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心脏病如何发现和诊断1 发现 :在孩子未带到医生那里去的时候 ,父母如何考虑自己的孩子可能有先天性心脏病呢 ?这是做父母极为关心的问题。孩子口唇、指 (趾 )甲青紫或哭闹后青紫是最容易发现的与心脏疾病有极密切关系的症状。婴儿出生后即出现青紫 ,往往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如三尖瓣闭锁 ,肺动脉闭锁 ,大动脉转位或重度法洛三联症等。如果几个月后出现青紫 ,最大可能是法洛四联症。如几岁、十几岁或成年以后逐渐出现青紫 ,可能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 (或称艾森曼格综合征 )。但非青…  相似文献   

2.
我院收治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闭锁 2例 ,在手术治疗和术后管理方面体会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2例均为女性 ,年龄 8~ 15个月 ,因口唇颜面部青紫 ,活动后加重就诊。查体胸骨左缘第二至四肋间闻及 2~ 3 6级收缩期杂音 ;心电图电轴右偏 ,右室肥厚 ;超声心动图和右室造影提示为肺动  相似文献   

3.
动脉导管未閉是常見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据陈灏珠等报导,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6.3%,为先天性心脏病的第四位;本院2001例心脏病中,先天性心脏病92例,动脉导管未閉者24例,占首位。本病常見之并发症为亚急性細菌性动脉內膜炎、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症,而并发大出血死亡之病例甚为少見,所見国內文献中均未提及。本院于62年4-5月間遇到一例,特报告于下。黄××,住院号99525,男23岁,山东章丘人,会計。因心慌气短20年余,間歇性发烧半年,加重20天,  相似文献   

4.
伴有心脏杂音的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一例报道北京安贞医院心儿科(100029)李稼,孙建辉韩×,男,9岁,生后体健,发育良好。4岁时因肺炎在山西省某院就诊发现心脏杂音。同时,家长亦开始注意到患儿口唇似青紫,且活动剧烈时较为明显。平时无反复呼吸道感染史...  相似文献   

5.
更正     
刘云英 《山东医药》2005,45(23):68-68
1996年1月~1998年6月,我们共收治20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中,男12例,女8例;胎龄(39.2±1.7)周,其中早产儿1例,足月儿19例;出生体重(3.2±0.6)kg,入院年龄(7.9±9.2)d。入院时青紫20例,呼吸困难14例,心脏有杂音16例。继发性肺动脉高压17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2例,吸入综合征3例,围产期窒息1例,湿肺1例;原发性3例。均经超声心动检查证实为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30mmHg),入院时血氧饱和度(SaO2)为77.1%±23.1%。方法:20例患儿均予常规支持疗法及适当的通气支持。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择期行外科心…  相似文献   

6.
三尖瓣闭锁(TA)较罕见,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3%。现将经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诊断并为手术所证证实的1例报告如下。男,21岁。1985年1月22日入院。患者出生后即有口唇紫绀。半岁时,曾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  相似文献   

7.
陈慧春 《心电学杂志》1991,10(4):251-251,264
患者男性,25岁,活动后心慌、胸闷20余年。近几年来出现口唇青紫、气喘,曾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平素仅能轻微活动,本次因右颊部感染行瘘管手术。术前体检:口唇轻度紫绀,颈静脉充盈,双上肢前臂短小畸形,双大拇指先天性缺如,胸廓无异常,双肺呼吸音粗糙,无干湿性罗音,心尖搏动弥散,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8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粗糙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向上下传导。腹平软,肝肋下可及,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右向左分流,早期艾森曼格综合  相似文献   

8.
教授:此患者为可疑先天性肺动静脉瘘(CPAVF)。这类患者不宜行经肺活检,而且此瘘并不能均在胸片上显影,当瘘破裂引起致命性大咯血而需外科切除肺叶时,必须先确定出血部位。第一次查房教授:先请报告病历。实习医师:男,23岁,住院号300243,患者因感冒后发热、咳嗽、白痰多已月余,胸透示左下肺炎,于1986年7月25日入院。病人自幼在剧烈活动后心慌气短、心前区不适、口唇青紫,休息后即缓解。去年10月劳动时咯血3口,以后曾有过数次小量咯血;18岁时昏厥1次,约半小时后恢复;今  相似文献   

9.
虽然近年来有些心血管中心报告用根治手术治疗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得到较好的成绩。但是,作者认为体-肺转流术仍然是治疗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本文报告采用Blalock-Taussig吻合术(锁骨下动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2岁以内肺缺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结果。 1968年1月~1977年1月收治小于24个月的病儿24例,其中一半小于12个月,最小年龄8天,体重3.6公斤。多数为法乐氏四联症,占18例。手术指证为:紫绀、烦燥、发作性缺氧史、活动能量逐渐下降。手术经第四肋间后外侧切口进胸,强调对锁骨下动脉游  相似文献   

10.
小儿及少年感染性心内膜炎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少儿感染性心内膜炎 (IE)的诊治及预防寻找对策。方法 :对 2 0例少儿 I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E2 0例中 ,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 1 0例 ,均为室间隔缺损 (VSD) ,其中 5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I) ;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 2例 ;风湿性心脏病 6例 ;心脏结构正常 2例。部分患者伴有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血培养阳性 1 0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瓣膜赘生物1 7例。治疗主要用青霉素等。死亡 5例。结论 :1心脏结构异常是 IE的主要基础病因 ;2先天性心脏病 VSD合并 AI、风湿性心脏病有二尖瓣脱垂和联合病变者为发生 IE的高危儿 ,对这些患儿应定期用抗生素积极预防 ;3超声心动图检查对 IE的诊断有重要价值。4对确诊或高度疑诊的 IE患儿 ,首先应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11.
心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1.4%[尉挺主编.现代临床心脏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院出版社1992:393~397.],女性较多。症状体征典型者不难诊断,表现不典型或伴有其它疾病时,易发生误诊。现将临床工作中遇到的3例误诊报告如下: 例1.女,54岁。30年前分娩后出现劳累后心悸、气促,未引起重视。近10余年来心悸气促加剧,体力逐渐下降,曾多次住院及门治疗,均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查体:发育营养中等,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心尖搏动弥散,  相似文献   

12.
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优点。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2月共完成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76例,包括房间隔缺损48例、室间隔缺损22例、肺动脉狭窄4例、单心房2例。合并畸形包括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等。结果本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43.1±12.4)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3.0±1.1)h,术后引流量(3.2±1.5)ml/kg,术后住院(7.2±1.1)d。全组无1例死亡。所有患者随访14~65个月,无并发症。结论小切口剖胸矫治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创伤小、不破坏胸廓的完整性、切口隐蔽美观、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正>法洛氏四联症是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先天性紫绀性心脏病畸形,主要病变是肺动脉和(或)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及右心室肥厚,其发病率占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10%~15%,其中最常见的是主动脉口狭窄和室间隔缺损[1]。法洛氏四联症患儿出生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颜面、口唇、甲床青紫,生长发育迟缓,易感乏力,劳累后紫绀加重,呼吸困难与乏力常迫使患儿采取下蹲位休息,部分患儿由于严重缺氧会发生昏厥,甚至有癫痫抽搐,如不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 病例:周××,发,20天,病历号57730。因阵发性青紫,呼吸急促三天,以新生儿肺炎,先心病(?),于91.4.4住院。患儿为足月顺产第一胎,孕母体健。生后无青紫、窒息、喘咳、口吐白沫及黄疸史。体检:T38℃,P150次,R50次,Wt4kg。面色青灰,口唇紫绀。心律齐,无杂音,心界不大。两肺呼吸音粗,偶闻少许湿罗音。肝肋下1cm,脾(-)。实验室检查:Hbl40g/L,WBC6.3 ×10~9/L,N 0.47,L 0.53,尿便常规电质及心肌酶谱均正常。血钙2.23mmol/L。胸部X线:双肺可见点片影。入院后给青霉素及氨苄青霉素,因血培养为金葡球菌,凝固酶(+),改用先锋必抗感染。患儿于入院当日0:30AM,突然阵发  相似文献   

15.
三房心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左侧三房心和右侧三房心。最近我院采用320排CT扫描诊断左测三房心1例。1临床资料患者源于1年前咳嗽、咳痰在医院检查时发现心脏杂音,患者无胸闷心悸,无青紫,无晕厥蹲踞现象,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心脏彩超:"先天性心脏病,左侧三房心",近日以"先天性心脏病,左侧三房心"收入院择期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胼胝体梗塞报道较少,现将解放军第401医院收治1例病历报告如下:患者,女性,67 岁。因鼻衄、皮肤青紫伴左侧肢体活动障碍2周入院。入院前2周因胃癌手术后实施化疗的过程中出现鼻衄及皮肤青紫,当时查WBC:2.1×109/L,RBC:2.45×1012/L,HGB 72g/L,  相似文献   

17.
干扰素治疗后肝炎持续活动的慢乙肝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 ,基因重组干扰素作为首选的抗病毒药物已较为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我们在近年的临床应用中发现 7例慢乙肝患者出现干扰素治疗后的肝炎持续活动。现报告如下 :此 7例为 1992年至 1997年间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 2 9— 37岁。1 干扰素治疗前情况7例病人治疗前病程 1 5— 4年 ,sALT最高水平为 60— 2 0 0IU/L ,HBsAg、HBeAg、HBVDNA均为阳性。2 干扰素用法及停药时情况7例中 1例为 3M (U)× 5 0 ;2例用量为 3MU×86;1例为 4 5MU× 62 ;2例为 5MU× 62 ;1例为6MU×…  相似文献   

18.
真正的先天性心房憩室是一种特别罕见的心脏畸形,有时还可伴有其他先天性畸形。现报道右心房憩室合并法乐氏三联症一例如下: 患儿女性,5岁。因出生后即发现口唇、指端青紫,活动后心悸气短入院。体检:中度紫绀、杵状指。胸骨左缘第3~5肋间可闻收缩期杂音Ⅳ/6级,P_2减  相似文献   

19.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at)是发绀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的先天性缺隔较多的一种主要包括四种缺损,即(1)肺动脉瓣狭窄;(2)右心室肥大;(3)室中隔缺损及(4)主动脉右位。病者休息时,也有口唇指甲发绀,即青紫色,走路或活动时常有气短等,是较严重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20.
曾××,男,7岁。因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功能衰竭,住入外科。术前输血浆8次,每次100ml,输血浆后8~20天,患儿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肝增大、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于87年2月14日转入传染科。检查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