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综述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的P-糖蛋白药物外排功能。方法:根据对有关的资料的分析,归纳,总结得出P-糖蛋白与脑内药物转运的关系。结果:血脑屏幕上的P-糖蛋白具有ATP依赖性的药物外排泵的功能,能降低脑内药物的浓度。结论:利用多药耐药性逆转剂有可能提高脑内的药物转运或者降低药物的通透性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血脑屏障上的P-糖蛋白与药物转运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综述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的P -糖蛋白药物外排功能。方法 :根据对有关的资料的分析、归纳、总结得出P -糖蛋白与脑内药物转运的关系。结果 :血脑屏障上的P -糖蛋白具有ATP依赖性的药物外排泵的功能 ,能降低脑内药物的浓度。结论 :利用多药耐药性逆转剂有可能提高脑内的药物转运或者降低药物的通透性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述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的P -糖蛋白药物外排功能。方法:根据对有关的资料的分析、归纳、总结得出P -糖蛋白与脑内药物转运的关系。结果:血脑屏障上的P -糖蛋白具有ATP依赖性的药物外排泵的功能,能降低脑内药物的浓度。结论:利用多药耐药性逆转剂有可能提高脑内的药物转运或者降低药物的通透性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血脑屏障上P-糖蛋白及其药物外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糖蛋白是与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密切相关的糖蛋白,属于能量依赖性药物外排泵。人类的MDR基因有两个亚型(MDR1,MDR2),啮齿类动物有三种基因(MDR1a,MDR1b,MDR2)。P-糖蛋白是血脑屏障(BBB)的重要成分,BBB上的P一糖蛋白定位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腔面上,P-糖蛋白在  相似文献   

5.
P-糖蛋白药物外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P-糖蛋白是一个ATP依赖性外排泵,在多药耐药肿瘤细胞和血脑屏障上均有高度表达。P-糖蛋白的药物外排作用参与了肿瘤多药耐药性,降低了药物在脑内的浓度。P-糖蛋白抑制剂则可以抑制P-糖蛋白的药物外排作用,从而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增加药物的脑摄取量。  相似文献   

6.
MDR(多药耐药 )基因及其编码的P 糖蛋白与多重耐药及抗性肿瘤细胞发生发展有关 ,P 糖蛋白是一种ATP 依赖泵 ,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减少细胞内药物蓄积 ,增加抗性肿瘤细胞的数目[1] 。随着对P 糖蛋白其他多种生理功能的研究 ,P 糖蛋白在药动学及药效学方面的调节作用得到关注。本文综述P 糖蛋白对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药动学方面的影响。1 P 糖蛋白的生理功能P 糖蛋白在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 ,分布在消化道、肾、血脑屏障、睾丸、胎盘、造血细胞等 ,主要功能是分泌外源性或排泄内源性的有害物质。但最新研究表明mdr 基因敲除小鼠并…  相似文献   

7.
利托那韦是一种HIV蛋白酶抑制剂,也是P-糖蛋白的强抑制剂。Drewe等在一个猪大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CEC)单细胞层体外实验系统中,对利托那韦和环抱素类似物SDZ-PSC-833对沙奎那韦摄人动力学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多聚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印迹证实,该BCEC系统可功能性表达I型P-糖蛋白同功蛋白P-gp1A,但不表达同功蛋白P-gP1B或P-gp1D。SDZ-PSC-833可以浓度依赖方式使培养的BCEC对沙奎那韦的净摄入量加倍(IC=1.13μmol/L),利托那韦能以很低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环胞素A和粉防己碱对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P 糖蛋白 (P glycoprotein ,P gp)的外排转运系统的作用。方法 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环胞素A和粉防己碱对体外培养牛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罗丹明 12 3摄取的影响。结果 当给予P gp抑制剂环胞素A后 ,Rh 12 3在牛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braincapillaryendothelialcell,BCEC)单层的积累量明显增加。粉防己碱能够明显增加BCEC的Rh 12 3积累 ,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研究表明 ,此种方法是一个敏感 ,可靠的研究方法 ;粉防己碱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血脑屏障上P gp的抑制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洛美利嗪对血脑屏障上P-糖蛋白功能活性的影响,寻找新型高效的P-糖蛋白抑制剂。方法:使用罗丹明123荧光指示剂研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P-糖蛋白的活性,应用RT-PCR技术分析洛美利嗪对mdr基因mRNA的影响。结果:洛美利嗪能够浓度依赖性地增加RBMECs中的罗丹明123水平,对RBMECs上mdr基因mRNA表达无影响。结论:洛美利嗪通过抑制P-糖蛋白功能活性而逆转血脑屏障上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10.
间硝苯地平(m-Nif,ig20mg·kg-1·d1持续给药9周)可显著降低老龄肾性高血压大鼠(RVHR)血压和左室重量(P<0.01),增高心、脑微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P<0.01),降低Mg2+-ATP酶活性,体外量效关系研究发现,m-Nif在较高剂量(10~1000μmol·L-1)时可增高RVHR心脑微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且随剂量增加而增高。上述结果表明,m-Nif可改善老龄RVHR心脑微粒体Na+,K+泵和Ca2+泵功能。  相似文献   

11.
人体肠道的药物外排泵和转运蛋白对口服药物的吸收有较大影响,常见的药物外排泵有P-糖蛋白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会降低相关底物吸收;其它的一些转运蛋白如有机离子转运蛋白家族、H+/单羧酸共转运蛋白和肽转运蛋白可促进相关底物的吸收.作者对药物外排泵和转运蛋白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药物外排泵和转运蛋白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促进药物跨血脑屏障转运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血脑屏障(BBB)主要由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构成,其阻止98%小分子和几乎全部大分子化合物入脑,是制约脑药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将药物递送入脑的主要途径为神经外科学、药化和生理学途径,后者利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受体介导的跨细胞系统(RMT)为载体携载药物经主动转运入脑。基于RMT可构建促进药物入脑的载药平台,该文重点介绍该平台的研究思路、方法技术和应用前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莫然  肖衍宇  平其能 《药学进展》2009,33(10):446-451
P-糖蛋白(P-gp)是一个ATP依赖性药物外排泵,可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导致药物吸收差以及肿瘤多药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因素。综述P-gp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具有P-gp抑制作用的药用辅料的实验研究,探讨利用药物制剂技术抑制P-gP对药物的外排作用,促进药物体内吸收,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14.
尽管对酿酒酵母的氟康唆耐药机制已有一些证据,但对反应途径中所涉及的化合物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在酿酒酵母中,基因RAS1和RAS2是催化核心信号分子──环腺昔酸(cAMP)生成的腺耷酸环化酶的活化子。Ras1和Ras2与哺乳动物的ras蛋白质高度同源。研究显示,通过MDR-1(多药耐药)基因的活化,哺乳动物ras的活化会影响肿瘤细胞对各种抗癌药物的敏感性。由于酿酒酵母氰康唆耐药性的一种重要机制是由。种外排转运子PDRS(pleiotropicdrugresistance5)介导的,PDRS与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15.
MDR(多药耐药)基因及其编码的P-糖蛋白与多重耐药及抗性肿瘤细胞发生发展有关,P-糖蛋白是一种ATP-依赖泵,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减少细胞内药物蓄积,增加抗性肿瘤细胞的数目[1]。 随着对P-糖蛋白其他多种生理功能的研究,P-糖蛋白在药动学及药效学方面的调节作用得到关注。本文综述P-糖蛋白对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药动学方面的影响。 1 P-糖蛋白的生理功能   P-糖蛋白在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分布在消化道、肾、血脑屏障、睾丸、胎盘、造血细胞等,主要功能是分泌外源性或排泄内源性的有害物质。但最新研究表明mdr-基因敲除小鼠并不表现出生长或发育缺陷,然而这种小鼠对P-糖蛋白底物的毒性非常敏感,且不能分泌或排泄毒性物质[2]。由于P-糖蛋白在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故采用P-糖蛋白抑制剂阻断其泵的外排功能,可导致排泄途径不畅,继而导致细胞毒性物质在组织浓度的增加[3]。通常P-糖蛋白抑制剂与P-糖蛋白底物有很多相似之处,自身也可作为P-糖蛋白底物。维拉帕米和环孢素就是两个典型的P-糖蛋白抑制剂。  相似文献   

16.
P-糖蛋白与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许多药物如环孢霉素、长春碱类、紫杉醇的疗效及毒性存在个体差异 ,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存在于细胞膜上的药物外运泵———P -糖蛋白 (P-glycoprotein ,P -gp)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1]。P -gp 是肿瘤多药耐药 (MDR)的基因表达 ,其分子量为170KD ,是由1280个氨基酸组成的跨膜糖蛋白 ,属于ABC(ATP -bindingcassett)家族的成员 ,系一种能量依赖性的药物外运泵 ,通过ATP供能 ,将细胞内的药物“泵”出胞外 ,降低胞内药物浓度 ,减轻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并产生耐药。但P -gp 并非能转运…  相似文献   

17.
18.
P-糖蛋白介导多药耐药性的逆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即肿瘤细胞在接触一种抗肿瘤药物后产生了耐受其它多种结构全然不同,作用机理也大相径庭的抗肿瘤药物的抗药性。mdr-1基因及由该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P-gp,P-Glycoprotein)是MDR产生的重要机制之一。P-gp为能量依赖性药物外排泵,其功能是使细胞内药物浓度降低,药物的作用减弱或丧失,细胞由此获耐药性。因此应用能抑制P-gp的药物是逆转MDR的一个重要手段。自1981年Tsuruo等报道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能阻断P-gp功能逆转小鼠白血病细胞MDR以来,寻找和研究抑制P-gp的药物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本就近几年报道的直接与P-gp相互作用而逆转MDR的逆转剂作简要介绍,并讨论逆转P-gp介导的MDR化合物的理化特性及逆转作用的影响因素等诸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岩黄连总碱对大鼠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了岩黄连总碱急性给药对大鼠脑中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岩黄连总碱50,100mg/ks,S.C.能显著降纹状体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对多巴胺(DA)水平无明显影响,但使DA/DOPAC,/HVA比值升高,亦使边缘系统5-HT/5-HIAA比值升高。提示岩黄连  相似文献   

20.
人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乳腺癌细胞株ER-75-20经阿霉素(ADM)体外诱导成为多药耐药(MDR)细胞株ER/ADM,后者不仅对ADM明显耐药,对结构和作用机制不同的抗癌药长春新碱、5-氟尿嘧啶和丝裂霉素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ER/ADM细胞P-糖蛋白染色均呈阳性,其耐药性可被钙拮抗剂异搏定部分逆转。以上结果表明,ER/ADM为一株新的MDR细胞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