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德懋治疗失眠的经验摭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老对睡眠理论的认识,强调阴阳在睡眠中的主导作用。睡眠是人体阳气入于阴分。在这里阴阳跷脉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睡眠障碍的认识,董老推崇《内经》,认为人体阴阳失于和调,如老者之气血衰、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肺气盛、胃不和,则卧不安宁。  相似文献   

2.
“阴阳睡眠”理论的临床应用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学对于睡眠的认识是基于整体恒动、天人合一的观念,其认为营血卫气正常的循环无端、使之形成了寐寤的交替,是一种人体的生理规律,“阴阳睡眠”理论与现代时间生物学提出的睡眠节律学说的解释较为接近。在人体阴阳失调之时,亦会随之出现不寐或多寐的病理表征。将中医药学的调节阴阳、交通心肾、活血化瘀与现代医学的光量子法、CT扫描、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相结合,用于治疗睡眠障碍或由各种外伤、内科疾病致睡眠异常或昏迷等病症,则会产生较好医疗效果,并且能对睡眠的生理机制有更为深刻和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睡眠是阴阳之气潜藏出入的过程,与人体卫气循行和昼夜节律的阴阳盛哀密切相关.人白昼觉醒属阳,夜间睡眠属阴,睡眠时由阳转阴.失眠症属中医学的不寐范畴,多为情志所伤,劳逸失度,久病体虚,五志过极等引起阴阳失交,阳不入阴而形成.  相似文献   

4.
慎起居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整体观念中天人相应的认识提示人体睡眠与自然界阴阳变化密切相关。从养生角度来看,人的睡眠应顺应四时和温度的变化,睡眠时间的调整原则是二分二至时间点,用二分二至和阴阳理论可以较好地说明睡眠与时间的关系。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人体存在着时间性、区域性和个体性差异,睡眠时间长短没有统一标准,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养生理论认为,只有睡眠上法于阴阳,才能以尽天年。  相似文献   

5.
中医睡眠学说及其科学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睡眠学说包括阴阳睡眠说、卫气运行睡眠说和神主睡眠说。三者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了中医睡眠的独特理论体系。阴阳说是中医睡眠理论的总纲领,揭示了人体睡眠和醒觉的基本原因;卫气运行说是阴阳说的具体化,揭示了睡眠的运动本质;神主说突出了中医的整体睡眠观,揭示了睡眠是人整体的生命活动形式。中医睡眠学说与现代睡眠学的认识相通融,具有科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禄颖  吴莹  鲁艺  徐雅 《吉林中医药》2012,32(6):541-543
以《内经》“贵阳”思想为基础,从卫阳之气入手,认为阴阳出入是人体寤寐之关键,阳气养神功能是正常睡眠的保证,人体阳气与睡眠的关系密切,提出阳虚是不寐病机之一.《内经》中提出了“阳不入阴”为不寐之病机,后世医家常用温潜之法进行治疗.与此同时,睡眠异常还会影响到阳气的功能,从而引发其他病证.因此在临证时,如果确属阳虚之不寐,应准确判断,并大胆应用温阳之品,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失眠^[1],中医谓之“不寐”,即不能入睡,或睡眠间断、多梦、早醒,甚至通宵不寐。中医学以“天人合一”理论来认识人体“入夜则寐,入昼则寤。”的睡眠与觉醒现象,是人体适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即昼夜节律)的一种自我调整的生理功能表现。中医灸药结合,通过调整人体阴阳脏腑气血的功能,常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治疗独具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8.
对于“扶正回本”治则的研究,近几年通过临床实践,有所认识和体会,对其治则探讨,简述于下,不当之处,望同道指正。“扶正固本”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1、调整阴阳“阴阳者,神明之府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在人体阴阳是对立而又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它们维持着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亢则害”如有一方偏亢,则可导致  相似文献   

9.
试析正常人体的昼夜行为状态--"昼精而夜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内经>睡眠-觉醒理论出发,系统论述了正常人体的昼夜行为状态为"昼精而夜瞑".经过分析归纳认为这种状态是人体广义之神运动的自然体现;是人体是阴阳之气交感作用的结果;狭义之神对"昼精而夜瞑"具有巨大影响.为失眠症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马予良  石玉山 《中医杂志》2005,46(5):396-397
<内经>所论之阴阳,有非人体医学阴阳与人体医学阴阳之分.而非人体医学阴阳又分为哲学、天文、地理、气象、药物学阴阳5种;人体医学阴阳亦分为人体脏腑、部位、生理、病理、信息学阴阳5种.此两类阴阳,除哲学阴阳属抽象概念外,其它阴阳,皆属具体概念.人体医学阴阳不可与哲学阴阳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