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乙胺碘呋酮对甲状腺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乙胺碘呋酮是Ⅲ类抗心率失常药物,可引起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应用该药者甲状腺毒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均较高。近年研究显示,除了由于乙胺碘呋酮富含的碘对甲状腺有直接毒副作用外,乙胺碘呋酮及其代谢产物对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乙胺碘呋酮对甲状腺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胺碘呋酮是Ⅲ类抗心率失常药物,可引起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应用该药者甲状腺毒症和甲状腺功能减 退症的发生率均较高。近年研究显示,除了由于乙胺碘呋酮富含的碘对甲状腺有直接毒副作用外,乙胺碘呋酮及 其代谢产物对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4.
乙胺碘呋酮的艰辛历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乙胺碘呋酮的艰辛历程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方儒修综述乙胺碘呋酮(Am),作为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AAD),其效用早已得到公认。但没有一种药像Am那样曾经经受如此多的评头品足。当然,主要问题是Am具有众多的毒副作用,而后者又必然影响到应用此药时对效...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发现乙胺碘呋酮20mg/kg组APD_(90)延长;50mg/kg组RP和APA降低,V_(max)减慢,APD_(100)延长;80mg/kg组V_(max)和APD_(100)变化更显著。本文在分析以往报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该药抗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7.
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3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采用乙胺碘呋酮治疗心率失常3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341例心律失常病人,男性225例,女性116例。年龄12~90岁,平均46岁。病因:冠心病142例,心肌炎60例,风湿性心瓣膜病50例,病灶性15例,原发性心肌病12例,其它62例。心律失常类型:频发房早54例,阵发性室上速11例,心房扑动8例,阵发性房颤30例,持续性房颤88例,频发室早145例,阵发性室速5例。心律失常病程:最短1h,最长  相似文献   

9.
用大剂量乙胺碘呋酮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66例,除10例因副反应停药外,完成治疗的56例均取得满意效果。同时观察到本药副反应大,发生率较高,但与用药剂量无明显相关。故建议本药不作为抗心律失常治疗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10.
刘学智  魏广琴 《山东医药》2003,43(19):30-30
20 0 0年以来 ,我们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 2 6例 ,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均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 ,男 2 2例 ,女 4例 ;年龄 5 4~ 78岁 ,平均 (6 6± 1.5 )岁。其中频发室早 14例 ,房扑 2例 ,房颤伴室早 6例 ,心功能 级以上 4例。入院后 ,给予胺碘酮 2 0 0 mg,3次 / d;4~ 7天后减为 2 0 0 mg,1次 / d;服用 5天后 ,停药 2天。用药期间行心电监护 ,检测肝、肾功能及心电图 ;根据心律失常发作及乙胺碘呋酮副作用调整药物剂量。   结果 :本组显效 19例 ,有效 7例 ,总有效率 10 0 %。治疗期间 5例有恶心、呕吐 ,未经处理自…  相似文献   

11.
乙胺碘呋酮静脉应用的疗效和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乙胺碘呋酮肺毒性发生率一般为1~6%,其促发因素最为重要的是与药物维持剂量的大小有关,维持量>400mg/d 时容易发生肺毒性。发病机理可能是药物的直接毒性和药物所致的免疫反应。临床上多数以亚急性起病,有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通常于治疗后1年内发生。胸部X 线呈非特异性改变,大多显示两肺弥漫性间质和(或)肺泡浸润.动脉血气和肺功能检查常提示低氧血症、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对长期服用乙胺碘呋酮的患者,当出现呼吸道症状或胸片上出现新的浸润阴影时,应高度怀疑有肺毒性可能,经纤维支气管镜作肺活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有助于诊断。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停药,并加用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3.
乙胺碘呋酮致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胺碘呋酮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病情和个体敏感性有关,对伴有心衰的慢性房颤患者不宜强求用该药复律,利多卡因和电击疗法对Tdp的疗效不佳,我们对4例联用异丙基肾上腺素与硫酸镁获得了满意疗效。指出预防Tdp发生,应严格掌握应用乙胺碘呋酮指征。  相似文献   

14.
<正>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自身疾病或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在透析中或透析间期发生心律失常临床上常见。反复发作可影响患者血液透析质量,使患者无法接受正常的透析治疗从而危及生命或者需要更改透析方  相似文献   

15.
16.
患者,女,24岁。因气短、心慌10年伴浮肿4年于1994年9月24日入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双损、房颤、心力衰竭。既往曾先后几次因心衰住院治疗,近期1月左右无服洋地黄类药物史。查体:血压12/8kPa,体温37.3℃,脉搏每分钟110次,心界双侧扩大,心室率不规整,二尖瓣区闻及双期杂间。心电图示快速房颤,Q—T间期0.36秒,血清钾4.8mmol/L,血沉10mm/h。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了91例服已胺碘呋酮4周以上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包括心率减慢、P-R间期及QTc间期延长、T波切迹或双峰、T-U融合、U波增高、U>T等一系列变化).并发现上述改变与服药总剂量、血药浓度、疗效及与血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相关性。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上述心电图的某些改变与稳定态时的心肌肉药物浓度有密切关系,认为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有助于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8.
小剂量应用乙胺碘呋酮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阵发性或持久性心房纤颤26例,25例治愈,其中两例分别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和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经加服山莨菪碱后消失。  相似文献   

19.
20.
田建英  宋霄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0):1408-1409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发病率为0.4%,心脏病患者发病率为4%.有心脏扩大且伴有心衰病人中约40%.因此是心脏病治疗的重要课题之一.房颤患者可经药物、电或自行复律,恢复窦性心律.目前房颤转复后窦律的长期维持多用乙胺碘呋酮.老年患者心、肝、肾等主要器官功能较差,如用药时间较长,易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在房颤转复后窦律的长期维持过程中采用不同剂量的乙胺碘呋酮,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探讨维持期的合理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