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药学教学改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学属于中医药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传统的中药学授课存在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重一般轻个别的现象,影响了中医药学后续教学工作。为此,中药学教师纷纷阐述在中药学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笔者将近十年相关论述予以整理和归纳,以方便同仁参考。1课程设置的探讨中药学作为中医药教育的骨干课程之一,在课程设置上应属于必修课。蔡氏[1]认为按专业设置中药学课程有利有弊,如果单纯考虑专业方向的不同,而对中药学课程设置的不完善,对本课程的学习以至后续中医课程的学习将产生不良影响。李氏[2]针对不同学制、不同专业共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专业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本文从学科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实际,初步探讨传统教学方式和讲座式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革,以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药饮片实训课程强化了中医专业学生对中药药性理论、功效应用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在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下的临床用药及辨认常用中药饮片的能力,鉴于其作为中药学课程的一部分,结合中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和中药学课程特点,课程团队提出了基于"功效应用"为核心的中医专业中药饮片实训,本文将为中药学在中医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更好的实现独立学院中药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法针对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结构以及教材选取等多方面探讨如何对独立学院的中药学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结果独立学院中药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可以自身发展情况及学情特点为基础,改革教材,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辅以中药学专业知识大赛、实验技能大赛等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结论独立学院中药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应始终贯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实践教学,以赛促教的方法来安排教学活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中药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本教学团队目前已完成基于微信平台的《中药学》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及实践,现进一步对非临床专业《中药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目前,非临床专业已成为医药高等院校《中药学》教学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促进了临床与非临床专业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时数不足、学习兴趣相对低迷、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因此,随着各中医院校非临床专业的开设,《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法亟待改进。以下将对非临床类专业《中药学》教学方法、形成性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索,为《中药学》非临床类专业的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戴水平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532-532,519
在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教学中,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突出专业特点的教学大纲,使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课程讲授着重阐明中医治法的特点及重要方剂的配伍规律。针对具体方剂的特点灵活运用药物功效结构析方法、方证相应教学法、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新药研发的思路。运用多种手段督促学生强化方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应用中药学》是医药类高校及高职药学专业一门主干专业课程之一。文章结合《应用中药学》课程结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通过引用中药在临床应用的典型案例,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方法中。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既让学生能适应药学岗位的需求,更能合理有效的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中药学的教学一直存在教学手段单一,内容复杂,难于掌握,学生存在学习积极性不足的现象。通过比较传统授课学习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和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各自的特点,强调在中药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中药学课程的特点,介绍在中药学教学中实施PBL式教学方式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王娟 《江苏中医药》2007,39(2):54-55
中药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又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枢纽课程。因此,中药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本学科成绩,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方剂学和其他临床课程的学习。因此,保证中药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中药学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性,采用“三位一体”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效果显著。“三位一体”教学法是指中药谚语、典故的引入,多媒体课件的视觉刺激与中药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知识的强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中医专业在学习中药学课程中开设实训课,通过加强直观教学,加强对中药饮片的辨识,加强实践性教学方法,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丰富、强化实践环节,实训和考试结合,加强综合能力训练等几方面实行,经过多年尝试,收到比纯理论教学更好效果,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开展中药学的实训教学是提高临床中药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中医临床诊疗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等院校教学改革方兴未艾.本文结合层次递进教学法(stage-progressive learning,SPL)和解决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教学特点及应用情况,提出基于SPL-PBL 的中药学教学方法,即中药学总论及各论章节概述部分教学,应以SPL 为主,适当穿插PBL;各论部分具体药物教学,应以PBL 为主,适当穿插SPL ;药物间比较教学,应SPL 与PBL 并重,为中药学乃至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中药学实习带教实际,指出教师在中药学毕业实习带教时应做到一种结合五种增强,即结合实习生专业兴趣因材施教、增强实习生选题意识、增强实习生查阅资料能力、增强实习生材料准备能力、增强实习生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实习生数据分析、结果归纳的能力。本文所谈毕业生实习带教体会,将为中药学甚或其它学科实习生带教方法的优化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案例教学法是中医课程良好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并且在中医教学中已得到了普遍重视。从构建合理的的课程内容,转变教学模式,推行合理的教学方法3方面进行论证,并提出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新形势下医药院校《药用植物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应做的准备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初步论述.从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内涵建设、教学方法升华等方面对学科建设进行探讨,并对学科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自身执教能力是医学院校青年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青年教师应深化教学理念,勇于承担传承医学精神的重任。在教学的过程中,青年教师既要重视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又要提高自身的临床技能并以此来促进教学。积极探索,灵活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是青年教师实现教学相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调查发现西医院校医学实习生对中医知识认知程度较差。分析中医教学存在的原因。如教学课时少,学生兴趣不足,教学方式落后等。在临床实习中要加强中医教育,提出一些对策,如改进教学方式,结合临床实践,提高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第三方教材评估系统对二种版本《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进行评估。方法分别由中西医结合专家、教师、学生对教材进行评估,将二种版本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01年版综合评分为80.04,2005年版综合评分为83.43。结论 2005年版较2001年版有所改进,第三方评估能有效地沟通教材编制者与教材实施者。  相似文献   

18.
经验"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它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或教研人员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  相似文献   

19.
武鑫  高剑峰 《光明中医》2016,(14):2130-2131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两项核心职能,两者统一协调、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但两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矛盾与冲突,两者关系理论地位不清楚,实践中的严重偏差,从而导致了各种不合理现象的产生。高校青年教师因其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特点,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往往出现偏差。只有正确理解和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才能成为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中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20.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合作,成功申请了欧盟唯一官方认可的中医学硕士项目。该项目前2届课程教学工作结束后,我们对授课老师以及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以调查教学工作的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结果显示,教师们认为课程设置符合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语言以及准备时间等问题,大部分老师认为在线教学确有必要,学生对于教学工作满意度较高。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英文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的完善、在线教学平台的搭建以及团队管理对于做好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