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资料 患者,女,48岁,因左腰部肿块一年入院。否认有外伤、手术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和心电图、胸部CR均正常,体格检查:神志清晰,左腰部可扪及10cm×4cm大小的包块,质软,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红肿压痛。入院后第二天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左腰部肿块切除术,术中取出8cm×4cm×3cm大小实质性肿块,肿块呈灰白色,表面光滑,术后愈合情况好,术后病理报告为高分化脂肪肉瘤。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2岁。4-5月前曾有一次不明原因发热病史,用抗炎药治疗后,症状消失。近1个月,因发热(体温在38.5—39℃之间)来我院就诊。彩超检查:彩超发现右肾上极有占位性病变。右肾大小约:10.5cm×6.5cm×4.2cm,形态不规则,结构尚清晰,集合系统亦未见分离,于右肾上极内侧下腔静脉外后,见大小约:11.0cm×6.0cm×4.6cm不均质低回声实性肿块,并于中央部见不规则形无回声反射,肿块内见较丰富彩色血流显示,并可测得动、静脉频谱。左肾大小、形态正常,集合系统未见分离,左肾区未见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2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1年”于2005年3月20日入本院妇产科。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扪及,腹部未触及肿块。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型,阴道畅,有少量血迹,宫颈光滑,子宫后位,大小正常,质软,左附件区扪及直径约6cm包块,实性感,边界清楚、活动,质地偏软。超声检查提示:宫腔内45mm×38mm回声光团,左附件区68mm×42mm低回声肿块。诊刮病理检查:子宫内膜腺癌。拟诊子宫内膜癌累及左卵巢癌。于2005年3月26日行广泛性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及盆腹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子宫增大,8cm×5cm×4cm,形态规则,剖视见宫腔内后壁直径为4cm包块,呈灰白色,鱼肉状,质脆;左卵巢增大,6cm×5cm×5cm,呈灰白色,结节状,表面无破口,质中偏软,切面实性,呈灰白色;右侧卵巢外观形态、大小正常。术后病理组织学切片显示:子宫内膜低分化腺癌,子宫深肌层可见癌栓,盆腔及腹主动脉旁各组淋巴结呈阴性。免疫组化:宫内膜腺癌ER(+)、PR(+);左卵巢小细胞恶性肿瘤,NSE(-)、SYN(-)、EMA(-)、LCA(+),支持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最后诊断:子宫内膜腺癌合并卵巢原发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2005年12月,笔者对20例患者的创口在换药的过程中应用胶原蛋白海绵取得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男15例,女5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7岁。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溃疡11例,其中溃疡在3cm×3cm×1cm以上6例,溃疡最大在8cm×4cm×1.2cm,最深达胫骨表面,病程大多在半年~1年,最长达5年之久,2例合并糖尿病;足底溃疡5例,病程均在1个月以上,溃疡均在2.5cm×2.5cm×2cm以上;阑尾腹壁窦道1例,病程半年,伤口为0.5cm×7cm×0.5cm;  相似文献   

5.
周敏 《健康大视野》2007,15(1):126-126
患者,女,45岁,23岁结婚,孕4产3,末产于11年前,8年前行人工流产术1次。主因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入院。查体:腹部如孕3月大小,下腹正中有一包块,活动度好,有压痛。妇科检查:经产外阴,官颈轻度糜烂,散在宫颈腺囊肿。宫体前位,如孕3月大小,质软活动好,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B—HCG195—245mIU/ml。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体前位,约10.2cm×9.6cm×7.9cm,宫颈内膜线不清。宫壁回声欠均匀,下段前壁可见一约1.4cm×1.6cm×1.5cm的低回声区,边界欠清晰。宫颈稍大约3.3cm×2.8cm。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宫腔内可见约8.9cm×9.7cm×5.0cm的混杂回声,近宫腔右侧壁部分为均匀的中等回声,其余为中等回声内散在分布的整个圆形无回声,动态下观察,均匀的中等回声变为大片形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但数个小圆形内蜂窝状无回声仍散在分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术式,总结运用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体会。方法选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人35例。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小为8cm×5cm,最大为26cm×16cm。皮瓣面积最小为10cm×6cm,最大为27cm×16cm。对皮瓣的外形、血液循环和感觉进行观测研究。结果本组35例.皮瓣完全成活32例;2例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和皮片移植而愈合;1例完全坏死。35例中随访到26例,外形恢复满意。皮瓣质地柔软,厚度适中,有弹性,有排汗功能。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两点分辨觉为12-15mm左右。供区植皮对下肢功能无影响。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3岁,因“继发性痛经1年半,加重,伴月经量增多2个月”于2006年11月18日入院。妇科查体:外阴未婚未产式,发育正常,无色泽缺失,无赘生物。肛查子宫,如孕3个月。后壁饱满,活力,压痛,形状规则,双侧附件均增厚,无压痛,边界不清。宫骶韧带质韧,未及结节。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前后径约5.4cm,内膜厚0.3cm(单层),后壁肌壁间查见3.4cm×3.1cm×4.3cm稍强回声,边界不清。右附件查见4.4cm×4.6cm×4.3cm囊性占位,内充满细弱光点。左附件查见4.8cm×4.1cm×4.5cm囊性占位,内充满细弱光点。术前诊断为:子宫腺肌症,双附件囊性占位(疑为巧克力囊肿)。治疗:全麻下行“子宫全切术+双侧卵巢囊肿剥除术+盆腔异位结节清除术”。术中见子宫如孕2^+个月,形状规则,丰满,以前壁为主。双卵巢均有约6cm×7cm×7cm囊性包块,内容巧克力样液。左侧为分隔状,包块均与同侧输尿管粘连,屈曲于子宫后方与子宫后壁、阔韧带后叶及后腹膜粘连。阔韧带下段及后腹膜近骶韧带侧及宫骶韧带均粘连增厚,解剖结构欠清。双骶韧带表面粗糙质韧。打开后腹膜,游离部分输尿管,见右侧闭孔淋巴结增大,内容巧克力样液,表面0.5cm紫蓝色结节。切除后送病检,病检证实右闭孔淋巴结及周围组织有宫内膜异位。术后诊断:子宫腺肌症,双卵巢巧克力囊肿,盆腔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伤口愈合良好,痊愈后出院。  相似文献   

8.
例1女,38岁,因停经44d后阴道流血9d、下腹痛3d入院。妇科检查:阴道有血染,子宫如孕2个月大小。B超检查提示子宫占位性病变,考虑为平滑肌瘤。手术所见:子宫左前壁浆膜下实性肿块1个,大小为4cm×4cm×3cm,行肿物挖除术并送病理检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例1男,71岁。因“发现左侧睾丸无痛性肿块5年余,进行性增大3个月”于2006年9月14日入我院治疗。既往无睾丸外伤、结核、炎症等病史。查体:左侧睾丸质地坚硬,约4.0cm×2.8cm×2.5cm大小,表面无明显结节,境界清,触痛(-),左侧附睾及精索无明显异常,右侧睾丸亦无异常发现。术前检查:胸部X线片无异常发现;B超检查肝、胆、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3岁,住院号:217268,G0P0,末次月经:2006年11月26日。因“停经30d,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右上腹胀痛1d”于2006年12月26日急诊入本院外科。超声显示:右侧腹脐平面3.4cm×2.4cm低回声团,与肠道关系密切,体位改变低回声团位置无明显移动。子宫直肠陷窝区见深约1cm积液。右侧附件约5.0cm×3.5cm×4.2cm。尿HCG呈阳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例卵巢原发恶性胃肠道外间质瘤并复习文献。结果组织学上由不同数量的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胞质丰富,嗜酸性,可见坏死及核分裂像。免疫表型:CD117,Vimentin阳性,CK,CD34,P53,SMA,CD68,HHF35阴性,Ki-67阳性率5%。结论卵巢恶性胃肠道外间质瘤主要依据组织学形态,结合免疫组化染色CD117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2.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孝琼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607-2609
[目的]分析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的特点,以提高对其临床病理特点的认识。[方法]收集孤立性纤维肿瘤患者16例,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6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9例,共发生在9个部位,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及引起的压迫症状。主要病理改变:肿瘤最大14cm×9cm×5cm,最小的为2cm×2cm×1cm。镜下:肿瘤细胞为卵圆,短至长梭形细胞,呈束状,车辐状或散乱排列,细胞疏密不均,肿瘤细胞间有粗大的胶原纤维束。免疫组化结果:Vimitin和CD34阳性率100(16/16),CD99阳性率87,SMA阳性率25(4/16),EMA阳性率19(3/16),S-100阳性率13(2/16)。[结论]SFT可发生全身各部位,需与其他多种梭形细胞肿瘤进行鉴别诊断,诊断主要靠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大部分SFT为良性,部分可复发或发生远处转移,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术后的定期随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 患者32岁,因“停经47天”拟“早孕”来院人流。平素月经规则,腹部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见17×14mm孕囊,因膀胱充盈欠佳,子宫具体形态不清,血Rt正常,行无痛人流术。术后检查未见绒毛组织,复查B超提示双子宫可能,左侧宫腔大小38×32×41mm^3,右侧宫腔大小34×32×29mm^3,内见孕囊17×14mm,双附件正常。患者自诉既往剖宫产术后医生告知子宫畸形(具体不详)。  相似文献   

14.
1病例 患者,男,44岁。主诉:摔伤右前臂术后8d,切口外溢分泌物4d,于2007年6月7日入院。患者8d前不慎摔伤右前臂,即肿痛、活动受限,在当地医院诊为“骨折”,行手术治疗,术后4d切口外溢分泌物来院治疗。检查:T36.7℃,WBC7.67×10^9/L,N4.42×10^9/L;右前臂有夹板固定,中段尺背侧有长约5cm手术切口,未愈合,有黄白色分泌物溢出,局部肿胀、压痛,手指活动及血运可。  相似文献   

15.
于振霞 《健康必读》2009,8(4):98-98
1病例介绍 患者,32岁,婚后4年未孕史,因孕1产0,42周妊娠,相对头盆不称,羊水过少,珍贵儿于2005年8月6日下午3点40分行子宫下段剖官产术,术中娩头较顺利,切口渗血较多,切口右下方阔韧带血肿3cm×4cm×6cm,10号丝线间断缝扎阔韧带血肿6针,后纱布压迫血肿部位,观察10min,血肿无扩大,依次关腹。术中失血1100mL,补液1500mL,输血浆200raL,尿量500raL,淡黄色。术中为预防产后出血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给予肝素1支,手术结束时患者脉搏98次/min,血压140/82mmHg,宫底平脐,于8月6日下午5点20分返回病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梭形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病理鉴别诊断。方法对21例不同部位原诊断为低分化梭形细胞癌,肉瘤样癌,癌肉瘤,间质肉瘤,滑膜肉瘤,恶纤组等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应用Keratin、EMA、CEA、V im、Actin、SMA、Desm en、CD117、CD34、S-100、CD68、M ac387抗体标记及分类,探讨梭形细胞肿瘤病理鉴别诊断。结果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21~83岁,平均51.86岁。胃5例,咽喉3例,食道、卵巢、肩背各2例,腹腔、阴道壁、宫颈、宫腔、乳腺、颌下、膝关节各1例。肿瘤直径0.8~8 cm,平均5.3 cm。癌肉瘤6例,间质瘤4例(恶性3例,良性1例),梭形细胞鳞癌,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癌肉瘤),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各2例,梭形细胞滑膜肉瘤,肉瘤样癌,神经鞘瘤,平滑肌肉瘤,恶纤组各1例。免疫组化:Keratin、EMA或CEA与V im分别表达不同形态瘤细胞8例。V im、CD117、CD34同时表达4例。仅Keratin、EMA或CEA表达3例。Keratin、EMA或CEA与V im同时表达相同形态瘤细胞2例。V im、SMA、Actin或V im、Actin、CD68、M ac387或V im与EMA同时表达各1例。仅S-100表达1例。结论不同部位的梭形细胞肿瘤,组织形态变异大,易误为癌或肉瘤。免疫表型既可表达上皮或间叶成份,也可两者同时表达或有不同表达,HE染色一般难以作出病理组织学诊断。结合病史、肿瘤部位、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可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8岁,孕39周,臀位助产,婴儿体重3600g,总产程16小时,会阴未破裂,产后观察2小时送回病房,大约1小时后自觉右部臀部疼痛,不能坐起。立即做阴道检查,触及右侧阴道壁距阴道口约3cm处,有约5×7cm大小肿块,向阔韧带伸展,上界不清。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46岁,因交通事故致头部、左髂部受伤1小时来院就诊。查体:患者神清,头顶部有一长5cm伤口,深及颅骨,心肺未见异常,左侧髂前上脊外上方有一3cm×5cm淤血斑,腹平坦、柔软,无明显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头颅CT、X线片、腹部B超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该患约十几岁时发现右睾丸上方有一硬结,约小指头大,无不适,未经任何治疗。近半年来明显增大,同时伴有下坠感及触痛,无发热及尿频尿痛等症。性功能及精液颜色正常。门诊以精液囊肿收入院。即往史:否认TB、外伤及传染病史。个人史:25岁结婚,2年后其妻生一健康男婴。化验及一般检查均正常。B超:于右侧睾丸上方可见4.4cm×3.4cm×2.6cm液性回声,有完整包膜。于局麻下行囊肿摘除术,术中见囊肿位于附睾头部,外型呈宝葫芦状,与附睾走行一致。表面光滑,张力较大,呈褐色,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完整摘除,剪开囊肿见囊壁厚约1.5cm,囊内壁呈细小乳头状,囊内为稀薄的咖啡样液,未见毛发。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55岁,因右上胸肋部疼痛5个多月,于2007年12月入院。患者无发热及明显的内分泌体征,体检:腹部及肾区未见异常。B超提示右肾上腺区圆形肿块,排泄性尿路造影显示双肾分泌及排泄正常。CT检查提示右肾上腺区有一分叶状境界清楚的低密度肿块,大小5×4CM^2,密度欠均匀,CT值23—32Hu,其中可见散在的小点状钙化。本例术前诊断为肾上腺腺瘤,后在连续硬脊膜外腔麻醉下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检结果为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神经瘤。这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由交感神经纤维组成,多发生于成人,以女性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