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多数脑动静脉畸形(AVM)需要积极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脑AVM的主要手段之一。血管内栓塞为AVM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根治率较低,术前栓塞治疗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文章就脑AVM术前栓塞治疗,包括栓塞目标、栓塞前评估、栓塞的策略和方法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分析目前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进展及疗效评价和栓塞治疗给AVM带来的变化,综述了血管内栓塞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脑AVM的优点和对AVM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大型或巨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2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25例大型或巨大型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的显微外科治疗经验,探讨降低手术死亡率和致残率的有效方法。 方法 25例AVM患者,男17例,女8例,平均年龄26.8岁,均经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病变大小为5-6 cm者12例,>6 cm者13例;按照国内史玉泉分级法:3级15例,3-4级10例;位于幕下2例。全部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病灶完全摘除,其中8例行病灶血管内栓塞加手术切除。 结果 完全切除畸形血管团,24例痊愈,1例重残(1年后恢复),无手术死亡,1例术中出现正常脑灌注压突破;17例术后复查DSA,均未见残留畸形血管团。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团,仍然是治疗脑AVM的有效手段,血管内栓塞加手术切除是治疗巨大型AVM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脑动静脉畸形的术前栓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脑动脉畸形(AVM)需要积极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脑AVM的主要手段之一。血管内栓塞为AVM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根治率较低,术前栓塞治疗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文章就脑AVM术前栓塞治疗,包括栓塞目标、栓塞前评估、栓塞的策略和方法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栓塞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分析目前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进展及疗效评价和栓塞治疗给AVM带来的变化,综述了血管内栓塞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脑AVM的优点和对AVM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BAVM)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BAVM患者38例,分为单纯手术、栓塞治疗+手术治疗组,对照组21例,为脑外伤行内减压手术的患者。对比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免疫组化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观察患者病灶脑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结果 38例BAVM患者治疗后造影,畸形血管团体积完全消失13例(34.21%),病灶体积缩小80%~90%15例(39.47%),体积缩小70%~80%8例(21.05%),体积缩小60%~70%2例(5.26%)。闭塞AVM合并动脉瘤3例(7.89%)。随访期间,患者症状明显改善24例(63.15%),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8例(21.05%),病情恶化有4例(10.53%)。经过介入栓塞治疗,与对照组和常规手术治疗相比,各细胞因子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常规手术治疗也能减少各细胞因子的表达(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与细胞因子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尤其是与VEGF、IL-6和TNF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1、MMP的相关性较低。结论栓塞后行介入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BAVM的致病过程,减少VEGF以及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表达,其临床变化与VEGF、IL-6和TNF的表达呈现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全脑选择性血管造影监视下,对5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GDC血管内栓塞术,观察术后栓塞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5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100%栓塞7例(13.5%),90%~99%栓塞27例(51.9%),70%~89%栓塞18例(34.6%)。术后2例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2例患者出现额叶血肿,1例患者出现轻微意识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9.6%。结论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疗效确切,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操作应仔细,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Onyx胶介入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6例应用Onyx胶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AVMs患者栓塞经验及治疗效果.结果 16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共计行24次栓塞治疗,畸形血管团栓塞达80%以上者8例,其中5例完全栓塞,栓塞50%~80%者5例,栓塞50%以下者3例.未能达到80%栓塞的8例中,3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2例痊愈,1例单侧肢体乏力,肌力Ⅲ级;3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例痊愈,2例病灶缩小,其他2例栓塞后因治疗意向、家庭经济问题等其他因素未进一步干预.结论 Onyx胶是比较理想的栓塞材料,应用Onyx胶介入栓塞cAVMs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须注意手术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温度敏感性液体栓塞材料,并探讨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可能性。方法应用氮-异丙基丙烯酰胺和氮-正丙基丙烯酰胺合成共聚物,进行物理性质测定和体外AVM模型栓塞试验。结果共聚物具有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特性,具有水溶性和非黏附性等特点,能成功栓塞体外AVM模型。结论该共聚物为一种脑AVM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新型液体栓塞材料,可进一步用于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10.
大脑基底节丘脑区动静脉畸形(AVM)用手术或血管内栓塞法治疗均有一定困难。作者采用γ刀治疗,并与同期其他部位脑AVM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991年5月~1995年3月作者用γ刀治疗脑AVM 324例,其中基底节AVM 25例、丘脑区AVM 46例,合计71例,男41例,女30例,平均年龄30.4岁。病灶平均直径16.4 mm。14例行外科手术治疗,5例行栓塞治疗,1例行外放射治疗,其余51例(71.8%)首次即采用γ刀治疗。324例患者治疗后平均随访23个  相似文献   

11.
<正>颅内动静脉畸形(cerebra l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c AVM)的血管构筑复杂,其主要治疗方法有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介入栓塞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或多种组合方式,临床上关于未破裂c AVM是否治疗以及最佳的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随着栓塞材料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内介入栓塞联合伽马刀技术治疗c AVM已成为重要的联合治疗方式。笔者  相似文献   

12.
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内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讨其发生机制及治疗策略。方法对4例确诊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以动脉瘤破裂出血为首发临床表现,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并有计划地决定治疗策略。结果全组病例诊断明确,按照Redekop分类法:AVM团内型1例、血流相关型3例,无与AVM无关型。团内型先行介入栓塞治疗,3个月后行γ刀治疗;血流相关型2例行动脉瘤手术夹闭,1月后行AVM介入栓塞治疗;1例因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结论全脑数字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金标准,治疗应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体现手术方法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二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弥漫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改变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弥漫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8例弥漫型脑AVM的脑血管造影影像不同于典型的脑AVM,可见多条供血动脉和弥漫的异常血管染色,边界不清,染色不匀,没有明显的畸形血管团边界,有数条引流静脉。手术治疗的4例中,2例畸形团全部切除,1例先栓塞后切除畸形团,术后复查仍有残留,1例因位于重要功能区未能全部切除。术中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在异常的动静脉血管问有正常脑组织存在。另4例中,2例再出血死亡,2例未做治疗。结论弥漫型脑AVM在脑血管造影和组织病理学上不同于典型的AVM,其病变范围可能存在一个局限病灶到弥漫性损害的发展变化过程。对于非重要功能区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但是全部切除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血管内治疗中使用栓塞剂氰基丙烯酸异丁酯胶(Glubran 2)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Glubran 2栓塞治疗的AVM患者44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后栓塞效果和并发症等。其中Spetzler-Martin(SM)分级Ⅰ~Ⅲ级326例,Ⅳ~Ⅴ级114例;单纯栓塞畸形团282例,栓塞后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158例。根据术后DSA结果,分为完全栓塞组201例和不完全栓塞组239例。对完全栓塞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440例AVM患者完全栓塞率为45.7%(201例),单纯栓塞畸形团即刻完全闭塞率为32.6%(92/282),栓塞后接受SRS者闭塞率为69.0%(109/158)。(2)Glubran 2栓塞术后出血和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9%(17/440),致残率(以有永久性功能障碍为标准)1.1%(5/440),死亡率0.2%(1/440)。(3)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M分级≤Ⅱ级的AVM可获得更高的完全闭塞率(OR=8.433,95%CI:5.074~14.015,P0.01)。结论 Glubran 2是安全有效的颅内AVM栓塞剂。Glubran 2栓塞联合SRS可以获得更高的颅内AVM闭塞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导致脑疝的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导致脑疝的患者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切除畸形血管团15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清除血肿,术后再出血2例.11例患者术后复查,8例行数字减影技术(DSA)检查、3例行血管造影(CTA)检查,其中10例AVM全切,1...  相似文献   

16.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25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估旋转式伽玛刀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1996~2002年应用旋转式伽玛刀治疗脑AVM患者254例。AVM平均直径24mm,周边剂量平均17.7Gy,中心剂量平均35.6Gy。结果平均随访38.4个月(12~72个月)。9例患者(4.0%)伽玛刀治疗后5~21个月发生畸形血管破裂出血或再出血。225例患者治疗后行CT或MR检查,68例(30.2%)出现放射性水肿,其中6例(2.7%)遗留永久并发症。184例治疗后行脑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治疗后1、2和3年的血管闭塞率分别为38.8%,71.2%和74.3%。结论旋转式伽玛刀是一种新的可靠的立体定向治疗设备,对AVM治疗后2—3年畸形血管完全闭塞率达70%以上,治疗后并发症少,且很少出现永久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张光  盛希忠  刘作勤 《山东医药》2008,48(20):12-14
目的探讨聚氮一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可行性.方法将300 mg/ml碘海醇加入到合成PNIPAM中,经生物学特性检测后栓塞36头家猪的颅底微血管网(RMB),复查血管造影,随访栓塞效果.观察栓塞后微导管变化;组织学检查RMB,观察栓塞血管及其周围改变.结果 PNIPAM符合企业标准<温度敏感型液体栓塞剂>要求,透光效果良好.动物栓塞后存活良好34头,死亡2头.复查造影24头家猪,21头未出现RMB血管再通,另3头由于栓塞咽升动脉主干,出现部分RMB再通.栓塞后的微导管内壁光滑,未见PNIPAM黏附.组织学检查示PNIPAM弥散到直径100~200μm的血管腔内,与微血管生物相容性好.结论PNIPAM作为温度敏感型栓塞材料,对AVM模型栓塞效果好,生物相容性好,不透X线,不黏管,与普通微导管兼容,可作为一种脑AVM血管内治疗的新型液体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结合二期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介入栓塞结合二期SRS综合治疗AVM并获得影像学随访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7~96个月。将DSA显示血管流空影完全消失视为治愈。按照是否治愈分为治愈组29例,未治愈组37例,观察两组AVM是否破裂、栓塞前体积大小和栓塞程度等不同因素对综合疗法治疗AVM治愈率的影响,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综合疗法治愈率的因素。结果 (1)治愈组中,AVM破裂22例(75.9%),未破裂7例(24.1%),直径3 cm和≥3 cm分别为26例(89.7%)和3例(10.3%),患者Spetzler-Martin(SM)分级Ⅰ~Ⅲ级;未治愈组中,AVM破裂20例(54.1%),未破裂为17例(45.9%),直径3 cm和≥3 cm分别为18例(48.6%)和19例(51.4%),34例患者(91.9%)SM分级Ⅰ~Ⅲ级。(2)随访过程中,29例(43.9%)达到影像学治愈,64例(97.0%)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0~1分;发生并发症6例。(3)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AVM大小(OR=0.141,95%CI:0.035~0.570,P0.01)和介入栓塞程度(OR=2.414,95%CI:1.038~5.613,P0.05)是治愈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血管介入栓塞联合SRS治疗颅内AVM是有效且安全的。AVM直径3 mm是综合疗法治愈率的独立保护因素,介入栓塞程度是未达到影像学治愈综合疗法治愈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早期显微手术治疗低级别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冀中能源邢矿集团总医院和秦皇岛市中医医院60例低级别出血性脑AVM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早期显微手术治疗。术后通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并根据患者评分结果的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GOS评分≥4分)和预后不良组(GOS评分4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存在脑AVM残留,分为无残留组与残留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中,预后不良8例(13.33%),预后良好52例(86.67%)。预后不良组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比例较预后良好组明显升高(P 0.05)。60例患者中,术后出现AVM残留10例(16.67%),无AVM残留50例(83.33%)。相比无残留组,残留组Spetzler-Martin分级(SMG)为Ⅱ级的比例显著升高(χ2=10.134,P 0.01)。结论 早期显微手术对低级别出血性脑AVM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年龄较高、GCS≤8分的患者预后状况可能较差,SMG分级为Ⅱ级的患者可能容易出现AVM残留。  相似文献   

20.
脑动静脉畸形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治疗以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微侵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方法不断增多,但大中型AVM和位于脑深部、重要功能区或复杂的AVM采用单一疗法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采用两种或三种技术结合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AVM治愈率,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文章就综合疗法的适应证、优点和治疗现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