发率和病死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1,2]。目前手术治疗为早中期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临床上仍有 30 %~ 40% 的乳腺癌复发并导致肺、骨、肝等远处转移,使治疗失败~[3]。中药是我国治疗乳腺癌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尤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防止复发转移方面效果显著。沈敏鹤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肿瘤治疗30余年,对乳腺癌诊治有独特的临证经验。本研究从沈敏鹤主任中医师门诊患者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994-1997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位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祖国医学中虽无"乳腺癌"之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认为其与中医学"乳岩""乳石痈""乳疳""奶岩"等病症相一致。文章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乳腺癌的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阐述了乳腺癌的中医学认识,包括其乳房的生理特征、乳腺癌额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着重分析了中医药防治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包括中医药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防治术后和放化疗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诸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效果良好,可不同程度地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和皮瓣坏死并发症,明显减轻放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且可降低乳腺癌复发率,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改善预后,为进一步开展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开拓思路,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乳岩是指乳房部的恶性肿瘤,相当于西医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文献中有“乳核、石痈、乳岩”等记载。现一般通称为乳岩。中医古籍中不乏对乳岩病因病机、辨证分析及治疗的论述。笔者阅读古籍中对此病的论述,深感对现代治疗仍有较高的指导价值,现归纳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严重威胁到女性的健康。本病好发于40~60岁的妇女,尤其以绝经期的妇女发病率为最高,约占全部乳腺癌患者的75%。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乳腺癌属"乳石痈""乳岩""石奶"等范畴,其基本病机为"阳气亏虚,正气不足",再加风寒外邪侵袭,寒痰、瘀血凝聚于乳腺。虽然西医的一系列治疗方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岩者 :癌也 ;古岩、癌、、通用 ;《康熙字典》查无癌字 ;岩多以表现在人体各部位 ,坚硬如石 ,形态不规则的肿物命名。古籍所述之岩 ,大多为现代之恶性肿瘤 ,它包括 :知岩、失荣、茧唇、肾岩、癌疮、翻花疮、石疽、石瘿、乳岩、锁肛痔等。据中医古籍出版社王沛著《中医外科学》载 :“中医学有关文献有关外科恶性肿瘤记载 ,最早称石痈 ,首见于随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亦有记载。《诸病源候论》谓石痈之状 ,微强不甚大 ,……结核如石 ,其肿结坚石 ,至牢有根 ,核皮相亲。从其描述上看 ,可以肯定是指体表之岩…  相似文献   

6.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乳腺癌在古代中医文献中被称为"乳石痈""乳栗""石奶"等。张爱琴老师从事中医肿瘤治疗二十载,治疗乳腺癌经验丰富。笔者有幸侍诊于旁,对其治疗乳腺癌的经验有如下体会。1病因病机《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现代女性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情绪容易波动,或恼怒忧虑,或郁郁寡欢均可导致气机郁滞,伤肝伤脾,肝主疏泄,体阴而用阳,喜调达恶抑郁,若肝失疏泄,气机阻滞,同时也加重  相似文献   

7.
谈谈乳岩     
乳岩的定名是形容肿块的高低不平,坚硬如石,像山岩一样.现在通常也写作"乳癌"或"乳岩",还是同一病症.古代的方书有些把乳岩称做"石痈".如巢氏病源卷三十二石痈候云:"……其肿结确实,至牢有根,核皮相亲.不甚热,微痛,热时自歇.此寒多热少,(革卯)(音报)如石,故谓之石痈也……."此外在千金、外台对本病亦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中医称之为"石痈"、"乳岩"等,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随着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生物靶向治疗等的不断发展,中医药调治在乳腺癌术后综合调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师从王苹教授,兹将导师运用加味蓝芪汤治疗乳腺癌术后气阴不足证的临证经验介  相似文献   

9.
<正>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而且致死率较高,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主要问题。现阶段,乳腺癌治疗已由单一的手术治疗开始向重视全身治疗方面转变,即:包含生物治疗、中医药治疗、放疗等治疗方法。乳腺癌在中医中属于"乳岩、奶岩"的范畴,中医药在该病症早期治疗、病程发展及术后护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能有效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之处。下文从乳腺癌发病机制、中医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     
乳腺癌多是来自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中医古籍多以“乳岩”命之,现代中、西医病名有统一于西医之势。  相似文献   

11.
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癌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乳岩是发生在乳房部的肿块,坚硬如石,溃后状如岩穴者,现代医学称乳癌或乳腺癌,好发于绝经期前后的妇女[1]。而中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症在中医属于"乳癣"、"乳癖"、"乳痞"及乳中结核"等范畴,好发于青年女性[2]。  相似文献   

12.
潘敏求教授治疗乳腺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肿瘤,属中医“乳岩”、“乳石痈”、“乳石”、“石榴翻花”等范畴。早在隋代《诸病源侯论》就有记载:“乳中有核,不痛不痒,渐渐而大,坚硬者称为石痈”。宋代《妇人大全良方》载:“初起内结小核,或如鳖棋子,不赤不痛,积之岁月渐大,峻岩崩破如熟石榴,或内溃深洞,血水滴沥……此属肝脾郁怒,气血亏虚,名曰乳岩”,初次提出了“乳岩”的病名,同时提出郁怒是乳腺癌发病的主要病因,肝失疏泄是乳腺癌的病机。《景岳全书》载:“凡脾胃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提出了脾胃虚弱是乳腺癌的病因,《外科心法》更是明确提出了“乳癌由肝脾两伤,气郁凝结而成。”  相似文献   

13.
周楠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6):394-395
乳腺癌在中医文献中称"乳石痈"、"乳岩"、"乳栗"等,近年来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中医在治疗乳腺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庞德湘教授是浙江省名中医,自幼熟读经典,师从名老中医吴良村、连建伟教授,从事临床和研究工作四十余年,对肿瘤的中医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  相似文献   

14.
徐曼  陈奇 《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1):75-75
中医称乳腺癌为"乳岩",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妇女恶性肿瘤发病之首位,在我国每年约有13万妇女被诊为乳腺癌,临床以手术为主。随着中医药临床应用研究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已成为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我科采  相似文献   

15.
<正>化疗是乳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剂量密集型化疗在增强疗效的同时,也加剧了毒副反应,因而影响和限制了其应用。但中医药在减轻化疗产生的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减少化疗辅助用药剂量方面作用优势明显。中医学认为,乳腺癌归属于"石痈""乳石痈""乳岩"等病范畴。陈实功《外科正宗》首先提出:"夫乳病者,乳  相似文献   

16.
宁全福  李航森 《河北中医》2007,29(10):903-904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调查统计表明,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1].其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疼痛,乳头溢液可为血性,乳头缩陷,皮肤粘连,以及腋下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乳腺癌属中医学乳岩、乳石痈等范畴.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从肝郁论治乳腺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产后乳汁淤积是哺乳期产妇常见病之一,是指产后乳汁正常排出受阻,乳汁留滞于乳腺管内的一类疾病,一般表现为乳房发热、肿胀、乳内肿块等,严重者出现乳汁不行、乳房硬结、乳腺脓肿以及情绪焦虑、烦躁等症状,常可诱发急性乳腺炎[1]。中医古籍多有记载"妒乳""吹奶""产后妒乳""产后吹奶"之名,内外治法皆可用之。本病临证多见也多有报道,中医治疗极具"简、便、廉、验"之特征,取效甚多,确有独到之处。刍议之不啻为产后乳汁淤积  相似文献   

18.
肿瘤大致属于中医的积聚、乳岩、石疽、石瘕等范畴。癌毒结滞、蓄而不化是肿瘤发病的根本原因.《中藏经·卷中·论痈疽疮肿》指出“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则生矣.”来·杨士没更是明确指出:“癌者……毒根深藏。”然而不难发现,医家在运用中多把癌毒归为热毒,解毒也常指清热解毒,而忽略了部分痛毒的阴寒之性。从阴阳依存互立的角度讲,有热毒,必有寒毒。金·宾汉卿《疮疡经验全书》中说:”乳岩,此毒阴极阳衰。”已说明了癌毒的阴寒之性.隋·巢元方在《请病源候论》中指出石疽:“此由寒气客于经络,与气血相搏,血涩结而…  相似文献   

19.
<正>乳腺癌属中医"乳岩"、"乳石痈"等范畴,历代医家对乳腺癌病因病机多有论述,其中肝失疏泄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全过程,而肝阴不足、痰瘀互结则是本病发生、发展而转化的两个重要病机。笔者现结合相关文献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属中医"乳岩""石痈"范畴,病因病机与肝气郁结、气血亏虚、冲任失调相关。刘丽坤教授具有多年治疗经验,临床应用小柴胡汤治疗乳腺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