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斑块性质评估是颈动脉狭窄临床综合治疗方案中选择干预方式的决定性环节。目前对于斑块易损性的客观诊断标准尚未统一,病理诊断仍然是最可靠的评估手段。近几年,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在评估斑块易损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50%的颈动脉斑块患者的MRI斑块特征及临床因素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超声筛选颈动脉狭窄≤50%的颈动脉斑块患者43例,所有患者行核磁共振黑血成像检查,分析MRI斑块特征及其他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43例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狭窄程度5%~50%,随访时间1.9~19.4个月。随访期间发现脑梗死患者共4例。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MRI的斑块内出血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明显关系(OR=297.797,95%CI=2.638~33620,P=0.018),而其他斑块特征及临床因素均无明显关系(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有斑块内出血者较无斑块内出血者的中位无脑卒中时间明显缩短(14.3个月vs. 18.6个月,P=0.001);有冠心病者较无冠心病者的中位无脑卒中时间也明显缩短(12.1个月vs. 18.7个月,P=0.029);Cox回归分析显示,斑块内出血(HR=18.2,95%CI=2.7~123.3,P=0.003)及冠心病(HR=27.4,95%CI=1.6~464.3,P=0.022)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颈动脉狭窄≤50%的颈动脉斑块患者中,斑块内出血与冠心病是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1],据流行病学统计结果显示,每年有近800万人经历新发或复发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新发病例超过760万,死亡病例超过330万[2,3]。颅外颈动脉狭窄被认为是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重要危险因素[4]。近年来随着对颈动脉狭窄认识的不断深入,颈动脉斑块大小已不再被认为是评价颈动脉疾病和脑血管缺血风险的主要标准,有症状性脑卒中患者中近80%的颈动脉狭窄率低于70%[5]。因此,仅有颈动脉狭窄程度不足以精准预测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正颈动脉狭窄(carotid stenosis,CS)是指由多种因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自身炎性反应或外伤等原因,导致的颈内、颈外或颈总动脉单个节段或者多部位狭窄甚至闭塞的一类疾病[1]。由于大脑血供主要来自于两侧的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颈动脉狭窄会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众多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与颈动脉狭窄存在直接相关性,由于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脑卒中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30%[2],其致死率更是高居国际各类致死性疾病的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CEUS)评估颈动脉斑块、预测颈动脉狭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经超声证实的颈动脉斑块致狭窄(狭窄率≥50%)患者,根据近6个月内有无缺血性脑卒中将其分为症状组(n=53)及无症状组(n=62)。以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颈动脉斑块超声特征,建立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患缺血性脑卒中的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组间颈动脉狭窄率、斑块表面形态及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表面形态及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为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建立回归模型Y=-4.914+2.272X1+2.354X2(X1为斑块表面形态,X2为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其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886。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CEUS评估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有助于预测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占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20%[1],研究表明,在颈动脉狭窄程度>75%的患者中,1年内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为10.5%,5年发生的可能性为30%~37%。对颈动脉狭窄的干预治疗是一级和二级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基本措施。随着药物治疗水平与外科干预手段的进步,尤其是斑块稳定性在颈动脉狭窄发病中的作用被逐渐认知以及血管腔内技术的发展,使当前血管外科的治疗有更多的选择和争议。本文将总结当前对于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所有脑卒中的70%~80%,颅外颈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原因,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血管腔内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曾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最佳方案。随着介入技术和介入材料的发展,经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tery stenting,CAS)正逐渐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又一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狭窄是引起中风从而致残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是公认的标准术式,但近年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地将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应用于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治疗。1980年,Kerber等首先报道应用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以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伴对侧颈动脉轻-中度及重度狭窄患者不使用转流管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伴对侧颈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侧颈动脉轻-中度狭窄组95例(A组),对侧颈动脉重度狭窄组43例(B组)。随访CEA后30 d内2组患者心脏、术侧新发脑卒中等并发症和病死率。评估对侧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对不使用转流管CEA的安全性的影响。结果 13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CEA,术中均未使用转流管。术后30 d内A组出现2例(2.11%)心脏并发症,3例(3.16%)脑卒中,1例(1.05%)死亡。B组出现2例(4.65%)心脏并发症,1例(2.33%)脑卒中,无死亡病例。2组各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P=0.781,P=1.000)。总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5%,卒中及病死率为3.6%。结论不使用转流管CEA治疗双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随着对侧颈动脉狭窄程度增加并不增加围手术期脑卒中和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0.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分布、管腔狭窄程度及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经头颅MRI证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9例为AIS组,选取同期非脑卒中住院患者88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颈动脉斑块的分布及管腔狭窄程度。根据狭窄程度将AIS组分为狭窄率≥50%亚组及50%亚组,比较2亚组稳定性斑块与不稳定性斑块的检出率。比较AIS组不稳定斑块和非不稳定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IS组颈动脉多发斑块和不稳定斑块的检出率及管腔狭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颈动脉狭窄率≥50%亚组的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狭窄率50%亚组(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男性、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及饮酒是AIS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吸烟是AIS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狭窄程度与AIS发生密切相关;年龄、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围手术期及中远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 32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  相似文献   

12.
背景 脑卒中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5%~2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归因于颈动脉狭窄或闭塞,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血管腔内球囊成形及支架植入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对预防缺血事件发生有效,但围手术期卒中、死亡等并发症对围术期管理提出挑战. 目的 对颈动脉狭窄手术及介入治疗围术期管理进行综述. 内容 重点阐述CEA和CAS围术期危险因素控制、术前评估、麻醉方法与管理、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和脑保护. 趋向 积极谨慎的围术期管理是保证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术期脑氧供需平衡、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背景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合并颈动脉狭窄者临床上并不少见.如何正确处理CABG患者并存颈动脉狭窄的问题应引起重视.目的 为了探索CABG患者并存颈动脉狭窄的最佳处理方法,此文将CABG患者并存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及麻醉处理进行了分析汇总.内窖对于合并颈动脉狭窄的CABG患者,最佳治疗策略尚未达成共识.既往外科治疗多采用分期或同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但近年来随着经皮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大多数可以采用分期或同期经皮颈动脉支架置人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CABG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术期麻醉处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保证大脑的有效灌注压,避免脑缺血和栓塞.趋向 同日CAS-CABG"杂交"手术已显示出可行性,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对脑缺血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对8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CEA治疗,剥离颈动脉斑块.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脑缺血症状均有改善,未出现1例脑卒中和死亡病例,78例随访0.5~1.5 a未发生卒中病例.结论 CEA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对预防卒中、改善各种脑缺血症状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5.
自膨式颈动脉支架的临床评价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颅外颈动脉狭窄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对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意义重大.随着血管外科向“腔内”发展的整体趋势,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常见的颈动脉支架一般分为球扩式和自膨式2种,由于后者具有更强的支撑力和更好的贴壁性能,近年来已有逐步取代前者的迹象.  相似文献   

16.
高分辨MRI对CAS斑块成分显示的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影像和病理对照研究,分析和评价高分辨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同成分的显示效果,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前判断斑块的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26例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术前进行颈部高分辨MRI检查,取得4种不同序列的图像(T1WI、T2WI、PDWI和3D TOF);对手术取得的斑块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并与最接近层面的MRI影像对比,分析斑块内不同成分的MRI影像特点。结果:手术取得28块斑块,分为238段,主要分布于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病理上以复杂斑块为特征的IV-V型58段(24.37%)和VI型79段(33.19%)为主;在高分辨MRI影像上,斑块内纤维帽主要表现为TOF序列的带状低信号,钙化组织和纤维化组织分别表现为在所有序列影像上的不规则低信号和不特定信号,脂质池和坏死核在T1WI、PDWI和3D TOF序列上呈等至稍高信号,近期出血表现为T1WI、T2WI和PDWI序列的明显高信号。结论:高分辨MRI可以清楚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测定,通过多序列影像联合分析还可以分辨斑块内部成分,有助于术前对斑块稳定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循证医学已经证实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重要而有效的方法[1]。1953年,De Bakey[2]完成世界首例CEA后该手术逐渐被医学界认可,但直到1991年著名的NASCET[3]实验结果公布后,CEA才被广泛认可并在西方国家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脑卒中的常规性手术且广泛开展起来[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山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1~6月51例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35例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结果51例手术均获成功,1例CAS术后即刻脑卒中,1例CEA术后第3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1例CAS术后颈动脉窦压迫。全组术后随访9~15个月,平均13.6月,复查颈动脉B超,无严重再狭窄。结论根据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相关医学资料,对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患者我们倾向于行CEA:①6个月内1次或多次TIA,且颈动脉狭窄度≥70%;②6个月内1次或多次轻度非致残性卒中发作,症状或体征持续超过24小时且颈动脉狭窄度≥70%;③对于经颈部血管CTA和颈动脉全脑血管造影发现的颈动脉狭窄段≥2 cm。对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患者我们倾向于行CAS:①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度≥70%;②有症状性狭窄度范围50%~69%;③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度<70%,但血管造影或其他检查提示狭窄病变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近端血流阻塞式脑保护装置MO.MA系统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预防脑血管栓塞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及可操作性.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23例符合外科治疗指征的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19例(82.6%)患者有神经系统症状.全脑血管造影后在脑保护装置MO.MA系统下行颈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计算术中脑缺血时间,观察术中及术后30 d神经系统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颈动脉造影示,6例(26.1%)颈动脉狭窄50%~70%,17例(73.9%)颈动脉狭窄>70%.所有病例在MO.MA系统保护下颈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均顺利进行,颈动脉平均阻断时间(5.3±1.2)min.术中及围手术期无死亡及脑卒中发生;2例在颈总动脉球囊阻断时出现短暂意识丧失伴对侧肢体短暂抽搐;2例术后出现心动过缓和低血压,持续时间分别为6 h及1周.9例患者术中颈动脉抽血中可见细小斑块碎片.术后30 d随访有1例TIA发作,1例对侧新发脑卒中,术后30 d累积脑卒中发生率及病死率为4.3%.结论 应用近端血流阻断式脑保护装置MO.MA系统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预防神经系统事件发生是安全有效的,尤其适合重度及不稳定性斑块的颈动脉硬化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RBP4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2014年本院住院DN患者345例,应用独立样本间t检验、双变量相关分析以及Pearson’s检验对患者血清RBP4水平和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随着血清RBP4水平上升,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发病率上升,平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颈动脉斑块、狭窄、e GFR相关(P〈0.05);RBP4水平与C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RBP4水平与DN患者颈动脉斑块、狭窄发病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