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芳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0):142-143
<正>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应用先进的"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新型早期康复措施介入与心理干预相互结合的模式,正确认识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对校正不良行为,减少残疾的发生,促进身心功能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前后2组Barthel评分、上下肢肌力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Barthel评分、上下肢肌力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肢体肌力及自理能力均有显著效果,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李霞 《临床医药实践》2002,11(10):787-78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中青年脑卒中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此病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且该病恢复期长,后遗症多,导致患者产生各种各样复杂的不良心理,影响疾病的痊愈.  相似文献   

4.
在一切疾病的康复中,心理因素均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生理、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脑卒中患者可产生一系列心理变化,不仅对整体康复,对病后的日常生活、活动均有一定影响.本文对40例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康复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出院时、干预6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SF-12)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发生情况以及脑卒中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ADL、SF-12评分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后6个月ADL和SF-12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现抑郁、焦虑1例(1%),对照组出现焦虑、抑郁12例(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8,P<0.05);干预组出院6个月无脑卒中复发,对照组出院6个月脑卒中复发8例(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7,(6):108-1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院内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脑卒中患者120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情况。根据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院内感染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85,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均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且两组患者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有好转(P<0.05),且观察组评分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56,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强化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在治疗脑卒中患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患者经急性期治疗转入恢复期后,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其影响康复的主要矛盾是心理因素。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如何针对患者的心理矛盾、不良思想情绪、多种思想顾虑等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应对策略,做到有的放矢,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是我们尽职尽责的义务。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患者常常出现智力和肢体障碍,如失语、偏瘫等,并伴发一定的心理障碍,如情感障碍、认知障碍、行为人格障碍等的疾病,对恢复期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脑卒中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致残率高,且恢复期时间长,患者对治疗、护理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康复效果,因此恢复期的护理在神经内科显的极其重要。笔者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200例,给予系统的治疗和护理,得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康复患者尿失禁的护理干预进展,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0例脑卒中尿失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干预组(20例),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认知教育、一般护理、饮食干预和辅助护理,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对症治疗,定期观察患者病情,比较患者病情缓解的有效率、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排尿情况的改善,总结护理体会。结果干预组20例脑卒中尿失禁患者经系统的护理干预后痊愈4例(20%),显效10例(50%),好转3例(15%),无效3例(15%);发生尿路感染3例(15%);不同时间排尿恢复的情况分别为3d0例(0%),5d2例(10%),12d4例(20%),20d5例(25%),28d6例(30%)。对照组20例患者痊愈0例(0%),显效6例(30%),好转8例(40%),无效6例(30%);发生尿路感染18例(90%);不同时间排尿恢复的情况分别为3d0例(0%),5d0例(0%),12d4例(20%),20d5例(25%),28d5例(25%)。干预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更低。结论对脑卒中尿失禁患者通过有针对性的、全面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自控排尿能力的恢复,并且减少尿路感染及有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使尿失禁的症状得到痊愈或缓解,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患者对待生活的信心,有效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者最大限度地回归到家庭,回归社会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高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经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6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早期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7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生活指导、用药护理及基础心理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HAMA以及CPSS、GS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以及C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脑卒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加强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效能感,值得在临床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3.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正声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7):112-1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以便为护理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5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对这些患者采取多种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干预前后的症状自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为医护人员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自我症状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月~2001年10月收治的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107例,分组给于心理干预和非心理干预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进行心理干预的康复效果。方法将于牡丹江神经精神病医院住院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所有患者护理前后均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定以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后HAMD分值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观察组下降明显。观察组干预后HAMD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有效者17例(68.00%),对照组有效者11(42.31%),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抑郁情绪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将一些中医护理方法引入现代护理学之中 ,能更好地体现现代医学的整体护理观 ,这是许多学者都经常论及的。本文以现代整体护理思想为指导 ,涉取中医护理学中的精华 ,制定设计了一套较为规范且易于临床应用的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中医护理方案 ,现介绍如下 (仅举一日护理过程为例 ,由此可了解该方法之全过程 ) :1 方  法晨起嘱患者饮用一杯约 2 0 0 m L~ 5 0 0 m L凉白开水 (这样可以清洗胃肠道并使排便通畅 )。 7:0 0~ 7:3 0根据脑卒中患者肢体恢复情况指导或帮助其活动肢体 ,先活动健侧 ,然后再活动患肢 ,如患者虽在…  相似文献   

17.
王芳  杨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147-148
目的通过分析对脑卒中患者电疗期间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80岁准备电疗的脑卒中患者79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包括实验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并使用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评定脑卒中患者在电疗期间的合作程度,整个过程由同一人进行心理状况评估。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脑卒中患者在电疗期间的合作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电疗前的心理压力较大,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的缓解脑卒中患者对电疗的负面心理,对脑卒中患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4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4周左右的护理干预,以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6例重度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达显效的11例(占68.75%),有效的4例(占25%),无效1例(占6.25%)。19例中度吞咽困难患者显效的15例(占78.95%),有效的4例(占21.05%);5例轻度吞咽困难患者全部显效。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对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在院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采用交谈法了解其心理状态,并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疗效及生活质量得到普遍提高。结论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能提高患者对丙型肝炎知识的认识,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法对老年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老年颅脑损伤恢复期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干预组(n=42),对照组正常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 S)的心理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抑郁、焦虑和恐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果:心理干预对老年颅脑损伤恢复患者的心理护理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