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高血压引起外周微血管收缩和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1〕。高血压老年患者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较不理想。马来酸桂哌齐特作为一种腺苷增效剂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2〕。研究发现腺苷是由ATP分解而来的非常重要的内源性脑保护剂,在急性脑损伤中起神经保护和自身稳态调节等重要作用〔3,4〕。但因腺苷有半衰期短的特点,急性脑损伤过程中释放的腺苷含量和维持时间有限,不能达到持久的保护作用,而补充外源性腺苷能够起到比较满意的  相似文献   

2.
马来酸桂哌齐特是1种新型心脑血管药物,其独特的药理特征表现为对内源性腺苷的增效作用,国内外已在多中心、多途径、多水平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1].我们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观察其用药后不同时点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CM)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脱水、抗凝、护脑、高压氧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疗程14 d。监测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梗塞体积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基本痊愈19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6例,无效1例;对照组依次为10、12、10、8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TNF-α、s ICAM-1、MMP-9水平、梗塞体积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与对照组的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71,P0.05)。结论 CM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缩小梗死面积,改善预后,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s ICAM-1、MMP-9)水平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发展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及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而炎性反应是引起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血管内皮功能的失调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1〕。因此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素 E1 ( PGE1 )是一种强力血管扩张剂。本研究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评价 PGE1 对充血性心衰 ( CHF)患者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 ,为 PGE1 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1 对象和方法 心内科住院 CHF患者 3 2 (男 2 1,女 11)例 ,年龄 2 8~ 74( 5 3± 15 )岁 ,病程 14 .2± 2 .3年。心功能 ( NYHA分级 ) 级 6例 , 级 15例 , 级 11例。临床诊断冠心病 15例 ,扩张型心肌病 10例 ,高血压心脏病 7例。所有病例无明显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返流。CHF患者停用心血管活性药物及洋地黄 3 d。所有受试者在测试前休息 0 .5 h,测定心率、血压…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素E1(PGE1)是一种强力血管扩张剂.本研究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评价PGE1对充血性心衰(CHF)患者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为PGE1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静脉滴注L-精氨酸(L-arg)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探讨L-arg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36例心力衰竭患(心功能Ⅳ级1例,Ⅲ级24例,Ⅱ1级11例),以20%L-arg10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1h内恒速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7d。记录用药后心率、血压变化,并对其中11例患(心功能Ⅲ级8例,Ⅱ级3例)采用有创检查观察血流动力学效应,同时测定用药后血液和尿液一氧化氮(NO)。结果:静脉滴注L-arg5min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与心率乘积均有显降低(P<0.05),最大效应时间10-60min,心率无变化。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表明,静脉滴注L-arg可使平均动脉压和体循环阻力、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嵌压、肺血管阻力显降低(P<0.05-0.01),心指数和左心室作功指数显增加(P<0.01)。用药后尿液NO显升高。结论:心力衰竭患静脉滴注L-arg增加了体内NO,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作者用漂浮导管方法测定16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静滴国产氨力农的急性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心输出量增加19.26%,肺毛细血管嵌压下降36.24%,与用药前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马来酸桂哌齐特(cine-azide maleate)是一种新的钙通道阻滞剂,可通过多途径发挥作用.本文试图探索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国产米力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对40例CHF患者分①血流动力学观察组10例,采用安慰剂对照、随机双盲、自身交叉试验,②临床观察组30例,又等分为米力农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血流动力学观察组用米力农后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压下降27.4%,平均肺动脉压下降24.5%,体循环血管阻力下降20.6%,心脏指数增加12.8%,均P<0.05;临床观察组中的米力农组心功能改善11例(11/15,73.3%),而安慰剂对照组仅4例(4/15,26.7%),两相比较,P<0.05。表明:应用国产米力农,可显著改善C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左西孟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确诊AMI后一周内并发C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左西孟旦组(30例,予以左西孟坦治疗)和多巴胺对照组(28例,给予多巴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及多巴胺组治疗后比较,左西孟坦组治疗后心率[(120.91±11.78)次/min、(122.67±9.01)次/min比(114.93±10.76)次/min]、呼吸频率[(26.00±3.13)次/min、(23.18±2.38)次/min比(21.47±2.67)次/min]、呼吸困难程度评分[(2.50±0.90)分、(2.07±0.77)分比(1.70±0.59)分]、肺毛细血管楔压[(22.50±2.57)mmHg、(19.57±2.87)mmHg比(16.80±2.39)mmHg]、NT-proBNP水平[(1207.5±95.6)pg/ml、(1097.85±87.6)pg/ml比(729.60±62.9)pg/ml]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LVEF[(38.40±3.09)%、(41.57±3.10)%比(44.10±3.94)%]、心脏指数[(2.09±0.27)L·min^-1·m^-2、(2.24±0.27)L·min^-1·m^-2比(2.40±0.29)L·min^-1·m^-2]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结论:左西孟坦可以短期内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AMI患者168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84例,实施早期康复方案)和常规治疗组(84例,实施常规治疗)。比较康复程序结束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踏车试验及步行试验完成情况。结果:两组梗塞后心绞痛、再梗塞、住院期间死亡例数、左室射血分数等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早期康复组程序结束时踏车试验(77.6%比95.0%),步行试验(65.4%比95.8%)完成率显著提高(P均0.01)。早期康复组因长期卧床后易出现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或P0.01)。结论在严密监护下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35%左室射血分数50%)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方案是安全、有益的,可减少长期卧床所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人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右心衰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69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行IABP辅助循环治疗患者中急性右心衰竭12例(17.4%),回顾性分析此12例患者临床资料,病人年龄(64.1±9.7)岁,IABP辅助循环治疗时间15~288h,(95±76)h,9例(75%)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结果:12例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包括:出血3例(25%),肢体缺血1例(8.3%),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16.7%),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8.3%)。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11例(91.7%)成功撤除IABP辅助循环,病情好转出院。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严重右心衰竭死亡率高,在常规治疗疗效不佳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治疗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相隔5年我科急性心肌梗塞(AMI)住院病人的预后情况。方法:将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和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相隔5年于我科住院的AMI病人的死亡率和住院期间心功能不全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相隔5年我科住院的AMI病人死亡率分别为15.53%和13.58%,无统计学差异.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40.78%和30.86%,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期间我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浓度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 (AM)浓度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2 0例 AMI患者在发病后第 2 4小时及 15例正常人血浆 AM和心房利钠肽 (ANP)浓度 ,AMI患者还同时用超声心动图测左室射血分数 (L VEF)。结果 :AMI患者血浆 AM浓度无论在心力衰竭组 [(15 .6± 2 .1) pmol/L]或无心力衰竭组 [(7.4± 1.1) pm ol/ L]都显著高于对照组 [(2 .3± 0 .3) pmol/ L,P <0 .0 1,P <0 .0 5 ],而且心力衰竭组显著高于无心力衰竭组 (P <0 .0 5 )。 AMI患者血浆 AM浓度与 ANP浓度 (r =0 .47,P <0 .0 5 )及L VEF(r =- 0 .5 3,P <0 .0 5 )呈相关关系。结论 :血浆 AM参与了 AMI后心功能的调节 ,是对 AMI后心功能下降的一种代偿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CRP)预测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心力衰竭(HF)死亡率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51例AMI组,40例冠心病对照组患者入院第1d(1d)、第3d(3d)、第7d(7d)的高敏CRP(hs—CRP)水平。结果:AMI组的hs—CRP水平(3d,60mg/L)显著高于冠心病对照组(3d,13mg/L),P〈0.001。AMI并发HF患者(31例)的hs—CRP水平[1d,(30±4)mg/L]显著高于未并发HF患者(20例)的[1d,(15士3)mg/L],P〈0.01。AMI者在1年内的总死亡率:第3dhs—CRP峰值≥85mg/L者为47%,hs-CRP峰值〈85mg/L者为8.8%,P〈0.001;HF的死亡率:第3dhs-CRP峰值≥85mg/L者为23.5%,hs-CRP峰值〈85mg/L者为2.9%,P〈0.001。说明第3d的hs-CRP水平峰值与1年内的死亡率有关。结论:hs—CRP水平可做为预测AMI1年内总死亡率和HF死亡率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卡维地洛对心梗后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心梗后心衰的作用。方法将103例心梗后心衰的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与对照组。对照组:ACEI、利尿剂、洋地黄等基础治疗;卡维地洛组:基础治疗+卡维地洛(达利全)。半年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变情况。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用x^2检验。结果治疗后卡维地洛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因心衰再住院率、死亡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临床心功能改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经x^2检验,x^2=4.33(P〈0.01)。结论卡维地洛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及因心衰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8.
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AMI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所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探讨AMI时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机制。随访了14例患者的预后。结果 24例中,18例(75.0%)为无痛性梗死;19例(90.5%)为急性非透壁性梗死,3例并发完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前瞻性对比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与硝酸甘油(NIT)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AMI-CDF)患者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及安全性。方法连续住院的42例发病在12~24h的前壁AMI-CDF的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滴注rhBNP组(给予冲击量1·5μg/kg弹丸式静脉注射,随后以0·0075μg·kg-1·min-1维持静脉滴注3h,调整剂量0·015~0·030μg·kg-1·min-1维持静脉注射21h,然后停药观察6h)和静脉滴注射NIT组(10~100μg/min静脉注射24h,然后停药观察6h),每组21例。比较两组治疗30h内的有创血流动力学参数、尿量、相应血清生化指标和治疗1周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rhBNP组和NIT组间及治疗前后中心静脉压(CVP)和收缩压(SBP)无明显变化。rhBNP组治疗30min后心率较基础值显著下降[(95·3±7·4)比(118·0±8·2)次/min,P<0·05]并维持至停药后6h;NIT组治疗2h后心率才较基础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8±6·8)比(109·2±7·6)次/min,P<0·05],而停药3~6h后心率又基本恢复到治疗前水平。rhBNP组治疗30min后肺小动脉契压(PCWP)较基础值下降48·9%[(13·6±6·4)比(26·9±7·5)mmHg(1mmHg=0·133kPa),P<0·05],治疗1h后心脏指数(CI)较基础值升高27·1%[(2·8±0·4)比(2·2±0·3)L·min-1·m-2,P<0·05];治疗后2h、3h、6h、12h、18h和24h的PCWP、CI仍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并可保持至停药后6h(P均<0·05)。NIT组治疗后2h的PCWP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18·1±6·8)比(25·4±7·5)mmHg,P<0·05],但CI在治疗后3h才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停药6h后,以上两参数即恢复至治疗前水平。两组比较,rhBNP组治疗后30min至2h的PCWP的降低和CI的增加均较NIT组更为显著(P均<0·05);此后至治疗24h,两组以上参数渐趋一致;停药6h后rhBNP组的PCWP和CI仍显著优于NIT组(P均<0·05)。rhBNP组治疗30h内总尿量较NIT组有增多趋势,且rhBNP组血清钾浓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3·4±0·5)比(4·0±0·4)mmol/L,P<0·05]。本研究未发现与rhBNP相关的症状性低血压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治疗1周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相似。结论对AMI-CDF的患者静脉注射rhBNP较之NIT有着更好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和临床效果,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纺变异性。方法 对3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人工确认窦性心博后,经计算机处理,算出心率变异(HRV)的时域和频域的各项指标。结果 AMI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心动周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 R-R间期差值〉5ms的百分比(PNN50)、低频(LF)、高频(HF)及L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