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琼  熊淑红  冯少仁  刘国辉   《放射学实践》2012,27(12):1410-1411
病例资料患者,女,36岁,左上腹胀痛1年余,近期加重,无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乏力等不适,否认结核家族病史,无其它部位不适。体查:左侧季肋部膨隆,脾肋下3cm扪及脾脏,有压痛;听诊心肺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WBC 6.5×109/l,RBC3.38×1012/l,HB 83g/l,PLT 130.5×109/l,ESR 3.0mm/h;  相似文献   

2.
例1 男,20岁。体检发现左侧胸腔积液,脾脏占位病变,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人院。起病以来体重减轻2k,无其他任何不适。否认既往结核病史。体检:左侧呼吸音减弱。血沉28mm/h。腹部CT扫描:脾脏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低密度灶,最大者约为1.5cm×1.5cm,边缘模糊,平扫CT值约47.1HU。增强扫描动脉期见病灶边缘强化,部分呈环状强化,CT值约为51HU,门脉期CT值为56.8HU,延迟期病灶未见进一步强化,与正常脾脏组织相比为低密度,边缘清晰。腹膜后见肿大淋巴结,左侧胸膜不均匀明显增厚并少量胸腔积液(图1、2)。穿刺活检:脾干酪样结核,脾组织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并瘀血(图3)。  相似文献   

3.
成人胸部结核的CT诊断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成人胸部结核中当以肺结核为最重要 ,肺结核是人类的一种古老疾病 ,在埃及木乃伊上已经发现有结核分支杆菌的存在。它曾是人类的重要死因之一 ,据统计 ,西方国家在180 0年肺结核的死亡率为 10 0 /万 ,随着医学的进展 ,死亡率逐渐下降 ,至 195 0年降为 2 0 /万 ,自 195 3年开始应用有效的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后 ,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至 1 2 4/万[1] 。但从 1985年起 ,肺结核的发病率又有日渐升高的趋势 ,而且由于成人原发肺结核增多 ,以及在免疫损害者中并发肺结核者日益增多 ,同时使得成人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很不典型[2 ] 。肺结核在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5 6岁。无明显诱因上腹部隐痛不适 1年余 ,曾在外院按胃炎治疗无好转。 10天前患者无意中发现上腹部有核桃大小肿物就诊。查体 :腹部平坦 ,剑突下可触及约5 .0cm× 5 .0cm大小肿块 ,轻压痛 ,质韧 ,无移动性 ,边缘不清 ,肝脾不大 ,胸透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均正常。心电图正常。B超 :上腹部剑突下探及一约 6 .3cm× 2 .6cm不规则囊性区 ,边界清 ,其后壁呈实性 ,未见血流 ,不随呼吸活动 ,肝脾大小形态正常 ,被膜光滑 ,回声均匀。诊断 :腹壁剑突下囊肿。CT扫描 :上腹部剑突下偏左侧膈顶、胃与肝左叶前方可见约 7.0cm× 5 .0cm× 3.0cm…  相似文献   

5.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及B超表现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复习14例以头颈部肿瘤就医,组织学诊断为颈淋巴结结核的CT及B超表现,旨在提高对颈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诊断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女性患者13例,男性1例。CT平扫1例,直接增强扫描13例,B超扫描8例,结果:以内颈链下组及锁骨上下区受累最常见,均为多个淋巴结同时受累(100%),病变部分或全部与邻近肌肉粘连者78.0%,CT增强扫描分3型:Ⅰ型:均匀等密度强化;Ⅱ型;薄环形周边强化,中央低密度相  相似文献   

6.
方宏洋  郑伟 《放射学实践》2005,20(9):808-808
病例资料患者,男,58岁。外院CT平扫及B超示肝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即来我院要求行CT增强扫描。采用Siemens欢悦单排螺旋CT机,扫描层厚及层距为8mm。高压注射器为美国Medrad Vistron。对比剂为碘普罗胺(300mg I/ml),总剂量为75ml,注射流率3ml/s,扫描延迟时间为23s。行第1次增强扫  相似文献   

7.
B型超声应用于肝、胆、胰、脾等疾病的检查已较普遍,因脾脏疾病的发病率远比肝,胆疾病为少,故有关超声诊断脾脏疾病的文献资料相对不多,兹就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占位性病变之声像图作简要分析。 资料与方法 本组23例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7~76岁、平均3..1±17.8岁,病程3小时至2年,主要症状为外伤后腹痛、左上腹肿块、黑便、头颈或四肢肿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脾动脉栓塞术后腹痛、3例无自觉症状。  相似文献   

8.
脾结核罕见,临床及影象学表现没有特异性,常难与脾淋巴瘤或转移灶鉴别[1,2]。笔者遇见2例,报告如下。例1 男,36岁。低热、消瘦、乏力1个月。既往健康,无结核病史。体检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55×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28;血沉24mm/1h。胸片正常。腹部B超示:脾内多发性占位病变伴腹腔淋巴结肿大。上腹部CT表现:脾脏多发性低密度病灶,边缘不清,呈圆形及椭圆形,CT值30~50HU,大小不等,最大者4cm×3cm,脾增大,未见腹水征,肝脏无特殊,腹膜后见数块肿大淋巴结(图1);增强扫描见脾内病灶边缘轻度强化(图2)。C…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1岁,上腹痛2d来我院就诊。既往史有高血压、高血脂症5a,3个月前彩超发现双下肢静脉血栓。查:体温38.3℃,W BC:15×109/L,触诊左中上腹压痛,B超提示脾周少量积液。CT平扫见脾切迹前缘呈大片状低密度影(见图1),CT值为41H U,边缘清晰,脾周少量积液,左肾前筋膜增厚,左侧胸  相似文献   

10.
李政 《临床放射学杂志》1986,5(3):161-161,T022
患者:女.46岁,干部.因低热,寂乏无力多年-近一年来左上腹部不适、隐痛,胃纳不佳而来院就医。体检:肝未触及,脾肋下2cm并似可触及肿块。化验室检查:血色素11g%,白细胞11000/mm,中性69%,淋巴29%,嗜酸2%,血沉21mm/时,尿常规正常。超声探查,脾厚4cm,肋下2.5cm并于腋中、后线,  相似文献   

11.
患,女,8岁。因持续低热三年,加重1月来我院就诊。病后无咳嗽,盗汗、乏力及腹痛。曾多次到各处就诊,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口服谷维素、消炎痛及地塞米论片后,体温降至37℃左右,但仍反复。查体:T37.3℃,心肺无异常.肝不大.脾肋下可触及,无触痛。胸片未见异常。B超:脾脏内不规则液性暗区及光团影。诊断为:脾囊肿。OT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33岁。体检发现肝尾状叶病变。体检:无阳性体征。CT检查所见:平扫尾状叶可见类圆形密度减低影,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图1);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轻度均匀强化,强化程度接近于正常肝组织(图2)平衡期为均匀低密度。MRI所见:T1呈均匀略低信号,T2呈均匀高信号,边界清晰(图3)。术前诊  相似文献   

13.
脾结核的影像学诊断(附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脾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9例脾结核屠 经胸部摄片、CT、超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4例病理证实,5例抗结核治疗证实。结果 8例肺部有结核灶,9例脾肿大,7例肝肿大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3例脾内有多发低密度灶或回声减低区,合并左肾结核小低密度灶、结核性缩2窄性心包炎各1例及颈淋巴结结核4例。结论 CT、超声检查对脾结核的诊断有价值而无特异性,需结合临床及其他部位结构或结核治疗有铲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4.
局灶性结节状肝脂肪浸润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局灶性结节状肝脂肪浸润(FNHFI)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诊断并随访观察6-28个月(平均8.5个月),排除了其他病变的FNHFI患者共23例的CT资料。全部患者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和B超检查,其中3例行CTA检查,8例行MRI检查。CT复查1次者15例,复查2次者8例。结果23例共25个病灶,24个病灶位于肝左叶内段,其中镰状韧带旁19个,内段后缘5个;左叶外段镰状韧带旁1个。病灶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14个病灶边缘清晰,11个病灶边缘模糊,直径0.8-3.5cm,平均1.6cm,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边缘变清晰。随访中1例病灶消失。结论肝左叶内段镰状韧带旁和肝门旁是FNHFI的好发部位,熟悉其好发部位和相应CT表现,有利于FNHFI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5.
乔治  焦华波 《人民军医》2002,45(5):307-307
巨淋巴结增生症 (Castleman病 )是临床上少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 ,195 4年由Castleman首先描述 ,195 6年确定为良性非肿瘤性病变。1 病例报告患者男 ,35岁 ,因下腹部包块 8个月入院。查体于左下腹可扪及 10cm× 8cm× 8cm包块 ,固定、质硬、表面光滑、无压痛。白细胞 4 1× 10 9/L ,血小板 92× 10 9/L。B超及CT均报告盆腔内实性占位 ,其内可见钙化灶 ,膀胱等盆腔器官受压移位。术前病理报告可见成熟的淋巴组织。术中发现肿瘤位于盆腔腹膜外 ,与左侧髂血管联系紧密 ,为相互粘连成团的巨大淋巴结 ,切面呈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螺旋CT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5月至2008年10月36例明确诊断为脾破裂的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T平扫发现脾破裂20例,脾包膜下破裂出血10例,3例CT平扫阴性经作增强扫描证实,3例为迟缓性出血。结论CT扫描有利于对外伤性脾破裂的及时诊断,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患者男,55岁,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3年,体检发现腹膜后占位病变1个月人院。1个月前,外院B超检查疑胰腺体尾交界部囊性包块,CT诊断胰腺体尾交界部占化病变,考虑来源于胰腺。  相似文献   

19.
迟发性脾破裂3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迟发性脾破裂(DR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78-1999年间收治的32例DRS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T、B超、腹腔灌洗等检查手段在DRS诊断中的作用及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26例行脾切除术,其中1例因合并脑损伤于脾切术后4d死亡;6例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出院,平均住院18.5d。结论 联合腹腔灌洗可提高腹腔穿刺的阳性率。B超是诊断DRS和对保守治疗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男性,48岁,农民,因发热、咳嗽一月余,加重伴声嘶五天于1993年2月14日入院。近一月来,无明显时间规律、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波动在37~39℃,持续2~6小时不等,无大汗,伴咳嗽,痰白色粘稠,无臭,无咯血、无脚痛。入院前五天症状加重,体温持续在38~40℃;伴咽干、声嘶;感胸闷、憋气,稍活动即气短而不得不中止体力劳动;恶心、纳差,体重下降10kg。既往健康。查体:T38t,R28次/min;BP13/gkPa,P08次/min。重病容,精神萎靡,紫%,双下肺均闻及细湿呷音。肝右肋下Zcm,剑突下3cm,质中.无压病,边缘钝,胸片示双肺广泛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