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进展期贲门癌病人脾脏免疫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进展期贲门癌病人脾脏的免疫状态,分别检测了20例病人的外周血、脾静脉血与脾脏的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CD)。结果示(1)与正常人相比,进展期贲门癌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脾静脉血淋巴细胞(SVL)及脾细胞(SC)的NK细胞活性、CD、CD细胞抑低,CD细胞增多,致CD/CD细胞比值明显下降;(2)从进展期贲门癌病人PBL、SVL与SC三者之间比较结果可见,后二者的NK细胞活性、CD/CD细胞比值均明显低于PBL。我们认为,进展期贲门癌能削弱病人的整体免疫功能;随着肿瘤的进展,脾脏逐步转向负性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进展期贲门癌病人脾脏的免疫状态,分别检测了20例病人的外周血,脾静脉血与脾脏的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示(1)与正常人相比,进展期贲门癌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脾静脉血淋巴细胞及脾细胞的NK细胞活性,CD3^+,CD4^+细胞抑低,CD8^+细胞增多,至CD4^+/CD8^+细胞比值明显下降;(2)从进展期贲门癌病人PBL,SVL与SC三者之间比较结果可见,后二者的NK细胞活性,C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脾脏对肿瘤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和时相性。早期胃癌时,脾脏表现出抗肿瘤作用;进展期胃癌时,脾脏表现出免疫抑制作用。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时,为了清扫脾门淋巴结(N10)和脾动脉旁淋巴结(N11),有时需做联合脾脏的整块切除,特别是当肿瘤位于胃上部或直接侵犯脾脏时。但脾脏切除对胃癌患者脾门淋巴结清扫、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影响意见尚不统一。联合脾切除术对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影响评价也不一。本文就胃癌根治术联合脾切除对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贲门癌根治术中切脾与否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切脾与不切脾对进展期贲门癌患者根治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进展期贲门癌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贲门癌根治术联合脾切除(24例)和单纯行贲门癌根治术组(21例)。测定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C3、C4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体液IgA、IgM、IgG、C3、C4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除脾脏对贲门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胃癌病人脾脏免疫状态及手术中联合脾切除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联合胰体尾部及脾切除作为胃癌扩大根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40余年历史,这一手术的开展曾为提高胃癌外科疗效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近10余年来,由于免疫学理论与技术上的不断发展,使日益增多的肿瘤免疫与肿瘤外科工作者对胃癌病人脾脏的免疫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阐明①胃癌病人脾脏究竟起正性抑或负性免疫作用;②联合脾脏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经腹经膈肌裂孔治疗进展期贲门癌的疗效。方法 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我科诊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进展期贲门癌为研究对象,均行腹腔镜辅助经腹经膈肌裂孔根治术,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肠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本组行腹腔镜辅助经腹经膈肌裂孔治疗进展期贲门癌病人手术时间为(3.8±0.5)h;术中出血量为(218.6±13.2)ml;淋巴结切除数目为(32.5±4.7)枚/例;肠通气时间为(5.5±1.2)d;住院时间为(9.8±1.5)d。术中未见任何并发症,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例,胃癌术后胃瘫1例,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支持对症治疗后出院,术后病理未见切缘阳性或肿瘤残留病例。结论进展期贲门癌行腹腔镜辅助经腹经膈肌裂孔根治术,手术短期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张怡杰  唐岩 《外科》1996,1(4):136-138
门脉高压症瘀血肿大的脾脏是否具有免疫功能尚存有分歧。本文通过对保留脾脏的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手术病人和切除脾脏的门奇静脉断流手术病人的外周血NK细胞活性的测定,对照分析了脾切除对门脉高压症病人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门脉高压症病人NK细胞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脾切除后NK细胞活性呈渐进性升高,而保留脾脏的病人NK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术后两周脾切组显著高于保脾组(P〈0.01)。提示门脉高压症病人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经腹人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获益和指征。方法对1992到2002年间的78例经腹手术径路的胃底贲门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贲门癌切除后行手工或吻合器吻合。所有的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吻合口漏、瘘的发生,无围手术期的死亡。结论经腹径路行胃底贲门癌的切除对高危病人来说是一个理想、安全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研究的国内文献荟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20年来,食管外科随着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手术方法的改进,操作技术的提高,吻合器械的应用,使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后与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并能有效的防治。胃食管反流是影响食管癌贲门癌病人手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现将国内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胃癌根治术是否需要联合脾脏切除的争议由来已久。主要聚焦于两点:其一。从满足根治要求的角度而言。有无预防性切脾的必要性;其二,脾脏在肿瘤免疫中的功能以及脾脏切除对病人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就现有之相关文献而论,真正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尚不多见。现就我院胃癌外科学组对该问题看法的演变历程作一回顾,结合文献查阅,谈一些体会以供交流。  相似文献   

11.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贲门癌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及系统的淋巴结清扫治疗进展期贲门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87例进展期贲门癌患者施行全胃切除及D2以上的淋巴结清扫,分析贲门癌浸润胃壁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淋巴转移及清扫淋巴结数目与术后累积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本组贲门癌患者术后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7.3%、34.2%,pT3、pT4的贲门癌患者pN3转移率分别为4.8%、15.2%,并且随着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加,3年、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下降(P〈0.01、P〈0.01),清扫15或30个以上淋巴结的贲门癌患者3年、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清扫少于15个淋巴结者(P〈0.05、P〈0.01)。本组贲门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分别为14.2%、2.52%。结论 对进展期贲门癌患者只要条件许可应施行根治性全胃切除(D2^+术式),必要时联合脾、胰体尾整块切除,以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作者通过观察正常对照、肝硬变,激素负荷加免疫抑制三组动物模型和临床上外伤性脾破裂、肝硬变脾亢、血液病三组病人脾切除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发现正常脾脏切除后可导致术后免疫功能下降,但多数可逐步代偿;而肝硬变脾亢和长期应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的血液病患者,脾切除前包括脾脏在内的免疫器官已受损害,免疫功能已明显低下,这可能是导致脾切除后感染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而切除有免疫障碍的脾脏只是一个次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门脉高压症瘀血肿大的脾脏是否具有免疫功能尚存有分歧。本文通过对保留脾脏的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手术病人和切除脾脏的门奇静脉断流手术病人的外周血NK细胞活性的测定,对照分析了脾切除对门脉高压症病人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门脉高压症病人NK细胞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脾切除后NK细胞活性呈渐进性升高,而保留脾脏的病人NK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术后两周脾切组显著高于保脾组(P<0.01)。提示门脉高压症病人瘀血肿大的脾脏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睥切除术后早期可改善门脉高压症病人的NK细胞活性。其远期效果有待随访。  相似文献   

14.
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联合脾脏切除术适应证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联合脾脏切除术的合理适应证。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8年2月期间50例进展期近端胃癌行全胃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脾脏是否切除分为切脾组(n=18)和保脾组(n=32),比较2组患者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脾门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切脾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膈下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保脾组(P0.05)。切脾组与保脾组术后病理检查出的第10、11组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时,脾脏和脾血管受侵是联合脾脏切除的合理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进展期胃近端癌联合脾脏切除8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忠亚  单国平 《腹部外科》2001,14(5):287-288
目的 通过研究进展期胃近端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相关因素 ,阐述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5年 4月~ 2 0 0 1年 4月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的胃近端癌联合脾脏切除手术87例 ,探讨联合脾脏切除的指征。结果 进展期胃小弯近端癌No⑩~ 淋巴结转移率 7.2 % (2 /2 8) ,大弯侧及胃底部癌转移率明显增高 ,分别是 43.6 % (7/ 39)和 45 % (9/ 2 0 ) ,有明显差异 (P <0 .0 1)。结论 进展期胃近端癌联合脾脏切除 ,小弯侧癌应根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 ;大弯侧及胃底部进展期癌如有根治可能应联合脾脏切除为宜。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代免疫学的发展,脾脏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胃癌切除时是否联合切除脾脏认识不一,我院近5年胃癌切除联合脾切除90例,现报告如下。116床资料1.1一般资料90例胃癌均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其中男6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7.3岁。胃窦癌6例,胃贲门癌23例,胃体责门癌33例,胃体癌25例。90例均为进展期胃癌。1.2手术方式90例胃癌切除时均切除脾脏,其中全胃切除44例,全胃十胰体尾切除20例,全胃十肝段或胆囊、卵巢切除6例,近端胃切除9例,近端胃十胰体尾切除5例,远端胃切除6例。1.3肿瘤转移情况术前BSS发现腹腔淋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门静脉高压症(PH)脾脏内淋巴细胞数量及增殖功能的变化,为深入研究PH时脾脏免疫功能状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12例P脾亢病人的手术切除脾脏作为实验组,4例正常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手术切除脾脏为对照组,称重后分离淋巴细胞,细胞计数板计数,计算淋巴细胞的相对数(每克脾脏组织中的淋巴细胞数)和绝对数(整个脾脏内淋巴细胞总数),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脾脏内淋巴细胞密度和分布,MTT法观察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H脾脏内淋巴细胞的密度降低,分布状况兀明显区别;每克脾脏组织中的淋巴细胞(相对数)显著减少[(0.822±0.157) × 108,对照组(1.174±0.254)×108,P<0.01],但由于重量较正常显著增加(832.6±278.2,对照组211.7±85.6,P<0.01),淋巴细胞的总数(绝对数量)明显增多[(0.685±0.072)×1011,对照组(0.366±0.057)×1011,P<0.01],并且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增强,T细胞(0.022±0.005,对照组0.015 ±0.003,P<0.05),B细胞(0.034±0.006,对照组0.023±0.001,P<0.01).结论 PH脾脏内淋巴细胞密度和相对数量虽然减少,但其绝对数量增多,并且增殖功能增强.从这一角度考虑,PH脾脏可能仍具有免疫功能,但可能处于某种紊乱状态.对PH脾脏免疫功能的确切评价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绝大多数胰腺癌病人在诊断时已处于疾病的晚期,其中局部进展期不可切除胰腺癌病人例数众多,但国内外却缺乏具有充足循证医学证据的权威性指南来指导临床实践。最近,美国临床肿瘤学会针对局部进展期不可切除胰腺癌提出了基于随机对照研究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局部肿瘤控制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应是局部进展期不可切除胰腺癌的诊治核心。  相似文献   

19.
Carrere  N  Abid  S  Julio  CH  崔翰之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7,13(12):861-861
远端胰腺切除(DP)保留脾脏的价值仍有争议。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伴脾动静脉切除是保留脾脏的简化技术。此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保留脾或脾切除的术后过程。作者选取1990年到2005年间38例良性或低分化恶性疾病经过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伴脾动静脉切除的病人(保留组)与38例传统远端胰腺切除并脾切除的病人(脾切除组)相比较,两组年龄、ASA评分、病理诊断相匹配。比较保留组与脾切除组术后病程变化。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20.
218例癌症病人心理状态与生存期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肿瘤的生长发展是由于肿瘤细胞增殖与宿主免疫防御系统之间失调所致。文献报道,病人心理状态变化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及疾病的转归[1]。通过对本院住院的218例癌症病人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分析,并对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病人的生存期作了观察和追踪。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18例中,男142例,女76例,年龄31~78岁,平均58.4岁。全部病例均符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的(现代肿瘤学)诊断标准,其中食管癌48例,肝癌47例,贲门癌29例,胃癌34例,肺癌37例,乳癌16例,卵巢癌7例。根据国际抗癌联盟的分期标准,Ⅱ期68例;Ⅲ期9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