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胃镜治疗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 46例效果良好,治愈出院;5例转外科;1例死亡.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护理配合、术后并发症和饮食护理,对治愈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126 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出血后24 ~48h 内行急诊内镜检查。结果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8 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 例,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46 例。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21 例经三腔管压迫治疗,10 例有效,65 例(含三腔管压迫无效8 例) 经急诊内镜硬化治疗出血停止。表明急诊内镜检查是明确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首选诊断措施,急诊内镜硬化治疗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早为人们所熟知。然而,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粘膜病变、消化性溃疡所致出血(下称非静脉曲张出血),国内尚未见有专题性报告。为此,我们就1981年11月以来诊治的44例作一分析报道,并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食管、胃黏膜病变主要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和肝源性消化性溃疡.这些病变都是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急诊胃镜检查发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2.4%,非静脉曲张出血占47.6%[1].现将我院收治的29例中年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做出相关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预防.方法:分析近5年收治202例确诊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结果: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14例(56.44%)占首位.其他原因出血88例占43.56%.结论:肝硬化者除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外,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应引起重视,急诊胃镜检查是找到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5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一年的治疗观察,统计对比治愈率、复发率及死亡例数.结果 两组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复发例数及死亡例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事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复发率、病死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朱松华  钟柏蒿 《重庆医学》1995,24(4):200-201
血吸虫病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粘膜病变,消化性溃疡所致出血较少引起注意,本文对20例血吸虫病硬化所致的消化道粘膜病变出血和消化性溃疡出血(下称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资料分析,发现上消化道粘膜病变18例(占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90%),消化性溃疡2例(占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提出引起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上消化道粘膜组织慢性缺氧微小循环障碍等5项因素有关,并对临床诊断和防治提出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科诊治(附97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科诊治特点.方法对该院收治的经急诊胃镜确诊的97例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全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33%,以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出血为主要原因,占79%.出血量以中等量出血为多,占47%.出血量的多少和肝功能Child-Pagh分级有关,其中C级患者比例明显大于A和B级患者.内科综合治疗的止血率为87%.结论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占有相当比例;急诊胃镜检查对明确出血病因有重要意义;内科保守治疗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结果,寻找其原因。方法对125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分析其中59例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与胃镜表现。结果59例患者中门脉高压性胃病(PHG)43例,肝源性溃疡(HU)15例,不明原因出血1例。食管静脉曲张轻度与重度间并PHG出血及出现PHG的严重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Child-Pugh分级A级与B级、A级与C级间PHG严重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以PHG最常见,其严重程度及出血率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肝功能状况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2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出血后24~48h内行急诊内镜检 查。结果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8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46例。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21例经三腔管压近治疗,10例有效,65例(含三腔管压迫无效8例)经急诊内镜硬化治疗出血停止。表明急诊内镜检查是明确夺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首选诊断措施,急诊内镜硬化治疗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  相似文献   

1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常见并发症,通常多考虑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随着急诊内镜检查的广泛开展,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中的地位,得到了人们的认识和重视。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本院共收治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9例,对其中23例用常规抑酸、局部缩血管药物治疗24h不能止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及护理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9 例,应用生长抑素止血,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6 例患者能有效止血,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86. 7%,死亡率为4. 0%.结论:生长抑素能够有效治疗肝硬化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显著止血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朱美娟 《吉林医学》2012,(30):6700-670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32例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治疗后患者门、脾静脉的内径减小、流速增快、门静脉血流量增加。32例患者24 h内出血停止18例,25~72 h内出血停止13例,死亡1例。结论: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护理可以让患者得到尽快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5例肝硬化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在肝硬化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中,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自发性腹膜炎和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明显增高。结论 严重肝功能损害、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自发性腹膜炎、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进行临床数据分析对比。方法:比较肝硬化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和肝硬化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肝硬化病因等要素方面的差异。采用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数据。结果:本研究显示,肝硬化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男性占比56.25%,年纪较轻,主要病因为HBV(75%)。结论:我国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性别较为平均,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并发症,抗凝药的使用是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血清腹腔积液清蛋白梯度(SAAG)、门静脉内径(PVD)及血小板计数与脾长径比值(Plt/S-D)联合应用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抽取2013年1-12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潍坊市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肝炎肝硬化患者50例。根据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将其分为出血组(n=26)和非出血组(n=24)。比较并分析两组SAAG、PVD及Plt/S-D,绘制SAAG、PVD、Plt/S-D及三者联合应用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1)两组SAAG、PVD及Plt/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AG、PVD及Plt/S-D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2)SAAG、PVD、Plt/S-D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81及0.67。SAAG取值为20.50 g/L时,灵敏度为80.8%,特异度为58.3%;取值为20.10 g/L时,灵敏度为65.4%,特异度为62.5%。PVD取值为13.50 mm时,灵敏度为80.8%,特异度为66.3%;取值为14.25 mm时,灵敏度为65.4%,特异度为83.3%。Plt/S-D取值为0.88×109个/mm时,灵敏度为80.8%,特异度为66.7%;取值为0.97×109个/mm时,灵敏度为65.4%,特异度为66.7%。(3)SAAG、PVD及Plt/S-D联合应用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测的评分公式为:预测出血评分=SAAG×PVD÷Plt/S-D,ROC曲线下面积为0.91,取值为890.35时有最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8%和90.7%。结论 SAAG、PVD及Plt/S-D是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影响因素,三项联合应用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出血,已被临床重视,而对非静脉曲张出血原因重视不够.为此,本文总结探讨了我院自1996~2003年住院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06例患者的出血原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患者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154例肝硬化住院患者各种可能影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上消化道出血史、不良饮食习惯、血小板记数、凝血酶原时间、胃底静脉曲张、食道静脉曲张程度及门静脉内径在出血组和非出血组间有显著性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有食道静脉曲张程度、病程及不良饮食习惯.结论食道静脉曲张程度、病程及不良饮食习惯是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急性大量失血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等,其中而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大部分系由静脉曲张破裂所引起的。肝硬化首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早期病死率为30%~50%,幸存者中再出血的发生率高达70%。近来也有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高于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药物预防效果。方法:对住院经急诊内镜1~2次确诊的43例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止血后服药2年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预防组2年的复发率30.23%,死亡率16.28%,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得安、泰美尼克片、麦滋林-s颗粒三联对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防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