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引言溢泪是眼科门诊的常见病,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泪道狭窄或阻塞、慢性泪囊炎、外伤[1]。我们收集了2005-01/2008-01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36例36眼,使用硬膜外导管顺行泪道置管的方法治疗泪道外伤及泪道阻塞性疾患。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36例36眼。男25例,女11例,年龄17~68岁。其中泪小管断裂者20眼,鼻泪管阻塞伴慢性泪囊炎者8眼,泪总管阻塞者5眼,泪小管阻塞者3眼。手术方法:(1)泪道阻塞的方法:患者取坐位,用浸有盐酸奥布卡因的棉片表面麻醉内眦部3min。泪道扩张器充分扩张下泪小点及下泪小管。用0.9~1.2号探针依次行探通并扩大泪道。生理盐水冲洗证实无假道形成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泪囊炎合并下泪小管阻塞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26例(128眼)在局麻下行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小管置管术,根据术中下泪小管情况决定术后拔管时间,一般在术后4~12周,拔管后观察泪道通畅情况.结果 126例(128眼)中有6例(6眼,4.69%)拔管后下泪小管再次阻塞,赴上级医院行泪道激光治疗,一次治愈率达95.31%.结论 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小管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下泪小管阻塞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合并下泪小管阻塞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26例(128眼)在局麻下行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小管置管术,根据术中下泪小管情况决定术后拔管时间,一般在术后4—12周,拔管后观察泪道通畅情况。结果126例(128眼)中有6例(6眼,4.69%)拔管后下泪小管再次阻塞,赴上级医院行泪道激光治疗,一次治愈率达95.31%。结论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小管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下泪小管阻塞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Nd:YAG激光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以及对不同阻塞部位的有效率的分析。方法: 对2009-02/2011-12我院门诊840例920眼不伴有泪囊炎的泪道阻塞患者,均采用Nd:YAG脉冲激光机治疗,其中泪小管阻塞134眼,鼻泪管阻塞786例眼,术后行连续4d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或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泪道冲洗。分别对单纯泪小管和鼻泪管阻塞患者进行3mo随访。结果: 总有效率76.2%,其中泪小管阻塞有效94眼,有效率70.1%。鼻泪管阻塞有效607眼,有效率77.2%,单纯鼻泪管阻塞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单纯泪小管阻塞患者。结论: Nd:YAG激光治疗单纯泪道阻塞(不伴泪囊炎)具有理想的疗效,方法简单易行,有效率高,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花费少,无效患者后续可选替代治疗方案多,可以作为单纯泪道阻塞疾病的首选方案。激光泪道成形术对单纯鼻泪管阻塞患者的有效率略高于单纯泪小管阻塞。  相似文献   

5.
我科应用新型泪道逆行置管治疗各类泪道疾病,取得初步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我科门诊诊治的泪道疾病患者38例(44只眼),其中男性17例、女性21例;年龄21~68岁。流泪时间1~6年。鼻泪道阻塞患者26例(32只眼),其中慢性泪囊炎患者6例(8只眼);下泪小管阻塞患者12例(12只眼),其中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10例(10只眼)。冲  相似文献   

6.
慢性泪囊炎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反复泪道冲洗或探通,常并发泪小管特别是下泪小管的狭窄或阻塞,对于这类患者单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常不能解决问题。为此,我们自1996年3月~2003年6月对11例慢性泪囊炎合并下泪小管狭窄或阻塞的患者施行了泪鼻囊腔吻合联合上、下泪小管环管支撑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2002-07/2006-12在我院治疗的16例(16眼)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继发泪道阻塞患者,男15例,女1例,年龄:21~55(平均35)岁,右眼6例,左眼10例,致伤原因:拳击伤8例,车祸6例,砂轮片击伤1例,镜片划伤1例,16例中一期吻合下泪小管成功并均以硬膜外麻醉导管作为内支撑物,留置时间7d~3mo,平均2mo,全部病例拔管后均发生泪道阻塞。器械设备:Nd:YAG激光治疗机,特制泪道探针(带针蕊)特制泪道冲洗针头(头端封闭,侧壁开有小孔),常规泪道冲洗物品(泪点扩张器、泪道冲洗弯针头、泪道探针等)。患者仰卧位,倍诺喜表麻液棉片夹附于下泪小点处,对敏感患者用20g/L利多卡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上泪小点进针和下泪小点进针行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01/2013-01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62例286眼经保守治疗2wk无效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33例149眼从上泪小点进针行泪道探通,B组129例137眼从下泪小点进针行泪道探通,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并随访1mo。结果:A组治愈率98.7%;B组治愈率93.4%;A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上泪小点进针行泪道探通术对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效果优于从下泪小点进针行泪道探通术,且减少泪小管撕裂、假道及泪道继发性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伴有泪小管阻塞的泪囊炎患者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泪小管置管术的手术疗效。 方法:伴有泪小管阻塞的泪囊炎患者27例,给予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小管置管,泪小管阻塞采用泪道内窥镜下激光泪道探通术,环形置管。 结果:患者2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见手术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6mo,治愈25例,有效2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93%。 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联合泪小管置管治疗泪囊炎合并泪小管阻塞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远期疗效确切,避免分次手术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0引言眼内眦部外伤常伴有泪小管断裂,我们采用显微镜下直接寻找泪小管断端,内置麻醉硬膜外硅胶管、硅胶管、新型泪道软性硅胶管为支架泪道插管的方法,治疗53例53眼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2004-01/2010-05共收治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53例53眼,男42例,女11例,年龄10~75(平均42)岁,右眼21例,左眼32例。其中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2例,其余为下泪小管断裂。受伤原因:车祸21例,拳击伤15  相似文献   

11.
自制黄金管治疗泪道阻塞35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临床资料泪道阻塞患者35例(47眼),男16例(20眼),女19例(27眼);年龄33~59(平均47.6)岁;病程1.5~30(平均7.9)a。其中泪道挂线失败10例(13眼);泪道置硬麻管及硅胶管失败6例(6眼);其中手术失败4例(4眼)。阻塞部位:泪小点及泪小管阻塞25眼,泪总管阻塞13眼,鼻泪管阻塞9眼。器械:24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设计,临床应用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治疗小不止管断裂及鼻泪管阻塞所致泪囊炎。方法 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由两端金属探子及中间软性硅胶管组成。共42例患者(27例泪囊炎,15例泪小管断裂,女23例,男19例),首先收敛鼻粘膜,在表面麻醉下,探通泪道,自上下泪小点插入泪道探通引流装置,末端引至鼻腔鼻泪管开口处,内窥镜下取出探子,硅胶管留置在鼻腔内,术后第1周冲洗2次,术后1月每周冲洗1次,术后3个月取出引流管。结果 21例泪囊炎患者均在植管后1周内症状消失,6例泪囊炎患者明显好转,15例泪小管断裂者术后流泪症状立即消失,拔管后观察3个月,6例泪囊炎患者复发,冲洗泪道不通,其余患者痊愈。结论 应用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治疗由泪小管断裂所致溢泪,泪道狭窄,鼻泪管阻塞所致长期溢泪,流脓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组织创伤小,疗效显著。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型泪道引流装置治疗泪道阻塞及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者106例行鼻泪道逆植球头硅胶管术,术后定期冲洗泪道并点抗生素眼液,3~6mo拔管;泪小管阻塞及外伤性泪小管断裂者88例行鼻泪道环形硅胶管植入术,术后滴抗生素眼液,6~12mo拔管。结果:拔管后5例鼻泪管阻塞,4例慢性泪囊炎,3例泪小管阻塞者复发溢泪,其他患者均无复发,泪道冲洗通畅。结论:新型泪道引流装置治疗泪道阻塞及泪小管断裂效果好、方法简单、组织创伤小、无局部及全身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置管术治疗泪囊囊肿的效果。方法泪囊囊肿16例(16眼)在局麻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同时应用泪道内窥镜系统对泪小管泪总管进行检查,针对阻塞部位进行激光或电钻治疗后,逆行植入环形泪小管内硅胶管。1周拔除引流管,拆除皮肤缝线。3~6个月拔除泪小管内硅胶管。术后随访6个月~2 a,观察术后囊肿治愈率,泪道冲洗通畅情况及泪溢症状是否改善。结果泪囊囊肿全部消失,有效率100%。泪道冲洗通畅14例占87.5%,2例有部分回流占12.5%。以上患者溢泪症状基本消失。结论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置管术治疗泪囊囊肿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泪小管穿线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泪囊囊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泪囊囊肿是由于泪囊上下通道阻塞,泪囊内分泌物积聚而致。我们对12例施行了泪小管穿线与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术,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例泪囊囊肿,男3例,女9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15岁。发病时间最长13年,最短15天。12例均诉溢泪。在内眦泪囊部皮下均可触及具有弹性的囊样肿块,指压时泪小点无分泌物溢出。泪道探通,探针均在泪小管内受阻,不能进入泪囊触及骨壁。泪道冲洗不通,其中下冲下出,上冲上出8例,示上下泪小管阻塞;下冲上出4例,回流液无泪囊分泌物,示泪总小管阻塞。3例泪囊部皮肢接管,加压时有分泌物溢…  相似文献   

16.
典必殊眼膏在泪道阻塞和泪小管断裂伤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治疗泪道阻塞和防治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粘连的方法不断改进创新[1~5],但方法繁简不一。我们自1998年以来,应用典必殊眼膏注入泪道治疗鼻泪管阻塞(或并发慢性泪囊炎)和预防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粘连,疗效极佳,且方法简易,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男24例,女36例,出生1月~7月30例(32眼),22岁~73岁30例(34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30例(32眼),其中继发慢性泪囊炎12例(13眼);并发于沙眼的鼻泪管阻塞22例(26眼),其中继发慢性泪囊炎11例(12例),有1例同时合并下…  相似文献   

17.
泪道阻塞或狭窄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我科在传统的挂线疗法的基础上,采用羊肠线逆行留置泪小管内,取得较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对象:本组病例30例(42眼),男11例,女19例,单眼患病18例,双眼患病12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21岁,平均32岁。患病时间最长11年,最短2月,平均2.5年。诊断:鼻泪管阻塞24眼(其中2眼合并慢性泪囊炎),鼻泪管狭窄6眼,下泪小管阻塞8眼,上下泪小管均阻塞4眼。 方法:泪道冲洗有脓液返流者用0.5%氯霉素每日冲洗泪道1次,并口服抗生素,滴抗生素滴眼液,直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全麻或基础麻醉下行儿童和青少年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特点,探讨采用缝合固定于鼻前庭的人工泪管(硅胶管)植入的效果.方法 全麻或局部麻醉联合基础麻醉支持下,对16例(16只眼)儿童和青少年(3~15岁)泪小管断裂者行泪小管吻合,术中采用硬膜外麻导管将带线硅胶管引导入泪道作为泪道支撑物,人工泪管两端分别通过上、下泪小点植入鼻泪道并固定于鼻前庭.结果 术后随诊观察10.5月(3月至3年),15例术后泪道冲洗通畅,1例出现轻度溢泪,泪道冲洗不通,成功率93.7%.16例患儿人工泪管均在位,均在预期时间拔管.结论 全麻或基础麻醉下行儿童和青少年泪小管断裂吻合术,采用带线硅胶管作为泪道支撑物能较好保持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人工泪管位置,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比较泪小管断裂的部位、受伤类型对泪小管吻合手术效果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7-08收治的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87例87眼,均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术中置入硅胶泪道引流管,记录术后第3、6mo时泪道冲洗结果评估手术效果,术后3mo拔除引流管。统计致伤类型、远端距和泪道冲洗成功率,分析致伤类型和远端距与成功率的关系。

结果:泪小管断裂患者中,近端组29眼(33%),中间组41眼(47%),远端组17眼(20%)。切割伤致泪小管断裂22眼(25%),其中泪小管断裂位于近端组18眼、中间组2眼、远端组2眼; 钝器击打伤或撞伤致泪小管断裂65眼(75%),其中损伤位于近端组11眼、中间组39眼、远端组15眼。术后6mo,72眼泪道冲洗通畅,其中近端组20眼,中间组36眼,远端组16眼,三组术后解剖复位成功率分别是69%、88%、94%(P=0.047); 切割伤和钝击伤泪道冲洗通畅患者分别为19眼和53眼,解剖复位成功率分别是86%、82%(P=0.605)。

结论:切割伤易造成靠近泪小点的泪小管断裂,钝击伤易造成靠近泪囊或位于泪囊与泪小点中间部位的泪小管断裂。损伤位置靠近泪总管或泪囊的患者术后成功率较高,而钝击伤致近泪小点的泪小管断裂术后较易发生泪道狭窄或阻塞。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2008年8月到2012年8月采用人工泪道引流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患者10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科就诊溢泪患者105例(105只眼),其中单纯泪道膜状阻塞85例,慢性泪囊炎11例,泪小管阻塞9例,术前患者均行泪道探通术二次,术后1周仍出现溢泪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