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水溶性氮酮对体外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增殖活性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寻找氮酮作用于眼部的安全浓度。方法进行人眼小梁细胞的体外培养,MTT法观察不同浓度氮酮作用不同时间后,对小梁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氮酮对小梁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荧光染色法观察氮酮对小梁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10-5~10-8g/L的氮酮作用24 h不影响小梁细胞的增殖和活性,10-4g/L的氮酮作用12 h不影响小梁细胞的增殖。10-6~10-8g/L氮酮作用24 h,10-5g/L氮酮作用12 h对人小梁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无影响。荧光染色法显示10-3g/L和10-4g/L氮酮作用6 h后的细胞呈不同程度变性、坏死。结论10-6~10-8g/L浓度的氮酮不会影响小梁细胞的超微结构、增殖和活性,氮酮有望在眼科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Li F  Ye T  Wang N  Zheng H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42-44,W002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对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外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FN)表达的影响。方法 按组织块培养法进行人眼 (8只眼 )小梁细胞体外培养 ,在传 3代的小梁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先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和米非司酮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联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 ,检测细胞外染色区域的吸光度 (A值 )。结果 根据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和形态特征及细胞外基质染色特点等 ,确定培养的细胞为人眼小梁细胞。含有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和米非司酮的小梁细胞培养组与对照组比较 ,FN变化所对应的A值排列顺序为 :1 0 - 6 mol/L地塞米松 (1 2d) >1 0 - 7mol/L地塞米松 (1 2d) >1 0 - 7mol/L地塞米松 (5d) >对照组≈ 1 0 - 7mol/L地塞米松 (5d) +1 0 - 8mol/L米非司酮 (7d)。结论 地塞米松能促进体外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分泌与合成FN(A值升高 ) ,米非司酮可在受体水平拮抗并逐步逆转地塞米松引起的小梁细胞外FN的过度表达 (A值下降 )。糖皮质激素受体 (glucocorticoidrecepter,GR)拮抗剂米非司酮的降眼压作用尚有待在体内环境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介素-1α对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XY  Wang CQ  Xiang N  Zhou XW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11):977-979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α(IL-1α)对体外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HTM)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取人眼小梁组织进行小梁细胞体外培养,取传3~5代的人眼小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IL-1α的DMEM-F12培养液,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结果小梁细胞吞噬乳胶微球数与IL-1α浓度(F=3.603,P=0.046)和作用时间(F=15.846,P=0.005)均有相关性(F=18.069,P=0.000)。结论IL-1α可以直接损害体外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吞噬功能,其吞噬程度与IL-1α作用时间和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培养的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黏附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晶状体上皮细胞,取生长良好的第2代细胞用于实验。将第2代胎儿LEC于不同浓度的rhIL-1ra孵育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thio tetrazole,MTT)法记录各孔黏附细胞数量的吸光度(A)值,并与空白组进行对照;将第2代胎儿LEC培养24h待细胞贴壁后,与不同浓度的rhIL-1ra再共育24h后,MTT法记录各孔细胞数量的吸光度(A)值,并与空白组进行对照。结果:除1μg/L浓度组外,其余各组抑制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与胶原的黏附呈剂量依赖性,与空白组对照具有显著性差异。100μg/L浓度组细胞收缩、变圆,但仍保持贴壁状态,与空白组对照可显著抑制已贴壁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结论:有>1μg/L的各组rhIL-1ra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胎儿LEC与胶原的黏附,并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具有浓度依赖性。仅100μg/LrhIL-1ra浓度组作用24h可显著地抑制已贴壁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但仍保持贴壁状态,提示该药可能具有较轻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牛眼小梁细胞的损伤使其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取第4代细胞鉴定后用于实验。应用浓度为5,25,50,250μg/L地塞米松的培养液培养7天,通过WesternBlot方法检测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在不同浓度地塞米松作用下AQ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牛眼小梁细胞可见AQP-1蛋白条带表达,未经地塞米松作用的AQP-1蛋白条带表达灰度值为102.87±11.73。在浓度为5,25,50,250μg/L地塞米松的培养液培养7天后AQP-1蛋白条带表达灰度值分别为111.64±13.32,115.31±9.41,121.39±9.81,129.42±13.52。当地塞米松浓度≥25μg/L时,AQP-1表达出现抑制作用(P<0.05)。结论地塞米松使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AQP-1的表达减少,这可能是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房水流出阻力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细胞增殖及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细胞,采用细胞计数法及MTT法比较不同浓度TNF-α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不同浓度TNF-α对细胞合成NO的影响. 结果 TNF-α浓度在10×103 IU·L-1以上可以抑制人眼小梁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并可以增加人眼小梁细胞NO合成,在浓度100×103 IU·L- 1达到最大促进程度. 结论 TNF-α可以抑制人眼小梁细胞增殖,增加NO生成,可能在青光眼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曹阳  魏厚仁  笪邦红 《眼科研究》2003,21(4):353-354
目的 观察tranilast对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第3~5代牛眼小梁细胞经0μg/ml(对照组)、12.5、25和50μg/ml tranilast处理后,采用~3H-脯氨酸掺入及液体闪烁测量技术观察tranilast对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 12.5、25和50μg/ml tranilast处理组~3H-脯氨酸掺入率分别为(187±21)%,(127±18)%,(66±12)%,与对照组的(317±48)%比较有极显著差异;同时,~3H-脯氨酸掺入率随tranilast质量浓度增加而减少,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tranilast明显抑制小梁细胞胶原的合成。利用tranilast防治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肿瘤坏死因子-α对人眼小梁细胞增殖及NO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增殖及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细胞,采用细胞计数法及MTT法比较不同浓度TNFα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不同浓度TNFα对细胞合成NO的影响。结果TNFα浓度在10×103IU·L-1以上可以抑制人眼小梁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并可以增加人眼小梁细胞NO合成,在浓度100×103IU·L-1达到最大促进程度。结论TNFα可以抑制人眼小梁细胞增殖,增加NO合成,可能在青光眼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对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YH  Sun XH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7):620-624
目的研究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对体外培养的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无促进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按1∶10比例逐级稀释拉坦前列素滴眼液(0.005%),使药物浓度依次为5.00、0.50、0.05μg/ml直至5×10-8μg/ml。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在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下的细胞增殖情况,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较高浓度组(5.00μg/ml)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对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存在明显的杀伤作用,细胞几乎全部死亡,吸光度(A)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低浓度组(<0.05μg/ml)A值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比较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在不同作用时间下的剂量效应曲线,24、48及72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坦前列素滴眼液不能促进体外培养的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在较高浓度时具有细胞毒性,在较低浓度时则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L-精氨酸和L-NAME对体外培养的牛小梁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牛小梁细胞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10-7mol/L、1×10-6mol/L、1×10-5mol/L、1×10-4mol/L、1×10-3mol/L及1×10-2mol/L的L-精氨酸和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与小梁细胞共同孵育48 h,以不加药组为对照组,用化学比色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小梁细胞在上述药物中增殖和凋亡状况.结果≥1×10-4mol/L的L-精氨酸通过促进NO的产生导致小梁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的增殖;而≥1×10-5mol/L的L-NAME通过抑制NO的产生,促进小梁细胞的增殖.结论高浓度的NO可抑制小梁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对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免疫荧光法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及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鉴定.取第3代小梁细胞分别加入浓度20μg·L-1、40μg·L-1、80μg·L-1 TNF-α孵育35 h,免疫荧光法行FN染色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并行定量分析.结果 20μg·L-1、40μg·L-1、80μg·L-1浓度组染色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19 486.45±1 318.15、31 312.61±1 822.52、39 958.98±2 186.85,高于对照组积分光密度值(13 062.62±1 923.36).各实验组FN荧光强度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随TNF-α浓度增高FN的表达亦逐渐增多.结论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TNF-α可引起牛眼小梁细胞FN合成增加,推测FN可能通过与整合素结合来促进胶原收缩,小梁网间空隙扩大,房水外流阻力减小,从而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体外培养牛角膜内皮细胞(CECs),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对牛CECs的增生抑制作用。方法0.1、1、10、100μg/L的TGF-β2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牛CECs,于24、48、72h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的TGF-β2对牛CECs的影响。采用CCK-8检测法测定各孔吸光度(A值),采用流式细胞检测仪对各组细胞周期进行检测。结果0.1、1、10μg/L的TGF-β2作用后各时间点,均能使牛CECs的吸光度发生改变。在同一时间点,0.1μg/L、1μg/L的TGF-β2抑制效果最为显著。各质量浓度的TGF-β2对牛CECs作用48h,其吸光度改变最明显。48h时,0.1μg/L、1μg/L的TGF-β2对牛CECs的增生抑制作用明显。各质量浓度组作用48h后,0.1μg/L、1μg/L组牛CECs的G0周期细胞所占比例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10μg/L、100μg/L组的牛CECs的G0期细胞百分比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1μg/L、1μg/L的TGF-β2作用24、48、72h对牛CECs均具有明显的增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引起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迁移和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mRNA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体外培养的第3代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建立细胞划痕损伤模型,经0,5,10,15μg/L bFGF作用8~16h后,电脑图像法测定细胞迁移距离,RT-PCR法检测0,1,4,8,16h FAK mRNA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整合素β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阳性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5μg/L 组细胞迁移距离和FAK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10μg/L 组细胞整合素β1表达阳性率显著增加(P<0.05);15μg/L 细胞迁移距离和FAKmRNA显著降低(P<0.05).结论:bFGF引起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迁移距离和FAK mRNA表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对人小梁细胞(humantrabecularmeshworkcells,HTM)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在原发性青光眼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小梁细胞,取第3~5代细胞用于实验。不同浓度的rhTNF-α与细胞共同孵育24h,采用Annexin-ⅴ联合PI双染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结合荧光显微镜来观查凋亡细胞。结果:浓度低于0.01MU/L的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24h对人小梁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浓度0.01MU/L及以上的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24h可明显增加人小梁细胞凋亡率,凋亡率与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成正比。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人小梁细胞发生凋亡,可能参与了青光眼发病中小梁细胞的损害过程。  相似文献   

15.
大麻素对牛眼小梁细胞增殖、粘附和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内源性大麻素物质(anandamine,AEA),对体外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的增殖、黏附以及迁移功能的影响,探讨AEA降低眼压的机制。方法:对牛眼小梁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NES,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鉴定细胞,化学及透射电镜观察。对3代牛眼小梁细胞分别以含AEA10,1,0.1,0μmol/L DMEM(含100ml/L小牛血清)培养液进行干预,分别于24,2h,2h后用MTT法计数细胞,再利用计算机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观察其对牛眼小梁细胞的增殖、粘附及迁移功能的影响。结果:内源性大麻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体外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的增殖、粘附及迁移功能均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由此,可以了解到AEA可能是通过影响小梁细胞的增殖、粘附及迁移功能来改变房水流出途径的阻力,而降低眼内压。  相似文献   

16.
背景 氯离子通道阻滞剂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NPPB)对家兔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细胞凋亡有促进作用,而小梁细胞上也存在ClC型氯离子通道及容积敏感性氯离子通道,但NPPB究竟会对小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产生什么影响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滞剂NPPB对人眼小梁细胞增生及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永生株人眼小梁细胞进行培养并以1×106个/ml的密度接种于96孔培养板,将不同浓度(10、50、100 μmol/L)的NPPB分别加入小梁细胞培养基中,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小梁细胞的增生情况以吸光度(A)值表示;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小梁细胞的细胞周期.将100 mg/L 5-氟尿嘧啶(5-FU)加入培养的细胞中,而另一组培养的细胞中加入100 mg/L 5-FU+100μmol/L NPPB,用Annexin V-PI法检测各组小梁细胞的凋亡情况;罗丹明123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分别评估各浓度NPPB对培养的人小梁细胞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 3种不同浓度的NPPB与小梁细胞共同孵育48 h后4个组小梁细胞的增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30,P=0.006),50 μmol/L、100μmoL/L NPPB作用后小梁细胞的A值明显低于10 μmol/L NPPB组,50 μmol/L NPPB组、100μmol/LNPPB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10,P=0.025;t=12.270,P=0.001).小梁细胞培养基中加入NPPB 48 h后,G0/G1期的细胞比例增多,S期细胞比例减少,各细胞周期小梁细胞的比例与未加NPPB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5-FU作用24 h及48 h后,100 mg/L 5-FU组和100 mg/L5-FU+100μmol/L NPPB组的细胞凋亡率均较其各自空白对照组增加(t24h=2.130,P=0.023;t48h=4.810,P=0.011);100 mg/L 5-FU+100 μmol/L NPPB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100 mg/L 5-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h=1.980,P=0.037;t48h=1.290,P=0.028),小梁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h=1.580,P=0.029;F48h=6.200,P=0.015).结论 氯离子通道阻滞剂NPPB可抑制小梁细胞增生,抑制小梁细胞通过G1/S期限制点进入S期;NPPB对5-FU诱导的小梁细胞凋亡有促进作用,与内源性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7.
背景 目前在青光眼的治疗研究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作为直接作用于小梁网的药物手术刀正处于研究中,期望药物成分能直接作用于小梁网,在不破坏正常房角生理结构的前提下,疏通小梁网房水流出通道,从而达到降眼压的目的. 目的 探讨PDGF-BB对体外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取新鲜牛眼球的小梁组织,以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小梁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染色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将第3代小梁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板,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0、5.0、12.5、25.0μg/L)的PDGF-BB培养2h,分别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DGF-BB对牛眼小梁细胞MMP-2 mRNA(相对值)和蛋白在小梁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各组培养细胞中阳性信号的吸光度(A)值. 结果 牛眼小梁组织块培养5~9 d时可见细胞游出,第3代小梁细胞可见较多突起,细胞核居中,NSE染色细胞基质中呈绿色荧光.RT-PCR检测结果发现,0、5.0、12.5、25.0μg/L PDGF-BB组小梁细胞中MMP-2 mRNA/β-actin的A值分别为0.127±0.026、0.147±0.045、0.178土0.053和0.222±0.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71,P<0.05),其中5.0、12.5、25.0 μ g/LPDGF-BB组小梁细胞中MMP-2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0μg/L PDGF-B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0、5.0、12.5、25.0 μg/L PDGF-BB组小梁细胞中MMP-2蛋白表达量(A值)分别为446.12±13.81、1444.65±54.64、2086.18±73.18和3488.65±2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3.12,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PDGF-BB可促进牛眼小梁细胞中MMP-2的表达,其作用呈剂量依赖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tranilast对转化生长因子 β2 (transform inggrowthfactor β2 ,TGF β2 )抑制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 0 μg/ml、12 .5 μg/ml、2 5μg/ml和 5 0 μg/mltranilast对 3.2ng/mlTGF β2 抑制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结果 :2 5 μg/ml和 5 0 μg/ml收稿日期 :2 0 0 2 -0 3 -2 7;修回日期 :2 0 0 2 -0 4-15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8970 75 8)。作者简介 :曹阳 (1972 -) ,男 ,湖北武汉人 ,医学博士 ,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 :青光眼。通信作者 :曹阳 (E -mail:ytsao @sohu .com)。tranilast处理组人眼小梁细胞的光密度A值分别为 (1.136±0 .135 )和 (1.2 4 6± 0 .15 2 ) ,与对照组的 (0 .896± 0 .190 )比较 ,差异分别有显著性 (q =3.2 3,P <0 .0 5 )和非常显著性 (q =4 .70 ,P <0 .0 1)。结论 :Tranilast可明显拮抗TGF β2 对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细胞抑制生长的作用。利用Tranilast在发病学环节防治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可能性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牛眼小梁细胞体外培养体系,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对小梁细胞的影响,研究高糖与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以及糖尿病与POAG之间的关系,探讨糖尿病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从而为指导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用药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新鲜牛眼为材料,分离并培养小梁细胞,用光学镜、电镜观察正常小梁细胞的形态。将传至第3代的小梁细胞制作成细胞悬液、计数并接种于培养板(或培养瓶)中,待细胞贴壁后,将细胞分为两组: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和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35mmol/L),分别培养7d后收集细胞,用透射电子显微镜、MTT法、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法,研究高糖对小梁细胞形态、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高糖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小梁细胞胞浆内细胞器减少,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等细胞器肿胀,溶酶体及脂肪滴增多,核浆比减小,可见凋亡小体;高浓度葡萄糖对小梁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促进小梁细胞的凋亡,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糖可能通过使小梁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凋亡率增加,使近管小梁网的网状结构改变,网孔变小,改变房水流出途径的阻力导致眼内压升高,可能是糖尿病患者PO-AG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2对体外培养人角膜内皮细胞(HCEC)增殖的影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经血清饥饿法获得同步化的HCEC,用不同浓度TGF-β2对HCEC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采用细胞计数、MTT染色以及流式细胞仪(FCM)和RealtimePCR检测TGF-β2对HCEC的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中p27kip1和p21cip1表达的影响。结果:TGF-β21~15μg/L对HCEC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9μg/L是TGF-β2抑制HCEC细胞增殖的峰浓度。9μg/LTGF-β2处理后,处于G1/G0期HCEC数量显著增加,并具有时间依赖性。9μg/LTGF-β2处理24h后,p27kip1表达量显著增加,48h后p27kip1和p21cip1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也具有时间依赖性。结论:TGF-β2对HCEC具有显著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增殖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先后诱导p27kip1和p21cip1表达量的增加将细胞拘留在G1/G0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