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病例1:因心肌梗塞引起心功能不全的42岁女性患者,5年前因乳腺癌行右乳房切除术,因骨转移实施化疗,3个月前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2个月前接受内科治疗,胸部X线检查心胸比率为60%,提示心脏扩大。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左室扩大,左室壁变薄,全周性的壁运动低下,左室功能不全。诊断为抗肿瘤药所致心肌损害、心功能不全。给予洋地黄、利尿剂、ACE抑制剂等住院治疗1个月,心功能不全症状虽改善,但出院2周后,再次出现呼吸困难等心功能不全症状,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评价标准判定为Ⅲ级心功能不全,血脑钠素(BNP)浓度为304ng/L(正常值20ng/L以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应用倍他乐克联合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导致重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方法:患者使用倍他乐克联合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用药期间出现重度房室传导阻滞选取为研究对象。结果:停用倍他乐克及洋地黄类药物,并给予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后,患者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消失,出院前复查心电图示:房颤律,心室率84次/min;Crea 137.40μmol/L,K4.77mmol/L。经过积极处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倍他乐克联合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可能导致重度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为制订该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不全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给予休息、控制性氧疗、抗炎、祛痰、平喘、抗凝、改善右心功能不全、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BiPAP联合真武汤加减(制附片、白术、茯苓、白芍、葶苈子、丹参、苏子、麻黄、生姜)。两组均在治疗15 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疗效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改善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无创BiPAP联合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不全优于常规治疗方案,能明显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时的症状、体征,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又称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心脏肌肉收缩力量减弱而引起的全身循环障碍。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水肿、发绀和心悸等。其常见的原因为: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心律失常、输液过快或过量、妊娠或分娩等。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心脏病临床指糖尿病并发或伴发的心脏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心脏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等。心脏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而突出的问题,从降糖治疗到全面防治心血管危险因素被称为“2型糖尿病防治策略的革命”。中医界近年来对本病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及探索。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肥厚与扩大,伴或不伴有心功能不全的心脏病.  相似文献   

7.
心通口服液治疗肺心病心衰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同时并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更容易出现心功能不全,使病情复杂化,预后较差。笔者对肺心病(少数合并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30例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又加用中药心通口服液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为本院1999年急诊室、住院及家庭病房的患者,均符合1997年全国修订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30例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8冽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符合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诊断标…  相似文献   

8.
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自 1984年国外首先报道以来 ,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是近年来确立的心功能不全新概念。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活动后气紧 ,严重者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甚至端坐呼吸等。多见于高心、冠心、糖尿病心脏损害等早期心功能不全阶段。早期针对舒张性心功能不全诊治 ,对延缓心功能不全进展 ,出现全心衰有重要意义。笔者自 1999— 3~ 2 0 0 0— 9月间以中医益气养阴、活血行水法配合西药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 19例 ,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诊断标准目前尚无舒张性心功能不全诊断统一标…  相似文献   

9.
张培法  王爱梅 《河北中医》2004,26(6):458-459
1999~2001年,我们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功能不全5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心功能不全是各种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长期以来中医药治疗心功能不全积累了不少经验,临床确有良好的效果。笔者根据心功能不全的中医最根本病因病机,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真武汤治疗阳气虚衰,血瘀水停证心衰,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46例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予丹参川芎嗪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测定肺动脉平均压,评判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肺动脉高压和心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疗效好,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他胸部疾病及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主要病理改变为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右心功能不全。我们对71例慢性肺心病进行了综合护理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Tei指数与心功能不全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ei指数与心脏病患者心功能不全程度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61例,心功能不全NY-HAⅠ~Ⅳ级患者65例,用多普勒测定心室的Tei指数、EF值及E/A。结果Tei指数随着心功能不全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从心功能NYHAⅡ级随着心功能级别的升高,EF下降,Tei指数逐渐升高,与E/A无明显相关。结论Tei指数是反映心功能不全程度的一个综合指标,与心功能不全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肺心病心功能不全:附5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源性心脏病多见于男性吸烟,长期咳嗽的老年人。由于经常反复发作,严重时可合并急性心功能不全。我们从1987年开始采用以中药麻黄附子细辛汤作为主方,随症加减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性心肌病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不能用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及其他心脏病变来解释的心肌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心脏病,可表现为心绞痛、进行性心功能不全,常有房性奔马率和室性奔马率出现,极易发生心力衰竭,检查可发现心脏增大,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左心室搏出量显著减少,而冠脉造影检查或病理解剖无冠状动脉病变的证据。该病  相似文献   

16.
β受体剂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已普遍得到大家的认同,但是对于矽肺所致的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因受体阻滞剂,增加可以随阻力而应用明显受阻,但是康忻作为高选择性受体阻滞剂,我们在对此类应用后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生脉饮合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脉饮合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4例(茶陵县中医院412400)谭全毅主题词心脏病/中医药疗法,生脉饮/治疗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应用慢性心功能不全是多种心脏疾患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以劳累性呼吸困难、水肿、咳嗽、咯血、紫绀等为特征。属中...  相似文献   

18.
喘证主要见于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源性哮喘、肺部感染、肺炎、肺结核、心功能不全等疾病过程中。笔者结合多年来的临床实践,针对喘证特点,采用辨证分型的施护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温阳利水法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是心力衰竭的严重阶段,病情常恶化迅速,预后较差,治疗相当困难。近年来,我们对46例RHF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6例患者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29~73岁;心衰病史2~10年。原发病: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冠心病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9例,肺心病5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2病例选择本文46例均为符合Framingham心衰诊断标准,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并经适当而完善的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治疗2周以上,及…  相似文献   

20.
六、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 (一)可由于左心室肥厚、接张、左心功能不全所致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并发冠心病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