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过敏性紫癜又被称为亨-许紫癜,是一种由多基因遗传决定、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产生的以累及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不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涉及多器官、多系统,而且其发病机制也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在关于过敏性紫癜的遗传因素对发病的影响方面,目前相关研究已发现过敏性紫癜与遗传易感性关系密切,并且发现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并非是单一基因发生变化的结果,而是与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基因、人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等相关。本文综述近些年过敏性紫癜及其重要症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遗传易感性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较常见,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目前新的诊断标准将皮肤紫癜作为必要条件,且治疗方案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关于过敏性紫癜发生机制的研究尚未完全明确,与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 p、白介素-8(IL-8)、转化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基因的多态性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08至2016年河北省过敏性紫癜患儿性别、地域、年龄分布、主要感染诱因及分型变化趋势,分析环境、食品污染与过敏性紫癜疾病变化的关系.方法 收集的2008至2016年以人群为基础,河北省14岁以下儿童患过敏性紫癜的监测资料,计算并分析过敏性紫癜儿童不同性别、地区、年龄分布情况及其主要感染诱因、分型构成的变化.结果 2008至2016年河北省过敏性紫癜患儿男女比、城乡差别逐渐缩小,10~14岁(年龄段)过敏性紫癜逐年增加;河北省过敏性紫癜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邯郸,其次为石家庄、唐山,最低为秦皇岛,其次为承德、张家口,各地过敏性紫癜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P<0.05);2008年6月至2016年6月河北省14岁以下患过敏性紫癜儿童首要感染诱因由细菌逐渐演变为支原体和病毒;2008年6月至2016年6月河北省14岁以下儿童腹型紫癜的比例逐年上升,肾型紫癜的比例下降.结论 随着工业化加速、城镇化水平的加快,过敏性紫癜(尤其腹型紫癜)逐年增加,且污染严重地区较低污染地区过敏性紫癜发病率高,考虑空气、水源、食品污染可能与过敏性紫癜疾病的一系列变化有着密切联系,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和研究;过敏性紫癜首要感染诱因有所变化,需要进一步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4.
王兰英  杨硕  严慧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081-3082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症状、病情治疗与转归情况.结果 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25例,关节型过敏性紫癜患者9例,肾型过敏性紫癜患者6例.部分患者还出现上、下呼吸道的感染.全部患者均接受改善血液流通、抗过敏等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予以阿奇霉素、小剂量地塞米松或丙种球蛋白治疗.40例患者均治愈,平均住院天数为(18.6±3.1)d.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引发过敏性紫癜,其临床症状有紫癜样皮疹,部分伴有上、下呼吸道感染,应予以常规抗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且治疗时间要充足,这对治愈过敏性紫癜、缩短住院时间、预防病情反复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卫生院儿科住院的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均有皮肤紫癜,41.7%有关节症状,38.3%有消化道症状,继发肾脏损害者占25%.结论 儿童过敏性紫癜可造成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应予提高认识,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6.
复发型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反复发作的复发型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2002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186例难治型过敏性紫癜进行HP检测,并与150名健康儿童(对照组)对比.结果 150名对照组儿童中HP阳性23名,HP阴性127名,186例复发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HP阳性76例,阴性110例,经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后难治型过敏性紫癜明显好转.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复发型过敏性紫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腹型)的误诊原因和总结经验教训.方法 分析和讨论3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病情发展.结果 临床医生对不以紫癜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容易误诊.结论 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过敏性紫癜的特殊表现的警惕性,诊断思路要广,不能局限于局部,特别是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疗效反复的病例更要认真仔细.对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推断,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多态性与成人过敏性紫癜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将邯郸市第一医院治疗的98例成人过敏性紫癜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一时间进行体检的91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首先从两组所有人体内提取DNA,然后在PCR扩增仪上完成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进行目的片段的扩增,接着进行酶切。最后观察酶切产物。结果观察组患者体内G基因明显多于对照组的健康群体(P〈0.05)。结论机体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增多会增加成人过敏性紫癜的发生,其易感性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多态性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药物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 从西药、单味中药以及中药复方等方面综述.结果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诸多单味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已应用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结论 目前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研究已广泛开展,发展空间广阔.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小血管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主要表现为可触及的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腹痛、胃肠道出血、关节肿痛及肾小球肾炎,少数还存在神经系统症状.常见的腹痛约占过敏性紫癜患儿的51%~74%,而胃肠道出血,发生在18%~52%过敏性紫癜患儿中[1].目前,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对腹痛、消化道出血为症状的过敏性紫癜疾病具有诊断价值,但因其有创性,往往给患儿带来痛苦和创伤.以往的研究表明,血小板、白细胞、高CRP与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密切相关,血小板变化与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情轻重相关.血小板的体积与血小板的功能及活性有关,出血体质的患者,血小板体积变小.为了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与胃肠道出血的关系,我们对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60例HSP患儿临床资料中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儿癜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诊治的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儿癜消并随证加减治疗.结果 痊愈42例,好转18例,治愈率为7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儿癜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方法:选择37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肠痉挛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分别给予14C呼气试验.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过敏性紫癜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张琳琪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从中医方面认为过敏性紫癜属于"血证"、"紫斑"范畴,是由热、瘀、虚等因素引起,临床治疗应注重清热去火、活血化瘀、健脾补肾,并将活血化瘀贯穿始终.从西医方面认为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可能与感染、药物、食物、花粉吸入、蚊虫叮咬、疫苗接种等有关,但仍以感染占第一位.近年来,支原体感染及链球菌感染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生关系密切,临床观察表明小剂量肝素对佐治过敏性紫癜及预防紫癜性肾炎方面有特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护理方法及体会,为临床儿童过敏性紫癜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3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儿经治疗护理,56例痊愈,4例好转,60例患儿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密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表现,合理执行医嘱,不同症状的患儿给予个性化护理,重视饮食及心理护理,有利于病情的治疗和控制,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又称Henoch-Sch觟nlein 综合征,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皮肤紫癜、腹痛伴消化道出血、关节肿胀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还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紫癜好发于5~13 岁儿童, 男性多于女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二季居多,近几年发病有增多趋势.如何正确有效地治疗过敏性紫癜,从而减少过敏性紫癜导致的其他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过敏性紫癜病因不清,目前尚无统一的特异性治疗方案,主要以去除病因、抗过敏等对症处理为主.总结我院儿科2009 年5 月至2012 年12月收治的56 例该病小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结果,观察其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过敏性紫癜(HSP)若肾脏受损即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近年来HSP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对HSPN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HSPN临床分为7型[2],其中过敏性紫癜性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病)为重度HSPN.本研究采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CTX-PT)与泼尼松联合应用的方法治疗紫癜性肾病患儿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治疗过敏性紫癜1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武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192-193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报道1例过敏性紫癜治疗中,因双下肢下垂引起紫癜反复的病例,并进行理论复习。结果双下肢下垂能引起过敏性紫癜的皮疹反复发作。结论治疗过敏性紫癜时,卧床休息,抬高患肢,能防止紫癜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8.
王书书  潘家华 《安徽医药》2017,21(8):1429-1431
目的 探讨影响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住安徽省立医院的过敏性紫癜肾患儿40例,以同期收住病房的5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不合并肾损害的为对照组,进行肾损害的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过敏性紫癜患儿出现肾损害时距离第一次出现皮肤紫癜平均(4.46±1.28)周,首发表现以单纯血尿患儿最多,为15例(37.5%);过敏性紫癜肾患儿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嗜酸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无肾损害患儿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皮疹反复发生>2周的患儿肾损害的发生率高于无肾损害患儿.结论 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嗜酸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增加,皮疹反复发生>2周是过敏性紫癜肾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过敏性紫癜患儿需密切监测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水平,及早发现肾损害,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提高患儿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病。典型的过敏性紫癜诊断并不困难,而临床上常发现一些不典型的过敏性紫癜,易造成误诊、误治。本文分析我院从1989年1月到1999年10月收治的不典型过敏性紫癜18例(同期过敏性紫癜120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相关性,寻求过敏性紫癜的病因治疗。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11例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过敏性紫癜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轮状病毒感染可导致过敏性紫癜。患儿经过抗病毒、脱敏和对症治疗后均痊愈。随访半年11例患儿中没有发现复发者。结论过敏性紫癜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过敏性紫癜在治疗过程中既要对症治疗,也要对因治疗。轮状病毒引起的过敏性紫癜要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